去到陌生的市場或超市,感覺就像迷路,即使四周盡是喧嘩聲,進入自己的耳朵卻是寂寞無聲,彷彿荒野。
最早,我跟著母親去菜市場,提一些不太重的熟食或乾貨,最常去的是台南東安戲院下面的東安市場,哪一攤的鹹水雞做得最好,哪一攤的羹麵湯頭最棒,從國小三年級跟班到大學畢業,市場攤商地圖已經內建在腦袋裡面。要買粉鳥蛋或蛤蜊要找賣菜的,中藥房附近有位女士搬了矮凳、手指套著鮮橘色的橡膠指套,剝著台南特有的火燒蝦仁,那個是絕品。賣魚的長得像大目鱸魚,賣水果的講話很快於是綽號叫做機關槍。然後東安戲院歇業,東安市場也沒落,我最早知道賣港貨舶來品的,在東安市場極盛時期,起碼有三個攤子。
後來去淡水讀書,熟悉了中山路與中正路之間的淡水市場。去到城區部之後,偶爾去東門市場,但最熟的是信義路與新生南路口,原本新光百貨樓下的松青超市。
去到東京讀書,買菜就是鐵道旁的江古田菜市場,超市就是宿舍旁邊的三德,或是過鐵道去一家更大的超市。搬到內湖之後就靠湖光市場跟金龍黃昏市場,原本倚賴很多年的松青超市歇業之後,短暫換成頂好,頂好原址又被全聯取代。一開始不敢在全聯買生鮮蔬果,去年三級警戒期間,才清楚全聯生鮮的主戰場在冷凍庫。
台北市內的雙連市場、萬華的三水市場,大稻埕的永樂市場,大概都買菜買出感情了。至於台南最熟的應該是崇誨市場,次熟的是東菜市,水仙宮有點遠,鴨母寮只去過一次,還在感情建立階段,不太容易出手。
多了一處新家之後,感覺比較像住在工業區,步行可以抵達的就是家樂福,第一次去家樂福,空手而回,甚麼都沒買,明明有很多熟識的商品,卻覺得生疏。之後花了點時間去貨架之間繞來繞去,找出習慣的採買動線,嘗試一些新品牌,也有糟糕的經驗,但漸漸知道可以出手的目標在哪裡,逛起來就熟門熟路了。
買菜或說採購日常用品,真的需要建立情感才有辦法看上眼。在台北也常去SOGO復興館與忠孝館超市,微風廣場我也喜歡,號稱心頭好的御三家。大直美麗華的Jason超市是較特別的地方,雖然去過的次數不少,感覺還是有點疏離,好幾次繞圈圈,甚麼也沒買,好像網路連不上伺服器。
至於,咖樂迪與Don Don Donki是一見鍾情的案例,畢竟有無法日本旅行的補償作用。
沒有感情,不熟,就很難買。是真的啦,不是我在唬爛。去到新的地方我真的不會買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