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問曰: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乾,項脛拘急而譫語。師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後如師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則為風,大則為虛,風則生溫熱,虛則兩脛攣,病證象「桂枝」;因未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亡陽故也,厥逆,咽中乾,煩躁,「陽明」內結,譫語煩亂,更飲「甘草乾薑湯」,夜半陽氣還,兩足當溫,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爾乃脛伸,以「承氣湯」 微溏,則止其譫語,故病可愈。
「陽旦」證的患者,肌表空虛之下得到感冒,比如孕婦生完小孩後營弱表虛,腎陽不足,得到外感中風會出現頭微疼,惡寒,時時有熱,心下悶,乾嘔,汗出的症狀,本應該用「陽旦湯」,也就是「桂枝湯」加上炮附子、牡桂來治療,「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結果治療的時候沒有加入炮附子,使得發汗太多,所以才會「厥逆,咽中乾,項脛拘急而譫語」,手腳冷到手肘、膝蓋,喉嚨乾,頸項與小腿會有抽筋現象,甚至出現譫語。在一開始的症狀中,「寸口脈浮而大,浮則為風」,脈浮代表外感風寒 ,「大則為虛」,本來應該是緩脈,結果脈卻很粗大,重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