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半島現代史》編後之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文/F編
最近頗受歡迎、朴海英編劇的《我的出走日記》最後一集,「出走同好會」的四名夥伴重聚一塊,回顧彼此對加入同好會的感受,其中一位戴著圓框眼鏡的中年男子說「有著如同加入獨立運動般的興奮」。

〔朝鮮〕獨立運動是什麼?為何在描繪現代人「生無可戀,只能舉步維艱向前走」的大眾戲劇出現這麼一筆?個人尋找主體性和一百多年來韓國人尋找主體性有什麼相互呼應之處?

不論是《愛的迫降》南韓人對北韓人尚稱善意的描繪,或是宋康昊演的《我只是一位計程車司機》裡面那一段光州慘痛的民主抗爭,或是李滄東導演的《薄荷糖》,從男主角跳軌自殺為始,倒敘金融危機、使他人生開始崩解的光州事件。(光州事件時,他不是犧牲者,他是名軍人,不小心腳受了傷,鞋裡都是血、等待救援時,誤殺了一名女學生,良心使他原本光明似錦的人生從此崩解。)

這些戲劇片段提供了讓人感受、予人細細咀嚼的情節,但是,背後其實有著更廣闊且更為連動的歷史浪潮值得我們認識。那些一環扣著一環的歷史推力,其實台灣也深陷裡頭,互為因果,產生結構性的變化,《朝鮮半島現代史:一個追尋驕陽的國度》把這一切都連結在一起,提供讀者一個認識這個半島的歷史架構。

作者是冷戰史領域的重要學者,完成第一版時,約五十多歲,第二版時,約六十出頭,他說等到二十一世紀情勢發展明朗,將可能有第三版。

從字裡行間,可以感受他對朝鮮民族的深刻情感。不僅因為他的太太是韓國人(書中也有多處引用他太太的學術著作),他更因為朝鮮人民從被殖民、到裂解,卻闖盪出經濟奇蹟、政治民主的成就,而深深「崇拜」(借用《我的出走日記》廉美貞用語XD),更想將這樣「追尋驕陽」的行動介紹給他的西方同胞。

因此,書裡會出現費盡心思的有趣的比喻,以幫助那些對朝鮮半島所知不多的同胞。例如:提到十九世紀末美國軍方外交人員如何洋洋得意於打開朝鮮的大門時,這麼說「他對自己達成的偉業甚為得意:這時他希望朝鮮和中國探看日出之處時,目光會越過日本,看向太平洋的彼岸,然後一起上到新婚床上,和新的美利堅太平洋帝國結為連理。」

作者痛斥美國人介入朝鮮半島,他說如果單純是朝鮮人自己打一仗,可能還可以一舉化解民族衝突,但美國介入只是帶來最嚴酷的韓戰,最後「什麼問題都沒有解決」。但一切的苦難也並非是外力造成的,他認為「韓戰並不是為了解決1960年代的問題,而是為了解決1930年代」日本殖民所種下難以化解的分裂,那是朝鮮自己面臨的問題。在他筆下,韓國獨裁者李承晚、朴正熙有自己一套的生存策略,他們運用手腕和美國人討價還價、暗地不服從美國意見,以追求韓國自身的利益。「但蔣介石從未有一批美國保姆在他背後照看,每天把糖果拿到他面前。」

他還以人類學家般的觀察和同理,講解什麼是「主體」思想,力勸他的白人同胞,試著理解北韓令人費解的行為(當然,北韓因為政策不當,經濟蕭條,危害人民,他也一併批評)。他還特別點出幾乎所有學者提到韓國時都只把「經濟奇蹟」掛在嘴上,但卻無視韓國人民為民主轉型付出巨大的犧牲,我們根本就忽略了人類史上值得尊敬的一頁。

他想把朝鮮人民自己的主體性還給他們。
avatar-img
3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左岸文化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認知作戰是一種軍事行動 認知作戰是一種用於政治作戰的統合研究 (本文為《菜市場政治學:民主方舟》第六部第一篇)
《蒐藏全世界:史隆先生和大英博物館的誕生》今天上市! 「採集」(Collecting)一直是一個迷人的詞,它有對外尋找,也有擺在身邊累積為收藏的意思。對外,可以展現自我的品味和能耐,對內,可以思索自我角色的定位。我是誰?我從何處、與何人接洽而有所得?我打算展現一個什麼樣的世界觀? 「採集」如果涉及的
#F編 #大科學 #兩種心靈 拿到熱騰騰的《兩種心靈》,就翻到了一處責編、譯者、推薦者,甚至這本書的讀者應該不會太關注的一個小段落,但是,如果你是《大科學》的責編或讀者,你一定一眼就會看到這個段落,而這個段落,讓我們在閱讀《大科學》時那種不自在,感到怪異的心情,稍稍有點理解。
我是全民健保實施那一年開始接受精神科住院醫師訓練,因此對書中美國精神醫學主流如何從精神分析轉向生物精神醫學,以及保險公司的管理式照護如何影響醫病關係,感同身受。魯爾曼的作品,不僅令我有深深的「鄉愁」,更是關心精神醫學者不可錯過的傑作。——吳佳璇,資深精神科醫師、作家 魯爾曼教授的研究一向掌握了民族
假如你夠幸運,可能一輩子都不用找上警察;也可能一輩子不會需要請消防隊員幫忙。 可是你每天都少不了清潔隊員。 但他們卻是城市裡的隱形人,不引人注意、不受人歡迎,甚至被徹底忽視。 一位人類學家,同時也是一位清潔隊員,帶我們看見城市中這群總是被忽視的街頭隱形人  每個人、每天,無時無刻,都在製造垃圾。人們
一段被遺忘的歷史,軍工複合體的誕生, 從原子彈到核能發電,從太空設備到網際網路, 「大科學」的追尋成就了科學?還是毀壞了科學? 普立茲獎記者揭露一段政治與科學交織的歷史。 這是一段被遺忘的歷史。從原子彈到登月計劃,從探測太陽系外的宇宙,到深入微觀尺度的原子,這些都是「大科學」的產物,至今引導著產官學
認知作戰是一種軍事行動 認知作戰是一種用於政治作戰的統合研究 (本文為《菜市場政治學:民主方舟》第六部第一篇)
《蒐藏全世界:史隆先生和大英博物館的誕生》今天上市! 「採集」(Collecting)一直是一個迷人的詞,它有對外尋找,也有擺在身邊累積為收藏的意思。對外,可以展現自我的品味和能耐,對內,可以思索自我角色的定位。我是誰?我從何處、與何人接洽而有所得?我打算展現一個什麼樣的世界觀? 「採集」如果涉及的
#F編 #大科學 #兩種心靈 拿到熱騰騰的《兩種心靈》,就翻到了一處責編、譯者、推薦者,甚至這本書的讀者應該不會太關注的一個小段落,但是,如果你是《大科學》的責編或讀者,你一定一眼就會看到這個段落,而這個段落,讓我們在閱讀《大科學》時那種不自在,感到怪異的心情,稍稍有點理解。
我是全民健保實施那一年開始接受精神科住院醫師訓練,因此對書中美國精神醫學主流如何從精神分析轉向生物精神醫學,以及保險公司的管理式照護如何影響醫病關係,感同身受。魯爾曼的作品,不僅令我有深深的「鄉愁」,更是關心精神醫學者不可錯過的傑作。——吳佳璇,資深精神科醫師、作家 魯爾曼教授的研究一向掌握了民族
假如你夠幸運,可能一輩子都不用找上警察;也可能一輩子不會需要請消防隊員幫忙。 可是你每天都少不了清潔隊員。 但他們卻是城市裡的隱形人,不引人注意、不受人歡迎,甚至被徹底忽視。 一位人類學家,同時也是一位清潔隊員,帶我們看見城市中這群總是被忽視的街頭隱形人  每個人、每天,無時無刻,都在製造垃圾。人們
一段被遺忘的歷史,軍工複合體的誕生, 從原子彈到核能發電,從太空設備到網際網路, 「大科學」的追尋成就了科學?還是毀壞了科學? 普立茲獎記者揭露一段政治與科學交織的歷史。 這是一段被遺忘的歷史。從原子彈到登月計劃,從探測太陽系外的宇宙,到深入微觀尺度的原子,這些都是「大科學」的產物,至今引導著產官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個星期要去韓國玩,很久沒有韓國了,去之前讀了一本韓國歷史的書,《朝鮮半島現代史:一個追尋驕陽的國度》,台灣左岸出版,作者Bruce Cumings是美國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教授,專研韓國史,妻子是韓國人,在韓國也生活過相當長的時間。 這本書英文原版成書在九十年代末,讀起來有濃厚的冷戰時代感,那時的韓
單一民族的國家,要用什麼方式迎接既屬於自己又不是自己的一部份?
「他隨時可能會死去,但流離始終在路上,當戰爭進入尾聲,他抵達了風之國度,那是一個島國,叫做「台灣」。」
Thumbnail
活在世界戰爭和區域衝突熱點,民主世界的你我,也需要了解一下共產極權在幹嘛
Thumbnail
    北韓(官方名稱為朝鮮)因疫情閉關自守以來,資訊更為封閉,我考慮參加的2024平壤馬拉松取消後,常年關注北韓局勢的我,也顯得疲乏起來,但最近朝鮮半島再度戰雲密布,北韓領導人金正恩除持續試射飛彈,竟開始鬧「獨立」!
Thumbnail
金日成呼籲南北韓聯邦制、金正日則堅持國家統一,三個原則。北韓從第一代領導人金日成、金正日時期開始,確立了「透過民族主義統一朝鮮半島」的目標,提出了高麗聯邦制在內等等的統一方案,並實施了軟硬兼施的對韓戰略。而金正恩則對統一重新發出挑戰。
Thumbnail
本文記錄了南北韓及美國間的軍事政治往來紀錄,包括了南北關係中一些重要的參考,分析了南北韓之間的互動,以及北韓金正恩的一些政治戰略動態。
Thumbnail
金正恩不想打仗,但是中國想要逼他打仗。 由於中國的戰爭策略已經轉變成「要成為最後一個打美國勢力」的新軸心國。因此刺激與支持世界其他地方先對美國勢力,特別是北韓對第一島鏈先開戰恐怕已經成為了中國的目標之一。
Thumbnail
金敬哲《無限競爭》書評         二次大戰後,韓國與臺灣相繼擺脫日本殖民統治,邁向經濟高度繁榮的國家,更躋身亞洲四小龍名列,然於短時間內壓縮成長,亦衍生諸多社會問題。本書作者金敬哲藉大量採訪及文獻爬梳,分別從孩童、青年、中年、老年人的視角,剖析韓國於教育、經濟、社會福利上所面臨之挑戰,涉及層
Thumbnail
脫北者,是基於怎樣的理由想出走?又是甚麼原因,讓他們不顧一切的要奔逃?朴研美的答案不言而喻:為了想吃飽,為了活下去。 1993年出生,適逢北韓大飢荒時期。挨餓受凍,是生活的一部份;屍橫遍野,是日常可見的景色。作者透過追憶童年,將國家極其扭曲的統治方式,以及人民在困頓中奮力求生的掙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個星期要去韓國玩,很久沒有韓國了,去之前讀了一本韓國歷史的書,《朝鮮半島現代史:一個追尋驕陽的國度》,台灣左岸出版,作者Bruce Cumings是美國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教授,專研韓國史,妻子是韓國人,在韓國也生活過相當長的時間。 這本書英文原版成書在九十年代末,讀起來有濃厚的冷戰時代感,那時的韓
單一民族的國家,要用什麼方式迎接既屬於自己又不是自己的一部份?
「他隨時可能會死去,但流離始終在路上,當戰爭進入尾聲,他抵達了風之國度,那是一個島國,叫做「台灣」。」
Thumbnail
活在世界戰爭和區域衝突熱點,民主世界的你我,也需要了解一下共產極權在幹嘛
Thumbnail
    北韓(官方名稱為朝鮮)因疫情閉關自守以來,資訊更為封閉,我考慮參加的2024平壤馬拉松取消後,常年關注北韓局勢的我,也顯得疲乏起來,但最近朝鮮半島再度戰雲密布,北韓領導人金正恩除持續試射飛彈,竟開始鬧「獨立」!
Thumbnail
金日成呼籲南北韓聯邦制、金正日則堅持國家統一,三個原則。北韓從第一代領導人金日成、金正日時期開始,確立了「透過民族主義統一朝鮮半島」的目標,提出了高麗聯邦制在內等等的統一方案,並實施了軟硬兼施的對韓戰略。而金正恩則對統一重新發出挑戰。
Thumbnail
本文記錄了南北韓及美國間的軍事政治往來紀錄,包括了南北關係中一些重要的參考,分析了南北韓之間的互動,以及北韓金正恩的一些政治戰略動態。
Thumbnail
金正恩不想打仗,但是中國想要逼他打仗。 由於中國的戰爭策略已經轉變成「要成為最後一個打美國勢力」的新軸心國。因此刺激與支持世界其他地方先對美國勢力,特別是北韓對第一島鏈先開戰恐怕已經成為了中國的目標之一。
Thumbnail
金敬哲《無限競爭》書評         二次大戰後,韓國與臺灣相繼擺脫日本殖民統治,邁向經濟高度繁榮的國家,更躋身亞洲四小龍名列,然於短時間內壓縮成長,亦衍生諸多社會問題。本書作者金敬哲藉大量採訪及文獻爬梳,分別從孩童、青年、中年、老年人的視角,剖析韓國於教育、經濟、社會福利上所面臨之挑戰,涉及層
Thumbnail
脫北者,是基於怎樣的理由想出走?又是甚麼原因,讓他們不顧一切的要奔逃?朴研美的答案不言而喻:為了想吃飽,為了活下去。 1993年出生,適逢北韓大飢荒時期。挨餓受凍,是生活的一部份;屍橫遍野,是日常可見的景色。作者透過追憶童年,將國家極其扭曲的統治方式,以及人民在困頓中奮力求生的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