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30|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爸爸每天的愛心LINE(已讀安康)

    Day (39) 2022 6/30
    論語中(好像是陽貨篇吧?)孔子說道, 我不想再多說什麼話了。 子貢趕緊問,老師你如果不說話, 那麼我們做學生的要怎麼傳承你的學問呢? 孔子說, 你聽到過老天爺有說過什麼話嗎? 可是四季一直都在運行著,而百物也都在生長著, 天有說過些什麼嗎? 原文是「子曰,余欲無言。 子貢曰,子如不言, 則小子何述焉?子曰, 天何言哉, 四時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在金剛經中, 佛陀說對他的弟子說「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 不能解我所說故」。意思是「如果有人說如來我曾經說過什麼道法, 那是對佛的誤解, 不能真正理解我所說的道理」「謗」字在此地我認為應該翻譯成「誤解」而不是「誹謗」
    這兩位東方世界的大哲學家, 似乎都認為, 人的道德成就,應該要靠自己的感悟,而不只是靠他人的傳授與教誨。
    荀子是孔子的「鐵粉」, 且以儒家正統傳人自居, 然而在這「內聖」方面的體悟似乎和孔子略有不同。 荀子「天論篇」開頭就說「天行有常, 不為堯存, 不為桀亡」翻成白話就是「天的運行是有一定的規律的, 不會為了聖王堯而存在, 也不會為了暴君桀而滅亡」。 在這裡, 荀子認為「天」只是一個客觀的存在, 不管人世間如何變化, 天自有他運行的規律。 荀子的論點跟古典物理學的基礎, 基本上是相同的,也就是說, 客觀物質世界的定律, 不會改變, 物理實驗的結果在慣性座標系統下, 不論其實驗的位置或時間如何, 實驗結果的形式是相同的。 荀子這種客觀的精神, 在戰國時期百花齊放, 百家爭鳴的環境下, 顯得獨樹一格。
    今天可以先將「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這12個字背起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