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1件事認識華麗情慾藝術大師-克林姆│「Gustav Klimt」│藝術│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生平簡介

古斯塔夫·克林姆特Gustav Klimt,1862年7月14日-1918年2月6日),是出身於維也納的象徵主義畫家,創辦了維也納分離派,是維也納文化圈代表人物。
克林姆畫作的特色在於特殊的象徵式裝飾花紋,主題常圍繞著「性」、「愛」、「生」與「死」的輪迴,且畫中主角大多為女人。喜歡他畫作的人稱讚有其「沉悶美感」與大膽象徵寓意,但也招致不少保守派畫家的負面批評。

1918年,克林姆因染上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而病故逝,享年55 歲。
The Tree of Life (1905) |圖片出處

從11件事認識克林姆

1.學生時代的人體素描已具天分

Gustav Klimt in 1887 |圖片出處
克林姆是七名子女中的老二,家庭十分窮困,無法進入為進大學而設的人文高中就讀,進了普通初中。由於自幼即顯出他的藝術天分,母親在親友建議下讓他申請維也納藝術與工藝學院(現為維也納應用藝術大學)就讀。
克林姆在工藝學院即展現人體素描的天分,無論是動態或靜態的人體習作,均能以軟鉛筆描繪出不同的肌肉層次。
Gustav Klimt, Reclining Girl and Two Studies of Hands ,1886-7|圖片出處

2.成立藝術家公司,成為劇院裝飾畫家

在離開工藝學院之前,曾參加過學校的特別繪畫班,並與班上同學法蘭茲.馬志奇(Franz Matsch)成為好友。他們兩人均受到老師關注,認為他們可接受委託進行小型案件,後來他的弟弟恩斯特·克林姆(Ernst Klimt)也加入他們的陣營。三人聯手接受諸如設計陶盤、為人畫像,甚至還為耳科醫生畫過精確的醫療說明圖。也促使他們讓工作企業化,並為自己起了一個名號叫「藝術家公司」(Company of Aritsts)。
此後他們開始接受委託,多半為各地劇院的裝飾工程。
藝術家公司被委託裝飾維也納城堡劇院兩個大樓梯的天花板 |圖片出處

3.企圖將新生命注入歷史繪晝中

藝術家公司接獲一項重要委託案,為皇家藝術史博物館的入口大廰繪製裝飾畫。當時不到三十的克林姆負責其中十一幅作品。在他描繪古希臘藝術作品中的一名年輕女人,顯然是當代女性參加舞會時的打扮,克林姆此時的手法已預示了「新藝術」(Art Nouveau)的來臨。
Greece and Egypt (1891) │圖片出處

4.兩件家庭變故影響深遠

1892年,克林姆的弟弟恩斯特·克林姆(Ernst Klimt)死於傷寒,父親也在半年前過世。此時的克林姆不僅要負擔母親和妹妹的開銷,還要照顧弟弟的遺孀及小女兒。
連接而來的變故使克林姆連續數年作品銳減,法蘭茲.馬志奇也離開藝術家公司獨留克林姆一人。
Pallas Athene (1898)|圖片出處
克林姆的藝術觀點開始產生變化,質疑學院繪畫的傳統觀念,企圖注入新生命在繪畫中,但卻不為一般人所認同接受。

5.是維也納分離派的創辦主席

1897年,克林姆退出作風保守的「藝術家協會」(Künstlerhaus),與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一批藝術家、建築家和設計師,因反對古典學院派藝術,與正統的學院派藝術分道揚鑣,創立了維也納分離派」(Wiener Sezession)。
分離派運動的格言寫在展覽館的入口上方:「獻給每個時代屬於他們自己的藝術,獻給藝術屬於他們的自由」(德語: "Der Zeit ihre Kunst. Der Kunst ihre Freiheit")。在它下面是一個雕塑,上面有3個戈爾貢(Gorgon,或者譯作蛇髮女妖),分別代表繪畫、雕塑和建築。
分離派並無特定風格,大約維持了三十年,在1898~1905年達到顛峰,但因意見的紛歧與克林姆的退出,使得這個畫派逐漸解散。
約瑟夫·馬里亞·歐爾布里希(Joseph Maria Olbrich)在1897年於奧地利所建立的分離派展覽館(Wiener Secessionsgebäude)|圖片出處

6.繆思兼畢生摯友艾蜜莉

艾蜜莉.芙洛格(Emilie Flöge ),是克林姆弟弟的遺孀海倫.芙洛格的姐姐。在弟弟恩斯特過世後 克里姆特成為弟媳海倫的監護人,由於時常去探望海倫而和艾蜜莉來往密切。
艾蜜莉是一位十分有才華的服裝設計師,她和克林姆互為彼此的靈感繆斯,充斥在克里姆特畫中的幾何圖形也同樣充斥在艾蜜莉的服裝中。
艾蜜莉·芙洛格Emilie Flöge(1874- 1952)|圖片出處
據傳愛蜜莉是克林姆的戀人,但從克林姆寄給愛蜜莉的信件現存將近四百封,字裡行間都暗示了一段只限情感和精神交流的親密友誼。
不論是情人或朋友,愛蜜莉的確成為了克林姆最寵愛的繆思兼終身摯友。
其經典名作「吻」據說就是以愛蜜莉和克林姆為藍本。

7.終生未婚,情人不斷

克林姆的人像作品獨鍾於女性。他曾經寫道:「就繪畫題材而言,我對他人的興趣甚於對自身的興趣,女性則尤為吸引。」
他一生風流,據聞還有十四名子女。
克林姆作畫時經常身披一襲飄逸長袍,不著內裡,現今大眾普遍認為,他的畫室就是當年留下無數段風流韻事之地。

8.貓奴

雖然在克林姆的畫作中從未出現過貓,但克林姆其實是位貓奴,他與
多隻貓一起生活,並曾在1912年與愛貓(Katze)合照。

9.「金色時期」靈感源自拜占庭風格

在克林姆的知名作品《吻》、《艾蒂兒肖像一號》 及其他作品,均可發現大量使用金箔以及花卉幾何和複雜元素為作為裝飾。
此創作靈感源自1903年克林姆在義大利拉芬那(Ravenna )被聖維塔教堂內的占庭馬賽克鑲嵌畫所吸引,也影響其「金色時期」的創作。
此外,克林姆的父親是是一金雕師,自小即耳濡目染深受熏陶亦有相關。
吻《The Kiss》1907-08 |圖片出處
艾蒂兒肖像一號《Adele Bloch-Bauer I》1907|圖片出處

10.三十五歲才開始創作風景畫

克林姆的第一幅風景畫作於 1897 年或 1898 年,也是成立分離派的同一年,那時他已經三十五歲。
繪製的題材大多是奧地利西部風景,是因克林姆會定期地在此阿特湖度過夏天。
和具有強烈裝飾風格的人物畫相比,克林姆的風景畫較類似印象派畫家的風格,呈現陽光和自然的平衡,顯現和諧之美。
在構圖上也將水平線拉高,營造低平視野,畫中的物件像是浮貼般的置於表面,略似點描主義。
阿特湖《Attersee》1900 │圖片出處

11.收席勒為門生

埃貢.席勒(Egon Schiele)十分仰慕克林姆,親自上門虛心求教,成為他的門生。克林姆也相當欣賞席勒的藝術創作,積極幫助席勒打進維也納藝術圈。
席勒早期的作品深受克林姆裝飾風格影響,後漸發展出自己的風格,走進純粹的表現主義。不同於克林姆的唯美精緻,席勒的作品則充斥著驚恐不安的扭曲感。
Klimt and Schiele | 圖片出處
下一篇,我們將進入克林姆的作品世界。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0會員
505內容數
每日介紹一種花卉植物及日本傳統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凱特想太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聽朋友介紹,我今天特地來臺北市立美術館看這個聯展。一樓的展覽空間總是令人驚艷,這次的入口設計更是別具巧思。展覽名稱『威廉.肯特里奇』引起了我的好奇心。肯特里奇是一位享譽國際的藝術家,他的作品風格獨特,我非常期待能透過這次展覽更深入地了解他的創作。 威廉的作品以大尺寸著稱,全開的畫幅上,炭筆與粉彩的
Thumbnail
趁著台南行也去朝聖本次奇美特展,遙想當年大學曾經跑去修西洋藝術史,其中一篇小論文就選了林布蘭當題目。看完有種別樣的感動,因此把當年的文章修改得更好閱讀後和大家分享。主要是探討十七世紀荷蘭大師林布蘭的宗教與世俗畫作包含的創作思想與特色。
Thumbnail
南非藝術家威廉・肯特里奇出生在約翰尼斯堡的他屢獲殊榮,並深受各大雙年展寵愛,從八〇年代的第一批素描到手繪動畫、雕塑、複雜的機械裝置,其作品充滿對種族隔離、壓迫暴力、殖民主義、殘酷不平等和社會不公義的控訴;同時他的作品無時無刻不沈浸在戲劇性當中,跨界電影、劇場、歌劇等。
Thumbnail
若想更深入地欣賞奇美博物館的展品,可以先在官網上觀看展品清冊,並瞭解畫作背後的故事。在觀賞畫作時,可以思考畫中人物的身分、畫面的構圖等等,以更具體的角度欣賞畫作。另外,也可以在忙碌的人流中找到另一種欣賞畫作的角度。
Thumbnail
這次主題是以克林姆的馬賽克服裝畫作,據說是畫家在去過教堂看到牆上的馬賽克後而有的創作來源,下方有相關畫作連結↓ https://tw.images.search.yahoo.com/search/images;_ylt=AwrtgdRAkVFmcaUX5c9r1gt.;_ylu=Y29sbwN0d
Thumbnail
在520的今天,我特別回想起這本書《感受愛》。書的封面是維也納象徵主義畫家克林姆Gustav Klimt的著名畫作《吻》The Kiss(Le Baiser),去年在奧地利美術館,我們曾近距離地欣賞了這副畫作,並且親身感受到這份愛與被愛的魅力。 什麼是《感受愛》? 看似浪漫書名背後,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 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他以其在雕塑、 繪畫和建築等領域的卓越成就而聞名於世。 以下是他的生平故事以及一些著名的藝術創作: 米開朗基羅於1475年3月6日出生於意大利佛羅倫薩的小鎮卡皮爾訥,他從小就展現出對藝術的天賦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圖片來源 / 維基百科 文藝復興是歐洲歷史上一個極其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涌現出許多傑出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不僅在當時引領潮流,也對後世的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米開朗基羅是一位全才型的文藝復興大師,他以雕塑、繪畫和建築等多種藝術形式展
11/16/2014 藝術家   教授,是個藝術家。   他是我一生中,第一次遇過並相處的藝術家。 我才知道,雖然藝術家這個名詞在我們生活中無所不再。 但你想遇到一個真正的藝術家,還真不是那麼簡單。   我總覺得他是令狐沖,風清揚之類的人物。 行為雖為世俗所不能接受, 但我看到
Thumbnail
精神層面受外在環境影響而情感流竄的同時,藝術可以作為我們的內涵,我是這樣理解這本書的。
Thumbnail
聽朋友介紹,我今天特地來臺北市立美術館看這個聯展。一樓的展覽空間總是令人驚艷,這次的入口設計更是別具巧思。展覽名稱『威廉.肯特里奇』引起了我的好奇心。肯特里奇是一位享譽國際的藝術家,他的作品風格獨特,我非常期待能透過這次展覽更深入地了解他的創作。 威廉的作品以大尺寸著稱,全開的畫幅上,炭筆與粉彩的
Thumbnail
趁著台南行也去朝聖本次奇美特展,遙想當年大學曾經跑去修西洋藝術史,其中一篇小論文就選了林布蘭當題目。看完有種別樣的感動,因此把當年的文章修改得更好閱讀後和大家分享。主要是探討十七世紀荷蘭大師林布蘭的宗教與世俗畫作包含的創作思想與特色。
Thumbnail
南非藝術家威廉・肯特里奇出生在約翰尼斯堡的他屢獲殊榮,並深受各大雙年展寵愛,從八〇年代的第一批素描到手繪動畫、雕塑、複雜的機械裝置,其作品充滿對種族隔離、壓迫暴力、殖民主義、殘酷不平等和社會不公義的控訴;同時他的作品無時無刻不沈浸在戲劇性當中,跨界電影、劇場、歌劇等。
Thumbnail
若想更深入地欣賞奇美博物館的展品,可以先在官網上觀看展品清冊,並瞭解畫作背後的故事。在觀賞畫作時,可以思考畫中人物的身分、畫面的構圖等等,以更具體的角度欣賞畫作。另外,也可以在忙碌的人流中找到另一種欣賞畫作的角度。
Thumbnail
這次主題是以克林姆的馬賽克服裝畫作,據說是畫家在去過教堂看到牆上的馬賽克後而有的創作來源,下方有相關畫作連結↓ https://tw.images.search.yahoo.com/search/images;_ylt=AwrtgdRAkVFmcaUX5c9r1gt.;_ylu=Y29sbwN0d
Thumbnail
在520的今天,我特別回想起這本書《感受愛》。書的封面是維也納象徵主義畫家克林姆Gustav Klimt的著名畫作《吻》The Kiss(Le Baiser),去年在奧地利美術館,我們曾近距離地欣賞了這副畫作,並且親身感受到這份愛與被愛的魅力。 什麼是《感受愛》? 看似浪漫書名背後,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 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他以其在雕塑、 繪畫和建築等領域的卓越成就而聞名於世。 以下是他的生平故事以及一些著名的藝術創作: 米開朗基羅於1475年3月6日出生於意大利佛羅倫薩的小鎮卡皮爾訥,他從小就展現出對藝術的天賦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圖片來源 / 維基百科 文藝復興是歐洲歷史上一個極其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涌現出許多傑出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不僅在當時引領潮流,也對後世的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米開朗基羅是一位全才型的文藝復興大師,他以雕塑、繪畫和建築等多種藝術形式展
11/16/2014 藝術家   教授,是個藝術家。   他是我一生中,第一次遇過並相處的藝術家。 我才知道,雖然藝術家這個名詞在我們生活中無所不再。 但你想遇到一個真正的藝術家,還真不是那麼簡單。   我總覺得他是令狐沖,風清揚之類的人物。 行為雖為世俗所不能接受, 但我看到
Thumbnail
精神層面受外在環境影響而情感流竄的同時,藝術可以作為我們的內涵,我是這樣理解這本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