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比讀書】略懂衛教的廿世紀奇男子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們在索恩河畔夏隆 (Chalon-sur-Sadne)找了一間旅館住下

誰是我們?

我們把衣服送去烘乾,身上穿著睡衣。我為他把脈,一分鐘72下, 摸摸他的前額,沒有發燒,再聽聽他的心跳,讓他深呼吸,聽起來也沒問題。
我:「喂!你完全正常,我去買兩份檸檬水和威士忌,讓你就著吞阿斯匹靈。」
他:「你這是老太婆的偏方。」
我:「你沒有發燒。沒發燒!」
他:「別對我說粗話,你怎麼知道我沒有發燒?」
我:「你的脈搏正常,手摸著也沒有燒。」
他:「手摸著!?你要真是個朋友,就去給我找支溫度計來!」
我:「我穿著睡衣!」
他:「叫人送來。」
若依上述對話,你覺得文中的「我們」是哪種人?「我們」又是誰呢?
菲比覺得「我們」可能是兩位有點多疑且上了年紀的長輩。
但!事實上這個「我」是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 1899-1961);「他」是費茲傑羅(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 1896-1940),當時「我們」是二十出頭的青春少年郎(甚至海明威直逼菲比現年半數)。
壯年海明威+青春海明威+青春費茲傑羅(1921)
你不能對史考特生氣,就像你不能對一個瘋子生氣
我開始對自己生氣,竟把自己搞進這麼一樁蠢事中

你的巴黎

由「我」單方面紀錄的這段故事出自《巴黎,不散的饗宴:海明威的巴黎歲月》。「我」和「他」的故事現場雖非巴黎,但總歸那段時間「我們」都暫居巴黎。這個世上雖有許多迷人城鎮,但(就菲比目前的認知程度而言)可能沒有哪座城市比巴黎匿有更多迷人的故事,並且透過這些故事便足以形塑出每個人心中不同的巴黎。雖然菲比待在巴黎的時間前後僅約半年,但在我心中依然有一份自己的巴黎地圖(從以菲比寫給心愛好友明信片便可知曉菲比巴黎心頭好)。
寫給朋友約她來巴黎看看(2017)©Phebea
是的,菲比每次來巴黎一定要去的就是位於西堤島的「聖禮拜教堂」(La Sainte-Chapelle),這座內裝非常美麗的哥德式禮拜堂是由路易九世下令興建,建造目的是為了保存耶穌受難時的聖物──荊冠+十字架碎片,並且購買荊冠的費用遠比修建教堂花費更高。
聖禮拜教堂簡介
聖禮拜教堂簡介
雖然照片就已光彩奪目,但聖禮拜堂的美妙還是必須親自前往才能真正體會喔(2017)©Phebea
2012年聖禮拜堂正在修復玻璃鑲嵌 ©Phebea

他發燒的(可能)原因

回到故事原點──為何「他」會突然發燒呢?據《巴黎,不散的饗宴》所述可能是因為酒,但「我」似乎難以相信微量的酒竟能造成這般病情。因為當時歐洲人認為酒是幸福健康和歡樂的泉源。喝酒無關優越感,亦不代表成熟練達或追求時尚,並且喝酒就跟吃飯一樣自然。
因此「我」無法相信兩人(只是)喝了幾瓶馬孔(Mâcon)白酒+上午一點威士忌加沛綠雅汽泡水,就會對「他」起了化學作用──把他變成蠢蛋。並且,以海明威對酗酒的有限了解,也沒料到一杯威士忌會對一個在雨中開敞篷車的人造成傷害。但就算「我」再不相信「他」卻真的發燒,並且變成一名吵鬧的(類)孩童。但非常懂得自己找樂子的我卻在等候服務生的空檔,一邊讀報一邊把已經開瓶的馬孔白酒喝掉。
住在法國,每天都能從報上讀到些曲折引人的犯罪案
這些報導就像連載小說,但一定要看了開頭幾章才能接得下去
因為這裡的報導不像美國的連載故事,會有前情摘要
讀美國雜誌,一定不能錯過非常重要的第一章
但在法國旅行讀報就很令人失望
因為看到的罪案、緋聞、醜聞缺乏連續性
不如每天在咖啡館讀報那麼有樂趣
像今晚,我遺憾不能坐在咖啡館裡讀巴黎報紙的晨間版
一邊看著行人,晚餐前再喝點比馬孔白酒更有名的酒
但此刻我在照顧史考特,就只能就地行樂
©Phebea

就地行樂+就地取材,讓他(覺得)退燒

之後服務生送來兩杯檸檬汁、冰塊、威士忌和一瓶沛綠雅氣泡水,但藥房打烊沒法買到溫度計,可他還是借來了幾片阿斯匹靈,我叫他想辦法找個溫度計,費茲傑羅這時睜開眼,用那愛爾蘭人的眼神惡狠狠瞪了服務生一眼
在此,海明威詳述了費茲傑羅的「不喜」──他並不關心服務生和他們的困難,也並不稀罕他們有多善良。那時他討厭法國人,他常接觸的法國人只有他不了解的服務生、計程車司機、修車廠工人和房東,他不時侮辱、欺負他們。但比起法國人他更討厭義大利人,談起他們即便沒喝醉也無法心平氣和。對於英國人他討厭時居多,偶而容忍甚至尊敬。
接著費茲傑羅乖乖地(配著檸檬汁混威士忌)吞下了阿斯匹靈,出奇地平和望向遠方。我正在讀報紙內頁的犯罪案件,心情很好,可能好過頭了
他:「你真是個冷血動物」
看著他,我想我是不是搞錯了藥方?還是診斷錯誤?那杯威士忌發生了反效果。
我:「你這是什麼意思?」
他:「我都快死了,你還能坐在那裡看那狗皮倒灶的法國報紙」
我:「你要我給你找個醫生?」
他:「不用,我才不看那些窩囊的法國鄉下大夫」
我:「那你要什麼?」
他:「我要量體溫,然後把衣服烘乾搭快車回巴黎到納伊的美國醫院。」
(2020年,Kenzo創辦人高田賢三便因新冠肺炎病逝該院)
美國醫院(Hôpital américain de Paris)
我:「衣服早上才會乾,現在也沒快車,你何不休息一會,在床上吃點晚餐?」
他:「我要量體溫」
折騰了很久,服務生拿來一支用於測量水溫的溫度計,木製底座、金屬殼,使它能沉入浴缸。服務生進來時,他閉上眼睛,看上去簡直就像茶花女,我從沒看過一個人臉上的血色消失得如此之快,真不知道他的血到哪裡去了
我:「你只能找到這樣一支溫度計嗎?」轉過身,發現他正瞪著我。
我很專業地將溫度計用了甩。
我:「你運氣不錯,這不是肛門溫度計
他:「這種溫度計放在哪兒?」
我: 「夾在腋下。」一邊示範把它塞在我的臉下。
他:「別把溫度搞混了」
我再甩甩溫度計,解開他的睡衣 把溫度計放在他的腋下,邊摸摸他涼涼的額頭,把把他的脈,脈搏72下,我把溫度計放了四分鐘。
他:「我以為只要放一分鐘」
我:「這支溫度計很大,測量時間和溫度計接觸面積成正比
他:「多少度?」
我:「37.6°C」
他:「正常是多少?」
我:「這就是正常溫度
他:「你確定?」
我:「確定」
他:「你也量量看,我得確定」
我把溫度計又甩了甩,解開睡衣,把溫度計放在腋下。
他:「多少?」
我:「完全一樣」
他: 「你覺得怎麼樣?」
我:「好極了
我在想37.6°C到底正不正常,但這也不要緊,反正溫度穩穩地停在30°C。史考特還有些半信半疑,我問他要不要再試一次。
他:「不用。病這麼快就好了,值得高興,我身體的修復能力一向很強
我:「你沒問題的,但我覺得你還是待在床上吃點東西,明天早點上路」
©Phebea

巴黎,不散的饗宴

菲比認為海明威善用了「信心」對一個人的影響力,費茲傑羅因為被告知體溫正常,且據相同體溫的海明威(好極了)的狀態,而決定相信自己身體已經好了,因此他的狀態也跟著逐漸好轉,以至於還能和海明威一起晚餐、下樓打電話給太太。《巴黎,不散的饗宴》讀來別具滋味,前面幾章的巴黎好美妙,讓菲比想起《ALWAYS幸福的三丁目》那種帶有勵志性質的幸福氛圍。直到〈費茲傑羅〉一開始荒誕得好笑(菲比真的發出了不小聲量的笑聲),但讀著讀著又明顯嚐到一股悲戚,後續章節更接著讓心情直落到最後,但總歸巴黎的故事永遠說不完。強烈建議實際去讀這本書,或實地走一趟長出自己的巴黎饗宴。
這裡寫的是早年在巴黎的那段日子
那時我們很窮,但很快樂。
avatar-img
27會員
115內容數
藝文工作者,喜劇性格,老派思想,用力過著堅持與理想並進的人生 現以做展覽的、畫圖的、做菜的與教書的等身份切換中 Art Facilitator Phebea Chun-Yi Shen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沈菲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待過哪款巴黎? 1921年,22歲的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1961),帶著新婚(的第一任)妻子來到巴黎。他們貧窮卻快樂,相信靈肉合拍的彼此將攜手一生,但這份美好寄想卻因一群「有錢人」出場而逐漸分岔,以致最終背道而馳。
小時候,在外面需要向阿叔、阿伯自我介紹時,不知道是不是龍潭人地域性比較強的關係 按照慣例通常大家都會先說自己住哪裡,然後才說是誰誰誰的小孩,請直接去讀《畫說寶春姐的雜貨店》,與故事來場心靈相遇吧! #畫說寶春姐的雜貨店 #以讀者意識重回文本解讀中心 #關於菲比家在龍潭
乳牛這個主題一直是藝術史上一道不可忽視的風景,因為它總不缺席 方形乳牛代表某個時代,以及特定時空中可以被理解的愛國情懷
您是否曾經想像過自己的死亡? 您覺得死亡長得是什麼樣子? 接近死亡時的自己會是怎樣的面孔? 無論是否曾經具體想像自己的死亡場景,我想大多數的人可能應該都會期待自己能夠善終,更白話地說就是「好死」,雖說死亡與年齡無關,但菲比近年確實也逐漸將『善終』作為人生終極目標。
首先,我們得先有個認知底氣──爭取名人骨骸這款事,佛羅倫斯從未懂得放手,更何況是自家家鄉出生的英雄聖賢更是不可放過──以便理解故事為何發生。 #被返鄉的米開朗基羅 #南漂的米開朗基羅 #身不由人的米開朗基羅 #遺體被偽裝成商品的米開朗基羅 #請紀念安曼那提 #Pietà
第一次知道安德烈.高茲(Andre Gorz)與妻子(Dorine),是因為看了西班牙庫倫卡劇團(Kulunka Teatro)的經典默劇《安德魯與多莉尼》(André y Dorine)。 妳給了我妳的生命和妳的全部;我也希望能夠在剩下的歲月裡,給妳我的全部。
你待過哪款巴黎? 1921年,22歲的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1961),帶著新婚(的第一任)妻子來到巴黎。他們貧窮卻快樂,相信靈肉合拍的彼此將攜手一生,但這份美好寄想卻因一群「有錢人」出場而逐漸分岔,以致最終背道而馳。
小時候,在外面需要向阿叔、阿伯自我介紹時,不知道是不是龍潭人地域性比較強的關係 按照慣例通常大家都會先說自己住哪裡,然後才說是誰誰誰的小孩,請直接去讀《畫說寶春姐的雜貨店》,與故事來場心靈相遇吧! #畫說寶春姐的雜貨店 #以讀者意識重回文本解讀中心 #關於菲比家在龍潭
乳牛這個主題一直是藝術史上一道不可忽視的風景,因為它總不缺席 方形乳牛代表某個時代,以及特定時空中可以被理解的愛國情懷
您是否曾經想像過自己的死亡? 您覺得死亡長得是什麼樣子? 接近死亡時的自己會是怎樣的面孔? 無論是否曾經具體想像自己的死亡場景,我想大多數的人可能應該都會期待自己能夠善終,更白話地說就是「好死」,雖說死亡與年齡無關,但菲比近年確實也逐漸將『善終』作為人生終極目標。
首先,我們得先有個認知底氣──爭取名人骨骸這款事,佛羅倫斯從未懂得放手,更何況是自家家鄉出生的英雄聖賢更是不可放過──以便理解故事為何發生。 #被返鄉的米開朗基羅 #南漂的米開朗基羅 #身不由人的米開朗基羅 #遺體被偽裝成商品的米開朗基羅 #請紀念安曼那提 #Pietà
第一次知道安德烈.高茲(Andre Gorz)與妻子(Dorine),是因為看了西班牙庫倫卡劇團(Kulunka Teatro)的經典默劇《安德魯與多莉尼》(André y Dorine)。 妳給了我妳的生命和妳的全部;我也希望能夠在剩下的歲月裡,給妳我的全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隨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海明威說過這樣的話,實際體驗巴黎的美,我也臣服於這座城市。
Thumbnail
『大亨小傳』是美國著名作家費茲傑羅, 於1925年出版的作品。 書中的主人公蓋茲比日復一日, 在夜晚遙望著長島彼端的綠色燈塔。
Thumbnail
金融海嘯過境之後,擁有人文學位的作者,在倫敦甚至連打雜的工作機會都找不到,天真以為能在巴黎找到一份「正當職業」,卻在走投無路之下進到巴黎餐廳端盤子,親眼見證了喬治.歐威爾在《巴黎倫敦落魄記》裡所述,在費茲傑羅豪奢宴會、或是海明威、畢卡索、馬蒂斯為座上賓的葛楚史坦文學沙龍背後,真實的巴黎生活。
2007-06-26 11:01:36|  【巴黎晃遊者】---Edmund White..
Thumbnail
忘掉小鮮肉時期的麥特戴蒙、忘掉裘德洛的盛世美顏,風光旖旎的義大利上了黑白濾鏡,長鏡頭拍攝的是斷垣殘壁,既然標題的雷普利都不天才了,放過自己,不需要和1999年的舊版本作比較。 雷普利的故事源自於派翠西亞海史密斯的小說,敘述默默無名的雷普利因為被造船大亨誤以為是兒子迪基的朋友,被指派去將旅居
11/23/2017 遇見米開朗基羅 威尼斯的靈魂   搭船時,他一臉疲憊的就坐我對面,目光呆滯的望著窗外。 他拿著畫板及畫紙。 我詢問他,你是來畫畫的嗎?   他說他就住在威尼斯,現在要回家的。 我明白了,如果我家附近,每天永遠都是觀光客。 我也會很無奈。   我回說,住這很
Thumbnail
一個人能把自己三十年前發生的事情寫得就像昨天,就像剛在眼皮下發生一樣嗎? 《巴黎,不散的饗宴》是海明威於古巴完成,距離旅居巴黎那個二十二歲的青春不羈歲月已過去三十多年。
Thumbnail
巴黎好美! 下午我們沿著塞納河散步,閒晃到聖母院,遇見撲克牌紅心K的查理曼大帝,還有現代「吹泡人」,帶給小朋友最天真的笑容,然後巴黎連個轉角都好美。 晚上我們住在法國第一個Host Roland 家,185公分的暖男,是個被郵局耽誤的甜點師。 法式蘋果派做的跟餐廳一樣好吃,某人原來不太愛蘋果派
《穿越福爾摩沙1630-1930》一書構成的方式容易說明,主要以這三百年為限度,由法語撰寫關於台灣的見聞。經作者收集與挑選,撰寫者多半親自因緣際會走訪台灣,對當地的政治、風俗、社會、地理、政治、族群等紀錄觀察。另外是由本書作者的對於每篇文本的撰述者簡介,撰述者來台的時代與脈絡。最後,不短的〈後記〉,
葛楚·史坦,巴黎花街二十七號,畢卡索,馬蒂斯,海明威。如果你曾經讀過《流動的饗宴》,年老的海明威談論起年輕時的巴黎印象裡,葛楚的教母形象如此鮮明,也深深影響年輕的創作者。這當然是不能可再次重現的時代了,一個美國實踐了法式沙龍,在巴黎的核心地帶,出現一個圈子,孕育了「作品」。 這本書特殊的地方,不僅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隨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海明威說過這樣的話,實際體驗巴黎的美,我也臣服於這座城市。
Thumbnail
『大亨小傳』是美國著名作家費茲傑羅, 於1925年出版的作品。 書中的主人公蓋茲比日復一日, 在夜晚遙望著長島彼端的綠色燈塔。
Thumbnail
金融海嘯過境之後,擁有人文學位的作者,在倫敦甚至連打雜的工作機會都找不到,天真以為能在巴黎找到一份「正當職業」,卻在走投無路之下進到巴黎餐廳端盤子,親眼見證了喬治.歐威爾在《巴黎倫敦落魄記》裡所述,在費茲傑羅豪奢宴會、或是海明威、畢卡索、馬蒂斯為座上賓的葛楚史坦文學沙龍背後,真實的巴黎生活。
2007-06-26 11:01:36|  【巴黎晃遊者】---Edmund White..
Thumbnail
忘掉小鮮肉時期的麥特戴蒙、忘掉裘德洛的盛世美顏,風光旖旎的義大利上了黑白濾鏡,長鏡頭拍攝的是斷垣殘壁,既然標題的雷普利都不天才了,放過自己,不需要和1999年的舊版本作比較。 雷普利的故事源自於派翠西亞海史密斯的小說,敘述默默無名的雷普利因為被造船大亨誤以為是兒子迪基的朋友,被指派去將旅居
11/23/2017 遇見米開朗基羅 威尼斯的靈魂   搭船時,他一臉疲憊的就坐我對面,目光呆滯的望著窗外。 他拿著畫板及畫紙。 我詢問他,你是來畫畫的嗎?   他說他就住在威尼斯,現在要回家的。 我明白了,如果我家附近,每天永遠都是觀光客。 我也會很無奈。   我回說,住這很
Thumbnail
一個人能把自己三十年前發生的事情寫得就像昨天,就像剛在眼皮下發生一樣嗎? 《巴黎,不散的饗宴》是海明威於古巴完成,距離旅居巴黎那個二十二歲的青春不羈歲月已過去三十多年。
Thumbnail
巴黎好美! 下午我們沿著塞納河散步,閒晃到聖母院,遇見撲克牌紅心K的查理曼大帝,還有現代「吹泡人」,帶給小朋友最天真的笑容,然後巴黎連個轉角都好美。 晚上我們住在法國第一個Host Roland 家,185公分的暖男,是個被郵局耽誤的甜點師。 法式蘋果派做的跟餐廳一樣好吃,某人原來不太愛蘋果派
《穿越福爾摩沙1630-1930》一書構成的方式容易說明,主要以這三百年為限度,由法語撰寫關於台灣的見聞。經作者收集與挑選,撰寫者多半親自因緣際會走訪台灣,對當地的政治、風俗、社會、地理、政治、族群等紀錄觀察。另外是由本書作者的對於每篇文本的撰述者簡介,撰述者來台的時代與脈絡。最後,不短的〈後記〉,
葛楚·史坦,巴黎花街二十七號,畢卡索,馬蒂斯,海明威。如果你曾經讀過《流動的饗宴》,年老的海明威談論起年輕時的巴黎印象裡,葛楚的教母形象如此鮮明,也深深影響年輕的創作者。這當然是不能可再次重現的時代了,一個美國實踐了法式沙龍,在巴黎的核心地帶,出現一個圈子,孕育了「作品」。 這本書特殊的地方,不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