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誠的赤子,傅聰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其實閱讀《傅雷家書》時,情緒非常非常的緊繃,真的很難想像、也壓根不願想像,真的會有家長為了教育家中學習音樂的孩子,特地把這本書奉為「教養聖經」。
因為從書中收錄的一封封家書可以推知,身為翻譯家的傅雷對傅聰從小到大的教育極為嚴厲,即使傅聰已經長大到波蘭留學,父親傅雷在魚雁往返的信件中,字字句句仍緊迫盯人到讓人無法喘息的地步,連傅聰的簽名筆跡、信中的用字遣詞欠缺變化性,甚至是信封寫作格式,傅雷都要求其子要「養成neat的習慣」。
真是讀得我心驚膽跳!!!
話雖如此,父對子分享自身對於藝術、對於音樂的詮釋、對於做人做事的原則、金錢價值觀、愛情的態度,嚴厲中仍帶有溫馨;也正是這樣的家風、以及父母對孩子的親身示範,養成傅聰獨有的特質與深厚的文化涵養。我甚至感覺到,傅雷或許是個相當孤獨的人,這些藏在心中的理念與情懷,也只能分享/傳遞給自己最親近、將其視為知己般的兒子吧,也唯有分享,才不會感覺到那麼那麼的寂寞。
對書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傅雷相當重視「為人需真誠」。傅雷在家書中寫道:
大多數從事藝術的人,缺少真誠。
因為不夠真誠,一切都在嘴裡隨便說說,當作唬人的幌子,
裝自己的門面,實際只是拾人牙慧,並非真有所感。
真誠是第一把藝術的鑰匙。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真誠的「不懂」,比不真誠的「懂」,還叫人好受些。

這段話頗能引人共鳴啊。事實上不止是藝術,就連閱讀行為、社群生活不也是如此?在這個搜尋、複製與再創都變得相當容易的時代裡,不真誠的「懂」與真誠的「不懂」,似乎令我們更加難以分辨了,不是嗎?
真誠很重要。而藝術存在的終極意義在於自身,不為任何附加的目的。
這點在焦元溥老師的大作《游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談錄》對傅聰先生的專訪中,傅聰的回應裡相當明白了,書中記錄到:
演奏家唯有追求音樂,最後才能得到音樂,
從沒有說追求名利而能得到音樂的。
「成名」和「有成就」是兩回事;
現在太多人心裡只想著要成名,卻忘記了音樂藝術。
若要追名逐利,請走他路,學音樂就是要以音樂為出發點。
即使得不到名利,卻一定能得到一個無限美好的藝術世界。
這是何等幸福啊!
很多人頌揚傅聰為中國的蕭邦,特別是能駕馭瑪祖卡(Mazurkas)。我不是專業聆賞者,只是一個愛亂聽、喜歡研究的業餘古典樂友,但完全可以感覺到曲子的難度,一面聽的時候在想:傅聰怎麼能夠掌握得那麼好?如何做到觸鍵那麼輕?音色卻這麼清亮?情感又那麼濃?
我更喜歡聽他彈Scarlatti。記得讀到《傅雷家書》書末,傅雷與其妻留下的遺書時(兩人被控反黨罪證,最後以死訣)。閱讀時音樂正好播到Scarlatti Sonata in C major, K.95
我想應該不是文字的緣故讓我激動了,而是傅聰彈的Scarlatti至善至美,那真是會讓人落淚……

*刊頭圖片擷取自影片畫面
*傅聰於2020年底,因新冠肺炎於英國病逝。

點下方紅色贊助鍵,請我喝杯咖啡,鼓勵我持續撰寫優質好文!
點下愛心,給寫作者最直接的肯定與鼓勵!
四季,一位喜歡做菜給家人享用的一介煮夫,靠聲音就能接案配音的穩重男聲,卻在料理中誤打誤撞領悟出人生的另番哲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自古以來,無論是平面藝術、音樂藝術甚至是文學領域,創作靈感的多元交錯也讓藝術呈現有了更多可能。
雖然沒有年輕人那股激情,但穩重的表達,似乎是說著大師此時的情感早已回歸音樂純粹,讓聆聽者以自身的當下的情感為依歸,主觀的自我覺察,超越情感的昇華了。
因為周華健一首"風雨無阻",順便打開另一個音頻,聽著滾石唱片一人一首成名曲YT專題,就這樣一首接一首,讓我不小心墜入時光隧道
第一次聽見這首作品,大概是2010年前後,那時因為人生遭逢巨變,身心靈都起了相當大的變化,為了尋求慰藉,瘋狂迷上馬勒。
貝多芬很擅長營造"氣氛"讓聆聽者一直往遠方的理想奔去,而且層層疊疊,越聽越發覺得遭到貝多芬設計!但,卻心甘情願啊!
自古以來,無論是平面藝術、音樂藝術甚至是文學領域,創作靈感的多元交錯也讓藝術呈現有了更多可能。
雖然沒有年輕人那股激情,但穩重的表達,似乎是說著大師此時的情感早已回歸音樂純粹,讓聆聽者以自身的當下的情感為依歸,主觀的自我覺察,超越情感的昇華了。
因為周華健一首"風雨無阻",順便打開另一個音頻,聽著滾石唱片一人一首成名曲YT專題,就這樣一首接一首,讓我不小心墜入時光隧道
第一次聽見這首作品,大概是2010年前後,那時因為人生遭逢巨變,身心靈都起了相當大的變化,為了尋求慰藉,瘋狂迷上馬勒。
貝多芬很擅長營造"氣氛"讓聆聽者一直往遠方的理想奔去,而且層層疊疊,越聽越發覺得遭到貝多芬設計!但,卻心甘情願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那個曾因害怕不願用音樂說話的徬徨少年,從此學會了包容,為華語樂壇埋下了一顆自由的種子。他知道音樂到最後是包容,所以盡情地「任性」,但還給眾人的不羈,卻擁有無比充沛的能量。
公子最近一個族人小孩出國去念書 她跟我說,她教育小孩 很重要一點就是要教他會感恩 我覺得這媽媽很棒   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太多人以自我我中心 完全忘了社會的運作 就是人跟人之間的互利互惠 或是我之前說的曾國藩的處世重點,利他   利他,你才會有所得 這就是中國人的智慧  
Thumbnail
傅佩榮:「把哲學視為『從人的理性出發,尋找他最深的關懷的一種過程』,而不是把近代以來西方學術界所發展的那一套哲學,這樣中國的儒家思想是一種哲學。」
Thumbnail
傅佩榮:「當社會規範漸漸瓦解,儒家告訴世人不用怕,價值判斷不在外面,而在內心的真誠和良知而來,由內而發產生力量。」
Thumbnail
學弟似乎被這突如其來的「勸諫」嚇得不輕,不過待片刻的冷靜過後,緊接而來的是很真誠的發言。 「可能我太久沒有感受到競賽的刺激,才會這幾天這麼投入。回想起當初高中的時候可以單純的寫詩,真的是蠻懷念的」 「單純真的很重要呢!」 每首詩都像自己的小孩一樣。有的父母會認為,乖小孩就是要成績好、多才多藝。但
悟真畫出原作者,他哪裡來的靈感?可能念頭被加持了,他知道原作者有玻璃心,如何保護玻璃心。悟真說:遇到批評聲如果不能接受,你竟管說這不是你的思想,是內在聲音的,你們要罵就罵我的內在聲音,這樣你的心就不會受傷害了。我思考:這明明是我的思想,致少有七成股份。 悟真也看到了,保存道業的可能是因為父母有恩澤
我們就是炮仔的聲音!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有內在聲音,它們一直在觀察我並且給我指導,我們存在的共同原則,就是做最好一個人,雙方都同意了,所以很少有矛盾。只是母親有些執著,他給世間的愛大於我,多於我,因此他覺得我還不是最好的人,但我知道生命方程式已經解鎖了。 不可以說母親就是觀世音,父親就是阿彌陀佛,
Thumbnail
學音樂要學一輩子,不要只學一陣子。從《小姐不熙娣》釋出的精華版標題:「被媽強迫學大提琴好無奈?不喜歡的表情超明顯小S笑翻!」,可知該集節目有明顯節目效果導向。學樂器僅三五年,但音樂性靈需要一輩子培養。 不要只求得獎,不然會失去自我。
Thumbnail
大提琴手果許雖然很認真練習,但琴藝不佳,常被指揮責罵。某個深夜,當他獨自在鄉郊河畔的破舊小家裡練習著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田園」》時,突然傳來敲門聲!究竟是誰來敲門呢?共讀後,可以找找書中出現的曲子來聽聽,然後再讀一次故事,親自感受一下繪本與音樂合奏的魅力喔!
Thumbnail
傅佩榮:「對於中國的國學、哲學,要學就要學得透澈、精準,否則浪費時間、消耗生命,完全不值得,因此要從先秦儒家文本入手,不要理會宋明清學者的看法。」
Thumbnail
那個曾因害怕不願用音樂說話的徬徨少年,從此學會了包容,為華語樂壇埋下了一顆自由的種子。他知道音樂到最後是包容,所以盡情地「任性」,但還給眾人的不羈,卻擁有無比充沛的能量。
公子最近一個族人小孩出國去念書 她跟我說,她教育小孩 很重要一點就是要教他會感恩 我覺得這媽媽很棒   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太多人以自我我中心 完全忘了社會的運作 就是人跟人之間的互利互惠 或是我之前說的曾國藩的處世重點,利他   利他,你才會有所得 這就是中國人的智慧  
Thumbnail
傅佩榮:「把哲學視為『從人的理性出發,尋找他最深的關懷的一種過程』,而不是把近代以來西方學術界所發展的那一套哲學,這樣中國的儒家思想是一種哲學。」
Thumbnail
傅佩榮:「當社會規範漸漸瓦解,儒家告訴世人不用怕,價值判斷不在外面,而在內心的真誠和良知而來,由內而發產生力量。」
Thumbnail
學弟似乎被這突如其來的「勸諫」嚇得不輕,不過待片刻的冷靜過後,緊接而來的是很真誠的發言。 「可能我太久沒有感受到競賽的刺激,才會這幾天這麼投入。回想起當初高中的時候可以單純的寫詩,真的是蠻懷念的」 「單純真的很重要呢!」 每首詩都像自己的小孩一樣。有的父母會認為,乖小孩就是要成績好、多才多藝。但
悟真畫出原作者,他哪裡來的靈感?可能念頭被加持了,他知道原作者有玻璃心,如何保護玻璃心。悟真說:遇到批評聲如果不能接受,你竟管說這不是你的思想,是內在聲音的,你們要罵就罵我的內在聲音,這樣你的心就不會受傷害了。我思考:這明明是我的思想,致少有七成股份。 悟真也看到了,保存道業的可能是因為父母有恩澤
我們就是炮仔的聲音!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有內在聲音,它們一直在觀察我並且給我指導,我們存在的共同原則,就是做最好一個人,雙方都同意了,所以很少有矛盾。只是母親有些執著,他給世間的愛大於我,多於我,因此他覺得我還不是最好的人,但我知道生命方程式已經解鎖了。 不可以說母親就是觀世音,父親就是阿彌陀佛,
Thumbnail
學音樂要學一輩子,不要只學一陣子。從《小姐不熙娣》釋出的精華版標題:「被媽強迫學大提琴好無奈?不喜歡的表情超明顯小S笑翻!」,可知該集節目有明顯節目效果導向。學樂器僅三五年,但音樂性靈需要一輩子培養。 不要只求得獎,不然會失去自我。
Thumbnail
大提琴手果許雖然很認真練習,但琴藝不佳,常被指揮責罵。某個深夜,當他獨自在鄉郊河畔的破舊小家裡練習著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田園」》時,突然傳來敲門聲!究竟是誰來敲門呢?共讀後,可以找找書中出現的曲子來聽聽,然後再讀一次故事,親自感受一下繪本與音樂合奏的魅力喔!
Thumbnail
傅佩榮:「對於中國的國學、哲學,要學就要學得透澈、精準,否則浪費時間、消耗生命,完全不值得,因此要從先秦儒家文本入手,不要理會宋明清學者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