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由於收藏公仔的緣故,對相關報導總多留點心。前陣子媒體轉述一對夫妻因公仔失和,情形大致是做太太的擅自將先生的哥吉拉公仔轉贈給親戚孩子,先生知道後不僅和太太爭吵,還賭氣似地重金購入多種模型。先前也有新聞說某玩偶收藏者的寶貝被親戚的孩子弄壞,雙方差點鬧上法院,收藏者和家人也弄得不愉快。
這類消息源於網路,媒體轉載時未必查證,老實說真假難辨。然而其人其事不必真有,相似遭遇就公仔玩家而言想來點滴在心,歸根結柢是對於「物」的認知有了落差。
人的行為常是考量種種成本的結果。此處成本既指有形的金錢支出,更包含心理感知。將公仔送人,再補購同款產品給先生,表示得額外付出金錢,但按該名太太的盤算,這筆款項(和預想中先生的負面反應)顯然不及公仔送人所維繫的親戚情面。而對公仔/物的認知正是如此盤算的重要依據。
對物的認知有價格、價值、人與物相對重要性等層次。以公仔來說,一般人對價格的判斷可能都成問題。我自己剛好也有尊哥吉拉公仔,花了五千多元買的,家裡人第一眼還以為僅值幾百元。其實,五千多元的公仔也只是中低價位而已。
Invest這個英文字很有意思,可以指物質的投資,也可以是情感心力的投注。公仔爭端往往是一方忽視了另一方在物質與情感的investment。更甚者,因為低估了物質面的價格而錯判公仔/物對所有者的心理價值,並高估了自身相對於物的重要性。
曉得重視他人所有之物(無論此物看起來何等微不足道),從而是惜取他人寄託於物的情分。即使不著眼於「尊重他人」等教條,至少可以自我保護,免去人際或家庭內的糾紛不快。人心人情最是珍貴,傷不起、賠不起。這道理孩子不懂,大人必須得懂,必須得教。
民國一百一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初稿,七月二十一日修訂於嘉義鵲枝寫譯樓
修訂稿以筆名「南鵲」發表於《聯合報.家庭副刊》(2022.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