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紀錄是為了遺忘-意識流浪中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其實會,害怕留下紀錄。

  害怕留下紀錄,不是因為害臊,或者留下難以正視的歷史這類的原因。恰恰相反,因為真的很想能在往後,留下足以回憶起過往的痕跡,而躡手躡腳:「這樣會不會太矯情了?」「這樣子的話,我未來回頭看的時候會看得懂嗎?」「萬一,這個媒介或平台在未來消失不見了,那我的紀錄是不是也不見了?」「這真的是我現在的樣子嗎?這樣的紀錄真的能夠精準記錄我現在的意識嗎?」諸如此類的思緒,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對於要在這個世界留下痕跡這件事。但也很可愛的,仔細一想,正是因為太在意,這樣的紀錄,不管是形式或內容,是否真的能達到他所能帶來的意義,所以才遲遲無法下筆。迂迴反覆地對一件事情遲遲無法踏出第一步,這是否也是一種消費青春的方式呢?或者說,這是青春的特權嗎?
最近對留下紀錄這件事有了新的想法,雖然真的深究起來,在各種網路媒體、書籍或研究應該都有流傳這樣的概念:「寫下紀錄是為了遺忘。」這件事。
  可能是因為自己非常不會做筆記的關係,也可能是因為自己並不擅長記下許多的資訊,最有可能是太久沒有正式的坐下來,好好的整理並輸出自己的想法。其實沒有太多"回頭看自己所做下的紀錄"這樣的經驗。但我能感受到最細微的,與"寫下紀錄是為了遺忘"這個概念有共鳴的,大概就是購物清單與待辦清單吧。
  當自己的腦袋提著許多細碎的資訊,那就減少了能夠靈活運用的空間,聽起來是很理所當然的事情。在過去,似乎有聽過有人會把人腦比喻成電腦,有硬碟與RAM等等的構造,相對應的是處理長期記憶與短期記憶的地方,這樣就很好理解了,當RAM的可利用空間不足的時候,電腦的處理能力就會下降。聽起來,也是相當的理所當然。有趣的是,這些形容都圍繞著"空間"與"運算處理"的概念耶。這樣的話,能說其實人在前端的認知上越來越接近自己的創造物呢?在後端的概念上是相當類似的,而衍伸出來的東西卻有著相當有趣的共鳴!
  回到寫下記錄這件事情。會感受到,現代的巨量資訊,早已不是人們認知所能處理的"紀錄"這個行為所能消化的了。其衍伸出來的,就是所謂"外部大腦"的概念吧。紀錄這件事,已經從傳統的紙筆變化到01的數位處理,根本上是速度的差別,感覺上是連結的斷層,因為同為記錄,在現代已經不是在人腦所能如常運作的速度在輸入了,甚至於我們自身感受不到這樣的差別,只感受到了認知的疲累。被消磨了,認知時所需要的心力,與思考所需要的咀嚼,在一瞬間被氣化,風一吹,就散了。

我的專注也是,風一吹,就散了。
  在我現在努力的掙扎打出這篇文章的時候,就感受到了這樣的差別,能夠有意識吸收與輸出的能力不如以往,所以我也正在想辦法。
  不知道看到這裡的你,是否已經累了?想跟你說,辛苦你了。耐著性子看完我努力擠出的文章。雖然到後來其實基本上都是我自己在剖析現況的來由,想講多一點,反而有點偏題的感覺。但我想會慢慢好的,我也很想回到還沒有被消磨殆盡的樣子,還能夠,好好說話的樣子。
  所以,最後還是回來點個題吧。關於"寫下紀錄是為了遺忘"這件事,對現在的我來說是咀嚼到消化的過程。我更希望留下了紀錄還能持續地跟著我,成為我在與社會交流時,能夠提出的觀點或思路。遺忘的部分,我想他指涉的是一種對於力量上的分配,釋放記憶所需的心力,但我是相信消化過後的不會遺忘,而是成為一種反射的精神(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形容,感覺這樣的反射很有生命力,就像多種植物纖維組成的參天大樹),我也很嚮往這樣的狀態,吸收他,成為他,融為一體,莫名的浪漫。:)
avatar-img
3會員
7內容數
給自己的事記,可能包含生活、自學歷程或者是為什麼倉鼠這麼可愛等等奇怪的內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白垠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這篇算是個前言吧,對於現在的我來說,很多事情都卡在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能力也是,心態也是。希望能透過接下來三個月的學習規劃,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成長模式。
  今天這篇算是個前言吧,對於現在的我來說,很多事情都卡在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能力也是,心態也是。希望能透過接下來三個月的學習規劃,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成長模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對於生活中遺留的習慣、記憶和物品的反思和回憶。作者選擇以網路書寫的方式來重新梳理和分享這些記憶。從筆記的撕下到數位工具的使用,都展現了作者對於記憶整理的執著和努力。
Thumbnail
左右腦,左腦: 語言功能、數學、邏輯問題,詮釋家,捏造細節或自圓其說,注重邏輯和次序,如果某是不合哩,會自行編造一套蠻合理說詞;右腦: 空間認知,觸碰、視覺-動作協調任務,實事求是。 你過去的記憶力是不可靠的,你會對當下環境的認知有所選擇性,大腦會填入許多不切實際的細節,而漏掉一些可能很重要的
Thumbnail
喜歡編故事的大腦     大腦無法記住零碎片段的訊息,通常必須把那些新的資訊跟腦中原本已記住,也就是已經存在的訊息連結,才能永遠記錄下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腦很喜歡自己編故事,也就是我們潛意識中會不斷地把外界的訊息合理化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我們對於記憶的遺忘和記錄,並表達了重新開始寫作的意願。不要相信大腦,很多時候它的記憶體不足,因此文字記錄每個時刻變得至關重要。
Thumbnail
我希望能把回憶永遠記在心裡頭,不想遺忘任何在我生命中出現的你們;我也不希望,自己被世界給遺忘。所以我才在這裡,寫下這些東西,等我老了,青春的回憶被保存在虛擬空間中,願未來好幾年的某天,某位人,打開了這虛擬空間,看到我寫的東西,而有所共鳴時,我就沒被真正的遺忘掉。
Thumbnail
從小開始,遺忘是為人最大的不是之一。讀書忘了內容是不用功;工作忘了不重要的細節是不用心;忘了朋友生日或情人間的紀念日更是死罪。但其實遺忘,是大腦的自我保護機制。這本書從科學中大腦的組成和運作開始,講述記憶的形成到遺忘的成因。作者更告訴你痛苦愈想忘記愈難放手不是詩,而是你自己一手造成。
Thumbnail
大腦無法記住零碎片段的訊息,通常必須把那些新的資訊跟腦中原本已記住,也就是已經存在的訊息連結,才能永遠記錄下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腦很喜歡自己編故事,也就是我們潛意識中會不斷地把外界的訊息合理化,那些零零碎碎的訊息,大腦自己會去從原本已有的背景知識以及經驗中,去提取相關的訊息來填
從以前就認為自己不是一個擅長紀錄的人,沒有養成習慣,很多事情做過就遺忘掉了,活到了三字頭,才驚覺似乎要記錄一些事情。 不過思考要記錄什麼,好像又有困難,畢竟自己有著完美主義強迫症的性格:想要做的完美,卻中途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進而半途而廢,或者,從有這念頭時猶豫太久,過了就覺得不新鮮。 這其中也
Thumbnail
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你有沒有好奇,為什麼有些事情記得牢牢的,而有些則瞬間忘卻? 本文將與你深入工作記憶的奧秘,解鎖學習和思考的隱藏技巧,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更聰明的運用我們的大腦。 閱讀全文,開始你的認知升級之旅! 工作記憶的奧秘:揭開思考和學習的隱藏限制 在我們繁忙且資
忘得掉的叫做過去,忘不掉的叫做回憶。其實,不管是過去還是回憶,我們很多時候都會難以忘記。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對於生活中遺留的習慣、記憶和物品的反思和回憶。作者選擇以網路書寫的方式來重新梳理和分享這些記憶。從筆記的撕下到數位工具的使用,都展現了作者對於記憶整理的執著和努力。
Thumbnail
左右腦,左腦: 語言功能、數學、邏輯問題,詮釋家,捏造細節或自圓其說,注重邏輯和次序,如果某是不合哩,會自行編造一套蠻合理說詞;右腦: 空間認知,觸碰、視覺-動作協調任務,實事求是。 你過去的記憶力是不可靠的,你會對當下環境的認知有所選擇性,大腦會填入許多不切實際的細節,而漏掉一些可能很重要的
Thumbnail
喜歡編故事的大腦     大腦無法記住零碎片段的訊息,通常必須把那些新的資訊跟腦中原本已記住,也就是已經存在的訊息連結,才能永遠記錄下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腦很喜歡自己編故事,也就是我們潛意識中會不斷地把外界的訊息合理化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我們對於記憶的遺忘和記錄,並表達了重新開始寫作的意願。不要相信大腦,很多時候它的記憶體不足,因此文字記錄每個時刻變得至關重要。
Thumbnail
我希望能把回憶永遠記在心裡頭,不想遺忘任何在我生命中出現的你們;我也不希望,自己被世界給遺忘。所以我才在這裡,寫下這些東西,等我老了,青春的回憶被保存在虛擬空間中,願未來好幾年的某天,某位人,打開了這虛擬空間,看到我寫的東西,而有所共鳴時,我就沒被真正的遺忘掉。
Thumbnail
從小開始,遺忘是為人最大的不是之一。讀書忘了內容是不用功;工作忘了不重要的細節是不用心;忘了朋友生日或情人間的紀念日更是死罪。但其實遺忘,是大腦的自我保護機制。這本書從科學中大腦的組成和運作開始,講述記憶的形成到遺忘的成因。作者更告訴你痛苦愈想忘記愈難放手不是詩,而是你自己一手造成。
Thumbnail
大腦無法記住零碎片段的訊息,通常必須把那些新的資訊跟腦中原本已記住,也就是已經存在的訊息連結,才能永遠記錄下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腦很喜歡自己編故事,也就是我們潛意識中會不斷地把外界的訊息合理化,那些零零碎碎的訊息,大腦自己會去從原本已有的背景知識以及經驗中,去提取相關的訊息來填
從以前就認為自己不是一個擅長紀錄的人,沒有養成習慣,很多事情做過就遺忘掉了,活到了三字頭,才驚覺似乎要記錄一些事情。 不過思考要記錄什麼,好像又有困難,畢竟自己有著完美主義強迫症的性格:想要做的完美,卻中途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進而半途而廢,或者,從有這念頭時猶豫太久,過了就覺得不新鮮。 這其中也
Thumbnail
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你有沒有好奇,為什麼有些事情記得牢牢的,而有些則瞬間忘卻? 本文將與你深入工作記憶的奧秘,解鎖學習和思考的隱藏技巧,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更聰明的運用我們的大腦。 閱讀全文,開始你的認知升級之旅! 工作記憶的奧秘:揭開思考和學習的隱藏限制 在我們繁忙且資
忘得掉的叫做過去,忘不掉的叫做回憶。其實,不管是過去還是回憶,我們很多時候都會難以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