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一個人「不忙」其實非常困難?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怎麼樣?忙不忙啊?」
「就老樣子,一樣忙啊!」
這樣的問答,是不是感到很熟悉?忙碌,似乎已經成為現代人的不可避免的負擔。我們的生活忙於工作;而我們在工作上則忙於會議、溝通、等待、執行任務、解決問題。
奇怪的是,明明大家都是自願去做這些事、也理解這些都是該做的事,為何我們並不會覺得是「充實」,而常會覺得自己在「瞎忙」?——答案是,其實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在裝忙。
根據哥倫比亞大學一群學者的研究,現代人不自覺地自願進入「忙碌」的狀態,主要是因為忙碌對人會產生三個貢獻:
1.彰顯地位
不知何時開始,在我們社會價值觀上,對於「無所事事」有種負面的連結;「忙碌」則給人你是重要人士、有許多要事待辦的印象。所以沒事可做,會令許多人恐慌,擔心這是否說明了你沒能力、沒人需要你?因此,持續保持忙碌,不管忙得開不開心,都能便於凸顯自己是個有用處、有在正軌之上的人。
2.對抗不確定性
有時接到一個任務,不確定該怎麼做才好時,你就會東試試,西試試。心裡明明沒有底、很慌張,但有在做事情,會讓人比較不慌張,雖然有時只是個假象。別人或許不察,但你自己心知肚明,而這也是大家會知道自己是在「瞎忙」的原因。
3.麻痹自己
人在需要轉移注意力的時候,有時也會讓自己忙碌起來。當你把心思投入做些任務時,自然可以迴避某些事,或忘卻某些事情。
所以說,人其實原本可以不忙碌的,不過這三種心理需求,實在都太強烈了,很少人可以清醒地不受控制。
比如,企業組織會製造許多會議,來對抗遠大績效目標所帶來的壓力。個人也會基於不想被視為「廢人」,自找許多事情來做,呈現一種「閒不下來」的人格特質。
在邁向人熟大人的路上,我們或許無法完全做到不用「忙碌」來證明自己有用處、有價值,但一定要提醒自己,不要把所有時間都只用來服務以上這三種心理需求,因為這些看來似乎都是填不滿的無底洞。務必把一些時間優先分給能帶來充實感受的事物,比如自己真心喜歡做的事、跟自己重視的人相處。即便無法優先,也要適當勻出合理比例出來。也不用追問到底怎樣調配比較適當,或許每個人也都不一樣,但可以確定的是,比例一旦失衡,「瞎忙」的感覺便會出現,那便是你的內在對你發出的警訊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追求頓悟的路上,有人會延伸闡釋說,職場就是道場。 若是如此,我最近覺得,酷暑之下冷氣壞掉,也是一種修行。 除了因為缺料以及工期排程,需無止境等待,約好的時間又一延再延,更是考驗人的理智線。不過,這次我最大的體會,不是如何堅忍又有禮地撐過著這一切,而是頓悟到自己擁有些什麼。
    在你心目中的充滿原創性的成功人士,是什麼樣子的呢?我想像力中,他們應該是活蹦亂跳、很有效率、很有條理,滿腦子都是比別人精明的好點子吧? 事實上,恰恰相反。 根據華頓商學院知名學者亞當.格蘭特的研究,許多有原創性的成功人士,經常拖拖拉拉。不僅面對一個任務時會拖延進度;甚至做決定時,一點也不明快。
    你是不是一個愛哭的人呢?或者你是一個不哭的人呢?你通常會為什麼樣的事情而哭泣呢? 每個人的水位標準不同,會引發暴漲的觸發事件也不一樣。但總之每個人本來都有自己的機制,運轉得順暢的話,當多餘的情緒暴漲,透過淚水,可以把這些壓力荷爾蒙,排出體外。 所以說,你上一次哭是什麼時候呢?
    事實上,我們自身經常受這種「安慰劑」效應的影響而不自知。比如,小時候有人告誡過你「樂極生悲」,你也常常這樣警惕自己。果然你每次太開心的時候,總是就會發現有一好沒兩好。久而久之,你開心時都在等待壞事發生,或者根本不敢太開心。 安慰劑效應,是一種自我暗示的作用。
    當你覺得生活有點無力、無奈,有點停滯不前的時候。 不妨試試,在現狀中做些加法或減法。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刪減追蹤,降低與人互動,是否會不好?不會的。只要你明確感受到,某些人事物是在消耗你,那麼有意識地去調控它,甚至是必要的。在你生命中,目前已不需要的,謝謝它們,讓它們離開,也是健康的流動。
    牛肉麵,一碗150元。 星巴克咖啡,一杯120元。 度假飯店,一晚6000元。 許多想要的東西,都能用某種價格買到。 但我們也常說,有很多東西,金錢買不到。比如:身體健康、發自內心的喜悅與微笑等等。 1.身體健康(價值約18萬英鎊=約650萬台幣) 其他還有: 我覺得,這項對價的調查,提醒了我們:
    追求頓悟的路上,有人會延伸闡釋說,職場就是道場。 若是如此,我最近覺得,酷暑之下冷氣壞掉,也是一種修行。 除了因為缺料以及工期排程,需無止境等待,約好的時間又一延再延,更是考驗人的理智線。不過,這次我最大的體會,不是如何堅忍又有禮地撐過著這一切,而是頓悟到自己擁有些什麼。
    在你心目中的充滿原創性的成功人士,是什麼樣子的呢?我想像力中,他們應該是活蹦亂跳、很有效率、很有條理,滿腦子都是比別人精明的好點子吧? 事實上,恰恰相反。 根據華頓商學院知名學者亞當.格蘭特的研究,許多有原創性的成功人士,經常拖拖拉拉。不僅面對一個任務時會拖延進度;甚至做決定時,一點也不明快。
    你是不是一個愛哭的人呢?或者你是一個不哭的人呢?你通常會為什麼樣的事情而哭泣呢? 每個人的水位標準不同,會引發暴漲的觸發事件也不一樣。但總之每個人本來都有自己的機制,運轉得順暢的話,當多餘的情緒暴漲,透過淚水,可以把這些壓力荷爾蒙,排出體外。 所以說,你上一次哭是什麼時候呢?
    事實上,我們自身經常受這種「安慰劑」效應的影響而不自知。比如,小時候有人告誡過你「樂極生悲」,你也常常這樣警惕自己。果然你每次太開心的時候,總是就會發現有一好沒兩好。久而久之,你開心時都在等待壞事發生,或者根本不敢太開心。 安慰劑效應,是一種自我暗示的作用。
    當你覺得生活有點無力、無奈,有點停滯不前的時候。 不妨試試,在現狀中做些加法或減法。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刪減追蹤,降低與人互動,是否會不好?不會的。只要你明確感受到,某些人事物是在消耗你,那麼有意識地去調控它,甚至是必要的。在你生命中,目前已不需要的,謝謝它們,讓它們離開,也是健康的流動。
    牛肉麵,一碗150元。 星巴克咖啡,一杯120元。 度假飯店,一晚6000元。 許多想要的東西,都能用某種價格買到。 但我們也常說,有很多東西,金錢買不到。比如:身體健康、發自內心的喜悅與微笑等等。 1.身體健康(價值約18萬英鎊=約650萬台幣) 其他還有: 我覺得,這項對價的調查,提醒了我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挑戰自我,突破舒適圈   當我們處於抱怨,陷入窮忙,有著以下的反應時,「每天工作忙慘了,哪來的心思想其他的。」「拜託,下班後還要忙孩子,家事一堆,沒有時間去想那些有的沒的。」「很煩ㄟ,是嫌日子過太清閒喔。」在同一個空間,卻有另一波人主動積極擔起事情做,扛起壓力,就怕辛苦的事沒輪到他,就怕吃苦的事
    一天只有24小時 每個人都一樣 有的人可以很輕鬆的過每一天 處理事情游刃有餘 有的人把自己逼到極限 時間永遠不夠 事情永遠處理不完 差別在哪呢? 或許是對待事情的心態 腦袋的思維方式不一樣 學會忙裡偷閒很重要 適當的讓腦袋休息 容易讓思緒更清晰 找到事情的輕重緩急 勇於拒
    Thumbnail
    快節奏的白領生活中,許多人感到身心俱疲,面對各種不合理的工作要求和壓力,卻往往無法實現自我改變。本文探討了白領常見的職場困境,如追求完美、消極恐懼和拖延行為,並提供時間管理與持續學習的方法,幫助讀者提升行動力,實現職涯與生活的理想狀態。
    Thumbnail
    在現今快節奏的生活中,多工作業常被視為提高效率的方式。然而,大腦無法同時處理多個需要認知能力的任務,只能進行任務切換。研究顯示,多工反而使得每項任務的效率降低,因此,專注於單一任務可能更能提升生活和工作的效率,讓我們擺脫多工迷思吧!
    Thumbnail
    過於忙碌的人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有一種人,上班在處理公事、午休在處理公事,連下班回到了家,還在處理公事。 俗稱的工作狂。 這種人好出現在任何一家公司的中階以上主管。 為什麼? 是只有這些人可以升上去吧? 還是純粹是一個又一個會議所導致的? 也很有可能,畢竟開完一個又一個冗長的會議後,也只剩
    Thumbnail
    當今社會的忙碌現象與「忙碌文化」密不可分,為瞭解決過勞問題,著重於重塑任務、明確優先事項和時間管理的基本原則。文章分享有效的時間管理和任務規劃對於在忙碌的工作中找到平衡、保護並增強生活品質與家庭關係的重要性。
    Thumbnail
    一個「在」的意識,會把自己看作是「困境的挑戰者」,是「主動的創造者」。
    Thumbnail
    在生活中,常常感到忙碌壓力,但我如何找到自我探索的平衡點呢?這篇文章中,將分享我的困惑、發現的問題、工作與生活的難點,以及透過建立播客節目和使用 NordPress 來解決這些問題的經驗。這也將是我如何開始意識到自己需要一種更好的方法來組織我的想法和創意的故事。
    Thumbnail
    你是否聽過這樣完全相反的兩句話: 「我最近很忙,下次吧!」 「我最近什麼時候有空!」 這篇文章討論了忙碌與空閒的人生態度,兩句話所代表的人生態度是什麼? 為什麼我這麼想? 對我自己的反思又是什麼呢?
    Thumbnail
    這個世界,每時每刻,人們似乎都在不停地忙碌轉動著,感覺這一生就在匆忙奔波中度過。究竟人們在忙些什麼?又為何要四處奔波呢?或許我們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一些導致我們奔忙的原因。
    Thumbnail
    挑戰自我,突破舒適圈   當我們處於抱怨,陷入窮忙,有著以下的反應時,「每天工作忙慘了,哪來的心思想其他的。」「拜託,下班後還要忙孩子,家事一堆,沒有時間去想那些有的沒的。」「很煩ㄟ,是嫌日子過太清閒喔。」在同一個空間,卻有另一波人主動積極擔起事情做,扛起壓力,就怕辛苦的事沒輪到他,就怕吃苦的事
    一天只有24小時 每個人都一樣 有的人可以很輕鬆的過每一天 處理事情游刃有餘 有的人把自己逼到極限 時間永遠不夠 事情永遠處理不完 差別在哪呢? 或許是對待事情的心態 腦袋的思維方式不一樣 學會忙裡偷閒很重要 適當的讓腦袋休息 容易讓思緒更清晰 找到事情的輕重緩急 勇於拒
    Thumbnail
    快節奏的白領生活中,許多人感到身心俱疲,面對各種不合理的工作要求和壓力,卻往往無法實現自我改變。本文探討了白領常見的職場困境,如追求完美、消極恐懼和拖延行為,並提供時間管理與持續學習的方法,幫助讀者提升行動力,實現職涯與生活的理想狀態。
    Thumbnail
    在現今快節奏的生活中,多工作業常被視為提高效率的方式。然而,大腦無法同時處理多個需要認知能力的任務,只能進行任務切換。研究顯示,多工反而使得每項任務的效率降低,因此,專注於單一任務可能更能提升生活和工作的效率,讓我們擺脫多工迷思吧!
    Thumbnail
    過於忙碌的人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有一種人,上班在處理公事、午休在處理公事,連下班回到了家,還在處理公事。 俗稱的工作狂。 這種人好出現在任何一家公司的中階以上主管。 為什麼? 是只有這些人可以升上去吧? 還是純粹是一個又一個會議所導致的? 也很有可能,畢竟開完一個又一個冗長的會議後,也只剩
    Thumbnail
    當今社會的忙碌現象與「忙碌文化」密不可分,為瞭解決過勞問題,著重於重塑任務、明確優先事項和時間管理的基本原則。文章分享有效的時間管理和任務規劃對於在忙碌的工作中找到平衡、保護並增強生活品質與家庭關係的重要性。
    Thumbnail
    一個「在」的意識,會把自己看作是「困境的挑戰者」,是「主動的創造者」。
    Thumbnail
    在生活中,常常感到忙碌壓力,但我如何找到自我探索的平衡點呢?這篇文章中,將分享我的困惑、發現的問題、工作與生活的難點,以及透過建立播客節目和使用 NordPress 來解決這些問題的經驗。這也將是我如何開始意識到自己需要一種更好的方法來組織我的想法和創意的故事。
    Thumbnail
    你是否聽過這樣完全相反的兩句話: 「我最近很忙,下次吧!」 「我最近什麼時候有空!」 這篇文章討論了忙碌與空閒的人生態度,兩句話所代表的人生態度是什麼? 為什麼我這麼想? 對我自己的反思又是什麼呢?
    Thumbnail
    這個世界,每時每刻,人們似乎都在不停地忙碌轉動著,感覺這一生就在匆忙奔波中度過。究竟人們在忙些什麼?又為何要四處奔波呢?或許我們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一些導致我們奔忙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