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加班讓你很有優越感?其實它不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 / 洪雪珍

這陣子,我的學生陸續在做進度報告,一開始,多半會先說一段上班單槓的現狀,無不都是忙到翻過去,這也使得他們做斜槓不得不慢下來,蝸牛般前進,這樣的速度當然讓他們心焦如焚。

尤其看到其他同學拉出一長串進度清單時,更是崩潰,忍不住抱怨:上班單槓太忙,讓他們做不了斜槓!

可是,暫停一下,仔細去體會自己現下的心情,當你在說自己很忙時,心底是不是有飄過一種說不上的優越感?

延伸閱讀

raw-image

讓自己顯得很忙,也是在職場的地位象徵?

你覺得自己是重要的,否則不會這麼忙,是吧?

沒錯,讓自己顯得很忙,也是在職場的地位象徵。

有一次,有位朋友託我一件事,我不得不跟某個咖見面,因為他是拍板決定的人。才一坐下,對方就姿態十足,跟我說:「我很忙,很多人請我吃飯,我都沒空去。」

這句話的意思很清楚,就是在告訴我,他很重要,我很榮幸,而且有話快說,說完就走。因此,雖然我們一方面抱怨工作很忙,好像都是公司在壓榨員工;事實上,另一方面我們也慶幸自己這麼忙,不是閒人,表示受到重用,地位穩固。

事實卻不盡然,很多人被迫離職時,都常會說:「我為公司做這麼多,幾乎沒有自己的生活……」、「公司的業務一半是我扛,他們經常公開表揚我……」

就算還在職,也可能心有不甘,因為——「那個人明明每天準時下班,怎麼老闆還稱讚他?」、「明明事情都是我在做,功勞卻算他的,為什麼?」

可見得,過度工作,不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很多時候,忙只是瞎忙,因為忙讓我們有安全感;而且忙到沒有時間,就不必思考,沒有煩惱。可是問題來了,公司裡人人都很忙,只有你不忙,你反而緊張,因為沒事做是職場安危的重要警訊!

然後,你會跟著忙起來,忙成一團,刷出存在感。接著你忙到失去健康、失去方向,最後失去熱情,因為除了累癱外,未必看到成果,也看不到意義。

延伸閱讀

raw-image

忙碌與加班就是績效表現!?

除了斜槓課,我還教高薪營,在課後輔導時,我發現到一個普遍且嚴重的情形:

當學生在談自己的績效表現時,九成都在談自己做的事有多少,因此接到任務時,他們經常遇到的問題有二:時間不夠、人手不足,所以他們必須加班完成!

換句話說,忙碌與加班就是他們的績效表現。

奇怪的是,每天很忙,卻提不出一個「亮點成就」。

我通常是既好笑又好氣,這就是一般人無法脫穎而出的癥結,可是它太普遍到是一個自動導航模式,就會不察。

相對地,那些不忙的人,卻能夠做出成果,是因為——

他們認為,重要的不是做了多少事,而是做了什麼事,並為公司帶來多少利益,且換算成數字被看見。所以,忙碌不是必要條件,成果才是必要條件。

所以,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

刪除這個認知:「忙碌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然後在捲起袖子做事前,先去想三個重點:

  1. 問清楚公司做這件事的目的,想要得到的效益
  2. 你要怎麼做
  3. 最終公司會因為你的努力得到哪些效益

忙碌,只會讓人變得庸庸碌碌,走向平庸。

想脫穎而出、努力被看見的你,請做到這兩件事:

  1. 專注於達成目標,而不是完成工作;
  2. 把工作打磨成專業技能,讓自己做重要的工作。

就算再忙,你都會熱血澎湃,並且興趣盎然。

累垮你的,不是工作,而是對工作的認知。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職場斜槓教練;原文刊載於「洪雪珍fb粉專」;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遠見雜誌的沙龍
30會員
195內容數
創刊於1986年的《遠見雜誌》,一直以「傳播進步觀念」,「社會進步的動力」自許。為了要在網路時代,一面要減少資訊氾濫,一面要用新的平台擴大影響,2013起,我們十分慎重地邀請了五十餘位(累積迄今超過百位)來自台灣、大陸、美國、香港、新加坡等海內外有成就、有見解、有理想的人士,各在其專業領域發表其獨立意見。
遠見雜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17
編按:教養難題是現代很多夫妻不敢生孩子的原因之一,其實教養不難。只要父母懂得怎麼教,那麼你會發現你給孩子搭的鷹架,即使他成年了,還可以繼續幫助他登峰造極,支持他發展出他的天賦。
Thumbnail
2023/01/17
編按:教養難題是現代很多夫妻不敢生孩子的原因之一,其實教養不難。只要父母懂得怎麼教,那麼你會發現你給孩子搭的鷹架,即使他成年了,還可以繼續幫助他登峰造極,支持他發展出他的天賦。
Thumbnail
2023/01/17
編按:2025年,全球AI醫療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1.7%,市場規模將超過130億美元。隨著醫學、生物學和AI領域的技術反覆運算與升級,人類的壽命可能會延長20年。讓我們期待見證AI長壽的奇蹟吧!
Thumbnail
2023/01/17
編按:2025年,全球AI醫療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1.7%,市場規模將超過130億美元。隨著醫學、生物學和AI領域的技術反覆運算與升級,人類的壽命可能會延長20年。讓我們期待見證AI長壽的奇蹟吧!
Thumbnail
2023/01/17
人生就如搭乘一班單程的火車之旅,終點必須下車,單看一路過程、途中風光是否精彩!
Thumbnail
2023/01/17
人生就如搭乘一班單程的火車之旅,終點必須下車,單看一路過程、途中風光是否精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感覺被某種意念洗腦了,好像不做事就不對,充滿罪惡感。
Thumbnail
感覺被某種意念洗腦了,好像不做事就不對,充滿罪惡感。
Thumbnail
總是覺得時間不夠?一直覺得自己需要時間管理嗎?《一週工作四小時》中告訴你,其實瞎忙有時候是懶惰的表現...
Thumbnail
總是覺得時間不夠?一直覺得自己需要時間管理嗎?《一週工作四小時》中告訴你,其實瞎忙有時候是懶惰的表現...
Thumbnail
提升自己的生產力 ≠ 降低工時 提升自己的生產力不完全等於降低工作時數
Thumbnail
提升自己的生產力 ≠ 降低工時 提升自己的生產力不完全等於降低工作時數
Thumbnail
少年維生的煩腦? 工作! 人生命中,有大半輩子都在為了工作。 一方面是為了維持生計。 一方面是為了成就感。 不是多麽高尚的工作,才能有成就感。 把工作環境整理乾淨, 就會有莫名的成就感(?) 我們範圍縮小一點,我想聊的事。 工作是否佔據你一整天? 是否能幫助你成長? 有幾種可能。 像是加班/兩段班。
Thumbnail
少年維生的煩腦? 工作! 人生命中,有大半輩子都在為了工作。 一方面是為了維持生計。 一方面是為了成就感。 不是多麽高尚的工作,才能有成就感。 把工作環境整理乾淨, 就會有莫名的成就感(?) 我們範圍縮小一點,我想聊的事。 工作是否佔據你一整天? 是否能幫助你成長? 有幾種可能。 像是加班/兩段班。
Thumbnail
不要抱怨加班加到死了!去找找自己工作上是不是缺少了什麼專業知識拖垮自己拿來生活的時間;去想想還能把什麼東西學起來連同工作步驟流程都做有邏輯的整併,讓自己在工作之餘還有很多餘裕去做想做的事,你就不會覺得工作是一件多麼厭世的事!
Thumbnail
不要抱怨加班加到死了!去找找自己工作上是不是缺少了什麼專業知識拖垮自己拿來生活的時間;去想想還能把什麼東西學起來連同工作步驟流程都做有邏輯的整併,讓自己在工作之餘還有很多餘裕去做想做的事,你就不會覺得工作是一件多麼厭世的事!
Thumbnail
文 / 洪雪珍 這陣子,我的學生陸續在做進度報告,一開始,多半會先說一段上班單槓的現狀,無不都是忙到翻過去,這也使得他們做斜槓不得不慢下來,蝸牛般前進,這樣的速度當然讓他們心焦如焚。
Thumbnail
文 / 洪雪珍 這陣子,我的學生陸續在做進度報告,一開始,多半會先說一段上班單槓的現狀,無不都是忙到翻過去,這也使得他們做斜槓不得不慢下來,蝸牛般前進,這樣的速度當然讓他們心焦如焚。
Thumbnail
「最近怎麼樣?忙不忙啊?」 「就老樣子,一樣忙啊!」 這樣的問答,是不是感到很熟悉?忙碌,似乎已經成為現代人的不可避免的負擔。我們的生活忙於工作;而我們在工作上則忙於會議、溝通、等待、執行任務、解決問題。 1.彰顯地位 2.對抗不確定性 3.麻痹自己
Thumbnail
「最近怎麼樣?忙不忙啊?」 「就老樣子,一樣忙啊!」 這樣的問答,是不是感到很熟悉?忙碌,似乎已經成為現代人的不可避免的負擔。我們的生活忙於工作;而我們在工作上則忙於會議、溝通、等待、執行任務、解決問題。 1.彰顯地位 2.對抗不確定性 3.麻痹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