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9|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隨寫006 「飲食男女」 - 男女前,你飲食了嗎?

    大家好,我是艾希。 這個天氣騎車如果沒做好防曬的話,手會直接碳化,然後直接脫一層皮喔。
    今天要講的主題是飲食,同樣也是非常基本的主題,但還是很多人會遇到甚至不知如何改善起。 承接前面幾篇 ,相信很多人會發現,我其實都還在處理非常底層的邏輯。 而這篇延續之前的部分,持續處理底層的生物邏輯。 另外,這篇雖然是講飲食,但我並不是專業的營養師,因此對於身體有特殊狀況或隱疾的人請自行與醫師或飲養師確認吧。
    那麼就開始今天的主題。

    食色性也

    食是排在色前面的(其實食在這邊是喜愛的意思)。 作為動物,我們的飲食內容會極大的影響我們的生理進而包含心理狀態。 舉例來說,我們都知道每天吃泡麵對身體不好,而實際狀況是,身體狀況不好會影響精神狀況不好,進而導致精神無法集中等症狀。 而長期飲食狀況的惡劣更會導致荷爾蒙失調,精神長期無法集中則無法做出理性判斷,對情緒的掌控能力也會變差。
    因此,若是自己長期情緒不穩定、抑鬱等,最基本的就可以先從飲食開始檢視。 是否攝入了過多的精緻飲食(甜點、麵包、飲料),而又沒有規律的運動以促進代謝和調整荷爾蒙分泌。

    減糖

    這可能會是飲食生活不佳的人我第一個會建議開始把控的部分。 現代的精緻食品很多都包含大量的精緻糖,而這不僅會過度刺激體內的胰島素,還會改變大腦的多巴胺獎勵機制。 攝取精緻糖對身體起的反應其實很接近攝取毒品,因此必須最優先去調整。 可先從減少喝含糖飲料,降低吃甜點的頻率做起。 不需要馬上完全戒除,因為可能會產生戒斷現象。 但漸進式地戒除精緻糖的攝取絕對在改善體態和幫助思緒的清晰能提供很大的變化。

    巨量營養素

    主要包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初步對應就是肉、飯、油。 華人的文化習慣吃飯配菜,但其實人體是需要大量蛋白質做補充,而我們早期因為物資匱乏,肉是屬於高價品,其保存也會先將其鹽醃、油漬,也因此在攝取足量的蛋白質前容易先攝取過量的鹽分或脂肪。 另一方面,早期務農的生活型態的確需要補充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鹽分。 但以目前大都是腦力工作者或單純地做辦公室來說,飲食型態應當再做調整。 尤其在台灣,外食太過方便,因此大部分的人都會習慣在外解決自己的三餐。 但如果沒有相關基礎的營養學概念,對於營養攝取失衡先不提,更可能攝取過多的加工食品進而影響前述的一些身體狀況。
    因此,我個人長期執行且有效的方式便是買最基本的原型食物、用最基本的烹調方式、配上簡單的調味料讓自己的飲食生活可以得到校正回歸的機會。 我最無腦的做法就是去市場或超市買雞胸肉、雞蛋、地瓜,然後丟到電鍋裡面蒸。 這幾項食物的好處是它們在台灣一年四季都有且是相對便宜的。 而且丟到電鍋蒸就表示包含一次可以做好幾餐的份量,不需要什麼廚藝作為基本門檻,在電鍋蒸的時間還可以做其他事等優點,做好的食物也可以進一步分裝保存並帶去上課或工作的地方食用。 而如果三餐這樣吃一定會很快吃膩,最好的計畫應該要是可以一直執行的計畫。 因此會建議一天中的午餐或晚餐擇一這樣吃,另外一餐就不用太介懷了。
    而又如果吃膩了,只要保持原型食物和簡單烹調方式,那麼就可以多加變換。 如煎一些肉排(鮭魚、豬排、牛排)、蒸馬鈴薯、燙花椰菜等。 基本上吃當季的蔬果是最好的,產季期的蔬果一般也不會太貴。

    微量營養素

    其實大部分的微量營養素在攝取原型食物且簡單的烹調方式中就能夠被充分攝取,但仍然可以視自己的飲食狀態增加一些補劑。 舉例來說,我不太吃水果,因為台灣農業改良技術太強,水果都被改到太甜了,因此我會自己再額外補充維他命C錠片。 而B、C、D、E、鈣、鎂、鉀基本上都可以酌情另加補充。
    尤其是如果有在抽菸喝酒熬夜、身體有發炎反應(受傷)或感覺快感冒了,維他命C在身體內的含量會消耗更快,要更注意補充。

    生酮?斷食?

    這幾年流行很多飲食法,首先最基本的概念是,一定不會有一種飲食法適合所有人(自己打臉上面說的)。 所以愈是了解自己的身體且愈有營養學和生理學嘗試的人,去實驗這些特殊的飲食法才會比較有幫助。 而大部分流行的飲食法都是鼓吹減脂,必須要說的是,當自己身體的活動量不夠大時,身體這個引擎吃的油本來就會比較少,還是會建議透過均衡的飲食和充足的運動去達到平衡。 尤其是在健身想增肌的人更是應當避開這些飲食法,充分的補足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身體才有足夠的材料促進肌肉合成。
    這一篇的主題很簡單也很基本,但很多人遇到的問題就是沒有把最基本的部分顧全到,基礎沒打好的狀況下,上面怎麼用心蓋、怎麼補強,都還是會搖晃。 因此確保自己的基礎穩當,也是長期持續發展的重要且必要因素。
    希望你在我的文字中,多看懂了自己一點點。 我是艾希,我們下次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哲學是生活這個戰場上的打架流派,其底層邏輯需像工程師拆解及組裝。 而我創作的所有作品都是希望,每個人都能在每天的生活中多懂得自己一些。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