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7/3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痛苦」的真正意義

    最近在FB上看到一則影片,是一位年輕人向Dan Lok詢問把興趣當成職業的意見,影下在下方連結。
    Dan Lok是一位在加拿大的華裔富豪,家庭貧困的他靠著文字銷售、創業及房地產投資,在27歲時財富自由,現在是一名演說家及youtuber,影片的最大特色就是他會坐在賓利裡跟你闡述銷售技巧與人生道理。雖然某些內容心靈雞湯的味道過於濃厚,但其中還是有許多值得學習的觀念。

    影片概述

    影片裡有位19歲的粉絲擁有許多興趣,但始終無法鎖定一項興趣投入熱情並轉為事業,因此向Dan Lok尋求協助,但Dan Lok回答的第一句話卻是反問這位粉絲 : 「你的目標是什麼?」在粉絲說他不知道後再次提問: 「每天驅動你前進的是什麼?」這位粉絲還是無法回答問題,因此Dan Lok就開始敘述自己小時候的動力就是為了照顧媽媽、為了能夠在家人生病時照顧他們...等等。
    近期非常流行「斜槓」的概念,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人產生這種困惑的心情。Dan Lok為何劈頭就問目標是什麼? 動力是什麼? 因為假使這位粉絲擁有明確的目標與願景,只是單純無法從中抉擇的話,今天Dan Lok會做的可能是大談近期流行或是有潛力的產業,並剖析各種選擇之間的優缺,但這位粉絲無法回答這兩個提問,因此解法就非常不同了。
    對於當時必須照顧生病媽媽的Dan Lok而言,他沒有選擇的餘地,工作對他的意義不是興趣或愛好,而是為了照顧媽媽的選擇。整個戰略的目標是照顧媽媽,而戰術層面上就必須滿足照顧媽媽這個戰略,也就是「Your means have to serve your goal」。困在低層次的戰術層次又缺乏高層次的戰略目標,會產生困惑也是理所當然的。要明確制定出長期的戰略目標,除了高維度的視野以外,有時候還需要「痛苦」。

    為什麼要交易

    我會在大二寒假時開始接觸投資,是因為球隊需要練球所以必須待在學校宿舍,同時為了陪女朋友念書,我只好到圖書館找一本書來打發時間。閒晃了一圈,看到財經書籍的書架上擺著一本富爸爸,窮爸爸,以前好像聽過這個書名,便在好奇心驅使下把這本書借回去讀。裡面提出許多至今仍然很有名的觀念(或許在直銷圈比較有名XD),老鼠圈、富人的四個象限、先支付自己...等等,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不是這些知識,而是它所帶出來的真實世界讓我產生了極大的恐懼。書中提到人類就像老鼠圈一樣,每天活在消費與支付帳單的循環,消費的愈多,就必須越努力工作來平衡支出,猶如老鼠圈,永遠沒有前進也永遠沒有終點,而人們每天起床的目的就只是為了支付月底的帳單。
    當時的我仔細想想,自己熱愛打籃球但不是頂尖、英文不錯但不是最好、長得帥但沒有金城武帥,把時間拉長到30年後,再這樣下去我也將成為一隻踩著老鼠圈的老鼠...再試算一下未來的財富(遲早要面對的殘酷真相),我差點選擇投胎重來一次...當時的恐懼至今仍然深植在我的心中,但也因此讓我踏上交易這條路。一開始遭遇挫折我都需要回想那份恐懼的感受來撐過去,但時間久了我開始明白,交易與投資是必須做的事,因此這些挫折與痛苦也是必須承擔的。對現在的我而言,痛苦的感受已經非常微小,取而代之的是熟能生巧後的成就感與自我滿足。

    「痛苦」與「恐懼」

    除了Dan Lok本身的故事,他還在影片中說到 : 「太過舒適未必是件好事」、「人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通常是因為他們沒有吃過太多的苦」。
    這些道理其實早在1000年前的中國就有了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痛苦的感覺是由大腦中的杏仁核等「邊緣系統」產生,但它不只是單純的情緒或感受,更是一個讓你修正的機會。痛苦會使你回過頭重新檢視一切並且修正,避免痛苦重複發生,達到趨吉避凶的目的,而挫折會產生痛苦,但我認為最可怕的痛苦是來自於漫無目標生活所帶來煩悶的痛苦,因為人們傾向於逃避這種感受,繼續用小確幸的短暫高潮麻痺自己,以為自己很好,但人生早已漸漸走入絕望的谷底。
    人類天性懶惰性,當你想透過訴說自己的人生經驗讓對方避開失敗,但對方卻講不聽時,就讓他真真切切的痛一次吧 ! 沒有經歷過痛苦的人通常不願意改變。

    結語

    股市就是一面照妖鏡,透過賠錢、沒賺到錢、少賺到錢讓投資人產生痛苦的情緒,至於能不能利用這些情緒修正自己對市場錯誤的幻想,就是投資者的課題了。
    好好利用痛苦的機會,找尋自己的人生上的戰略目標或修正戰術上的缺失吧 !
    畢竟「刀疤是強者的印記」!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