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從溯源管理到國產的定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茶葉強制溯源管理系統公告即將七月上路,據說長官大人的怒火是最大推手。有人問,不過就是個溯源系統,有那麼難嗎?讓台灣茶證明自己是台灣茶,有什麼問題?

或許有些人認為,將各國產地的茶葉混合之後出售,又標榜為台灣茶,本就是亂象根源,害我們想喝正宗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這次正本清源,推行政策的長官大人當記首功,可謂大快人心!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16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茶行老闆的學習筆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rancis Kao's talkinsofa
39會員
143內容數
這是一個小小的心願,接觸茶業10年以上,總覺得該對業界有所回饋。面對人生的無常,更應該以文字保留思想。 希望透過這種出版形式,一來將自己所學加以整理,二來將茶葉相關的基本知識更加普及,讓茶文化有機會更源遠流長。 頭像為我的父親,現已退休,感謝他多年的教導,以此為念。
2024/09/20
這篇文章探討了國內旅遊與臺灣茶產業所面臨的挑戰,尤其是近年來疫情解封後的消費趨勢下,國旅吸引力消退及臺灣茶市場下滑的原因。文中深入分析消費者的比較心態如何影響國旅選擇與茶葉消費,同時強調政府政策與市場競爭的關係。文章呼籲從多角度發展策略,以應對產業的未來挑戰。
Thumbnail
2024/09/20
這篇文章探討了國內旅遊與臺灣茶產業所面臨的挑戰,尤其是近年來疫情解封後的消費趨勢下,國旅吸引力消退及臺灣茶市場下滑的原因。文中深入分析消費者的比較心態如何影響國旅選擇與茶葉消費,同時強調政府政策與市場競爭的關係。文章呼籲從多角度發展策略,以應對產業的未來挑戰。
Thumbnail
2024/01/14
台灣有句俗諺說:「文章、風水、茶,懂的沒幾個。」 茶葉自古以來往往視為家傳之學,除了傳統產業父子相傳的經濟層面因素,在學科的研究上沒有精細到足以劃分為專門領域的知識系統,這可能也是一個原因。身為茶產業的第四代,先祖的經驗並沒有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下來,市場與消費型態隨著時代有相當大的改變,過往的經驗未必
Thumbnail
2024/01/14
台灣有句俗諺說:「文章、風水、茶,懂的沒幾個。」 茶葉自古以來往往視為家傳之學,除了傳統產業父子相傳的經濟層面因素,在學科的研究上沒有精細到足以劃分為專門領域的知識系統,這可能也是一個原因。身為茶產業的第四代,先祖的經驗並沒有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下來,市場與消費型態隨著時代有相當大的改變,過往的經驗未必
Thumbnail
2023/08/23
跟一鳴[1]的相識有點緣分,因為受到劉伯康的老師邀請參與,當時接我們一起前往大葉大學,閒聊得知他在台東生產茶葉,有做紅烏龍。但是當時的我基本觀點是對於紅烏龍有些敬謝不敏,也就沒有太多交流。 後來因為客人有台東紅烏龍的需求,所以找上他,雖然價格比起西部的蜜香紅茶要來得高價,但至少是相對有保障且可信賴的
Thumbnail
2023/08/23
跟一鳴[1]的相識有點緣分,因為受到劉伯康的老師邀請參與,當時接我們一起前往大葉大學,閒聊得知他在台東生產茶葉,有做紅烏龍。但是當時的我基本觀點是對於紅烏龍有些敬謝不敏,也就沒有太多交流。 後來因為客人有台東紅烏龍的需求,所以找上他,雖然價格比起西部的蜜香紅茶要來得高價,但至少是相對有保障且可信賴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2021/4/12-4/18 (大丰廠-鄭州)      廣州廠的生管和客服對出口孟加拉的貨很頭疼,生管對客服說:「已經多次溝通過,要在生產前提供標籤內容。這兩批貨都已經生產完成,現在才提供標籤,又要進行重工,造成很大的困擾」;客服對生管說:「客戶標籤需按照信用證內容去製作,已經與營業多次溝通,
Thumbnail
2021/4/12-4/18 (大丰廠-鄭州)      廣州廠的生管和客服對出口孟加拉的貨很頭疼,生管對客服說:「已經多次溝通過,要在生產前提供標籤內容。這兩批貨都已經生產完成,現在才提供標籤,又要進行重工,造成很大的困擾」;客服對生管說:「客戶標籤需按照信用證內容去製作,已經與營業多次溝通,
Thumbnail
茶葉強制溯源管理系統公告即將七月上路,據說長官大人的怒火是最大推手。有人問,不過就是個溯源系統,有那麼難嗎?讓台灣茶證明自己是台灣茶,有什麼問題?
Thumbnail
茶葉強制溯源管理系統公告即將七月上路,據說長官大人的怒火是最大推手。有人問,不過就是個溯源系統,有那麼難嗎?讓台灣茶證明自己是台灣茶,有什麼問題?
Thumbnail
小時候家裡有的飲料, 不外乎就是白開水跟茶, 頂多夏天暑熱, 家裡自熬仙草茶, 雖然難免想喝汽水, 但大人多半不准……
Thumbnail
小時候家裡有的飲料, 不外乎就是白開水跟茶, 頂多夏天暑熱, 家裡自熬仙草茶, 雖然難免想喝汽水, 但大人多半不准……
Thumbnail
  王御風 coherentism 融貫論。 知識論中一種有關知識結構或被證成的信念的理論。根據這種理論,所有呈現知識的信念是根據它們與其他信念的關係,尤其是根據它們從屬於一個融貫的信念系統的性質而被認知或證成。[1]    上述的文字有點饒口而且複雜,不過,近日在閱讀台灣歷史的時候對這
Thumbnail
  王御風 coherentism 融貫論。 知識論中一種有關知識結構或被證成的信念的理論。根據這種理論,所有呈現知識的信念是根據它們與其他信念的關係,尤其是根據它們從屬於一個融貫的信念系統的性質而被認知或證成。[1]    上述的文字有點饒口而且複雜,不過,近日在閱讀台灣歷史的時候對這
Thumbnail
什麼是臺灣味?這個問題也許不是單純的「什麼食物可以代表臺灣?」或是「什麼食物生長在臺灣?」更多的是我們如何認同屬於臺灣的飲食文化。 這本書讀完不會給這個問題一個明確的答案,而我也覺得一本好的書不一定是給予正確解答,而是提供許多不同的角度增加我們思考的道路。
Thumbnail
什麼是臺灣味?這個問題也許不是單純的「什麼食物可以代表臺灣?」或是「什麼食物生長在臺灣?」更多的是我們如何認同屬於臺灣的飲食文化。 這本書讀完不會給這個問題一個明確的答案,而我也覺得一本好的書不一定是給予正確解答,而是提供許多不同的角度增加我們思考的道路。
Thumbnail
台灣每年各茶區大大小小的比賽甚多,春、冬、夏要比,地方全國也比,每一種獎都是一種肯定,卻也不免令人眼花撩亂:究竟比賽證明的是價格還價值? 照片取自網路https://life.tw/?app=view&no=701226
Thumbnail
台灣每年各茶區大大小小的比賽甚多,春、冬、夏要比,地方全國也比,每一種獎都是一種肯定,卻也不免令人眼花撩亂:究竟比賽證明的是價格還價值? 照片取自網路https://life.tw/?app=view&no=701226
Thumbnail
熱愛土地熱愛自然的人,必然也熱愛旅行與人交流,因為了解土地就必須要了解人。人,才是每個故事的載體,而故事傳著傳著就變成了一個文化體系,有了自己發展壯大的生命力。
Thumbnail
熱愛土地熱愛自然的人,必然也熱愛旅行與人交流,因為了解土地就必須要了解人。人,才是每個故事的載體,而故事傳著傳著就變成了一個文化體系,有了自己發展壯大的生命力。
Thumbnail
我在介紹台灣茶葉文化給外國人的過程中,發現很多人有類似的需求: 1. 外國人好奇台灣茶葉為何世界香,該如何說明這些知識? 2. 台灣的茶葉和其他國家的茶葉有什麼不一樣? 3. 台灣茶的名字這麼多,差別在哪、又是如何命名的?
Thumbnail
我在介紹台灣茶葉文化給外國人的過程中,發現很多人有類似的需求: 1. 外國人好奇台灣茶葉為何世界香,該如何說明這些知識? 2. 台灣的茶葉和其他國家的茶葉有什麼不一樣? 3. 台灣茶的名字這麼多,差別在哪、又是如何命名的?
Thumbnail
便利商店垂手可得的冷泡茶,是不是讓你我忽略了「茶」字前後,裡裡外外繁複美麗的工序和手藝? ​ 三星蔥,上將梨,對三星的認知有多廣闊、就有多狹隘。
Thumbnail
便利商店垂手可得的冷泡茶,是不是讓你我忽略了「茶」字前後,裡裡外外繁複美麗的工序和手藝? ​ 三星蔥,上將梨,對三星的認知有多廣闊、就有多狹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