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腸道免疫,關鍵人體防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流感、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大家已經養成戴口罩、勤洗手的習慣。在對抗各種病原時,除了外在因子,免疫系統更是重要的人體防線。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因子會對人體免疫力產生影響,臺北醫學大學名譽教授謝明哲指出,環境因素、飲食不均衡、抽菸喝酒睡眠不足壓力等都會對我們的抵抗力造成負面影響。談到免疫系統,往往會先想到抗體、白血球、淋巴結等,隨著愈來愈多的研究,大家發現腸道在免疫功能亦扮演重要角色。

根據研究,我們的腸道中約有35000種腸內菌種〔1〕。與人體共生的腸內菌叢可以發揮許多作用,包括營養代謝、免疫調節、協助抵抗病原入侵〔2〕 。

謝明哲教授解釋道,人體約有70%的免疫細胞在腸道。人體消化道從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到肛門總長度約5公尺,消化道黏膜的表面積約260-300平方公尺,和網球場的面積相當,遠遠超過皮膚表面積。因為接觸面積很大,所以腸道在抵抗病原入侵,以及調節免疫功能中具有相當關鍵的角色。如果把免疫系統比喻成人體的軍隊,那遍布於腸道的免疫細胞就像是訓練、養成軍隊的重要基地。
健康、穩定的腸內菌叢可以防止病原體在腸道落腳、繁殖、伺機侵入體內。腸道黏膜能分泌黏液、免疫球蛋白,抑制病原體生長。

與腸道相關的淋巴組織中具有巨噬細胞、樹突細胞、T細胞、B細胞等,從嬰幼兒時期開始,腸內菌叢便會影響到免疫的發展,並持續調節免疫系統。


哪些原因會改變腸內菌叢生態?

健康的腸內菌叢有助人體維持多種生理功能、調節免疫功能,然而有許多因子會影響或破壞腸內菌叢。謝明哲教授提醒道,腸內菌叢是相當活耀、持續變動的生態,需要好好維護。

營養均衡對腸內菌叢很重要,不同菌種會有不同的營養需求,當飲食不均衡時,腸內菌叢也將漸漸失衡。高糖、高油的食物亦會影響腸內菌叢。
長期濫用抗生素將破壞腸內菌叢,而衍生出各種併發症,所以抗生素的使用務必依照醫師指示,該用就用、該停就停。部分胃藥能抑制胃酸分泌,有效改善胃炎、胃潰瘍,然而隨著胃酸分泌減少,可能使其他細菌較容易進入腸胃道,干擾原本的腸內菌叢,切勿自行長期服用。其他還有一些藥物,如化學治療、免疫抑制劑,可能影響腸內菌叢,飲酒過量同樣不利於腸內菌叢的生態。


當健康的腸內菌生態被破壞時,可能出現那些問題?

謝明哲教授解釋道,當腸內菌叢被破壞,腸道屏障可能出現破口,細菌、病毒等病原較容易侵入人體,增加感染的風險。

因為腸內菌叢與免疫發展、免疫調節有關,包括過敏、氣喘、異位性皮膚炎、乃至於自體免疫疾病,皆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議題〔3〕。


腸道健康,小心呵護

乳酸菌有很多種,大家都很熟悉,謝明哲教授道,活菌有機會進入腸道成為腸內菌叢的一部分,調整腸內菌叢的平衡;至於去活菌也能發揮作用,因為去活菌細胞壁上的多醣體有助調節生理機能。


活菌、去活菌有何不同?

大家常見的的乳酸菌產品有兩種形式,「活菌」和「去活菌」。

「活菌」是活的乳酸菌,在進入腸胃道後,大多數的乳酸菌皆會被消滅,因為胃酸的pH值約1.5-3,在如此酸的環境下,乳酸菌不易存活。
「去活菌」是經由熱封處理程序的乳酸菌質,活性成分被封存在細胞壁裡,比較穩定,較容易保存,進入腸胃道後較不會被胃酸、膽鹼破壞。「去活菌」可以搭配飲品、乳品、麥片等食品使用,使用上較為方便。


備受矚目的熱去活乳酸菌:L-137

乳酸菌百百種,功效大不同。在調整體質方面,L-137乳酸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137)是由米和魚肉的發酵物中所分離的菌株,又被稱為植物乳酸菌,位於細胞壁上的脂壁酸(Lipoteichoic acid, LTA)為其關鍵成分。

在「免疫調節功能」方面,經動物實驗結果證實,熱去活L-137乳酸菌有助於促進吞噬細胞活性以及促進自然殺手細胞活性,並有助於減少 Th2 類型細胞激素分泌之功效。「吞噬細胞」屬於「非特異性免疫」,當病原體侵入身體時,吞噬細胞會進行吞噬,然後將病原體的抗原呈現在細胞膜上,以活化輔助者T細胞與B細胞,進一步引發後續的特異性免疫反應。
在「輔助調整過敏體質」方面,經動物實驗結果證實,熱去活L-137乳酸菌有助於減緩過敏造成的呼吸道阻力現象及發炎細胞之浸潤、有助於降低過敏反應相關之非特異性IgE抗體及OVA專一性IgG1抗體生成、有助於降低過敏反應相關細胞激素IL-5及IL-13之分泌量。IgE為一種免疫球蛋白,與免疫反應相關。接觸過敏原後,體內的IgE濃度便會上升。

因為熱去活L-137乳酸菌可能具有免疫調節功能,罹患自體免疫相關疾病者請先諮詢醫師後,再謹慎食用喔。

1. Valdes AM, Walter J, Segal E, Spector TD. Role of the gut microbiota in nutrition and health. BMJ. 2018 Jun 13;361:k2179. doi: 10.1136/bmj.k2179.
2. Jandhyala SM, Talukdar R, Subramanyam C, Vuyyuru H, Sasikala M, Nageshwar Reddy D. Role of the normal gut microbiota.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5;21(29):8787‐8803. doi:10.3748/wjg.v21.i29.8787
3. Pascal M, Perez-Gordo M, Caballero T, et al. Microbiome and Allergic Diseases. Front Immunol. 2018;9:1584. Published 2018 Jul 17. doi:10.3389/fimmu.2018.01584
本圖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健全腸道免疫,關鍵人體防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會員
68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照護線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攝護腺是全世界第二大男性癌症,在台灣的發生率也逐漸上升,然而攝護腺癌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約有一半的患者在確定診斷時已是第三期或第四期。攝護腺癌患者可能出現血尿、解尿困難、射精疼痛、精液帶血等症狀,若癌細胞侵犯或轉移到其他位置,可能造成疼痛。
二尖瓣膜逆流的患者要先確定自己的逆流的程度,是輕度、中度,還是重度。作過詳細的檢查後,醫師便能給予適當的治療建議。 中度二尖瓣膜逆流,要定期在心臟科門診追蹤,定期做心臟超音波檢查。重度二尖瓣膜逆流,一定要積極配合藥物控制,若藥物無法改善,便需要跟醫師詳細討論治療策略!
徐光漢醫師解釋道,「減重手術」的目的是幫病患減去過多的體重,至於「代謝手術」在替患者解決肥胖問題的同時,還能改善多種代謝性疾病。肥胖病患常會併發多種合併症,包括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問題,如果手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代謝性疾病,就會歸類為「代謝手術」。
簡榮南教授提醒道,近年來陸續開發出來的全口服新藥對C型患者實在是一大福音,讓患者有機會脫離肝病三部曲的命運。面對C型肝炎,切莫聽信偏方謠言,務必及早就醫。 每年衛福部有特別提供一定數量的名額,讓C肝患者能夠使用全口服新藥,請把握機會儘快治療!
近年來,受惠於基因工程的進步,標靶治療已被廣泛使用於治療乳癌、大腸癌、肺癌、頭頸癌、多發性骨髓瘤等多種癌症,標靶治療藥物能與特定細胞標記結合以達到抑制癌細胞生長的目的,屬於較精準的治療機轉,因此稱為標靶治療,是現代精準醫療重要的一環。
牙齦炎的症狀為牙齦發紅、腫脹及容易流血。造成牙齦炎的主因是牙菌斑,牙菌斑常附著在牙面及牙齦邊緣,顏色介於半透明或淡黃色,其中含有大量細菌。這些細菌新陳代謝後的產物,會誘導牙齦發炎,也會造成蛀牙!
攝護腺是全世界第二大男性癌症,在台灣的發生率也逐漸上升,然而攝護腺癌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約有一半的患者在確定診斷時已是第三期或第四期。攝護腺癌患者可能出現血尿、解尿困難、射精疼痛、精液帶血等症狀,若癌細胞侵犯或轉移到其他位置,可能造成疼痛。
二尖瓣膜逆流的患者要先確定自己的逆流的程度,是輕度、中度,還是重度。作過詳細的檢查後,醫師便能給予適當的治療建議。 中度二尖瓣膜逆流,要定期在心臟科門診追蹤,定期做心臟超音波檢查。重度二尖瓣膜逆流,一定要積極配合藥物控制,若藥物無法改善,便需要跟醫師詳細討論治療策略!
徐光漢醫師解釋道,「減重手術」的目的是幫病患減去過多的體重,至於「代謝手術」在替患者解決肥胖問題的同時,還能改善多種代謝性疾病。肥胖病患常會併發多種合併症,包括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問題,如果手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代謝性疾病,就會歸類為「代謝手術」。
簡榮南教授提醒道,近年來陸續開發出來的全口服新藥對C型患者實在是一大福音,讓患者有機會脫離肝病三部曲的命運。面對C型肝炎,切莫聽信偏方謠言,務必及早就醫。 每年衛福部有特別提供一定數量的名額,讓C肝患者能夠使用全口服新藥,請把握機會儘快治療!
近年來,受惠於基因工程的進步,標靶治療已被廣泛使用於治療乳癌、大腸癌、肺癌、頭頸癌、多發性骨髓瘤等多種癌症,標靶治療藥物能與特定細胞標記結合以達到抑制癌細胞生長的目的,屬於較精準的治療機轉,因此稱為標靶治療,是現代精準醫療重要的一環。
牙齦炎的症狀為牙齦發紅、腫脹及容易流血。造成牙齦炎的主因是牙菌斑,牙菌斑常附著在牙面及牙齦邊緣,顏色介於半透明或淡黃色,其中含有大量細菌。這些細菌新陳代謝後的產物,會誘導牙齦發炎,也會造成蛀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書籍探討身體健康應以整體性來看待,強調腸道菌相在免疫力、情緒和慢性病中的重要性。研究顯示腸道菌與阿茲海默及帕金森氏症之間的連結,以及工業化農業對腸道菌相的影響。食物選擇對健康的影響也不容小覷,包括斷食的概念,以及健康的飲食與生活作息對維持腸道菌相的重要性。
Thumbnail
第二章 : 人類的微生物群:最近發現的器官 過往發現微生物作用的學者,讓大家知道避免接觸並殺死微生物,就能避免某些疾病,因此開始想要消除微生物,並建立的許多措施,雖帶來健康,卻也讓「細菌」開始惡名昭彰,直接與疾病畫上等號。但如此卻忽略一個事實:「我們的身體必須在充滿微生物的環境下,才能發展完
乳酸菌泛指能在代謝後產生乳酸的一群細菌,人體內本身就含有一定含量的乳酸菌,也存在於乳酪、酸奶、泡菜等發酵食品中,然而,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環境因素都有可能導致原有的乳酸菌群受到干擾、失衡,引起身體的問題出現。
之前我們聊到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所造成的疾病,現在要談免疫系統功能不足所產生的問題。 免疫缺陷 人類免疫系統的作用簡單可分為第一線快速非特異性的發炎反應與較高級的特異性免疫反應。前者藉著吞噬細胞、補體和抗體的交互作用來達到防止外物侵入的目的。此類免疫功能可清除內生的變性組織和外來之細胞外生長的病原菌
Thumbnail
時常聽到要「提升免疫力」,因此有些人會誤以為免疫力越強越好,但事實上這並非完全正確。 免疫力是一個複雜的系統,當免疫力太弱時,身體容易受到細菌和病毒的侵害,使得患病的風險大幅增加。然而,免疫力過強同樣存在風險,可能攻擊自身正常細胞,引發免疫疾病。 因此,達到「免疫力平衡」,是維護身體健康的重要一環。
前幾篇文章介紹了人體免疫系統的三道防線,即皮層屏障、先天免疫與後天免疫,那免疫系統又是如何與侵入者作戰呢?以下篇幅分項詳述之。 細菌與黴菌 當細菌入侵體內,偵測到細菌入侵的組織會產生發炎反應,將嗜中性球與巨噬細胞等吞噬細胞召集至受感染部位,將入侵細菌予以吞噬。在吞噬細胞與入侵細菌戰鬥的同時,,樹
Thumbnail
市面上的益生菌產品琳瑯滿目,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益生菌呢? 在這篇文章中,會介紹一些網友在PTT推薦的腸胃益生菌品牌,並分析他們的優缺點 腸道的菌叢平衡往往影響著腸胃的健康,已經有許多研究表示服用一定劑量、特定的益生菌能幫助腸道XX,已知的益生菌功效包括幫助消化、調整腸道菌叢的作用,還有一些比較知名
Thumbnail
上篇文章介紹了先天免疫系統中的成員與組成,先天免疫的核心就是偵測到病源入侵時會引起發炎反應以召集白血球群聚吞噬殺滅病原體,絕大多數的感染靠表層屏障與先天免疫系統都可以解決,但如果病原毒性太強或數量太多導致第一與第二道防線無法應付時,此時便需要第三道防線—後天免疫系統幫忙了。 樹突細胞 樹突細胞(
這篇新聞Gut microbes can affect COVID vaccine response (https://news.ki.se/gut-microbes-can-affect-covid-vaccine-response)道出,研究人員顯示我們的腸胃菌叢的豐富度會影響到我們身體對於疫苗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書籍探討身體健康應以整體性來看待,強調腸道菌相在免疫力、情緒和慢性病中的重要性。研究顯示腸道菌與阿茲海默及帕金森氏症之間的連結,以及工業化農業對腸道菌相的影響。食物選擇對健康的影響也不容小覷,包括斷食的概念,以及健康的飲食與生活作息對維持腸道菌相的重要性。
Thumbnail
第二章 : 人類的微生物群:最近發現的器官 過往發現微生物作用的學者,讓大家知道避免接觸並殺死微生物,就能避免某些疾病,因此開始想要消除微生物,並建立的許多措施,雖帶來健康,卻也讓「細菌」開始惡名昭彰,直接與疾病畫上等號。但如此卻忽略一個事實:「我們的身體必須在充滿微生物的環境下,才能發展完
乳酸菌泛指能在代謝後產生乳酸的一群細菌,人體內本身就含有一定含量的乳酸菌,也存在於乳酪、酸奶、泡菜等發酵食品中,然而,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環境因素都有可能導致原有的乳酸菌群受到干擾、失衡,引起身體的問題出現。
之前我們聊到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所造成的疾病,現在要談免疫系統功能不足所產生的問題。 免疫缺陷 人類免疫系統的作用簡單可分為第一線快速非特異性的發炎反應與較高級的特異性免疫反應。前者藉著吞噬細胞、補體和抗體的交互作用來達到防止外物侵入的目的。此類免疫功能可清除內生的變性組織和外來之細胞外生長的病原菌
Thumbnail
時常聽到要「提升免疫力」,因此有些人會誤以為免疫力越強越好,但事實上這並非完全正確。 免疫力是一個複雜的系統,當免疫力太弱時,身體容易受到細菌和病毒的侵害,使得患病的風險大幅增加。然而,免疫力過強同樣存在風險,可能攻擊自身正常細胞,引發免疫疾病。 因此,達到「免疫力平衡」,是維護身體健康的重要一環。
前幾篇文章介紹了人體免疫系統的三道防線,即皮層屏障、先天免疫與後天免疫,那免疫系統又是如何與侵入者作戰呢?以下篇幅分項詳述之。 細菌與黴菌 當細菌入侵體內,偵測到細菌入侵的組織會產生發炎反應,將嗜中性球與巨噬細胞等吞噬細胞召集至受感染部位,將入侵細菌予以吞噬。在吞噬細胞與入侵細菌戰鬥的同時,,樹
Thumbnail
市面上的益生菌產品琳瑯滿目,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益生菌呢? 在這篇文章中,會介紹一些網友在PTT推薦的腸胃益生菌品牌,並分析他們的優缺點 腸道的菌叢平衡往往影響著腸胃的健康,已經有許多研究表示服用一定劑量、特定的益生菌能幫助腸道XX,已知的益生菌功效包括幫助消化、調整腸道菌叢的作用,還有一些比較知名
Thumbnail
上篇文章介紹了先天免疫系統中的成員與組成,先天免疫的核心就是偵測到病源入侵時會引起發炎反應以召集白血球群聚吞噬殺滅病原體,絕大多數的感染靠表層屏障與先天免疫系統都可以解決,但如果病原毒性太強或數量太多導致第一與第二道防線無法應付時,此時便需要第三道防線—後天免疫系統幫忙了。 樹突細胞 樹突細胞(
這篇新聞Gut microbes can affect COVID vaccine response (https://news.ki.se/gut-microbes-can-affect-covid-vaccine-response)道出,研究人員顯示我們的腸胃菌叢的豐富度會影響到我們身體對於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