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翰事件:一種閱聽人的肌力訓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阿翰新廣告遭質疑歧視新住民
家樂福與阿翰合作的中元節廣告遭質疑歧視新住民,緊急下架。
從模仿與刻板印象的關聯,擴大到創作與政治正確的關係,阿翰事件其實是一連串近年公共議題討論的延續。
模仿可能會強化刻板印象,而對弱勢的刻板印象則可能導致歧視的加深。這兩個命題我基本都是同意的。創作自由需要被保障,但同時我們又不能停止區辨什麼是越過了「線」,踩到了歧視的邊。
看起來很無解。
但我的著眼點,在於以往爭議中一向不被檢討的閱聽人。
這問題其實很像脫口秀爭議:某個笑話到底是不是歧視?而我同樣主張,我們作為閱聽人,需要自我訓練一種更寬廣的閱聽方式。換句話說,如果我們不會將小說或電影裡角色的發言等同於作者的立場,那也該試著區分笑話表面上的意思,及作者的立場
(或者你喜歡後現代一點,把作者的立場替換成笑話的意義也是可行的。)
我並不是主張某種創作的特權,或閱聽人的阿Q心態,而是——
你不覺得很奇怪嗎?我們一方面希望閱聽人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擁有更高的媒體識讀能力;回過頭在各種創作歧視爭議中,卻又假設閱聽人是只會讀取最表面訊息、聽到新住民有口音就會開啟歧視的閱聽巨嬰。
是否存在一種給閱聽人的肌力訓練?
我們可以用最贊同「這就是歧視」的眼光看待這部廣告;也試著用「這完全不是歧視」的角度詮釋。就像做眼部運動時,試著把眼球朝最邊緣、最歪斜的方向拉伸;讓長期緊繃的神經鬆弛。
可能對大家都是好事。
avatar-img
54會員
109內容數
我的小說創作、日常隨筆,與非當期電子報存放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反的,他們所捍衛的那些言論,卻是長年以來都被大眾所允許的歧視與冒犯言論。極端來說,這些歧視與冒犯言論的發言者的確也應該享有言論自由。但問題是,這些貶抑與傷害特定群體的言論,往往會創造或加強一些不友善的環境,並讓一部分的群體因此失去言論自由、甚至人身自由與安全都可能受到影響。
上一集 我們談到大多數的人在做出選擇時,會有一定的慣性。 他們會採取一種守舊的方式,以習慣性的想法和思維去面對各種不同的選擇。 這樣的方式或許 但同樣的也限制了我們思考和擴展的可能性。 在每一天的生活當中,我們常陷入在舒適圈裡。人們常抱怨著生活的不公平、不喜歡的工作、不想要的生活;嚷嚷著想
我呢,並不是幫什麼人打廣告,而是最近有個跑馬燈倒是十分洗腦,叫做 " 造咖 "。 討論著年輕人的議題,也有一些年輕人對這個世界,對這個世代,對這個社會的個人觀點。 以前,你的那一套已經不管用了。 尤其,你在跟後輩講話,就是最好能在一句話內就把重點講出來最是好。 文字太多,年輕人看不了,有回我
Thumbnail
今天在阿聿身上,分別發生了被別人誤會,以及誤會別人而發生的衝突,而這樣的衝突在這學季是發生在許多孩子身上的,因此今天藉由阿聿的誤會事件集,來思考未來該如何與孩子們展開這個議題的對話。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城鄉差距與人心疏離的問題日益嚴重。社交媒體的盛行使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與體諒減少,導致人際互動的隔閡與猜疑加深。為改善這種狀況,除了個人主動增進對他人的瞭解與體諒外,也需要社會環境營造有利於人際交流的條件。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作者談論《寬容》一書則指出人類戰爭與殺戮的主因是不寬容,例如對異教徒、不同種族和文化的不寬容,以及自私自利。作者認為寬容應該限制於不妨礙他人權益的範疇內,並主張對自己也要寬容。這樣的寬容才是真正的放過自己,也提醒寬容他人同時也要寬容自己。
Thumbnail
近日脫口秀節目「賀瓏夜夜秀」成為眾矢之的,遭到不小的炎上。起因於,在脫口秀節目中公然歧視身心障礙者。
基本上,自從有另類的同理心之後,最重要的,是因為能藉甲嗓音,來聽出人的善惡。 其實,不只,因為,我到目前為止,所聽到的聲音,都有準。 今天在園藝活動,我反而有聽出〝三分鐘熱度〞 事實上,阿謄的被動性,過強。 因為,阿謄父在世的時候,早有過量的依賴性。 相對的,一個人住的阿謄,反而什麼都要自
Thumbnail
鷲田清一在《聆聽的力量:臨床哲學試論》中嘗試以「聆聽」的角度思考哲學,探討自我和他者之間的照護關係,試圖將哲學放回社會的床邊。 對21世紀的聆聽來說,有一個不得不去面對的問題:也許在不久的未來,聽者將由AI扮演,照護工作將由機器人接手。屆時我們還能主張,聆聽和關懷,是人類獨有的行為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反的,他們所捍衛的那些言論,卻是長年以來都被大眾所允許的歧視與冒犯言論。極端來說,這些歧視與冒犯言論的發言者的確也應該享有言論自由。但問題是,這些貶抑與傷害特定群體的言論,往往會創造或加強一些不友善的環境,並讓一部分的群體因此失去言論自由、甚至人身自由與安全都可能受到影響。
上一集 我們談到大多數的人在做出選擇時,會有一定的慣性。 他們會採取一種守舊的方式,以習慣性的想法和思維去面對各種不同的選擇。 這樣的方式或許 但同樣的也限制了我們思考和擴展的可能性。 在每一天的生活當中,我們常陷入在舒適圈裡。人們常抱怨著生活的不公平、不喜歡的工作、不想要的生活;嚷嚷著想
我呢,並不是幫什麼人打廣告,而是最近有個跑馬燈倒是十分洗腦,叫做 " 造咖 "。 討論著年輕人的議題,也有一些年輕人對這個世界,對這個世代,對這個社會的個人觀點。 以前,你的那一套已經不管用了。 尤其,你在跟後輩講話,就是最好能在一句話內就把重點講出來最是好。 文字太多,年輕人看不了,有回我
Thumbnail
今天在阿聿身上,分別發生了被別人誤會,以及誤會別人而發生的衝突,而這樣的衝突在這學季是發生在許多孩子身上的,因此今天藉由阿聿的誤會事件集,來思考未來該如何與孩子們展開這個議題的對話。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城鄉差距與人心疏離的問題日益嚴重。社交媒體的盛行使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與體諒減少,導致人際互動的隔閡與猜疑加深。為改善這種狀況,除了個人主動增進對他人的瞭解與體諒外,也需要社會環境營造有利於人際交流的條件。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作者談論《寬容》一書則指出人類戰爭與殺戮的主因是不寬容,例如對異教徒、不同種族和文化的不寬容,以及自私自利。作者認為寬容應該限制於不妨礙他人權益的範疇內,並主張對自己也要寬容。這樣的寬容才是真正的放過自己,也提醒寬容他人同時也要寬容自己。
Thumbnail
近日脫口秀節目「賀瓏夜夜秀」成為眾矢之的,遭到不小的炎上。起因於,在脫口秀節目中公然歧視身心障礙者。
基本上,自從有另類的同理心之後,最重要的,是因為能藉甲嗓音,來聽出人的善惡。 其實,不只,因為,我到目前為止,所聽到的聲音,都有準。 今天在園藝活動,我反而有聽出〝三分鐘熱度〞 事實上,阿謄的被動性,過強。 因為,阿謄父在世的時候,早有過量的依賴性。 相對的,一個人住的阿謄,反而什麼都要自
Thumbnail
鷲田清一在《聆聽的力量:臨床哲學試論》中嘗試以「聆聽」的角度思考哲學,探討自我和他者之間的照護關係,試圖將哲學放回社會的床邊。 對21世紀的聆聽來說,有一個不得不去面對的問題:也許在不久的未來,聽者將由AI扮演,照護工作將由機器人接手。屆時我們還能主張,聆聽和關懷,是人類獨有的行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