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卡練習:找到理想工作的三個原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年輕人在工作中應該追求什麼?
我有三個基本原則,同時滿足三個原則幾乎是不可能的,但你應該努力去嘗試:
別兜售你自己不會購買的東西。
別為你不尊敬、不欽佩的人工作。
只跟你喜歡的人共事。 —— P.154 查理.蒙格《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概念轉述】
理想工作是找到信任的人、事、物:為自己尊敬與欽佩的人工作、跟喜歡的人共事、販賣自己會買的東西,當價值觀一致,溝通成本低,工作效率高。
【個人體驗】
仔細思考要達成上述三個原則是有點困難:
首先,要相信自己,可以選擇自己要的人生,並且願意付出相對應代價;接著,要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價值觀,才能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人;再來,要打磨自己,確認自己的能力圈邊界,才有辦法辨識誰值得尊敬;最後,要有足夠體驗,提升自己的見識與品味,才能挑選出精品。

上述這些感知都需要一定的經歷才會逐漸明朗,也許是等到30多歲、40多歲才會認識自己,那時候還會有勇氣選擇成為自己,會被生活的重擔壓到無法脫離既有生活圈?
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是否「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成為讓自己尊敬的人、喜歡的人,舉例來說,若喜歡跟誠實的人在一起,自己當然必須是個誠實的人,否則為什麼誠實的人要跟你在一起?

所以,如果要達成上述三個原則,假設前提:本身是個優質的人。

(反過來說,無法達成,其實是自己的問題,查理.蒙格也太善良不點破 XD)
假設能夠達成上面三件事會如何呢?有滿滿的安全感與信任感。

當產品沒有問題、強大的後盾、價值觀雷同易溝通的團隊,光是想,就有一種無所不能的感覺,就像要去戰鬥,很清楚知道自己的背後有人守護。

以前在開發APP時,有位UIUX曾經對我說:「我喜歡跟你合作,你把頁面邏輯清得很乾淨,我不用在檢查,可以專心做設計。」而我也曾經碰到另一位UIUX,那時正進行網站專案,而我人在歐洲,他按照安排把工作做得妥妥的,我完全可以放心處理其他事務。

【行動策略】
我理解到,要擁有理想工作的選擇權,要先讓自己成為被自己選擇的人——先成為自己想要的改變,把所有對別人的要求,都先讓自己達到。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圖解讀書會後的文字稿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昨日,舉辦讀書會,今日再次將講稿改為文字檔。 這本書的內容為第4手知識,屬於經驗技巧型,彭小六整理其閱讀經驗,總結出的閱讀方法論(這本書並未去提煉出四種方法論的底層邏輯)。 本書分為四部分:閱讀的認知與心態、四種閱讀方法、一種筆記方法、兩種閱讀與變現方式 第一部分 閱讀的認知與心態
每個人都在尋找成功的關鍵因素,試圖將成功路徑拆解出來,想要持續品嘗勝利果實,或是跟著路徑拿下勝利果實,然而,當生意脫離原有時空背景,成功是難以複製的,這些成功故事能給我們的是些許安全感與行動的勇氣。 同時也揭示:世間沒有成功妙法,凡事皆會回歸均值,踏踏實實做事,最終會拿到屬於你的勝利果實。
常會聽到,我們的人生樣貌是由選擇累積而成,選擇比努力重要,而選擇背後是價值觀等等的,其實,選擇的背後是思維框架,而框架來至於各種思維模型,你擁有一個思維模型,你可看到一個面,你擁有跨科學的思維模型,你可看到更多面向,而當用有足夠多的思維模型,並且理解累加作用,你將會比起常人更能夠做出有效的選擇。
應該盡可能設計各種防止詐欺的制度,那怕有些人的悲慘將得不到補償。畢竟,一種讓詐欺得到報償的制度,將對社會造成很大破壞;糟糕的行為成為效仿的榜樣,形成一種非常難革除的社會風氣。—— 《窮查理寶典》P.210-211 【概念轉述】 #一致性原則 #激勵效應-偏見 #謝畢科效應 【個人體驗】
千萬別著急,選書最大的忌諱就是從第一本書/第一行開始讀,先看大綱、也別看推薦了,看看大綱你覺得那些會更好一些...(舉例,未摘抄)當兩本大綱不相伯仲,找概念比單點——將兩三本書同時打開,找到對同一個概念的描寫,馬上高下立見,作者的能力、表達、文筆都會看得清楚。 —— 古典老師
用五星筆記法拆解古典老師日課272 "如果一切注定,為什麼還要努力?" 原文引用:共讀會讀者來信問老師,摘要:一個人的生命,一切似乎都有源頭,時間連著時間,事件連著事件,每件事都有因果。那麽一個人的命,既然是“天生注定”的,爲什麽還要努力呢?
昨日,舉辦讀書會,今日再次將講稿改為文字檔。 這本書的內容為第4手知識,屬於經驗技巧型,彭小六整理其閱讀經驗,總結出的閱讀方法論(這本書並未去提煉出四種方法論的底層邏輯)。 本書分為四部分:閱讀的認知與心態、四種閱讀方法、一種筆記方法、兩種閱讀與變現方式 第一部分 閱讀的認知與心態
每個人都在尋找成功的關鍵因素,試圖將成功路徑拆解出來,想要持續品嘗勝利果實,或是跟著路徑拿下勝利果實,然而,當生意脫離原有時空背景,成功是難以複製的,這些成功故事能給我們的是些許安全感與行動的勇氣。 同時也揭示:世間沒有成功妙法,凡事皆會回歸均值,踏踏實實做事,最終會拿到屬於你的勝利果實。
常會聽到,我們的人生樣貌是由選擇累積而成,選擇比努力重要,而選擇背後是價值觀等等的,其實,選擇的背後是思維框架,而框架來至於各種思維模型,你擁有一個思維模型,你可看到一個面,你擁有跨科學的思維模型,你可看到更多面向,而當用有足夠多的思維模型,並且理解累加作用,你將會比起常人更能夠做出有效的選擇。
應該盡可能設計各種防止詐欺的制度,那怕有些人的悲慘將得不到補償。畢竟,一種讓詐欺得到報償的制度,將對社會造成很大破壞;糟糕的行為成為效仿的榜樣,形成一種非常難革除的社會風氣。—— 《窮查理寶典》P.210-211 【概念轉述】 #一致性原則 #激勵效應-偏見 #謝畢科效應 【個人體驗】
千萬別著急,選書最大的忌諱就是從第一本書/第一行開始讀,先看大綱、也別看推薦了,看看大綱你覺得那些會更好一些...(舉例,未摘抄)當兩本大綱不相伯仲,找概念比單點——將兩三本書同時打開,找到對同一個概念的描寫,馬上高下立見,作者的能力、表達、文筆都會看得清楚。 —— 古典老師
用五星筆記法拆解古典老師日課272 "如果一切注定,為什麼還要努力?" 原文引用:共讀會讀者來信問老師,摘要:一個人的生命,一切似乎都有源頭,時間連著時間,事件連著事件,每件事都有因果。那麽一個人的命,既然是“天生注定”的,爲什麽還要努力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職場中,創造一份理想的工作比尋找一份好工作更重要。本文分享作者參加讀書會後的體悟,強調自我理解和熱情在創造夢幻工作的過程扮演的關鍵角色。透過個人故事,讀者將發現認識自我才能真正找到能夠持續投入的事業,並在此過程中找到幸福和滿足。文章最後鼓勵讀者探索自己的興趣,以打造屬於自己的獲利模式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相信每人都曾因選校、選科系感到迷惘. 亦或者在職涯是否該轉職、換跑道,都有許多的問號。《發現你的天職》這本書,作者深入點出一些對於尋找自己熱愛的事的誤解,引導讀者探索他們的內在潛能,解鎖人生的意義。並用清楚的邏輯架構引領讀者找到自己的天職。 這本書都將成為你探索和實現職業使命的不可或缺的指南。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曾經有過對於「夢幻職業」的想像,但真的能如願以償的人不多,對很多人來說,工作似乎只是賺取收入的方式,而不是展現自我的舞台。 《發現你的天職》要告訴讀者:找到「真心想做的事(夢幻工作)」並非不可能,運用「熱情」「才華」「價值觀」三重篩選機制,發掘出能讓自己獲得莫大成就感的天職。
Thumbnail
每當我被腦內眾多既有信念驅使,有衝動想走回老路的時候,這會是我的指引。而當我在每個選擇的交叉口,都記得去選那個跟理想人生同方向的選項,就會一步步更靠近那個理想。這也是透過行動在跟宇宙說,我想要且值得的,是那個或任何更好的人生。 今天肯定句: #我選擇符合人生價值的工作
Thumbnail
很多人總以為只有熱愛的事才應該去追逐變成你終身的職業,把熱情變成自己最擅長的事,但能做到這樣的人其實是極為少數 現實的真相是,所有的工作都是精細且重複的,尤其是如果你想做到一個領域的某種頂尖程度 做熱愛的事情過程裡也會有很多你不喜歡的部分,所以把「熱愛的事」變成職業可能最後不一定是你想像那樣
Thumbnail
要讓自己成為想成為的那一個人,需要清楚地明白自己每天最想要專注在哪一件事情上,將每日待辦事項轉為任務清單,分為主線任務、副本任務、日常任務,並合理分配可控時間和不可控時間。
Thumbnail
前言 世界需要的是「你」,而不是你認為「應該成為」的人 在職涯轉換之際,這本書正是我在翻閱的書籍。 作者是一名美國的職涯規畫師,曾經從公司助理成為了五角大廈中的年輕主管,是她的夢幻職業。然而當她開始工作之後,感受到的種種痛苦和不協調,迫使她思考這是否真為她所追求的。 也因為這段經歷,使他成了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實際且邏輯性的方法規則,讓讀者依循自我理解公式去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作者在書中清楚定義了「喜歡的事」、「擅長的事」與「重視的事」,讓讀者更好地釐清自我,找到人生公式,實際在生活中執行。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職場中,創造一份理想的工作比尋找一份好工作更重要。本文分享作者參加讀書會後的體悟,強調自我理解和熱情在創造夢幻工作的過程扮演的關鍵角色。透過個人故事,讀者將發現認識自我才能真正找到能夠持續投入的事業,並在此過程中找到幸福和滿足。文章最後鼓勵讀者探索自己的興趣,以打造屬於自己的獲利模式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相信每人都曾因選校、選科系感到迷惘. 亦或者在職涯是否該轉職、換跑道,都有許多的問號。《發現你的天職》這本書,作者深入點出一些對於尋找自己熱愛的事的誤解,引導讀者探索他們的內在潛能,解鎖人生的意義。並用清楚的邏輯架構引領讀者找到自己的天職。 這本書都將成為你探索和實現職業使命的不可或缺的指南。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曾經有過對於「夢幻職業」的想像,但真的能如願以償的人不多,對很多人來說,工作似乎只是賺取收入的方式,而不是展現自我的舞台。 《發現你的天職》要告訴讀者:找到「真心想做的事(夢幻工作)」並非不可能,運用「熱情」「才華」「價值觀」三重篩選機制,發掘出能讓自己獲得莫大成就感的天職。
Thumbnail
每當我被腦內眾多既有信念驅使,有衝動想走回老路的時候,這會是我的指引。而當我在每個選擇的交叉口,都記得去選那個跟理想人生同方向的選項,就會一步步更靠近那個理想。這也是透過行動在跟宇宙說,我想要且值得的,是那個或任何更好的人生。 今天肯定句: #我選擇符合人生價值的工作
Thumbnail
很多人總以為只有熱愛的事才應該去追逐變成你終身的職業,把熱情變成自己最擅長的事,但能做到這樣的人其實是極為少數 現實的真相是,所有的工作都是精細且重複的,尤其是如果你想做到一個領域的某種頂尖程度 做熱愛的事情過程裡也會有很多你不喜歡的部分,所以把「熱愛的事」變成職業可能最後不一定是你想像那樣
Thumbnail
要讓自己成為想成為的那一個人,需要清楚地明白自己每天最想要專注在哪一件事情上,將每日待辦事項轉為任務清單,分為主線任務、副本任務、日常任務,並合理分配可控時間和不可控時間。
Thumbnail
前言 世界需要的是「你」,而不是你認為「應該成為」的人 在職涯轉換之際,這本書正是我在翻閱的書籍。 作者是一名美國的職涯規畫師,曾經從公司助理成為了五角大廈中的年輕主管,是她的夢幻職業。然而當她開始工作之後,感受到的種種痛苦和不協調,迫使她思考這是否真為她所追求的。 也因為這段經歷,使他成了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實際且邏輯性的方法規則,讓讀者依循自我理解公式去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作者在書中清楚定義了「喜歡的事」、「擅長的事」與「重視的事」,讓讀者更好地釐清自我,找到人生公式,實際在生活中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