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經濟/Podcast 2.0 內容為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0堪稱Podcast元年,每個月都有幾百甚至千檔節目上線,教學課程和小撇步隨處可見;然而一年過去了,線上的節目總數沒有大幅度的增加,新節目只是彌補了「斷更」(中斷更新)節目的缺席──台灣的Podcast產業是時候升級到2.0了。
Podcast 1.0是什麼呢?我認為僅是「做出Podcast」,即基本的封面、錄音、剪輯、後製工作。聲音錄製的低門檻讓Podcast 1.0節目多如雨後春筍,不論是素人個體戶、大明星還是企業主,皆紛紛搶入這塊新興市場。
確實,相較於步驟繁瑣、成本高昂的影像產業,Podcast入門要求簡單,買支好一點的麥克風,在棉被裡或貼滿吸音棉的衣櫥裡就能錄節目,於是新節目最高上線數單月可達1,800檔。
不過2021年6月《天下》雜誌卻指出,大爆炸時期停止更新的節目達四成,對個體戶來說,低變現率是難以維持熱情的主因,所幸新節目前仆後繼,台灣活躍的節目數仍維持在一萬檔。
我定義的Podcast 2.0是指系統化、節目化和組織性的製作,強調企畫力與策略布局,當然還包括經紀和行銷。畢竟有好天賦而沒有舞台,或是上架了卻無人知曉也是枉然,Podcast 1.0正因為沒有2.0背後的產業面,很難做大做久,所以目前線上火紅的節目大多有企業扶持、平台捧紅,即使沒有一個完整的行銷鏈,但都有基礎的製作團隊。
我曾主辦台灣第一個Podcast聲音選秀活動,報名的音檔中,有八成把「聲音很好聽」作為參賽優勢,也許「好聲音」確實能擄獲粉絲,但我認為「好內容」才更能引起持續關注。
做出好內容有多難呢?就算是擁有多年影音媒體經驗和大企業出品的Podcast,都需要顧問服務加以優化,更遑論一條龍包辦所有細節的眾家個體戶,即使內容不錯,一人團隊得不到實質的報酬,便容易後繼無力而退出市場。
台灣的聲音數位內容非常需要國家扶持。影視的成本極高,對岸一集連續劇的製作費動輒千萬,目前台灣的影視產業根本很難跨越製作成本的坎。台灣的影視曾經在20年前風靡亞洲,香港影視圈還來台灣取經,說明我們創意無限,潛力無窮,但隨後用錢砸出的中國出品,加上放任OTT平台自由進出,早已讓台灣的影視發展不如以往。
而聲音數位內容不同,麥克風就是起跑點,拚比的是內容、創意、耳朵黏著度,輸掉了影視城池雖敗猶榮,但若是連創意的最後一寸樂土都拱手讓人,豈不辜負了寶島雄厚的潛力與光榮的曾經?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4會員
100內容數
Podcast節目【數位趨勢醬子讀】的專欄作家文章匯流 從科技新聞帶你看產業趨勢,有別於坊間搖旗吶喊式的附和,本節目提供的獨家觀點絕對讓你耳目一新! 你想知道科技新聞背後的微趨勢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嗎?跟著兩位專欄名家一起看就世界還沒發現的微趨勢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薇瑄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2年全球科技業可說是歷經了一場浩劫:虛擬貨幣崩盤、NFT泡沫化、科技股狂跌、巨頭反壟斷大戰、中國政府打壓、半導體斷鏈等。我曾和身邊幾位知名經濟學者聊過相關議題,有趣的是,實體經濟跟數位經濟專家的論點不太一樣。 以往我們認為經濟衰退多伴隨兩個特徵:一、經濟產出萎縮;二、失業率上升。
瀏覽網頁時,不時會跳出如何經營品牌、提升品牌行銷力的廣告,也有許多廠商熱情私訊,禮貌詢問我是否需要品牌行銷,這不禁讓我思考:數位世界真的有「品牌」的概念嗎? 核心原因是競爭者太多。Web2.0打開了自媒體大門,自架網站並非難事,品牌競爭無遠弗屆,更超越時代的限制。
回顧2021年的數位科技新寵——聲音社群媒體ClubHouse、非同質化代幣NFT、元宇宙(Metaverse)等,確實引燃了一片火樹銀花;至於2022年,它們又將如何左右數位科技的發展呢? 追逐元宇宙成為顯學 次世代網路應用興起
2021年祖克伯提出了元宇宙的概念,為險陷停滯的數位經濟注入了活水,其後更帶動了:虛擬實境穿戴裝置的需求、元宇宙平台熱及平台上的內容經濟。 大齒輪還未定位,卻已見許多元宇宙分流的蓬勃發展了,如非同質化貨幣(NFT)、虛擬/數位貨幣和去中心化商業。其中,我們必須特別注意元宇宙社交維度的商機。
2021年9月,Facebook創辦人祖克伯提出元宇宙的概念,全世界爭相闖進這塊科技處女地,究竟Facebook 2.0的Metaverse會不會是數位經濟3.0呢?
不知從哪一年開始,台灣迸出了許多產業「元年」,像是AR元年、AI元年、地方創生元年、5G元年等,只要元年一出,許多企業便奮不顧身地想變身為新產業鏈的一份子,搭上潮流,發光發熱。 台灣企業爭先搶入電動車生產鏈,不論是電子業還是代工製造業,聯盟遍地開花,深怕錯失進場良機。
2022年全球科技業可說是歷經了一場浩劫:虛擬貨幣崩盤、NFT泡沫化、科技股狂跌、巨頭反壟斷大戰、中國政府打壓、半導體斷鏈等。我曾和身邊幾位知名經濟學者聊過相關議題,有趣的是,實體經濟跟數位經濟專家的論點不太一樣。 以往我們認為經濟衰退多伴隨兩個特徵:一、經濟產出萎縮;二、失業率上升。
瀏覽網頁時,不時會跳出如何經營品牌、提升品牌行銷力的廣告,也有許多廠商熱情私訊,禮貌詢問我是否需要品牌行銷,這不禁讓我思考:數位世界真的有「品牌」的概念嗎? 核心原因是競爭者太多。Web2.0打開了自媒體大門,自架網站並非難事,品牌競爭無遠弗屆,更超越時代的限制。
回顧2021年的數位科技新寵——聲音社群媒體ClubHouse、非同質化代幣NFT、元宇宙(Metaverse)等,確實引燃了一片火樹銀花;至於2022年,它們又將如何左右數位科技的發展呢? 追逐元宇宙成為顯學 次世代網路應用興起
2021年祖克伯提出了元宇宙的概念,為險陷停滯的數位經濟注入了活水,其後更帶動了:虛擬實境穿戴裝置的需求、元宇宙平台熱及平台上的內容經濟。 大齒輪還未定位,卻已見許多元宇宙分流的蓬勃發展了,如非同質化貨幣(NFT)、虛擬/數位貨幣和去中心化商業。其中,我們必須特別注意元宇宙社交維度的商機。
2021年9月,Facebook創辦人祖克伯提出元宇宙的概念,全世界爭相闖進這塊科技處女地,究竟Facebook 2.0的Metaverse會不會是數位經濟3.0呢?
不知從哪一年開始,台灣迸出了許多產業「元年」,像是AR元年、AI元年、地方創生元年、5G元年等,只要元年一出,許多企業便奮不顧身地想變身為新產業鏈的一份子,搭上潮流,發光發熱。 台灣企業爭先搶入電動車生產鏈,不論是電子業還是代工製造業,聯盟遍地開花,深怕錯失進場良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現在看到自己的Podcast突然想到去年有段時間突然就想試試看錄Podcast,所以就來覆盤一下那時候的熱血XD 雖然只有錄了三集,但那時候做了蠻多功課,想說也來覆盤順便分享給也有興趣做Podcast的人! Podcast 推薦 之前有嘗試錄製 podcast 以來,我發現了許多值得推薦的節目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製作Podcast的過程,從硬體到軟體的選擇,包含錄音設備的選擇以及遠端錄音的方式,以及節目後製的軟體選擇。作者也提到了在製作過程中碰到的一些問題和注意事項。如果你對Podcast製作有興趣,可以參考一下作者的經驗分享。
Thumbnail
台灣Podcast市場迎來新熱潮,各式中文Podcast節目層出不窮,讓通勤變得更有趣!《青春愛消遣》以搞笑閒聊風格吸引聽眾,《馬克信箱》分享人生故事,《Dada阿姨說故事》溫馨動人。還有知名YouTuber呱吉的《呱吉電台》,觀察人生、訪談名人。這些節目帶給你豐富多樣的收聽體驗,快來一探究竟!
Thumbnail
EP33精華重點: 1.為什麼錄製Podcast: Podcast是一個方便的平台,聽眾可以隨時隨地收聽 製作成本相對較低,卻能達到良好效果 可透過聲音建立與聽眾更緊密的關係 2.製作Podcast的經驗分享: 運用AI工具如ChatGPT、Claude等,協助構思主題和生成內容
Thumbnail
最一開始錄podcast ,是因為覺得一事無成、原地打轉的自己,隨便找一件事情做都好。於是就開始錄起了podcast來。 但我其實口才很差,要自說自話的錄pocast,真的要克服種種阻礙。所以最一開始,我錄製總是有一集沒一集的......
Thumbnail
一開始會接觸到「台通」是經由朋友推薦,在這之前我完全沒有聽Podcast的習慣,只知道是一種最新流行的廣播類節目,很少接觸廣播和只愛聽音樂的我也提不起什麼興趣去嘗試,直到有一次跟一個朋友聊天時,我才正式開啟我的Podcast之路。
Thumbnail
Podcast市場逐漸擴散且普及,各平台積極爭奪市佔並提供付費會員機制,這篇文章深入觀察了Apple Podcast、Spotify、KKBOX等平臺的優勢與特點。歡迎讀者與優雅阿姨分享使用哪個收聽平台,對於想經營Podcast市場的人來說,一定要進來🎧聽看看囉。
Thumbnail
Podcast原本只是iOS體系中的一個APP,到現在託管商、音樂串流平台等都可以收聽🎧大家都想爭取使用者關注,從中置入廣告進而獲利。🧐未來Podcast市場會是怎麼樣的大亂鬥呢?
Thumbnail
更特別的是,我也是第一次以創作者的角度深掘,來反思聽者受眾的立場,對此我又該如何秉持何種創作者的態度與標準。關於創作者心態與自我調適,我認為這是對於創作者是否能長遠持續保持產出,同時又不致迷失自我的兩大動脈,更是讓自身與節目更加茁壯成長的轉捩點,這部分我特別心有戚戚焉!(笑,希望之後....
Thumbnail
🌟收聽平台上這麼多檔節目,為什麼聽眾要選你的節目來聽?
現在看到自己的Podcast突然想到去年有段時間突然就想試試看錄Podcast,所以就來覆盤一下那時候的熱血XD 雖然只有錄了三集,但那時候做了蠻多功課,想說也來覆盤順便分享給也有興趣做Podcast的人! Podcast 推薦 之前有嘗試錄製 podcast 以來,我發現了許多值得推薦的節目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製作Podcast的過程,從硬體到軟體的選擇,包含錄音設備的選擇以及遠端錄音的方式,以及節目後製的軟體選擇。作者也提到了在製作過程中碰到的一些問題和注意事項。如果你對Podcast製作有興趣,可以參考一下作者的經驗分享。
Thumbnail
台灣Podcast市場迎來新熱潮,各式中文Podcast節目層出不窮,讓通勤變得更有趣!《青春愛消遣》以搞笑閒聊風格吸引聽眾,《馬克信箱》分享人生故事,《Dada阿姨說故事》溫馨動人。還有知名YouTuber呱吉的《呱吉電台》,觀察人生、訪談名人。這些節目帶給你豐富多樣的收聽體驗,快來一探究竟!
Thumbnail
EP33精華重點: 1.為什麼錄製Podcast: Podcast是一個方便的平台,聽眾可以隨時隨地收聽 製作成本相對較低,卻能達到良好效果 可透過聲音建立與聽眾更緊密的關係 2.製作Podcast的經驗分享: 運用AI工具如ChatGPT、Claude等,協助構思主題和生成內容
Thumbnail
最一開始錄podcast ,是因為覺得一事無成、原地打轉的自己,隨便找一件事情做都好。於是就開始錄起了podcast來。 但我其實口才很差,要自說自話的錄pocast,真的要克服種種阻礙。所以最一開始,我錄製總是有一集沒一集的......
Thumbnail
一開始會接觸到「台通」是經由朋友推薦,在這之前我完全沒有聽Podcast的習慣,只知道是一種最新流行的廣播類節目,很少接觸廣播和只愛聽音樂的我也提不起什麼興趣去嘗試,直到有一次跟一個朋友聊天時,我才正式開啟我的Podcast之路。
Thumbnail
Podcast市場逐漸擴散且普及,各平台積極爭奪市佔並提供付費會員機制,這篇文章深入觀察了Apple Podcast、Spotify、KKBOX等平臺的優勢與特點。歡迎讀者與優雅阿姨分享使用哪個收聽平台,對於想經營Podcast市場的人來說,一定要進來🎧聽看看囉。
Thumbnail
Podcast原本只是iOS體系中的一個APP,到現在託管商、音樂串流平台等都可以收聽🎧大家都想爭取使用者關注,從中置入廣告進而獲利。🧐未來Podcast市場會是怎麼樣的大亂鬥呢?
Thumbnail
更特別的是,我也是第一次以創作者的角度深掘,來反思聽者受眾的立場,對此我又該如何秉持何種創作者的態度與標準。關於創作者心態與自我調適,我認為這是對於創作者是否能長遠持續保持產出,同時又不致迷失自我的兩大動脈,更是讓自身與節目更加茁壯成長的轉捩點,這部分我特別心有戚戚焉!(笑,希望之後....
Thumbnail
🌟收聽平台上這麼多檔節目,為什麼聽眾要選你的節目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