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04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屬於你的道德經 -- 7. 你是一個容器嗎?

你以為的你,總是注重著「有」,而忽略了「無」。就像音樂旋律的優美,除了音符,音樂家如何處理音符跟音符的間隙,常常會帶來不同的感受。一幅畫,也不會把整面填滿,所留下的空間,對構圖的美,極其重要。滿滿的沒有空間,反而喪失了生命力。 即使活在地球上,也常常忘了空氣的存在。
觀察自然中,很多事物的演化,是至少有兩種勢一起生化作用而發展的。例如走路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而將咱們與地球分別分開來,兩種力一起存在。議會的兩黨政治,共同決議了法案。自然界中的動物與植物,維持了生態的平衡。生物中有男有女,維持了種族的延續。這樣兩勢的互動,咱們稱為陰與陽。而這陰與陽的互動,我們稱之為道的運作。它的模式即是所謂的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反」是指兩種因分別而生成的,不相同的勢。因分別而生成的兩種不相同的勢,互相作用生化,是道的運作模式。其ㄧ為另ㄧ之反。其一作動,另ㄧ必作動。這是應理。陰陽相生相制。而且會在勢弱的地方,產生新的間隙,也因新的間隙,而產生這兩種勢的再平衡。仔細觀察太極拳,便可以看到,是常常利用對手因為勢高而盡後,而自己失衡,這即是這句的應用。
「有」與「無」是兩種狀態,因為分別分裂而一起生成,兩相生化,互相平衡。如果一方的勢,大於另一方,「道」也會令其平衡。在「有」的狀態看,「有」為陽「無」為陰;在「無」的狀態看,「有」為陰「無」為陽。
新的間隙會產生新的空間,容納新的生化,進而達到新的平衡。因此如果將「無」的空間填滿了,超過它的本來的大小,再平衡是會發生的。「致虛極」入「無」,是最大的「弱」,沒有力矩,是最大的空隙,容納所有的生化。
所以第九章說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裝東西超出容器的容量,很容易掉出容器,不如剛剛好可以維持平衡就好。把工具打磨的很銳利,也不可能一直維持銳利。將金玉塞滿了整個空間,也不會永遠守住,富貴而驕傲自滿,會自行出現過失。以上都是對「有」的過度追求而超出了所能承受的空間;事情完成,你不因身體慾望情緒而爭占執有,保持空間,這即是天道。這個是指「過」於爭占,即會再平衡。如何是太「過」?如果你認為自己是一個容器,那就跟容器大小有關。如果「你」是「無」,哪麼即可容天下萬物。
那麽「你」是一個容器嗎?
第十章說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 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
抱持著己意跟身體與外物牢牢的在一起,這樣可以「無」是「中虛」的嗎?這樣可以不死嗎?專注練習呼吸,練習讓身體柔軟,這樣可以回到像嬰兒一樣的身意相和嗎?為了維持心的清靜,屏除一切的外相,這樣「無」可以有缺嗎?這樣不會出現缺陷嗎?愛國治民,可以在「無」作為嗎?可以不為了什麽嗎?眼睛開開閉閉,可以創造出什麼嗎?展示了所有事物之後,「無」還有意之所向嗎?
前面三句談的是,在「有」進行超越容量的過多的追求;後面三句談的是「無」中生有的時候,你是「無」嗎?
「國」框框中有「或」,有框框即有分別,不是這個就是那個,把其中一個放於意內,
即成了一個架構,一個「國」,是有排他性的。
「愛國治民」意上有特定的架構,調理自己的身體。
「天門」指的是眼睛,這個跟第五十九章談的「早服」有關。指的是眼睛開開閉閉,心意一直加上評判分別,那麽你有創造出你要創造的事物了嗎?
整章談的是「意不在意處」。當意不在意處時,無即為用。明白了無為用,那「有」是什麼角色呢?
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這邊談的是「有」界定切割出範圍,而「無」是整體的起用之處。房子是用它的空間,杯子適用它的空間,窗戶是用它的空間。「無」「有」俱足互相協調時,特定的功能即可展示。這章要說的是以無為用,陰陽兼具。
陰陽兼具是道運作的樣貌。即是所謂的「襲明」。
「明」一日一月,指陰陽兼具。
「襲」指的是籠罩,布滿。「龍」「衣」,指神意。即是「ㄧ」。對神而言,神意一體;對意而言,各在兩端。
「襲明」神意布滿,陰陽具足。
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完整的行為是沒有痕跡的,完整的言語是沒有漏洞空隙責貶的,完整的計算是不用工具推算的,完整的關閉是沒有機關結構因而不可以打開,完整的結是沒有繩子的約束因而不可以被解開。所以聖人以恆定的完整救人,所以沒有人被遺棄;以恆定的完整救物,所以沒有棄物。這即是所謂的神意布滿陰陽具足。所以陰陽完整,有無具足的人,是陰陽不完整的人要師法的對象;陰陽不完整的人,會成為陰陽完整的人生化萬物的「有」,是界定萬物的資源。不使得陰陽「無」「有」具足呈現,不使「有」界定功能,看起來好像明白道理,卻是不明白「道」的運作,這是無有生化玄之又玄的重要關鍵。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