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Yi 的問疑
首頁
屬於你的道德經
討論區
易經籤詩占卜
彈指於光影交錯之間
易筆記
關於
屬於你的道德經
27
公開內容
人文生活
全部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AskYi
2022/09/13
發佈於
屬於你的道德經
屬於你的道德經 -- 27. 施與受
甜香沁入道 淡紫映心來 清風過眼前 花雨落滿天 第四十九章「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聖人恆在「無」的狀態,以百姓心為己心。 「信」即是使民得其所欲。
#
老子
#
道德經
#
青蚨
6
留言
AskYi
2022/09/13
發佈於
屬於你的道德經
屬於你的道德經 -- 26. 身意相和
千江有水千江月 。萬里無雲萬里天
#
老子
#
道德經
#
青蚨
喜歡
留言
AskYi
2022/09/13
發佈於
屬於你的道德經
屬於你的道德經 -- 25. 物外。相內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反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專於物外 。專於相內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體不懼怕大能量的衝擊,則大能量即會來到。 正因爲不滿足,所以不滿足。 「厭」是指滿足。
#
老子
#
道德經
#
青蚨
喜歡
留言
AskYi
2022/09/13
發佈於
屬於你的道德經
屬於你的道德經 -- 24. 成事在我
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 第六十三章「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小,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無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大是小的累加,以意全其未成之相。 「古」十口,靈的形狀。
#
老子
#
道德經
#
青蚨
喜歡
留言
AskYi
2022/09/13
發佈於
屬於你的道德經
屬於你的道德經 -- 23. 為下。服務至上
一在你之中,你在一之內 第六十一章「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心神處於「下」而產生或與惑,道所生化的萬事萬物交會於此。
#
老子
#
道德經
#
青蚨
喜歡
留言
AskYi
2022/09/13
發佈於
屬於你的道德經
屬於你的道德經 -- 22. 淘金與行運
ㄧ葉可知秋 . ㄧ葉可蔽目 想法太多,而呈現於外,是呼吸時會用到的材料。呼吸時,想法太多,會示現於外。
#
老子
#
道德經
#
青蚨
2
留言
AskYi
2022/09/13
發佈於
屬於你的道德經
屬於你的道德經 -- 21. 貴德。誠於中形於外
想落天外 局自變生 白雲舒捲 從風便滅 大江無風 浪濤自涌 江潮海平 明月共生 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救」即是止。
#
老子
#
道德經
#
青蚨
1
留言
AskYi
2022/09/12
發佈於
屬於你的道德經
屬於你的道德經 -- 20. 事無。期待與想法。足
上一章提到「成為受方」與增加「受」的機會,在數學上有一個很著名的提問,稱為三門問題,或是「蒙提霍爾問題」(英文:Monty Hall problem)。 在這裡談這個話題是因為,選擇,習慣,受方,三者的關係與如何運作,咱們得好好的把它們看清楚來。
#
老子
#
道德經
#
青蚨
3
留言
AskYi
2022/09/07
發佈於
屬於你的道德經
屬於你的道德經 -- 19. 感受與受方。沖氣以為和。無有入無間
莫比烏斯環展示了一個對應且合一的拓墣結構。也許可以讓咱們有更深一層的感受。 「你」是展成什麼樣子的感受接收器,「我」即相應而產出相應之「物」。即是所謂的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唯能合上,能感而受之,是真的受方。
#
老子
#
道德經
#
青蚨
6
留言
AskYi
2022/09/06
發佈於
屬於你的道德經
屬於你的道德經 -- 18. 解開你的封印。參與。糾纏
科技的發展,使的人類的限制,一步一步的往外推,生活有了跟以往不同的體驗。然而咱們真的了解自己嗎?而咱們的限制,究竟是在哪裡呢? 人的身體是有所限制的,而在沒有被限制的那一端,卻因為身份認同與標籤的尋找,將「你」封印在各式各樣的「有」上面。由於這樣的封印,分離於是產生,即是一生二,二生三。
#
老子
#
道德經
#
青蚨
4
留言
AskYi
2022/09/06
發佈於
屬於你的道德經
屬於你的道德經 -- 17. 造勢。中孚之小過。頤之大過
道德仁義禮,在道德經中談的是神、意、體及它們與道的關係。而不是在談論價值觀,價值觀會隨著時間空間而演化不斷,也是社會文化的產物。 道是宇宙運行的原理方式,萬事萬物依道而行,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是這樣。 德是人的所得,種種分別分裂各得其所缺。 禮是人的行為。終日勤奮,以完成架構。 實相與真相相反。
#
老子
#
道德經
#
青蚨
喜歡
留言
AskYi
2022/09/05
發佈於
屬於你的道德經
屬於你的道德經 -- 16. 吸喜呼福止息,靜與鬆
欲是體的事,引發分別與爭占。如果「意」以為己是體,意即會用體的方式帶來感受與情緒,侯王即不是守在自己的位置。 你是「炁」,你跟體的互動是專注於呼吸之間的感受。「吸」時感受生命的「喜」悅,「呼」時其意由複雜而專一,如此「神」得以示「福」。依著「德慮安靜定」的功夫,於無中「定名」即是「謀」。
#
老子
#
道德經
#
青蚨
5
留言
AskYi
2022/09/05
發佈於
屬於你的道德經
屬於你的道德經 -- 15. 洗心退藏於密,定名成相
當心不復存時,想即成相;合一,必然有所感受,而成咸,即成全。 感同身受,感而遂通。大部分的人的陳述與經驗,是由想而來的,是推敲來的,不是由合一,感受來的。合一即容,容即溶,是互相流動的。不合一,即著。能知人者,必合一。以為知人者,是推敲,沒有合上。
#
老子
#
道德經
#
青蚨
喜歡
留言
AskYi
2022/09/05
發佈於
屬於你的道德經
屬於你的道德經 -- 14. 氣定神閒
每一項技能,運用到即精妙時,咱們都稱其為神乎其技。專業職人或是運動競技高手,無一不是通過大量的練習而成為了習慣,而能施展高超的技藝。而這專業的技藝即是稱為「術」,透過術而呈現的意境,則可以看見專家們所要呈現的「道」。能達到神乎其技的境界都是道術合一的。
#
老子
#
道德經
#
青蚨
喜歡
留言
AskYi
2022/09/05
發佈於
屬於你的道德經
屬於你的道德經 -- 13. 守中制陰陽
前文提到,價值觀與結構是社會運行的必要,沒有了它,分別與分裂即會更加重。就像在市場交易,如果沒有了彼此信任的基礎,貨物的交換即會沒有效率。而價值觀是信任運作的平台。然而有了價值觀後,人常常落入了分別而執一端。在這邊分享一下十一郎買竹筍的故事。
#
老子
#
道德經
#
青蚨
喜歡
留言
AskYi
2022/09/05
發佈於
屬於你的道德經
屬於你的道德經 -- 12. 價值觀與結構
既然上了戲台,也知道結局跟排場是跟「你」息息相關,這樣「你」要如何編劇呢?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人都自以為「是」,是因為自己是「非」。
#
老子
#
道德經
#
青蚨
喜歡
留言
AskYi
2022/09/05
發佈於
屬於你的道德經
屬於你的道德經 -- 11. 自然即必然
自然而然,道使自然得以展示,道法自然,自然即是必然。 追求天人合一的「你」,得要明白是你合了天地,還是天地合了你?是你容了天地,還是天地容了你?而這個「容」,也是一個過程。不溶,即著了。其精要在第十六章。 聽之不聞名曰希。希即是心聲,意。自然即是必然。 風是巽卦,巽卦也代表意。
#
老子
#
道德經
#
青蚨
喜歡
留言
AskYi
2022/09/05
發佈於
屬於你的道德經
屬於你的道德經 -- 10. 澹泊明志,寧靜致遠
在一些傳統的戲台前面,會有ㄧ些傳世的對聯,其中有ㄧ對肯定是高人留下的,其文如下, 「非幻非真只要留心大結局,或今或古誰知著眼好排場」 「非幻非真只要留心大結局,是虛是實當須著眼好排場」 前文提到「在當下感受」純然臨在,而「臨」跟「觀」是一對的卦。一在戲台上,ㄧ在戲台下。臨觀之義,或與或求。
#
老子
#
道德經
#
青蚨
喜歡
留言
AskYi
2022/09/05
發佈於
屬於你的道德經
屬於你的道德經 -- 9. 在,當下,感受
你是身體嗎?如果是,為何連呼吸都不能由「你」自由控制? 你在身體外面嗎?如果是,為何可以感覺到肚子餓? 你是記憶嗎?如果是,為何記憶有時會變來變去,有時還自己造假? 你是情緒嗎?如果是,為何來去無蹤,莫名其妙? 你是感受嗎?如果是,為何不能持續存在? 你在哪裡? 你在嗎?
#
老子
#
道德經
#
青蚨
喜歡
留言
AskYi
2022/09/05
發佈於
屬於你的道德經
屬於你的道德經 -- 8. 作為一個聖人
前面提到,以無為用,陰陽兼具。如果只有側重「無」,而不讓「有」展現,這個也不是明白人。明白了以無為用,以有界定,陰陽兼具,那要如何在日常生活裡,確實施行呢?要明白它,得先把「無」「有」再弄的更清楚些。要清楚「無」跟「有」的分別,得先弄清楚什麼是感受。
#
老子
#
道德經
#
青蚨
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