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銀貨兩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購物是愉悅的事,可一到結帳隊伍我就忍不住要皺眉頭了。倒不是因為要掏錢或是排隊的關係,而是現在的結帳都像在盤查身世。有會員嗎?後方商品要加購嗎?要升級豆子嗎?要參考新出爐的手工餅乾嗎?要印發票嗎?有停車嗎?一連串問號轟炸,基本上我都是微笑又不失禮貌地搖頭。
  那天趁颱風登陸之前去買了菜,除了收下找零之外,還要收拾一堆細瑣單據,購物名細、優惠券、停車券....數一數比我皮夾內的鈔票還多張。排在我前面的客人很狠心,店員才問第一個問題他就回答「都不要」便轉頭走人。心想:好帥氣啊,我做不到。我想店員無奈地詢問,那我也勉為其難地配合,畢竟他一天可能要問一百遍。
如果改問:今天過得好嗎?今晚煮什麼呢?這樣的寒暄我會樂意回答。
  那天聽到令我噴飯的是,現在有自助餐店要用手機點餐。客人站在店員面前不能直接用「手指」點餐,要用手機點餐。科技的功能是便利,這樣的點餐方式豈不是脫褲子放屁,我們與菜的距離不過就六十公分吧。
  我的消費習慣很老派,只要是面對面交易我大多是用現金付款,現在多元支付的方式反常讓我暈頭轉向,我也反省自己的落伍想努力跟上時代腳步。但最近發現我這現金消費習慣可是和股神巴菲特相同呢,我想還是保持現狀好了。
  我懷念起以前傳統發票的年代,收錢找錢,結束走人,多麼簡單俐落啊!
avatar-img
90會員
138內容數
一道光、一抹笑、一頓飯、一本書、一部劇.....都可以好好聊下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子菁選日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記得第一次發現糖醋醬的成分是番茄醬和白醋的時候,我內心驚呼不可思議,對我而言番茄醬代表西方,白醋是東方的,是什麼緣分讓他們攪和在一起,而且還這麼美味甜蜜。最近的衝擊則是美乃滋和醬油,我的調味邏輯被摧毀了,難道我們在外面餐廳吃到的美味都是這樣南轅北轍的搭配嗎。是誰!誰這麼大膽願意犧牲自己的味蕾。
  我有這個怪僻,會留意紅綠燈。不是路上的,是生活裡的。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只要一到某個地方我的紅綠燈雷達就會開啟,莫名比別人更容易抓到紅綠黃的組合,像是三個朋友的衣著、三個小孩手裡拿的零食,或是小到某人錢包裡面的三張卡片,有時候連昏暗的電影院裡也可以。
  因為手腕疼痛去看骨科,醫生邊看著X光片嘴裡念著專有名詞,我彷彿戴上耳塞一樣只聽見嗡嗡聲,反正就是發炎。   而根據看病經驗,病因通常大概一半已知,一半未知。而已知裡面還包含遺傳這麼未知的答案,所以我老認為找病因像是狗在追著自己的尾巴,還沒找到前就以暈頭轉向,或許這也算是一種鴕鳥心態吧。
是這樣的,關於出遊我向來是個龜毛的人,太冷不想出門,太熱也不想出門,行程太突然不行,太僵硬也不行。有時候我都想掐我自己大腿。不過我最近練習當個Yes woman。 上個月買了兩張露營椅準備效仿這樣的休閒模式,但我遲遲未開張,誰叫梅雨季節後緊接著漫長的酷暑呢。   
有人也喜歡這種無聊的食物嗎?愛上營養口糧是在胃炎發作的時候,但結緣的契機是因為地震。 隔天決定挑戰胃的敏感度。在此之前,我沒有吃營養口糧的印象,只聯想到軍隊,而且外觀很像豆腐干棉被,方正不阿。看一下熱量表,一片59.6卡,一包10片賣12元,除了營養也是抗漲良品。
我的童年裡是沒有漫畫的,連少女漫畫都沒有,不是不看而是看不懂(愧)。以為一格一格跟著看就好,但常有超乎秩序的編排令我無法捉摸,所以和動漫的緣分就很淺薄。不過自疫情以來常和另一半窩在家裡看劇,為了男女平等,我陪他看動漫,沒想到激發了四十歲女子的二次元症候群。
記得第一次發現糖醋醬的成分是番茄醬和白醋的時候,我內心驚呼不可思議,對我而言番茄醬代表西方,白醋是東方的,是什麼緣分讓他們攪和在一起,而且還這麼美味甜蜜。最近的衝擊則是美乃滋和醬油,我的調味邏輯被摧毀了,難道我們在外面餐廳吃到的美味都是這樣南轅北轍的搭配嗎。是誰!誰這麼大膽願意犧牲自己的味蕾。
  我有這個怪僻,會留意紅綠燈。不是路上的,是生活裡的。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只要一到某個地方我的紅綠燈雷達就會開啟,莫名比別人更容易抓到紅綠黃的組合,像是三個朋友的衣著、三個小孩手裡拿的零食,或是小到某人錢包裡面的三張卡片,有時候連昏暗的電影院裡也可以。
  因為手腕疼痛去看骨科,醫生邊看著X光片嘴裡念著專有名詞,我彷彿戴上耳塞一樣只聽見嗡嗡聲,反正就是發炎。   而根據看病經驗,病因通常大概一半已知,一半未知。而已知裡面還包含遺傳這麼未知的答案,所以我老認為找病因像是狗在追著自己的尾巴,還沒找到前就以暈頭轉向,或許這也算是一種鴕鳥心態吧。
是這樣的,關於出遊我向來是個龜毛的人,太冷不想出門,太熱也不想出門,行程太突然不行,太僵硬也不行。有時候我都想掐我自己大腿。不過我最近練習當個Yes woman。 上個月買了兩張露營椅準備效仿這樣的休閒模式,但我遲遲未開張,誰叫梅雨季節後緊接著漫長的酷暑呢。   
有人也喜歡這種無聊的食物嗎?愛上營養口糧是在胃炎發作的時候,但結緣的契機是因為地震。 隔天決定挑戰胃的敏感度。在此之前,我沒有吃營養口糧的印象,只聯想到軍隊,而且外觀很像豆腐干棉被,方正不阿。看一下熱量表,一片59.6卡,一包10片賣12元,除了營養也是抗漲良品。
我的童年裡是沒有漫畫的,連少女漫畫都沒有,不是不看而是看不懂(愧)。以為一格一格跟著看就好,但常有超乎秩序的編排令我無法捉摸,所以和動漫的緣分就很淺薄。不過自疫情以來常和另一半窩在家裡看劇,為了男女平等,我陪他看動漫,沒想到激發了四十歲女子的二次元症候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越來越多的餐廳和早餐店開始使用掃碼點餐,但作者對此表示不滿,認為使用掃碼點餐很煩人。作者認為掃碼點餐並不能省時,並會降低店家與客人之間的親切服務感。文章中描述了一些點餐時出現的問題和困擾。
Thumbnail
每個月搭月會來這裡一次採購些東西,一樓的美食街也差不多都吃過,這次想吃個不一樣的,就找個人少的來吃,點了餐習慣性的拿出信用卡刷卡,老闆說不刷卡,呆了一下,老闆又重複了一次,不刷卡,才趕緊拿錢給他,以免受到白眼。說要15分鐘才來拿,好吧。就回座位等。 這時刷手機才看到這家店叫"樂食匯 Laplace
Thumbnail
福岡一家超市逆向推出友善收銀專櫃,這個專櫃是幫助年長者或行動不便者設計,在這結帳不會催促客人,取錯商品或是看錯價錢都不會被責罵,可以放鬆地用自己的步調結帳。 與傳統商業追求效率的方式背道而馳,但卻逆勢增加營業額,其結果值得令人反思。
Thumbnail
許多國家的商店與餐廳都導入自助結帳、自助點餐系統,這樣的趨勢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方向。人工智慧的發展更加推動了自助結帳與無人化商店的普及。這篇文章介紹了在日本旅遊時發現的自助收銀機更進化的情況,以及在歐洲的自助點餐機和無人化商店的發展。自助結帳或是人工結帳,你更喜歡哪一種呢?
Thumbnail
身為消費者,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才剛完成結帳,下一秒緊接著被店員以「下一位!」或「結帳請往前喔」此類提醒聲,催促得手忙腳亂倉皇逃離現場的經驗?超商、加油站、得來速,通常在這些地方消費,我可以感受到這些店員們的眾多工作守則其中一項應該是:結帳後三秒鐘內接待下一組顧客。
中午餓極,卻又沒了現。拿著自家的小便當,先是到了魚丸湯店,想刷PAY。誰知大熱天走到了竟然是當週公休日。到對面的麵店,得知只收現金。只好往另一個常去的便當餐廳走去,順路領錢。 誰知無卡提款也遇到點問題,讓我去了兩家超商才取到現。 到了便當餐廳高朋滿座,我點餐後坐到一對母女相鄰而坐的桌,眼
昨天晚上過客到全聯採購,真不該晚上去的,剛好碰到買晚餐食材的人潮,光結帳就有得等的° 好不容易輪到過客結帳,一如往常的打開全聯APP想要用全支付刷卡,尷尬的竟然不能使用(原來換手機,整個信用卡資料要重綁),還好身上有帶錢包° 結完帳同時跟一位男士走出大門,這時防盜鈴響了起來,我跟這位男士都傻
Thumbnail
採買的時候,你常去超市賣場還是菜市場呢?以前,上班的路線會經過菜市場,我總是趕著上班匆匆路過,只有週末才特地去一趟。一日三餐的食材,大部分的時候,我是去超市採買。但是,超市裡的食物越來越貴,現在我也是菜市場的常客之一。
Thumbnail
現在許多地方都是是手機點菜,要掃QR Code,小小的螢幕許多餐點,兩人討論了一下就點了菜,一個雙響丼,一個咖哩飯。確定送餐前問你怎麼付款,我愣了一下,還是到櫃檯結了帳。現今的支付方式逐漸擴展至支援電子工具,如街口支付、linepay等。與以前相比,現在與金錢接觸的機會愈來愈減少。這樣的轉變有其優缺
台灣本地的行動支付做輸人家真的是有原因的。一家常去的麵包店,同時有台灣PAY與LINEPAY,以往都習慣用LINEPAY結帳,顯示付款碼給店員刷就完成交易。 今天心血來潮覺得偶爾用一下申請卻沒在用的台灣PAY,結果......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越來越多的餐廳和早餐店開始使用掃碼點餐,但作者對此表示不滿,認為使用掃碼點餐很煩人。作者認為掃碼點餐並不能省時,並會降低店家與客人之間的親切服務感。文章中描述了一些點餐時出現的問題和困擾。
Thumbnail
每個月搭月會來這裡一次採購些東西,一樓的美食街也差不多都吃過,這次想吃個不一樣的,就找個人少的來吃,點了餐習慣性的拿出信用卡刷卡,老闆說不刷卡,呆了一下,老闆又重複了一次,不刷卡,才趕緊拿錢給他,以免受到白眼。說要15分鐘才來拿,好吧。就回座位等。 這時刷手機才看到這家店叫"樂食匯 Laplace
Thumbnail
福岡一家超市逆向推出友善收銀專櫃,這個專櫃是幫助年長者或行動不便者設計,在這結帳不會催促客人,取錯商品或是看錯價錢都不會被責罵,可以放鬆地用自己的步調結帳。 與傳統商業追求效率的方式背道而馳,但卻逆勢增加營業額,其結果值得令人反思。
Thumbnail
許多國家的商店與餐廳都導入自助結帳、自助點餐系統,這樣的趨勢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方向。人工智慧的發展更加推動了自助結帳與無人化商店的普及。這篇文章介紹了在日本旅遊時發現的自助收銀機更進化的情況,以及在歐洲的自助點餐機和無人化商店的發展。自助結帳或是人工結帳,你更喜歡哪一種呢?
Thumbnail
身為消費者,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才剛完成結帳,下一秒緊接著被店員以「下一位!」或「結帳請往前喔」此類提醒聲,催促得手忙腳亂倉皇逃離現場的經驗?超商、加油站、得來速,通常在這些地方消費,我可以感受到這些店員們的眾多工作守則其中一項應該是:結帳後三秒鐘內接待下一組顧客。
中午餓極,卻又沒了現。拿著自家的小便當,先是到了魚丸湯店,想刷PAY。誰知大熱天走到了竟然是當週公休日。到對面的麵店,得知只收現金。只好往另一個常去的便當餐廳走去,順路領錢。 誰知無卡提款也遇到點問題,讓我去了兩家超商才取到現。 到了便當餐廳高朋滿座,我點餐後坐到一對母女相鄰而坐的桌,眼
昨天晚上過客到全聯採購,真不該晚上去的,剛好碰到買晚餐食材的人潮,光結帳就有得等的° 好不容易輪到過客結帳,一如往常的打開全聯APP想要用全支付刷卡,尷尬的竟然不能使用(原來換手機,整個信用卡資料要重綁),還好身上有帶錢包° 結完帳同時跟一位男士走出大門,這時防盜鈴響了起來,我跟這位男士都傻
Thumbnail
採買的時候,你常去超市賣場還是菜市場呢?以前,上班的路線會經過菜市場,我總是趕著上班匆匆路過,只有週末才特地去一趟。一日三餐的食材,大部分的時候,我是去超市採買。但是,超市裡的食物越來越貴,現在我也是菜市場的常客之一。
Thumbnail
現在許多地方都是是手機點菜,要掃QR Code,小小的螢幕許多餐點,兩人討論了一下就點了菜,一個雙響丼,一個咖哩飯。確定送餐前問你怎麼付款,我愣了一下,還是到櫃檯結了帳。現今的支付方式逐漸擴展至支援電子工具,如街口支付、linepay等。與以前相比,現在與金錢接觸的機會愈來愈減少。這樣的轉變有其優缺
台灣本地的行動支付做輸人家真的是有原因的。一家常去的麵包店,同時有台灣PAY與LINEPAY,以往都習慣用LINEPAY結帳,顯示付款碼給店員刷就完成交易。 今天心血來潮覺得偶爾用一下申請卻沒在用的台灣PAY,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