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結帳櫃檯前落荒而逃的消費者

2024/04/15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身為消費者,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才剛完成結帳,下一秒緊接著被店員以「下一位!」或「結帳請往前喔」此類提醒聲,催促得手忙腳亂倉皇逃離現場的經驗?超商、加油站、得來速,通常在這些地方消費,我可以感受到這些店員們的眾多工作守則其中一項應該是:結帳後三秒鐘內接待下一組顧客。

儘管那三秒鐘,我根本來不及結束手邊動作;儘管那三秒鐘,我的消費體驗尚未結束。常見的情況是店員通常會在自己的任務完成後,催促顧客往前移動。彷彿工廠生產流水線一般,機器的任務是完成這一站的工作,至於上一站或下一站是什麼,不干這一站的事。


同樣的,消費者的習慣也被養壞,店員才剛完成結帳步驟,顧不得前一位顧客正在收拾購買的商品以及錢包或付款用的手機,卻已迫不及待以購買的商品或自己的身體往櫃檯卡位。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同為排隊依序等候結帳的消費者,我們應該都明白被插隊的感受很糟糕。


必須先聲明,我並不推崇「顧客至上」、「以客為為尊」的服務精神。畢竟我來到這個場所,是為了獲取我需要的商品或服務,而店員是可以提供我協助的人。基於此,我認爲消費者與服務提供者(以下稱「店員」)之間是平等的。而店員在這裡,是因為這是他/她的工作,店員透過勞動換取薪資,當然也許更幸運的是還可從中獲得不僅止於薪資的滿足感。不過,如果足夠幸運,基本上店員們不會在工作中變成提供商品或服務的機器,成為資本工廠生產流水線的其中一站,既不知道整座工廠究竟在生產什麼,也不知道自己究竟為了什麼而運作。這荒謬且熟悉的畫面,即使並非從事服務業的你我,也不難想像身為店員的當事人在其工作中異化的處境。



見物不見人

場景一

「你好,結帳請往前。」店員無差別地提醒排隊顧客就結帳櫃檯定位。

可是明明前一位顧客還在收拾錢包和購買的商品啊!

「一共是109元。有會員、載具嗎?」店員問。

「會員、載具。我用街口支付。」解鎖手機人臉辨識後,切換至超商會員、電子發票載具條碼畫面。「我用街口支付。」收回手機,開啟行動支付付款碼,同時聽到店員的鼻子用力呼氣聲。再次將手機遞向店員,逼一聲,完成付款。

「你好,結帳請往前。」店員無差別地提醒排隊顧客就結帳櫃檯定位。


欸不是啊,不能給我三秒鐘的時間,讓我把手機收進背包、把躺在櫃檯上的麵包飲料拿走嗎?



場景二

排隊在A車道,前一位顧客正在收拾錢包,我將機車往前移動,駛入A車道。

「加油請往前喔!」此時,B車道加油員大聲呼喊。

見我似乎沒有打算倒車從A車道離開、轉往B車道,加油員再次大聲提醒「這裡可以加油喔!」

「這邊已經快好了,而且如果我還要移動過去會很麻煩。」我告訴加油員我決定不移動的考量。

「可是這樣你要再等喔。」加油員好心提醒我。

「九五,跳停。」但其實下一秒就輪到我的機車加油了。

打開手機刷電子發票載具條碼、遞上信用卡結帳、手機收進車廂、拿回信用卡並放進錢包,通常在這個時候會聽到加油員大聲朝向後方排隊車輛大喊:「加油請往前喔!」儘管此時我正在將錢包放回車廂。


幸好今天的B車道加油員給了我三秒鐘的時間,我終於得以好好關上車廂、跨上坐墊、發動機車、駛離加油站,完成在他們的工作項目以外的消費流程。



場景三

「請到下一個窗口結帳喔。」駛進得來速車道,在第一站窗口完成點餐後,店員提醒我。

將手機和信用卡遞出車窗外,在第二站窗口時,店員會先刷手機載具,再拿取信用卡進行刷卡。我將手機放到副駕駛座位上,再轉身將左手伸出車窗,領取剛完成刷卡的那張信用卡。

「請往前到下一個窗口取餐喔。」在第二站窗口店員完成結帳後,提醒我快快將車輛駛離第二站窗口,我只好先將信用卡和簽單丟向副駕駛座位上,顧不得要收進錢包這件事。因為如果我堅持要將信用卡和簽單收進錢包後再開車,會聽到店員再次提醒我:「請往前到下一個窗口取餐喔。」

「麻煩請先打開杯蓋喔!」第三站窗口店員取走環保杯,熟練地將飲料倒進杯中,將環保杯連同餐點紙袋一併遞向車窗給我。「這邊是您的餐點,祝您用餐愉快!」

第三站窗口店員迅速地將餐點紙袋遞向車窗給我,我將餐點拿進車窗後,往副駕駛座上一丟,再趕緊將杯蓋旋緊後,將環保杯塞進杯架,此地不宜久留般地將車輛駛離得來速。因為店員已出聲提醒「餐點都到齊了喔!」


回到家,停好車,看向混亂的駕駛座,得先收拾殘局。散落在駕駛座上的手機、信用卡、簽單、餐點紙袋,幸好今天的環保杯有順利塞進杯架,不然它也會是殘局的一部份。蠻好奇得來速的服務是否預設了副駕駛座有一位的小幫手,才不至於買份速食餐點卻得落荒而逃?



是不是,多元支付方式、電子發票、環保杯、不提供購物袋等機制,改變了傳統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交易模式,原本是由店員處理的工作項目,部分地轉移至消費者身上?而當消費者在執行原本是由店員處理的工作項目時,這個過程卻在因應提高效率與產值的績效衡量指標(KPI)而生的標準作業流程(SOP)中,被排除在服務範圍之外。店員們盡責地依照企業規範,快速處理了與「物」有關各種服務,但似乎無暇看見消費歷程中與「人」有關的感受與行為。


見物又見人

場景換到常見的兩大平價日系品牌「無印良品」與「UNIQLO」,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曾經歷在櫃檯前大排長龍等候結帳。排隊時的確難免有不耐煩的情緒,但當終於輪到自己結帳時,應該很少感受到被店員「催促」離開結帳櫃檯的緊張吧?

明明這兩個日系品牌也採用多元支付、電子發票、不提供購物袋,甚至如果是在百貨公司的櫃位,結帳流程中還需要額外處理刷百貨公司會員條碼、確認是否有開車(視百貨公司的停車場服務,可能是代幣感應或在POS機輸入車牌號碼)等工作項目,但在這裡消費,消費者通常可以感受到店員提供的服務,是持續到自己帶著購買的商品離開結帳櫃檯時的。

我尚未仔細研究、比較在「無印良品」、「UNIQLO」與超商、加油站、得來速的結帳流程細節,但依照我個人長期以來的消費經驗,大致可以觀察到幾點:

  1. 付款時,無論是透過現金、信用卡或行動支付,店員會等到顧客也完成手邊的工作後(找零或信用卡收進錢包、取回手機),才進入到下一個步驟,甚至有些貼心的店員還會提醒顧客:「慢慢來,沒關係。」
  2. 儘管店員在結帳的流程中,需要處理多元支付、刷電子發票手機載具條碼、刷百貨公司會員條碼、代幣感應或在POS機輸入車主車牌號碼等工作項目,但在進行每個項目時,都會告知顧客,並且在顧客也同樣完成該步驟的所需動作時,店員才會進入到下一個步驟。
  3. 不論顧客是自備購物袋或加價購買品牌購物袋,在結帳的過程中,是由店員將刷完條碼的商品一個個裝進購物袋中,最後與顧客再次確認購買的品項數量後,再將整袋商品交給顧客。即使顧客因為只買了少量商品,所以並未準備購物袋、也無加價購買品牌購物袋的需求,店員也會在結帳完成後,等待顧客將購買的商品全數取走並離開櫃檯後,再請下一位排隊的顧客移動到櫃檯進行結帳。



先撇除「無印良品」、「UNIQLO」這兩個品牌的員工訓練與流程制定,儘管在臺灣落地,也必然傳承了日系企業的服務精神。店員們提供的不僅僅是「物」的服務,同時也關心顧客的在整個消費歷程中的經驗與感受,將與「人」有關的面向也納入服務的範疇。

而相較於在日本當地消費時,店員們總是輕聲細語、堆滿笑容地鞠躬,那樣過分感受到顧客與店員之間距離的不自在,我更喜歡這些日系品牌來到臺灣之後,融合了屬於臺灣特色的人情味,距離少一些,但依然看見整個消費歷程中的人與物。


被數字追著跑的雇主、員工與消費者

我並不瞭解「無印良品」、「UNIQLO」的員工在工作滿意度是否優於超商、加油站、速食餐廳,也不確定在「無印良品」、「UNIQLO」任職的員工相較於在超商、加油站、速食餐廳的員工,是否前者在勞動中的疏離感較後者來得少。畢竟這些企業都是在資本主義的體系中紮根茁壯,店員所展現的聲音、語言、表情、姿態,是身處服務業的角色設定。

身為受薪階級的一員,我理解為五斗米折腰的無奈,我清楚只能實現老闆夢想不得不,我體會在工作中彷彿靈肉分離的無意義感。彷彿自己只是組織運作的其中一件工具或零件,而這項工具或零件是可替代的,當然,或許這是因為尚未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位置,或者說是「天職」。

在這個以數字為衡量標準的社會,效率、效益、產值都以數字計算。但,真的一切都可以換算成數字嗎?情緒、感受、意義,應該轉換成數字去計算,再以此比較、評比優先順序嗎?當我們著眼於可計算的「物」,並以此作為成功、進步的判準,而忽略了「人」才是參與其中,使活動得以發生、進行的關鍵因素時,勞動異化、勞資對立、服務提供者與消費者關係的惡化等,只會往更糟糕的方向發展。


如果企業經營者與管理者對於SOP的設計以及員工KPI的設定,視角從「我可以提供什麼給顧客」轉換為「顧客需要的是什麼」,可能會因此發現:原來顧客需要的不是提早三秒鐘進入被服務的程序,而是可以好好地完成消費流程。

同樣的,如果雇主對於員工的管理,可以從「我可以提供薪資給員工」轉換為「員工在工作中需要的是什麼」,再去思考勞資雙方在這段僱傭關係中可以分別付出什麼,是否可能改善勞資雙方的關係?員工在勞動中身不由己的疏離感,是否也會因此改善?


那麼消費者呢?可以怎麼做才不至於在結帳櫃檯前落荒而逃?身為一名個性急如風的消費者,我時常懷疑這種常常把我追著跑的消費流程,究竟可以失速到哪種程度?當然,我相信在那之前,化身千手觀音的店員們會先換成下一批新手。




不是你想的那種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