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結帳櫃檯前落荒而逃的消費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身為消費者,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才剛完成結帳,下一秒緊接著被店員以「下一位!」或「結帳請往前喔」此類提醒聲,催促得手忙腳亂倉皇逃離現場的經驗?超商、加油站、得來速,通常在這些地方消費,我可以感受到這些店員們的眾多工作守則其中一項應該是:結帳後三秒鐘內接待下一組顧客。

儘管那三秒鐘,我根本來不及結束手邊動作;儘管那三秒鐘,我的消費體驗尚未結束。常見的情況是店員通常會在自己的任務完成後,催促顧客往前移動。彷彿工廠生產流水線一般,機器的任務是完成這一站的工作,至於上一站或下一站是什麼,不干這一站的事。


同樣的,消費者的習慣也被養壞,店員才剛完成結帳步驟,顧不得前一位顧客正在收拾購買的商品以及錢包或付款用的手機,卻已迫不及待以購買的商品或自己的身體往櫃檯卡位。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同為排隊依序等候結帳的消費者,我們應該都明白被插隊的感受很糟糕。


必須先聲明,我並不推崇「顧客至上」、「以客為為尊」的服務精神。畢竟我來到這個場所,是為了獲取我需要的商品或服務,而店員是可以提供我協助的人。基於此,我認爲消費者與服務提供者(以下稱「店員」)之間是平等的。而店員在這裡,是因為這是他/她的工作,店員透過勞動換取薪資,當然也許更幸運的是還可從中獲得不僅止於薪資的滿足感。不過,如果足夠幸運,基本上店員們不會在工作中變成提供商品或服務的機器,成為資本工廠生產流水線的其中一站,既不知道整座工廠究竟在生產什麼,也不知道自己究竟為了什麼而運作。這荒謬且熟悉的畫面,即使並非從事服務業的你我,也不難想像身為店員的當事人在其工作中異化的處境。



見物不見人

場景一

「你好,結帳請往前。」店員無差別地提醒排隊顧客就結帳櫃檯定位。

可是明明前一位顧客還在收拾錢包和購買的商品啊!

「一共是109元。有會員、載具嗎?」店員問。

「會員、載具。我用街口支付。」解鎖手機人臉辨識後,切換至超商會員、電子發票載具條碼畫面。「我用街口支付。」收回手機,開啟行動支付付款碼,同時聽到店員的鼻子用力呼氣聲。再次將手機遞向店員,逼一聲,完成付款。

「你好,結帳請往前。」店員無差別地提醒排隊顧客就結帳櫃檯定位。


欸不是啊,不能給我三秒鐘的時間,讓我把手機收進背包、把躺在櫃檯上的麵包飲料拿走嗎?



場景二

排隊在A車道,前一位顧客正在收拾錢包,我將機車往前移動,駛入A車道。

「加油請往前喔!」此時,B車道加油員大聲呼喊。

見我似乎沒有打算倒車從A車道離開、轉往B車道,加油員再次大聲提醒「這裡可以加油喔!」

「這邊已經快好了,而且如果我還要移動過去會很麻煩。」我告訴加油員我決定不移動的考量。

「可是這樣你要再等喔。」加油員好心提醒我。

「九五,跳停。」但其實下一秒就輪到我的機車加油了。

打開手機刷電子發票載具條碼、遞上信用卡結帳、手機收進車廂、拿回信用卡並放進錢包,通常在這個時候會聽到加油員大聲朝向後方排隊車輛大喊:「加油請往前喔!」儘管此時我正在將錢包放回車廂。


幸好今天的B車道加油員給了我三秒鐘的時間,我終於得以好好關上車廂、跨上坐墊、發動機車、駛離加油站,完成在他們的工作項目以外的消費流程。



場景三

「請到下一個窗口結帳喔。」駛進得來速車道,在第一站窗口完成點餐後,店員提醒我。

將手機和信用卡遞出車窗外,在第二站窗口時,店員會先刷手機載具,再拿取信用卡進行刷卡。我將手機放到副駕駛座位上,再轉身將左手伸出車窗,領取剛完成刷卡的那張信用卡。

「請往前到下一個窗口取餐喔。」在第二站窗口店員完成結帳後,提醒我快快將車輛駛離第二站窗口,我只好先將信用卡和簽單丟向副駕駛座位上,顧不得要收進錢包這件事。因為如果我堅持要將信用卡和簽單收進錢包後再開車,會聽到店員再次提醒我:「請往前到下一個窗口取餐喔。」

「麻煩請先打開杯蓋喔!」第三站窗口店員取走環保杯,熟練地將飲料倒進杯中,將環保杯連同餐點紙袋一併遞向車窗給我。「這邊是您的餐點,祝您用餐愉快!」

第三站窗口店員迅速地將餐點紙袋遞向車窗給我,我將餐點拿進車窗後,往副駕駛座上一丟,再趕緊將杯蓋旋緊後,將環保杯塞進杯架,此地不宜久留般地將車輛駛離得來速。因為店員已出聲提醒「餐點都到齊了喔!」


回到家,停好車,看向混亂的駕駛座,得先收拾殘局。散落在駕駛座上的手機、信用卡、簽單、餐點紙袋,幸好今天的環保杯有順利塞進杯架,不然它也會是殘局的一部份。蠻好奇得來速的服務是否預設了副駕駛座有一位的小幫手,才不至於買份速食餐點卻得落荒而逃?



是不是,多元支付方式、電子發票、環保杯、不提供購物袋等機制,改變了傳統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交易模式,原本是由店員處理的工作項目,部分地轉移至消費者身上?而當消費者在執行原本是由店員處理的工作項目時,這個過程卻在因應提高效率與產值的績效衡量指標(KPI)而生的標準作業流程(SOP)中,被排除在服務範圍之外。店員們盡責地依照企業規範,快速處理了與「物」有關各種服務,但似乎無暇看見消費歷程中與「人」有關的感受與行為。


見物又見人

場景換到常見的兩大平價日系品牌「無印良品」與「UNIQLO」,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曾經歷在櫃檯前大排長龍等候結帳。排隊時的確難免有不耐煩的情緒,但當終於輪到自己結帳時,應該很少感受到被店員「催促」離開結帳櫃檯的緊張吧?

明明這兩個日系品牌也採用多元支付、電子發票、不提供購物袋,甚至如果是在百貨公司的櫃位,結帳流程中還需要額外處理刷百貨公司會員條碼、確認是否有開車(視百貨公司的停車場服務,可能是代幣感應或在POS機輸入車牌號碼)等工作項目,但在這裡消費,消費者通常可以感受到店員提供的服務,是持續到自己帶著購買的商品離開結帳櫃檯時的。

我尚未仔細研究、比較在「無印良品」、「UNIQLO」與超商、加油站、得來速的結帳流程細節,但依照我個人長期以來的消費經驗,大致可以觀察到幾點:

  1. 付款時,無論是透過現金、信用卡或行動支付,店員會等到顧客也完成手邊的工作後(找零或信用卡收進錢包、取回手機),才進入到下一個步驟,甚至有些貼心的店員還會提醒顧客:「慢慢來,沒關係。」
  2. 儘管店員在結帳的流程中,需要處理多元支付、刷電子發票手機載具條碼、刷百貨公司會員條碼、代幣感應或在POS機輸入車主車牌號碼等工作項目,但在進行每個項目時,都會告知顧客,並且在顧客也同樣完成該步驟的所需動作時,店員才會進入到下一個步驟。
  3. 不論顧客是自備購物袋或加價購買品牌購物袋,在結帳的過程中,是由店員將刷完條碼的商品一個個裝進購物袋中,最後與顧客再次確認購買的品項數量後,再將整袋商品交給顧客。即使顧客因為只買了少量商品,所以並未準備購物袋、也無加價購買品牌購物袋的需求,店員也會在結帳完成後,等待顧客將購買的商品全數取走並離開櫃檯後,再請下一位排隊的顧客移動到櫃檯進行結帳。



先撇除「無印良品」、「UNIQLO」這兩個品牌的員工訓練與流程制定,儘管在臺灣落地,也必然傳承了日系企業的服務精神。店員們提供的不僅僅是「物」的服務,同時也關心顧客的在整個消費歷程中的經驗與感受,將與「人」有關的面向也納入服務的範疇。

而相較於在日本當地消費時,店員們總是輕聲細語、堆滿笑容地鞠躬,那樣過分感受到顧客與店員之間距離的不自在,我更喜歡這些日系品牌來到臺灣之後,融合了屬於臺灣特色的人情味,距離少一些,但依然看見整個消費歷程中的人與物。


被數字追著跑的雇主、員工與消費者

我並不瞭解「無印良品」、「UNIQLO」的員工在工作滿意度是否優於超商、加油站、速食餐廳,也不確定在「無印良品」、「UNIQLO」任職的員工相較於在超商、加油站、速食餐廳的員工,是否前者在勞動中的疏離感較後者來得少。畢竟這些企業都是在資本主義的體系中紮根茁壯,店員所展現的聲音、語言、表情、姿態,是身處服務業的角色設定。

身為受薪階級的一員,我理解為五斗米折腰的無奈,我清楚只能實現老闆夢想不得不,我體會在工作中彷彿靈肉分離的無意義感。彷彿自己只是組織運作的其中一件工具或零件,而這項工具或零件是可替代的,當然,或許這是因為尚未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位置,或者說是「天職」。

在這個以數字為衡量標準的社會,效率、效益、產值都以數字計算。但,真的一切都可以換算成數字嗎?情緒、感受、意義,應該轉換成數字去計算,再以此比較、評比優先順序嗎?當我們著眼於可計算的「物」,並以此作為成功、進步的判準,而忽略了「人」才是參與其中,使活動得以發生、進行的關鍵因素時,勞動異化、勞資對立、服務提供者與消費者關係的惡化等,只會往更糟糕的方向發展。


如果企業經營者與管理者對於SOP的設計以及員工KPI的設定,視角從「我可以提供什麼給顧客」轉換為「顧客需要的是什麼」,可能會因此發現:原來顧客需要的不是提早三秒鐘進入被服務的程序,而是可以好好地完成消費流程。

同樣的,如果雇主對於員工的管理,可以從「我可以提供薪資給員工」轉換為「員工在工作中需要的是什麼」,再去思考勞資雙方在這段僱傭關係中可以分別付出什麼,是否可能改善勞資雙方的關係?員工在勞動中身不由己的疏離感,是否也會因此改善?


那麼消費者呢?可以怎麼做才不至於在結帳櫃檯前落荒而逃?身為一名個性急如風的消費者,我時常懷疑這種常常把我追著跑的消費流程,究竟可以失速到哪種程度?當然,我相信在那之前,化身千手觀音的店員們會先換成下一批新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騷人絮語|Fragments by S.
2會員
16內容數
不是你想的那種騷。
2024/07/01
前陣子一則引發網路熱烈討論的新聞報導,台大醫學系未來招生的採計科目將捨棄英文科、改採社會科,為的是要培養具備人文關懷精神的醫師。其實,篩選門檻是一回事,培育養成是另一回事,職場運用及生命實踐又是另一回事。為什麼需要具備人文關懷的醫師呢?具備人文關懷的醫師又是指什麼?
Thumbnail
2024/07/01
前陣子一則引發網路熱烈討論的新聞報導,台大醫學系未來招生的採計科目將捨棄英文科、改採社會科,為的是要培養具備人文關懷精神的醫師。其實,篩選門檻是一回事,培育養成是另一回事,職場運用及生命實踐又是另一回事。為什麼需要具備人文關懷的醫師呢?具備人文關懷的醫師又是指什麼?
Thumbnail
2024/06/15
人的一生平均會搬家幾次呢?有多少人是一輩子在同一個地方出生、長大、老去?沒有離開,是因為選擇留下來,還是被留下來?我翻開《留下來的人》這本書,想藉由觀看他人的經驗,對於我那彷彿紮根樹木離不開土壤的母親,也許能多一些客觀的認識。 也許是大學時期開始多年的北漂生活,對我來說,搬家是一件想做就可以做
Thumbnail
2024/06/15
人的一生平均會搬家幾次呢?有多少人是一輩子在同一個地方出生、長大、老去?沒有離開,是因為選擇留下來,還是被留下來?我翻開《留下來的人》這本書,想藉由觀看他人的經驗,對於我那彷彿紮根樹木離不開土壤的母親,也許能多一些客觀的認識。 也許是大學時期開始多年的北漂生活,對我來說,搬家是一件想做就可以做
Thumbnail
2024/06/09
前幾天在社群媒體上討論度有點高的一張照片,是安海瑟薇(Anne Hathaway)在工作時的自拍照,沒有濾鏡、無修圖。媒體以那張照片做了篇報導,標題是安海瑟薇的「狀態全變」、「現老態」。
Thumbnail
2024/06/09
前幾天在社群媒體上討論度有點高的一張照片,是安海瑟薇(Anne Hathaway)在工作時的自拍照,沒有濾鏡、無修圖。媒體以那張照片做了篇報導,標題是安海瑟薇的「狀態全變」、「現老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便利商店就是如此的一個地方,它不只滿足了現代人們隨時的需求,更是承載了無數來來去去的人們千情萬續,也是某些人心靈寄託之所在。不論是夜裡輾轉難眠的人們,還是太陽還沒起床就趕著工作的人們,下課下班,拖著疲倦的身心的人們,抑或是大夜班後,與早班的路人相反方向的人們,幸好,還有地方可以接住這些孤寂倦怠的靈魂
Thumbnail
便利商店就是如此的一個地方,它不只滿足了現代人們隨時的需求,更是承載了無數來來去去的人們千情萬續,也是某些人心靈寄託之所在。不論是夜裡輾轉難眠的人們,還是太陽還沒起床就趕著工作的人們,下課下班,拖著疲倦的身心的人們,抑或是大夜班後,與早班的路人相反方向的人們,幸好,還有地方可以接住這些孤寂倦怠的靈魂
Thumbnail
他初次來這一帶,有點緊張。 坐定後他打開攜帶的筆電,叫出偽裝用的表單做做樣子開始等待。 十二點五分,附近的上班族一湧而入購買午餐。 櫃檯前的人龍出乎意料得長。
Thumbnail
他初次來這一帶,有點緊張。 坐定後他打開攜帶的筆電,叫出偽裝用的表單做做樣子開始等待。 十二點五分,附近的上班族一湧而入購買午餐。 櫃檯前的人龍出乎意料得長。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T頻道!謝謝大家! 我從以前就超討厭網購! 喜歡去實體店面購物! 據說現在又風水輪流轉了! 電商又要挫咧等!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似乎是不變的鐵律! 還好我只是個上班族! 商場上的戰爭就當好戲看囉!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T頻道!謝謝大家! 我從以前就超討厭網購! 喜歡去實體店面購物! 據說現在又風水輪流轉了! 電商又要挫咧等!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似乎是不變的鐵律! 還好我只是個上班族! 商場上的戰爭就當好戲看囉!
Thumbnail
福岡一家超市逆向推出友善收銀專櫃,這個專櫃是幫助年長者或行動不便者設計,在這結帳不會催促客人,取錯商品或是看錯價錢都不會被責罵,可以放鬆地用自己的步調結帳。 與傳統商業追求效率的方式背道而馳,但卻逆勢增加營業額,其結果值得令人反思。
Thumbnail
福岡一家超市逆向推出友善收銀專櫃,這個專櫃是幫助年長者或行動不便者設計,在這結帳不會催促客人,取錯商品或是看錯價錢都不會被責罵,可以放鬆地用自己的步調結帳。 與傳統商業追求效率的方式背道而馳,但卻逆勢增加營業額,其結果值得令人反思。
Thumbnail
去一家店之前看Google評論幾分應該已經是現代人的反射動作。也因如此,商家莫不使出渾身解術提供優惠換五星好評。通常在成人之美的心態下又有折扣或小禮物都很願意給沒什麼雷的店家滿分評價,我想這都是人之常情。 我最近開始反思這個議題,是因為我接連遇到兩個我覺得出乎預料的服務者。
Thumbnail
去一家店之前看Google評論幾分應該已經是現代人的反射動作。也因如此,商家莫不使出渾身解術提供優惠換五星好評。通常在成人之美的心態下又有折扣或小禮物都很願意給沒什麼雷的店家滿分評價,我想這都是人之常情。 我最近開始反思這個議題,是因為我接連遇到兩個我覺得出乎預料的服務者。
Thumbnail
這是一段在日本城市錄製的真實錄音、一位店員和一位顧客在超市裡的對話。請先聽錄音,然後閱讀下面的注釋。這裡有一位店員和一位顧客在超市交易的對話錄音,並且還有注釋來解釋對話中的內容及微妙意思。
Thumbnail
這是一段在日本城市錄製的真實錄音、一位店員和一位顧客在超市裡的對話。請先聽錄音,然後閱讀下面的注釋。這裡有一位店員和一位顧客在超市交易的對話錄音,並且還有注釋來解釋對話中的內容及微妙意思。
Thumbnail
身為消費者,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才剛完成結帳,下一秒緊接著被店員以「下一位!」或「結帳請往前喔」此類提醒聲,催促得手忙腳亂倉皇逃離現場的經驗?超商、加油站、得來速,通常在這些地方消費,我可以感受到這些店員們的眾多工作守則其中一項應該是:結帳後三秒鐘內接待下一組顧客。
Thumbnail
身為消費者,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才剛完成結帳,下一秒緊接著被店員以「下一位!」或「結帳請往前喔」此類提醒聲,催促得手忙腳亂倉皇逃離現場的經驗?超商、加油站、得來速,通常在這些地方消費,我可以感受到這些店員們的眾多工作守則其中一項應該是:結帳後三秒鐘內接待下一組顧客。
Thumbnail
我去過的超商,不計其數,卻第一次遇見這種事。   過年前,有一天,下午5:00多,去附近全家超商。 老婆想要預訂年菜,往年也會預訂年菜。   進入全家超商後,我先找座位坐下。 請老婆去買了兩瓶飲料,我喝飲料,老婆去櫃台預訂年菜。   這時,女店長回店了。
Thumbnail
我去過的超商,不計其數,卻第一次遇見這種事。   過年前,有一天,下午5:00多,去附近全家超商。 老婆想要預訂年菜,往年也會預訂年菜。   進入全家超商後,我先找座位坐下。 請老婆去買了兩瓶飲料,我喝飲料,老婆去櫃台預訂年菜。   這時,女店長回店了。
Thumbnail
那些超市都偷偷來的小招數
Thumbnail
那些超市都偷偷來的小招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