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疑問背後帶出的議題,不僅僅是性別平等,更多的是群體意識、也是選擇與承擔。
關於性別平等 : 誰說女生「只能」、或「不能」做什麼事?
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時,明訂女性不得參與運動,直到西元1900年,女性才在奧運會上享有參賽權。
「國小教練跟我說,到外地念書也可以打你喜歡的球,但那不是棒球,是女生在打的球。當時看到的投手跟棒球不一樣,就還滿不適應,想說為什麼女生不能打棒球?」
影片中一位從小熱愛棒球的阿美族女孩,小學畢業後從台東離家到高雄,打的卻是壘球 - 因為當時在台灣,國中根本沒有任何一支女子青少棒隊。
女性在運動方面屈居劣勢,不僅僅在棒球,在其他項目上也略有所聞。以我個人所練的舉重為例,在台灣,即便有了郭婞淳、陳玟卉、方菀靈這樣家喻戶曉的菁英女性運動員,思維較為守舊的人聽到女生練舉重,仍舊會有像是「女生練什麼舉重?」、「練那麼壯不好看」這樣的聲音出現。
同樣的情況在其他領域也時有所聞 : 在企業,女性有可能因為請產假、育嬰假而遭辭退,更有許多公司在升遷時多以男性作為考量;在家庭,受到「男主外,女主內」傳統觀念影響,女性照顧全家人、包辦所有家務成為理所當然;而長期被視為男人天下的科學界,女性於NASA工作所面臨各種各樣的歧視、性別天花板,這樣的情況在後續也翻拍成知名電影《關鍵少數》。
好像女生就該做什麼、女生就不該做什麼…,過去這些被視為習以為常、深植人心的偏誤思維,在性別意識抬頭的今日,逐漸抹除邊界。女性也能讀理工科、女性也能玩運動、女性也能獨當一面。誰說女生「只能」、或「不能」做什麼事?
關於群體意識 : 習慣就像溫水煮青蛙,讓我們理所當然的對於未來沒有想像
「小時候會想說,自己就打國小這個階段就好,完全沒有想過能一直打球打到未來。我想是因為當時沒有看過楷模吧!」
「我小時候跟兄弟姊妹打球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但到了國中高中大學,我卻理所當然覺得我好像沒有參與的機會,甚至沒有感覺到任何不公平。表示整個社會氛圍,讓人理所當然認為棒球沒有女生參與很正常」
影片中的兩位女孩回想起過去參與運動的經驗,發現當時竟然就順著這個社會原有的習慣放棄棒球,卻從沒反過來對這個社會提出問題。整個社會氛圍讓人完全沒有意識到 : 「女生也是可以打棒球的」,並且就像溫水煮青蛙,自然而然的,沒有女生想要去打棒球。
從小到大的教育,只教會我們要乖、要聽話,卻從沒教我們獨立思考、找到自己的樣子。於是我們順著大人、順著整個社會的期待長大,沒有人反抗、甚至根本不知道,除了現在的樣子,還能有其他選擇。
沒有意識,就意味著棄守自己的邊界,任由他人把我們捏成他們想要的模樣、為了他人的目標忙碌而無法活出自己真正的樣子。當每個人都如模板復刻般變得一樣,那麼人的價值、人與生俱來的獨特與天賦也將變得不再重要。
關於選擇與承擔 : 當喜歡上升到執著,就能成就任何事
「辦這個比賽,有些人會覺得我們有點傻。但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點力量、一點付出、一點體諒,我們就能把喜歡的女子棒球做得更好。」
還記得影片中為了滿足自己撲球想像而在房間內對牆的那位選手;記得為了到日本選拔職業聯盟而與家人吵架的選手;記得幾位熱愛棒球的非科班女孩看到棒球比賽就打電話到協會詢問、才開始想要創隊、到處找資源…
棒球在過往總被視為是男生的運動,但透過棒球,看見女性對於運動的熱愛程度,讓她們無論是組建隊伍、辦理賽事、甚至是籌辦協會推廣運動,都願意一試再試,無關性別、無關是否科班出身、無關是否有足夠的資源,就只是因為喜歡。當喜歡上升到執著的程度,就能成就任何事。
「我們在場上是平等的,不管我這個球隊是男生球隊或是女生球隊,或我是球隊裡唯一的女生,是我選擇這個環境,沒有什麼特別的。」
另一位參與過黑豹旗的女性選手這樣說。同樣都在場上,她們渴望自己被看見的,不再只是性別;渴望自己是因為實力、因為有價值而被認可被討論;也渴望自己的性別,不再是他人放水、放寬標準、或是特別被貼上標籤的原因。
「真的很開心、開心到緊張,走進球場真的太壯觀了、感覺完全不一樣」談起第一次站上正式球場,影片中的女孩仍難掩興奮。在這部影片中,每一位受訪的女棒選手,談起過去從無到有的經歷,眼神總是那麼閃閃發光、笑容有著藏不住的滿足。
看著影片,我想起現代奧運之父古柏坦所說的那句格言 : 「奧林匹克運動會最主要的意義在於參加,而非獲勝;如同人生的要務,不在於征服,而在於自我的努力及奮鬥有方。」她們最想要的,從來就不是獲勝,而是能持續接觸自己喜愛的運動、純粹的享受運動的樂趣,並且期待能夠站上屬於「我們的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