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大學落入「假性志願」陷阱!許匡毅:推廣高中生科系探索,「多一點資訊,少一點後悔」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採訪:柯盈如(成大外文)、林玉(政大英文)、彭子昂(北科大外文)、劉毅群(世新企管)、陳俊維;撰文:柯盈如
「我要讓全台灣的人了解科系探索的重要性。」許匡毅堅定地說。最令人痛心的莫過於不知道要做什麼,沒有自己的想法,全然被動地接受他人的安排。
許匡毅創辦「啟夢教育」,協助國高中生探索科系。(攝/陳俊維 Jamie)
他是許匡毅,教育創新團隊「啟夢教育」的創辦人,致力於協助國高中生探索科系,由淺入深提供系統化的探索方法,協助每一位莘莘學子找到心之所向。
近年有越來越多學生感嘆找不到志向的困境,據統計,台大校長管中閔在「未來大學與未來人才培養」的演講中指出,超過55%的大學生認為念錯科系;而大一新鮮人的休學比例更將近15%,由此可窺見台灣教育在科系探索上的缺席程度。
過往課業及生活被妥善安排,突然到高三選填科系,對於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平常的興趣是什麼,大部分學生的回覆皆是:「不知道」,更何況是選擇攸關於未來的科系,宛如瞎子摸象般困難。而許匡毅也是其中的受害者。

落入「假性志願」的陷阱中

許匡毅笑道:「我當時超級篤定要唸化學系的。」過去因為化學當科全校第一名、老師特別照顧、以及未來薪資待遇良好,就誤以為真的很喜歡,故在高三的時候選擇成大化學系就讀。
然而,所學遠超於原先期待,他發現自己只是喜歡解題的成就感,對於化學根本沒有熱情,難以應付大學課業,時常冒出:「我是誰,我在哪裡,我在做什麼?」的鬱悶中,甚至有輕度憂鬱的症狀。
對大學科系了解太少、粉紅泡泡太多、以及資訊落差的綜合因素下,導致選錯科系的局面。他感嘆道:「為什麼從來沒有人告訴我說這些?」

過往懊悔化為堅定力量

許匡毅創辦「啟夢教育」,協助國高中生探索科系。(圖/啟夢教育提供)
「如果有一個組織提供學生可以完整探索科系的服務,那該有多好!」他暗自思忖。
沒有解藥,那就自己製藥。
承載自身痛點,背負幫助後輩減少讀錯科系的使命,決定奮而起身投身教育,攻讀台師大教育研究所並創立教育創業團隊「啟夢教育」,以「求廣、求深、求透」為三大主軸帶孩子廣泛認識自然組59種科系或社會組65種科系與職業內容,窺探其中的「美麗與哀愁」,並以五個選系標準釐清評估適合的科系選擇。
除了認識科系之外,啟夢也會引導孩子進一步認識自己,對自己了解、對世界了解,才能夠在世界地圖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啟夢教育科系探索工作坊之教材。(攝/陳俊維 Jamie)
如何對自己更加了解?許匡毅翻開自製教材目錄,提到「任務一:隱性元素」是關鍵。他舉例,大家都喜歡看電影,但每個人喜歡看電影的共鳴點不同,有些人被精采動人的故事劇情所打動;有些人喜歡大螢幕下的彭湃氣昂;有些人則是喜歡因此可以跟朋友聚會聊天的時光。
冰山上看起來都是一樣的東西,但冰上下的動機跟喜好卻是截然不同,然而,平常沒有特別注意或反思便會很常忽略。
從孩子平常喜好、興趣、甚至是討厭的事物著手,任何情緒波動都像是夢遊仙境的小白兔,抓緊兔子並進一步往下鑽伸,引導孩童思考為什麼喜歡、感覺如何、具體來說是什麼樣的元素抓住目光,便能從中窺探自己的個性跟特質,就像愛麗絲掉入仙境發現新大陸一樣,能夠更加清晰的看見內心的魔幻世界。

陪伴及引導譜出人生志向

「感謝隊輔很有耐心的指導,對孩子幫助很大。」
「我很驚訝,孩子們從啟夢回來後,變得非常積極還會主動跟我說要買書來看!」
「謝謝啟夢,我可以感覺孩子們的眼神都變了。」
許匡毅在營隊當中親臨指導學員 。(圖/啟夢教育 提供)
許匡毅提到,有三分之一的家長感動孩子的轉變,有九成的孩子找到喜歡的科系。雖然創業艱辛,但是看見學生的改變,令他很有成就感。
他認為對學生最有幫助的是「陪伴」,不是很花俏的「課程」。當孩子知道有人朝夕陪伴、願意傾聽自己的想法、遇到困難可以得到幫助,這樣的支持跟效果很大,讓孩子了解自身的「行動」才是探索的關鍵,沒有人坐著抱怨就會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應化被動為主動。往後人生遇到的困難也是,不再像是考試卷上的題目一樣會有正確答案,面對錯綜複雜的世界,答案往往就在自己的內心中。
他坦承,或許無法百分之百避免選錯科系,但至少可以讓孩子在盡可能了解實務的情況下,去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科系,多一點資訊,少一點後悔。
迷惘沒有關係,任何人都會迷惘,就連大人也會,但重要的是如何面對迷惘,他鼓勵青年:「開始行動吧!」,可以跟大兩三歲的前輩聊聊,多聽建議跟方向,思考會更加全面,多獲得一些刺激跟想法。遇到問題就去探索,慢慢地就會找到答案。

啟夢教育,遍地開花

「希望未來台灣各縣市都有啟夢的據點,就像便利商店7-11或全家一樣,困惑的人們走進來隨時都有志工可以解答,還會有啟夢書庫供借閱專門挑選過的書籍。」,談到未來願景,許匡毅眼神閃爍著光芒。
臺灣青年職涯創新協會TYCIA的五位成員共同採訪許匡毅 。(攝/陳俊維 Jamie)
從2017年創辦「啟夢教育」,歷經五年的時間,舉辦二十三場營隊與四十場探索工作坊,陪伴超過兩千名學員找到人生方向,他的初衷始終不變,看到問題就嘗試改變,相信探索,能夠讓每位學生遇見更喜歡的自己。
就像台灣推行騎車戴安全帽的制度,起初大家很不習慣,現在沒有戴反而顯得異樣;科系探索也是如此,或許大眾對於這塊仍覺得陌生,但他堅信「啟夢教育」將會推動社會氛圍,發揮其影響力,讓更多人覺得:「沒有科系探索反而怪怪的!」
改變需要時間,當越多人認知到探索的重要性,以後我們就會成為家長傳授給下一代這樣的觀念。
avatar-img
7會員
7內容數
記錄一些熱情的、有趣的、懷抱理想的、眼神充滿閃閃發亮的人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柯盈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他是彭彥程,獨立樂團《羣青》的貝斯手,樂團曲風為70年代的前衛搖滾,帶點電子及實驗元素,獨特新穎的風格令人陶醉其中。曾入圍政大金旋獎,參演多個南部音樂祭,如:貴人散步、甘躁祭。現為獨立音樂工作者的他,走到哪總是戴著耳機的他,手拿一把貝斯,頭頂著一顆平頭,看似嚴肅的表情底下其實藏著古靈精怪的靈魂。
「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在乎什麼、有哪些感受、要怎麼成為最自在的自己。」當問起為何聆聽內心如此重要時,她眼神堅定地回覆。她是鍾怜萱,曾參與TFT兩年教師計畫,也是「畫的室」共同創辦人。
他是彭彥程,獨立樂團《羣青》的貝斯手,樂團曲風為70年代的前衛搖滾,帶點電子及實驗元素,獨特新穎的風格令人陶醉其中。曾入圍政大金旋獎,參演多個南部音樂祭,如:貴人散步、甘躁祭。現為獨立音樂工作者的他,走到哪總是戴著耳機的他,手拿一把貝斯,頭頂著一顆平頭,看似嚴肅的表情底下其實藏著古靈精怪的靈魂。
「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在乎什麼、有哪些感受、要怎麼成為最自在的自己。」當問起為何聆聽內心如此重要時,她眼神堅定地回覆。她是鍾怜萱,曾參與TFT兩年教師計畫,也是「畫的室」共同創辦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22年底,百萬訂閱網紅愛莉莎莎的自媒體銷售學橫空出世,才上架短短三天就銷售破千萬。其幕後操盤者正是線上平台「知識衛星」。此次的專訪,我們將一窺創辦者──游弘宇如何從傳播人跨足商業,歷經三度創業之波折,最後成功打造「知識衛星」的品牌。
Thumbnail
🍀🍀🍀fumi老師:❤️❤️❤️ 🥰🥰🥰當fumi老師問學生說:「想當科學家的原因是什麼呢?」學生回答:「那時的我想要創造一些別人創造不出來的東西。」 🥰🥰🥰在追尋科學的道路上,「勇敢是為了發現自己的能力,智慧是為了了解自己的極限。」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一個科學家所需具備的品
Thumbnail
  救美的王子若容貌醜陋、利慾薰心,而美麗的公主卻好吃懶做、喜歡虐待小動物,則成了一個令人無法接受的荒謬故事。     十幾年前,有四個年輕人結伴從中部的鄉下到台北來。他們原是高中同學,其中三個考上台大醫科,另一個則連私立學校的門邊都沒摸到,他是到台北來補習的,準備明年重考。四個人在台大附近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在升上高中後,應該如何探索興趣、確立志向?透過ColleGo! 系統,高中生可以了解大學各學系的學習內容和適合自己的校系特質。此外,台大開放式課程(OCW)更提供多學群課程,幫助學生探索興趣、提前接觸大學教學模式、並記錄學習成果,進行生涯規劃。
Thumbnail
為了發揮天賦,實現夢想,必須先了解自己。文章分享了作者從小的經歷、創新故事以及學習成長的過程。透過回顧過往、找尋天賦與內心的聲音,為了實現自己的創新夢想,陳建銘老師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路。文章以自身經歷為例,鼓勵讀者思考,尋找屬於自己的天賦與夢想。
Thumbnail
從國中時毫無目標的書呆子,到以追尋興趣為起點,成為一位喜歡鳥類的我。透過對新事物的嘗試與探索,並用敢拍、敢說和敢做的方式,記錄自己的歷程與經歷,最終透過特殊選才考取了多所大學,但在過程中,經歷許多的考驗與競爭,讓我一直在低谷和斜坡中來回走動,讓我了解到自己的優勢與能力,並逐步邁向成功之路。
Thumbnail
作為國立臺灣大學聯盟的學生,跨校選課是大學生活中的重要一環。本篇分享了臺科大的《創業與行銷》課程的學習心得以及課程內容總結,內容涉及創業心態、成功企業支柱、知行合一、故事包裝、創業關鍵要素等,並結合華特.迪士尼的經典語錄,啟發讀者勇於追尋夢想、勇於創業。
Thumbnail
關於「LBB 嚕嗶啵」…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帶著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想將我們眼中的一切與眾分享。 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貼近世界,用各自的方式體會每一個相似與相反。
我們究竟是在尋夢 還是在 癡心妄想 我們究竟是在尋夢 還是在 坐享其成 尋夢究竟是為了什麼 「不放手 直到夢想到手」 或許只是 一種執念吧
Thumbnail
2022年底,百萬訂閱網紅愛莉莎莎的自媒體銷售學橫空出世,才上架短短三天就銷售破千萬。其幕後操盤者正是線上平台「知識衛星」。此次的專訪,我們將一窺創辦者──游弘宇如何從傳播人跨足商業,歷經三度創業之波折,最後成功打造「知識衛星」的品牌。
Thumbnail
🍀🍀🍀fumi老師:❤️❤️❤️ 🥰🥰🥰當fumi老師問學生說:「想當科學家的原因是什麼呢?」學生回答:「那時的我想要創造一些別人創造不出來的東西。」 🥰🥰🥰在追尋科學的道路上,「勇敢是為了發現自己的能力,智慧是為了了解自己的極限。」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一個科學家所需具備的品
Thumbnail
  救美的王子若容貌醜陋、利慾薰心,而美麗的公主卻好吃懶做、喜歡虐待小動物,則成了一個令人無法接受的荒謬故事。     十幾年前,有四個年輕人結伴從中部的鄉下到台北來。他們原是高中同學,其中三個考上台大醫科,另一個則連私立學校的門邊都沒摸到,他是到台北來補習的,準備明年重考。四個人在台大附近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在升上高中後,應該如何探索興趣、確立志向?透過ColleGo! 系統,高中生可以了解大學各學系的學習內容和適合自己的校系特質。此外,台大開放式課程(OCW)更提供多學群課程,幫助學生探索興趣、提前接觸大學教學模式、並記錄學習成果,進行生涯規劃。
Thumbnail
為了發揮天賦,實現夢想,必須先了解自己。文章分享了作者從小的經歷、創新故事以及學習成長的過程。透過回顧過往、找尋天賦與內心的聲音,為了實現自己的創新夢想,陳建銘老師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路。文章以自身經歷為例,鼓勵讀者思考,尋找屬於自己的天賦與夢想。
Thumbnail
從國中時毫無目標的書呆子,到以追尋興趣為起點,成為一位喜歡鳥類的我。透過對新事物的嘗試與探索,並用敢拍、敢說和敢做的方式,記錄自己的歷程與經歷,最終透過特殊選才考取了多所大學,但在過程中,經歷許多的考驗與競爭,讓我一直在低谷和斜坡中來回走動,讓我了解到自己的優勢與能力,並逐步邁向成功之路。
Thumbnail
作為國立臺灣大學聯盟的學生,跨校選課是大學生活中的重要一環。本篇分享了臺科大的《創業與行銷》課程的學習心得以及課程內容總結,內容涉及創業心態、成功企業支柱、知行合一、故事包裝、創業關鍵要素等,並結合華特.迪士尼的經典語錄,啟發讀者勇於追尋夢想、勇於創業。
Thumbnail
關於「LBB 嚕嗶啵」…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帶著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想將我們眼中的一切與眾分享。 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貼近世界,用各自的方式體會每一個相似與相反。
我們究竟是在尋夢 還是在 癡心妄想 我們究竟是在尋夢 還是在 坐享其成 尋夢究竟是為了什麼 「不放手 直到夢想到手」 或許只是 一種執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