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大學隨想8:科系只能限制你的必修課,不能限制你的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相信看到這個標題,聰明的各位都知道我要寫什麼了。

我知道,這的確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我前面也提到了很多關於學科過度專業化帶來的問題,不過這篇文章,我想要寫一點和之前不一樣的內容— —科系只能限制你的必修課,不能限制你的人生。

不要讓大學的科系,限制了你的人生

  在台灣,大部分人在選擇大學科系後,很容易就直接把「科系」與「未來工作」的關聯劃上等號,並延伸到未來發展與人生規劃上。也因此,台灣大學生普遍有一種「選錯科系」的焦慮,彷彿選擇了這個科系,未來就必須從事相關工作。

  但事實上,除了醫學、法律、心理等需要相關學歷才能考證照的工作外,絕大多數的工作,都與就讀的科系不一定有直接關係,而且即使選錯科系,又因為成績而沒有辦法轉系,還是能夠透過外系選修、實習或考研究所等方式轉換跑道。

  以我自己為例,我雖然唸的是民族學系,但我在大學三年間除了必修和群修之外,幾乎都是在上外系的課。我選修了許多廣告系、日文系、韓文系,甚至是社會系、東南亞語系的選修課,這些課程開啟了我對於不同領域的視野,更讓我產生了對世界歷史與文化的興趣。

  除了選課以外,雙主修、輔系、實習、考研究所等方法,也是能轉換跑道的方式。

不要讓大學科系限制了你的未來

「廢的不是科系而是人」既然這樣,為什麼不試著成為「強者」?

 在pttdcard等論壇網站常常出現各種「戰科系」的文章,通常被戰的那一方起手式都是:「廢的不是科系,是你」這句話雖然嘲諷意味濃厚,但也反映出某些現實:真正厲害的人,是不會讓自己的人生用短短四年來決定的。

  事實上,有八成以上的人,未來發展是與大學科系沒有關係的,而且正是因為這些人唸的科系和未來的工作沒有關係,他們才因此能擁有更多突破性的創新與想法。

  例如知名的矽谷投資人、Paypal創辦人彼得·提爾,大學其實是主修哲學、研究所讀法律,他在史丹佛大學哲學系時受到所學到的哲學理論影響,認為人與人會產生紛爭是因為相似,而不是像一般人認為的人與人之間衝突是因為差異。這讓他能夠以獨特的眼光建構出自己的商業哲學,並提出所謂的「獨占」概念— —這世界上成功的生意都是獨占,而這套理論也成為他投資公司的依據。

  除了像彼得·提爾這樣從純文組跨入商業領域的人之外,也有人是從醫學、理工科系跨入純文領域,例如寫出《傀儡花》(台劇《斯卡羅》原著小說)的作家陳耀昌,擁有令人稱羨的台大醫學系光環,並在台大擔任血液腫瘤科醫師,最後卻投入了台灣史研究,並創作台灣歷史小說,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Paypal創辦人,同時也是著名投資人的彼得·提爾

Paypal創辦人,同時也是著名投資人的彼得·提爾

著名的台灣史研究者,也是《斯卡羅》原著小說《傀儡花》的作者陳耀昌

著名的台灣史研究者,也是《斯卡羅》原著小說《傀儡花》的作者陳耀昌

人生很長,不要因為四年的遺憾而忘了自己的夢想

  人生很長,說到底,大學在一個人的生命中,只佔了短短的四年(或五/六/七年),如果只因為這四年唸錯科系的遺憾,就忘了自己擁有的無限可能,那真的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比起遺憾唸錯科系,多探索自己的興趣和夢想,並找到自己的目標,對自己的人生才是更有意義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蔚藍Azure的沙龍
37會員
73內容數
這裡是蔚藍的歷史透視鏡,一個以歷史、時事議題與日韓文化觀察為題材的沙龍~~ 也會有關於旅遊、美食和流行文化的內容~
蔚藍Azur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20
成大歷史系申請入學人數0人的事件再次引發了「文組無用論」戰火,但比起人文與自然科學,筆者更想藉此反思科系與知識之間的關係,以及大學教育對學科專業與學科跨域的思考。
Thumbnail
2024/06/20
成大歷史系申請入學人數0人的事件再次引發了「文組無用論」戰火,但比起人文與自然科學,筆者更想藉此反思科系與知識之間的關係,以及大學教育對學科專業與學科跨域的思考。
Thumbnail
2024/02/29
大學「選校vs.選系」一直是台灣高中生的一大難題,這篇文章想從一位大四學姊的角度與今年學測準備放榜的高三生聊聊「選校、選系」這件事,希望每個高三生都能進入屬於自己的理想校系!  
Thumbnail
2024/02/29
大學「選校vs.選系」一直是台灣高中生的一大難題,這篇文章想從一位大四學姊的角度與今年學測準備放榜的高三生聊聊「選校、選系」這件事,希望每個高三生都能進入屬於自己的理想校系!  
Thumbnail
2024/02/08
隨著學測放榜,繁星、申請入學的高中生也將要面對選填大學志願的抉擇。這篇文章希望能從一名大四學生的身分分享選擇校系的心得,並探討不同科系適合選校或選系的特性。此外,也提供了選擇學校和學系時應該考慮的因素,例如學校的實務經驗、師資和同儕素質、轉系和雙主修的難易度及學長姊在學界/業界的影響力等。
Thumbnail
2024/02/08
隨著學測放榜,繁星、申請入學的高中生也將要面對選填大學志願的抉擇。這篇文章希望能從一名大四學生的身分分享選擇校系的心得,並探討不同科系適合選校或選系的特性。此外,也提供了選擇學校和學系時應該考慮的因素,例如學校的實務經驗、師資和同儕素質、轉系和雙主修的難易度及學長姊在學界/業界的影響力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因為回去帶社團的關係,偶爾會參與到高中生在討論,大學專業要讀什麼才重要,雖然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領域,但其實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領域。仔細想想,過了四年,面對大學畢業,我也同樣在這個問題裡。相信這個抉擇,幾乎是每個人都經驗過的吧?
Thumbnail
因為回去帶社團的關係,偶爾會參與到高中生在討論,大學專業要讀什麼才重要,雖然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領域,但其實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領域。仔細想想,過了四年,面對大學畢業,我也同樣在這個問題裡。相信這個抉擇,幾乎是每個人都經驗過的吧?
Thumbnail
近年來,新聞媒體、台灣社會,甚至社群討論版都充斥著與「選錯科系」相關的報導或文章(見以上圖片)。然而,在這篇文章中,我想要強調的是「選錯科系」本質上是一個虛構的問題!實際上,根本不存在這種情況。
Thumbnail
近年來,新聞媒體、台灣社會,甚至社群討論版都充斥著與「選錯科系」相關的報導或文章(見以上圖片)。然而,在這篇文章中,我想要強調的是「選錯科系」本質上是一個虛構的問題!實際上,根本不存在這種情況。
Thumbnail
在台灣,大部分人在選擇科系時,經常會直接將「科系」 與未來的工作,甚至是人生規畫連結,造成許多高中生對於選科系產生了「選錯就會完蛋」的焦慮感,但事實上,就算選錯了科系,又沒辦法轉系,還是能透過其他方式轉換跑道,真正重要的是,你有沒有在大學期間找到你的熱情與興趣。
Thumbnail
在台灣,大部分人在選擇科系時,經常會直接將「科系」 與未來的工作,甚至是人生規畫連結,造成許多高中生對於選科系產生了「選錯就會完蛋」的焦慮感,但事實上,就算選錯了科系,又沒辦法轉系,還是能透過其他方式轉換跑道,真正重要的是,你有沒有在大學期間找到你的熱情與興趣。
Thumbnail
最起碼不要做會後悔的決定,至少「平庸」比起「走歪」還是離理想近一些。
Thumbnail
最起碼不要做會後悔的決定,至少「平庸」比起「走歪」還是離理想近一些。
Thumbnail
一個長期在體制下薰陶的乖學生,因聽了一場演講後破釜沉舟地選擇一條生死未卜之路。然而在大學的自主學習旅途中,又該如何面對不斷的自我懷疑與不確定的未來?
Thumbnail
一個長期在體制下薰陶的乖學生,因聽了一場演講後破釜沉舟地選擇一條生死未卜之路。然而在大學的自主學習旅途中,又該如何面對不斷的自我懷疑與不確定的未來?
Thumbnail
考上大學之後並沒有由你玩四年,還是有許多課題要面對。 而真的出現幾乎過不了的關時,心理上要怎麼調適呢? 這篇文,寫給正在念書的人,也寫給還沒選校系的你。 (內容討論到生死議題,請謹慎進入)
Thumbnail
考上大學之後並沒有由你玩四年,還是有許多課題要面對。 而真的出現幾乎過不了的關時,心理上要怎麼調適呢? 這篇文,寫給正在念書的人,也寫給還沒選校系的你。 (內容討論到生死議題,請謹慎進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