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放榜了,然後呢?」我們要如何決定自己的下一步?】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走在人聲鼎沸的大學裡,兩旁有各式各樣不同的科系攤位,這時一位學姐遞了一張傳單過來,「你未來想讀什麼科系?」
看著一張張接到手中的傳單,標題的粗體字清晰地影印在紙上,每一個字都是如此明瞭,湊在一起卻讓人迷惘,答案彷彿被朦朧的隱藏在霧裡,腦海中一直循環撥放著:「我們想要的究竟是什麼?到底該如何選擇?」
raw-image


如何在茫茫選擇中遇見正確的道路?

「選擇」這個課題,從國中開始一直在我們身邊揮之不去。

好不容易在國三時,在高中、高職中做出了艱難的二選一;到了高中,選擇普高的學生,升高二的時候又得再次面對「類組選擇」的這個難題,選項更是從兩個增加到四個;高三時,所有學生更是要在五花八門的科系中挑選出自己所愛,這對於涉世未深、經歷尚淺的學生們來說可謂「一個頭兩個大」。

我們到底該如何從茫茫迷霧中,尋找到那個適合自己的科系?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看自己的興趣是什麼」,但是根據調查顯示,49%的人對於選科系的把握度只有1~3分(滿分5分)。

其中「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麼」、「不清楚科系具體在做些什麼」以及「不清楚科系的出路跟展望」是最多人認為迷茫的原因,當我們跟著學校的進度讀書、寫報告,看似充實,實則只是為了應付學校每天大大小小的考試跟作業。

在每天被課業堆滿的日子裡,我們忽略了自己的興趣,也忽略了探索,最後只好跟著分數、社會潮流做選擇,到了大學發現根本待不下去,而面臨轉系的困境,這的確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當你看到這裡的時候,肯定也意識到自己可能過著看似充實,卻虛無飄渺的日子,那勢必要為自己做出一些改變!


決定要改變了,但該如何下手?

我們從對選科系的把握度4~5分的學生中,統計到了「查詢網站」、「性向測驗」和「保持探索」是他們最常使用的管道,像是Collego、IOH等網站上都有很多資源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不同科系,多搜尋相關文章可以讓你看到不同人對於同個科系的看法和見解,還有可以多去參加大學舉辦的活動、營隊,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另外,學校也有專設的管道,那就是「輔導室」。

可是給我們的回覆中,卻意外的有65%的學生選擇不會優先使用,有一部分的人是因為不想和不了解自己的人討論,而最多學生則是認為老師們受理的學生太多,協助太過於統一,無法深入了解每位學生的狀況,導致學生得到的回應大多偏向「多探索」,而得不到屬於個人的建議。

raw-image

但是在網路上一搜「選科系」相關的關鍵字,大部分幫助學生探索科系的文章中都會出現「多探索」、「多嘗試」的字眼,甚至大學的學長姐們給的建議中也經常出現類似的詞彙。

這說明「多探索」並不是只是官方回答,而是必要!

雖然輔導老師的回答看似是一套公式的套用,但卻是最快速、最簡便的公式,當然簡潔的公式,需要懂得其中的原理才能完美運用它。

「多探索」意味著不要去拒絕任何學習機會,不要去排除任何領域的知識,坦然開闊的去接受事物,並且不斷保持與自己的對話,思索動機與想法 。


求廣、求深,再求透

這是從「啟夢教育」中得知的,許匡毅老師曾經因為不了解,而選錯了科系,讀了大學才發現與想像有極大的落差,於是轉戰教育界,致力解決「選錯科系」的現象。

老師表示,多數高三生選系的困難來自於對科系的了解與體驗不足。以光電系為例,表面上光電看起來是政府重點投資的產業,未來工作、薪資待遇也不差。但事實是,就業機會並不高,因為這領域所需要的大多都得有碩士甚至以上的學歷,若有學科被當,也會擋修,暑假高機率得回學校上課。原本有打算光電的我在聽完後也遲疑了,原來事實並非如想像中那般美好。

他對於探索研發了系統性的三個方向:求廣、求深、求透。首先,「求廣」就是拓寬對大學科系的認識,有一些冷門科系其實都是有資料的,只是學生們沒有大範圍的搜尋,其次,「求深」,當我們有初步認識後,就可以開始往課程、發展這些方向去詢問、查詢,最後,「求透」就是了解自己是否適合,照著這些步驟實行,更能有系統性的探索。

此外,啟夢的理念就是「系統化」,十分值得我們學習,其中,他也有談到「學習歷程與反思」,我們經常在活動上發生什麼體悟很深的,到家後全忘了,所以學會如何寫學習歷程檔案不只可以讓你完整的紀錄下你所學,更能從中發現自己的許多特質,同時這也是108課綱所希望呈現的精神之一。


raw-image


選錯科系怎麼辦

這是很多人會很擔心的問題,但是在《山羊、老鷹,還有我的帕加尼》這本書中小男孩的外公說了一句話:「生命就像是河流,你不曉得帶來的是意外,還是一堆寶藏」,暗示讀者當意外來臨時,不要急著放棄,也許背後帶著無限的寶藏。

「每個過程都是生命中的養分」,我們永遠沒辦法知道自己做的選擇是好是壞,但是就算不適合自己,過程中也一定會有收穫,所以不必害怕或擔憂,只需讓自己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人生的路還很長,一時的成敗或迷茫都是我們走向自己心裡的道路,面對困難和挑戰時盡自己的全力,坦然接受一切結果。

還是那句話「多嘗試」


一切還是要回歸到自己

對人生茫然是正常的!沒有誰可以給我們確切的答案,只有不斷思考自我的能力適合什麼?我未來想要什麼生活?有哪些達成目標的可能方案?才能慢慢找到自己的方向。跨出舒適圈,可以更快地找到自己的方向,記得隨時隨地都不要忘記探索,學習思考,找出那個最適合你的選擇!

記得持續保持探索!

【高一亮孩記者: 林瑀庭林逸銘李宇澤、樊佳瑄 研究報導】


*亮孩是專欄作家,更是暢銷書作家,看看我們的「暢銷好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亮孩的沙龍
65會員
27內容數
亮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05
組員:吳宥誼、林若瑀、翁禾芸、蔡念安 一步、兩步、三步,盯著自己的鞋尖,無數次孤獨地行走在人車喧鬧的柏油路。疲累感從腳底蔓延,充斥腦海。在朋友面前總是強顏歡笑,會不會其實自己也希望有個能理解的人主動敲碎那片輕薄的玻璃、脆弱的防衛呢?有時向家人提起,他們卻總是輕描淡寫的帶過,一句「過幾天就會好了
Thumbnail
2024/06/05
組員:吳宥誼、林若瑀、翁禾芸、蔡念安 一步、兩步、三步,盯著自己的鞋尖,無數次孤獨地行走在人車喧鬧的柏油路。疲累感從腳底蔓延,充斥腦海。在朋友面前總是強顏歡笑,會不會其實自己也希望有個能理解的人主動敲碎那片輕薄的玻璃、脆弱的防衛呢?有時向家人提起,他們卻總是輕描淡寫的帶過,一句「過幾天就會好了
Thumbnail
2024/06/05
至目前為止,男性的犯罪率往往是比女性高出許多。這並不只是台灣有這個現象,從此表格可得知,不論在哪個國家,男女犯罪率都有懸殊的差距,而在這幾個國家當中,男女的人口數相近,所以,究竟由什麼因素會導致世界各國都有此現象? 資料來源  而在各類型的犯罪中,親密關係中的殺人、傷人
Thumbnail
2024/06/05
至目前為止,男性的犯罪率往往是比女性高出許多。這並不只是台灣有這個現象,從此表格可得知,不論在哪個國家,男女犯罪率都有懸殊的差距,而在這幾個國家當中,男女的人口數相近,所以,究竟由什麼因素會導致世界各國都有此現象? 資料來源  而在各類型的犯罪中,親密關係中的殺人、傷人
Thumbnail
2024/06/05
「我只敢在我比較信任的人面前拿掉口罩,像是比較熟的朋友或家人,平常在學校除了上體育課和喝水、吃東西會拿掉口罩,大部分時間我都會戴著。會怕別人覺得我拿掉口罩之後差很多,他們會不會喜歡的是戴著口罩的我,而不是拿下口罩的我。」這是來自一位有容貌焦慮的青少年的自述。 2020年疫情爆發,我們開始戴上了口罩
Thumbnail
2024/06/05
「我只敢在我比較信任的人面前拿掉口罩,像是比較熟的朋友或家人,平常在學校除了上體育課和喝水、吃東西會拿掉口罩,大部分時間我都會戴著。會怕別人覺得我拿掉口罩之後差很多,他們會不會喜歡的是戴著口罩的我,而不是拿下口罩的我。」這是來自一位有容貌焦慮的青少年的自述。 2020年疫情爆發,我們開始戴上了口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你心中的濃霧被陽光穿透了嗎? 「你未來想讀什麼科系?」,看著一張張接到手中的傳單,標題的粗體字清晰地影印在紙上,每一個字都是如此明瞭,湊在一起卻讓人迷惘,答案彷彿被朦朧的隱藏在霧裡......
Thumbnail
你心中的濃霧被陽光穿透了嗎? 「你未來想讀什麼科系?」,看著一張張接到手中的傳單,標題的粗體字清晰地影印在紙上,每一個字都是如此明瞭,湊在一起卻讓人迷惘,答案彷彿被朦朧的隱藏在霧裡......
Thumbnail
考試放榜,學子們開始選填志願以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在探索自己想要的科系時,該考慮就業、興趣、還是與自身特質的適合性? 本文提供了從選系、就學、研究所,直到出社會工作這段歷程的快速瀏覽,希望分享選擇理工科系後可能會面臨的狀況,並檢視想法、興趣與現實問題的差異,期望每位學子最終都能找到令自己滿意的答案。
Thumbnail
考試放榜,學子們開始選填志願以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在探索自己想要的科系時,該考慮就業、興趣、還是與自身特質的適合性? 本文提供了從選系、就學、研究所,直到出社會工作這段歷程的快速瀏覽,希望分享選擇理工科系後可能會面臨的狀況,並檢視想法、興趣與現實問題的差異,期望每位學子最終都能找到令自己滿意的答案。
Thumbnail
每年約莫寒假過後,就有許多高中生開始面臨抉擇,也就是選填大學志願。做為一位高中畢業也是非常迷惘、大學末期身陷國考、再到投入法律產業、現在又再回學校念研究所的我,或許可以提供一些不一樣的觀點。
Thumbnail
每年約莫寒假過後,就有許多高中生開始面臨抉擇,也就是選填大學志願。做為一位高中畢業也是非常迷惘、大學末期身陷國考、再到投入法律產業、現在又再回學校念研究所的我,或許可以提供一些不一樣的觀點。
Thumbnail
在相對年輕的時候所犯的錯, 如果還有修正的空間及可能性、如果可以從中看見自己的盲點, 讓這一次的經驗成為下一次做決定時的養分, 或許是隱藏版的祝福也不一定。
Thumbnail
在相對年輕的時候所犯的錯, 如果還有修正的空間及可能性、如果可以從中看見自己的盲點, 讓這一次的經驗成為下一次做決定時的養分, 或許是隱藏版的祝福也不一定。
Thumbnail
雖然,已經過了今年高職生選志願的時間,我還是在這週末寫上,這幾年領悟的小小心得,希望的是未來有更多的學生後輩,看待人生職業和興趣的方向,手上握有的尋寶地圖,不只有僅僅職涯性向測驗一張而已。
Thumbnail
雖然,已經過了今年高職生選志願的時間,我還是在這週末寫上,這幾年領悟的小小心得,希望的是未來有更多的學生後輩,看待人生職業和興趣的方向,手上握有的尋寶地圖,不只有僅僅職涯性向測驗一張而已。
Thumbnail
大約兩週前學測成績公布,大家開始討論哪一個系比較好,這似乎是每一年都會被拿出來討論的話題,而究竟該讀什麼系呢?星欣當年又是如何決定的呢?
Thumbnail
大約兩週前學測成績公布,大家開始討論哪一個系比較好,這似乎是每一年都會被拿出來討論的話題,而究竟該讀什麼系呢?星欣當年又是如何決定的呢?
Thumbnail
先來說說我那時候的背景,我是學測考五科還沒改成四科的年代,所以我我不會告訴你怎麼填學校會更好,單純是告訴你我當時選填科系時的方法、考量及當初我怎麼做的,老話一句,每個人考量、觀點不同,最終決定權還是回歸到你自己身上喔!
Thumbnail
先來說說我那時候的背景,我是學測考五科還沒改成四科的年代,所以我我不會告訴你怎麼填學校會更好,單純是告訴你我當時選填科系時的方法、考量及當初我怎麼做的,老話一句,每個人考量、觀點不同,最終決定權還是回歸到你自己身上喔!
Thumbnail
2月24號學測成績出爐,肯定是幾家歡樂幾家愁。調整心態的部分先不談,該指考的也好好得邁進吧。這次想分享的是如何選填志願。
Thumbnail
2月24號學測成績出爐,肯定是幾家歡樂幾家愁。調整心態的部分先不談,該指考的也好好得邁進吧。這次想分享的是如何選填志願。
Thumbnail
  學測、指考結束,又增加了好多大學新鮮人,學測、繁星的同學你們對自己即將要去的地方滿意嗎?各位同學們,你們當初是基於什麼原因選擇校系,而繼續考指考的同學,又是為了什麼選擇要考指考?指考結束後有機會到自己想去的地方,還是選擇要再重考呢?
Thumbnail
  學測、指考結束,又增加了好多大學新鮮人,學測、繁星的同學你們對自己即將要去的地方滿意嗎?各位同學們,你們當初是基於什麼原因選擇校系,而繼續考指考的同學,又是為了什麼選擇要考指考?指考結束後有機會到自己想去的地方,還是選擇要再重考呢?
Thumbnail
空虛的自由,侵蝕我們的靈魂。我們欺騙自己很幸福,事實是,我們怎麼也開心不起來。不管環境多麽縱容你,都要對自己有要求。自我覺察的第一步,就是對自己誠實。然後,從尊敬一事無成的自己開始。
Thumbnail
空虛的自由,侵蝕我們的靈魂。我們欺騙自己很幸福,事實是,我們怎麼也開心不起來。不管環境多麽縱容你,都要對自己有要求。自我覺察的第一步,就是對自己誠實。然後,從尊敬一事無成的自己開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