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上帝照顧子民

為上帝照顧子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懷著虔誠的信仰,為上帝照顧人間子民,只要有心,不難找到一籮筐故事。

曾在悶熱的午後翻閱攝影大師范毅舜的作品《公東的教堂》,一翻開扉頁就被錫質平神父吸引,不忍掩卷,直至卷終。

瑞士籍的錫質平神父隸屬天主教白冷教會,來台後的歲月幾乎全數奉獻給台東。公東高工是他為偏鄉貧困子弟精心打造的職業搖籃,因為他始終堅信:「讓上帝子民改變貧困的利器不只是祈禱,還有教育。」

他幾乎是隻手打造公東高工。校內的教堂是清水模建築,至今仍是建築學者取經的聖地。沒有大筆經費,卻請得動瑞士知名的建築師達興登設計,再由瑞士技師公會專程來台建造,靠的是錫質平神父鍥而不捨的努力與為上帝奉獻的願力。

台灣一般民眾看重的都是普通高中,耳熟能詳的盡是少數幾個明星學校,對公東高工的大名聞所未聞。業界卻深知這是金牌職人巧匠養成的搖籃,囊括過無數技職大賽金牌。歸根究柢,還得感謝錫質平神父的苦心孤詣。

從一九五八到一九七四這十幾年,他通過教會與個人人脈,前後請動二十一位不支薪的外籍教師來到公東高工為學生授課,其中除了錫神父本籍的瑞士,還有來自德國與奧地利的技師。外籍教師手把手教導本地學生的畫面除了動人,也格外有力。公東高工從創校開始,在技職教育圈始終成績斐然,成為屹立東海岸的傳奇。

如果有心,為上帝照顧人間子民本來可以多元展開,未必全在宗教界。帶著關懷的種子,不管到何處都可能萌芽茁壯。一八七八年,法國婦產科醫師斯蒂芬.塔尼在逛巴黎動物園時突然生出靈感。動物園既然可以孵化器取代母雞,那麼早產的新生兒是不是也可以通過孵化器來提高存活率?

由此發想設計的第一代嬰兒恆溫箱固然粗糙,卻有極其神奇的效果。新生兒死亡率很快從原來的66%陡降到38%。

這個保命溫床歷經迭代,早已不是本來面目,但大體不脫塔尼醫師的原始構想。二○○六年,舉世矚目的印尼海嘯過後,引來許多外援物資與人員。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普賴斯蒂洛來到印尼,發現西方國家捐贈的育嬰器大半被閒置,棄置不用的理由居然是無能維修。

無法維修的問題在第三年順利解決,採用羅森醫師的建議:讓恆溫箱在地化、簡易化、廉價化,後續的維修自然不成問題。

當地的汽、機車早已普及,不妨借汽車零件做成恆溫箱:車燈的聚光燈拿來供暖,儀表板的風扇用來流通空氣,車門的蜂鳴器改作警報系統。電源可以借用摩托車的電瓶。不管是哪一樣故障,再也不必擔心無處維修。

心存助人的好心,未必就能做成好事。可隨身帶著助人的問題意識,就有可能在無形中感召貴人相助,或者,就莫名地福至心靈,豁然開朗。

心存大愛,一心濟世,有時未必如想像中那般艱難。

avatar-img
田心耘的沙龍
38會員
174內容數
深信汲引經典,可以灌溉生活;回首傳統,足以應對當下。如此信仰究竟是只能仰望的星空,還是腳下踏實的土壤?一系列當代生活的實例正是此一信念的註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田心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廿字真經》先從儒家說起,轉到本節浮出「道」與「釋」。儒道釋合流,擺明了與中華文化的三大主幹重疊。除了經文明白載記的道家與佛家,廿字其實也涵融了耶教與回教,完全呼應了宗主一再宣說的:廿字真言乃融合五教精華而成。五教的經教容或有形式的差異,最後仍然指向共同的歸宿:人與天的和合,知與行的合一。
本文探討孔子的至誠之道,如何面對困境與逆境,如何在世俗的紅塵中保持內心的平靜與樂觀。文章以孔子、子路、子貢、顏回四人的對話為主線,闡述了即使懷才不遇,仍要堅持自我修養,不隨波逐流的道理。
舍利弗以雙眼佈施修大乘菩薩道,淨空法師則以更親民的「看得破,放得下」從布施入手。而布施,始於物質,終於放下心上的種種執著,因此成就大智慧。
《廿字真經》先從儒家說起,轉到本節浮出「道」與「釋」。儒道釋合流,擺明了與中華文化的三大主幹重疊。除了經文明白載記的道家與佛家,廿字其實也涵融了耶教與回教,完全呼應了宗主一再宣說的:廿字真言乃融合五教精華而成。五教的經教容或有形式的差異,最後仍然指向共同的歸宿:人與天的和合,知與行的合一。
本文探討孔子的至誠之道,如何面對困境與逆境,如何在世俗的紅塵中保持內心的平靜與樂觀。文章以孔子、子路、子貢、顏回四人的對話為主線,闡述了即使懷才不遇,仍要堅持自我修養,不隨波逐流的道理。
舍利弗以雙眼佈施修大乘菩薩道,淨空法師則以更親民的「看得破,放得下」從布施入手。而布施,始於物質,終於放下心上的種種執著,因此成就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