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ifespan 壽命》
書是今年9月出版的,英文名字叫《Lifespan-Why We Age and Why We Don』t Have To》,中文大致可以翻譯成《壽命--我們為什麽會衰老以及為什麽我們不必衰老》。作者 David Sinclair 是哈佛大學醫學院的教授。
作者的主要觀點包括:
衰老不是必然,是一種疾病。 引起衰老的主要原因是 DNA 中的信息流失。 NAD(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細胞的一種輔酶)可以降低衰老的過程,而它會隨人的年齡變老而迅速降低;可以通過服用一些藥物(比如 NMN--NAD的驅動物質)來提高NAD的水平。 通過不斷提高NAD水平,就有希望不斷的「重啟」人的身體,以延長壽命 。 抗衰老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對作者的觀點,他的許多同僚並不支持,而提高NAD水平的藥物還沒有經過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檢驗和批準。在本書發表後,許多醫學界的人士批評作者太不嚴謹,把沒有完全形成共識的「一家之言」公諸於眾。而作者在一次訪談中反駁:自己的研究花的是納稅人的錢;自己全家(以及一些其他醫學界人士)已經多年服用NMN等被認為可以提升NAD的物質,而且感覺很好;公眾有權利知道這些並作出自己的判斷。
對書裏的醫學觀點,我自然是毫無資格進行驗證和評判。但《壽命》無疑是2019年最讓我激動的一本書。
2,《How Asia Works 成與敗--亞洲國家的經濟運作之道》
不是所有騎著白馬的都是王子,不是所有發展中國家都能成為下一個中國 。
作者是長期在亞洲工作的經濟記者,他把東北亞幾國在二戰後經濟騰飛的成功經驗總結為三條:
土地革命:在美國的推動下,戰後政府強製把土地從地主手中「買回」,分給貧民。這提高了農業的產出,把所有農民變成了消費者,創造出了健康的國內市場。這是發展經濟的關鍵第一步。 出口型工業:國家補貼和引導企業去國際市場競爭,優勝劣汰,以建立強大的工業。 嚴謹的金融政策:金融要以服務國內的農業和工業為主要目標,不急於放開,警惕熱錢。
而東南亞幾國(新加坡是離岸中心,不在此列)的多數資源被幾大家族掌控,腐敗橫行,加上幾國的領導人不學無術,一味的相信「世界是平的」,「全球化」,「自由貿易」等學說(學說本身沒有問題,只是對發展中國家的初期階段不適合),導致:
土地:沒有改革,大量土地集中於權貴之手,在二戰過去70多年的今天,仍然有大量沒有土地的貧民,所以才出現「人口眾多,但是購買力低下,國內市場很小」的情況。 工業:任人唯親,將包括華人在內的少數族群的商業精英人士排除在外(在東南亞有普遍的,將教育/商業/政治資源向多數族群傾斜的政策,可以說是最極端/最有歧視性的平權措施 affirmative action),企業沒有國際競爭力,到今天還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工業和品牌。 金融:在金融體系還很脆弱的時候,完全放開管製,國際熱錢隨意流入流出。這幾個主權國家在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幾乎被索羅斯的基金一槍爆頭。
東南亞和拉美很相似;腐敗,低效,加上過去幾十年的錯誤經濟政策,可以說是積重難返。有些政策確實可以改過重來,但是關於土地的改革機會一旦失去,幾乎不會再重來:在和平時期是不可能強製剝奪或是「以極低的價格購買」地主土地的。如果客觀綜合考量的話,這些「發展中國家」的帽子也許還會戴很久很久。
3,《狂熱分子 The True Believer》
本書作者是被稱為「碼頭工人哲學家」的 Eric Hoffer,他幼年莫名其妙的失明,幾年後又莫名其妙的恢復。由於擔心會重新失明,沒有受到正式教育的他每日沈迷於閱讀,自學成才。他一生的大半時間在舊金山做碼頭搬運工,通過近距離的觀察底層民眾,他在1951年寫成本書--一本描寫各種群眾運動的「聖經」。
書摘:
有成就感的人會把世界看成一個友好的世界,並樂於看到它照原樣保持下去,但失意者卻會樂於看到世界急劇改變。 失業者寧願追隨販賣希望的人,而不願追隨施予救濟的人。 每一個群眾運動在某種意義上都是一場移民:追隨者會覺得他們正向一片應許之地邁進。 在自由實際存在的地方,平等是大眾的熱望;在平等實際存在的地方,自由是極少數人的熱望。有平等而沒有自由,會比有自由而沒有平等更能創造穩定的社會模式。 但凡「忠實信徒」都具有「閉眼掩耳」的能力,對「不值得看或聽」的事不屑一顧,他們能夠無比堅定不移,因為他們根本否定有危險,障礙和反面證據的存在。 群眾運動不需要相信有上帝,卻不能不相信有魔鬼。在所有團結的催化劑中,最容易運用和理解的一項,就是仇恨。一個理想的魔鬼還應該是個外國人。為了讓國內的敵人夠資格當魔鬼,必須把他說成有外國血統。 那怕是在合理悲憤的情況下,我們的恨意主要仍然不是來自別人對我們的傷害,而是來自我們意識到自己的無能和懦弱——換言之是源於自卑。當我們自感比傷害我們的人優越,我們更可能的反應是鄙夷他們,甚至是可憐他們,而不是恨他們。 當我們拋棄自我,成為一個緊密團體的一部分時,我們不僅拋開了個人利益,同時也拋開了個人責任。一個人如果沒有了恐懼,猶豫,懷疑和是非感,他會變得有多殘暴和冷酷,令人不敢想象。當我們在群眾運動中喪失了自我獨立性,我們就得到一種新自由---一種無愧無疚的去恨,去恫嚇,去撒謊,去淩虐,去背叛的自由。在群眾運動中,我們獲得了「幹下流勾當的權利」。 當希望和夢想在街頭洶湧澎湃的時候,膽怯的人最好閂起門扉、關上窗戶,蜷伏著以待怒潮過去。因為在希望(不管是多崇高和良善的希望)和它所帶來的行動之間,往往存在著重大的不協調,一如在《啟示錄》裏,傳布末日四騎士(饑餓、戰爭、瘟疫、死亡)將臨的,乃是以常春藤遮身的少女和頭戴花冠的青年。
4,《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
日本知識界在戰後對幾乎導致自己民族滅亡的戰爭進行了不同的解讀。有些完全是罔顧事實的推諉和不負責任的說教,但也有學者不斷努力,要把正確的歷史經驗傳授給後代。本書的作者,東京大學歷史系的教授加藤陽子就是其中一位。
本書就是根據作者對高中生做的,關於日本近代5次改變國運的戰爭--甲午戰爭(日清戰爭),日俄戰爭,一戰,中日戰爭,太平洋戰爭的講座寫成。
自省之心 :「自己一直抱有一個疑問,如果自己也生活在那個時代,是否同樣會被國家的那些說辭所欺騙,很怕自己可能也看不穿那些冠冕堂皇的話」。讀歷史絕對不是只是為了知道發生了什麽,以及為什麽發生;更重要的是,要把自己代入歷史事件中,看自己能否以當時的信息,加上自己的心智模型/思維方式,來作出正確的判斷。可以說,每個歷史事件都是一次淬煉自己思想的機會 。
反對之聲 :五次戰爭一次比一次冒險,最後的日美太平洋戰爭在多數人看來完全是「自殺」行為,為什麽很少有人反對?你當然可以說普通民眾被蒙蔽,而保守派的政客被嚇破了膽(中日戰爭之前多名政府高官被狂熱的下層軍官暗殺)。而「明治初期開始,民權派似乎就總是以國家主權為先。當需要在國家與個人之間做出選擇時,如果缺少自由主義這一支柱,人們就會在某些時代狀況下,認同國家所做的任何事情。」 如果一個社會鄙視個人自由,就很難避免國家被極端主義控製。
關鍵誤判 :日本在二戰中戰敗源於對中美兩國的關鍵誤判。中國:雖然當時中國的精英們(胡適,汪精衛等)對時局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書中對汪的投降作了有趣的解讀),但是多數民眾和蔣介石一樣,在半壁江山淪陷時仍然選擇了戰鬥,日本沒有料到。美國:日本軍方在說服天皇對美作戰時,把偷襲珍珠港的計劃比喻成日本戰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製強的「桶狹間之戰」,覺得這次奇襲可以一舉摧毀美國的意誌,讓他們撤離太平洋。「美國這個民主國家在遭受別國的挑釁並決意反擊後,會迸發出多麽強大的力量。日本完全沒有預料到這種情況 。」
戰爭的本質 :盧梭寫道:戰爭就是國家之間對於主權與社會契約的攻擊。也就是說,是對敵國憲法的攻擊。戰爭就是要直接介入敵國的社會基本秩序(即憲法),並將其改寫。中日的近代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是很好的例子:清朝和日本在同期被迫與西方列強簽訂了不平等條約,與清朝不同的是,日本沒有選擇與西方長期戰爭,而是迅速的製定了憲法,參照歐洲修訂了民法和商法。與列強的條約自然成為了不必要的東西,很快就被廢除。而在二戰後,美蘇重新劃定版圖,包括中日在內的各國各自站隊,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5, 《Superforecasting 超預測:預見未來的藝術和科學》
你如果像我一樣癡迷於提高自己的預測能力,這本書會是很好的起點。
要想成為「超級預測者」,書中總結了三個方面:
心態:要有「特殊的謙卑之心」:既高度自信/自負,同時又保持明智的謙虛。要懷疑一切。要吸收和融合他人的視角。還要「永不停息的按照新的信息來更新自己的預測」。 預測的範圍:首先要了解那些事情是可以預測,那些是不能預測的。有些事太過動態/復雜,比如油價,利率,經濟衰退的時間等等,根本沒有辦法建立模型來估計 。而有些事情由於時間跨度太大也無法預計 (比如沒有人可以預測40年後的美國總統是誰,因為他/她可能還沒有出生或是正在讀幼兒園)。 預測的技巧:書中所講並不全面,它主要涉及了
費米推論法 Fermi estimate: 將一個大的,復雜的問題分解為多個,簡單的問題,常見於矽谷公司的招聘。 外部視角 outside view:即統計學家的「基本比例」,某種事物在同類中的普遍程度。與「內部視角」(inside view)相反,後者指的是特定事例的細節。外部視角在分析具體細節之前,先把分析「錨定」在一個大致的範圍,再利用內部視角的細節進行微調。 避免團體迷思 Avoid groupthink:過於團結的團隊不會質疑集體的假設,也不願直面令人不安的事實。當人們聚集在一起以團體的形式討論問題時,思考和表達的獨立性可能喪失。所以最好的投資者都是單兵作業。
6,《優秀到不能被忽視》
對於激情和工作的關系,長久以來有似乎不共戴天的兩派:喬幫主的「一定要追隨自己的激情,找不到心中所愛的工作誓不罷休」和日本為代表的苦修「再苦再累也要堅持下去,工作本身就是你人生目的」。
而本書的作者可以說是改良版的「苦修」:「不要急於尋找(完美的工作),激情是精通的副產品」 「刻意練習,努力做一名好「工匠」 」,而你一旦精通,「優秀到不能被忽視」,成就感就來了,你本來不怎麽喜歡的工作也會變成你的摯愛。結論就是:「正確地工作」勝過「找到正確的工作」 。
要想精通,變成某一領域的專家,則必須要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一項通常由一位老師所設計的、以有效改善某一個體的某方面表現為唯一目的的活動。它要求將自身能力拓展到舒適範圍以外,然後不斷接收反饋。如果你按照要求去工作,能力就會達到一個「可以接受的水平」,之後便處於「高原期」。刻意練習的好處是,它會讓你度過「高原期」,從而進入少有競爭者的天地。」
如果你在想辭職追求「所愛」,作者的兩條建議也很中肯:
財務可行性法則(The law of financial viability)也就是最好是由旁人來買單。如果願意,那就繼續追求;如果不願意,那就先維持現狀。 相鄰可能(The adjacent possible)在任何領域,下一個偉大的創意通常就出現在當前發展前沿之外的相鄰區間,而這個區間包含了對現有想法的各種可能的新組合。關鍵是,你必須達到某一領域的前沿,然後,這種相鄰可能以及它所包含的創新才會顯現。也就是說,你的新的「所愛」最好跟你現在的工作「相鄰」。
這本書的書名有點不上道,也不是那種有大量數據支持的嚴謹的學術著作,但是觀點很中肯。如果無視所有的名人名言,只看這些名人的成功之路(包括喬布斯自己),確實和書中所講差不多。
7,《論美國的民主》
本書寫於美國建國初期,是真正歷經近200年不衰的經典之作。作者是法國的歷史學家托克維爾,他的另一部描寫法國大革命的《舊製度與大革命》近年在中國也頗受推崇。
新興的美國在地理,人文,政治上有別的國家難以比擬的優勢,所以在建國伊始,就把取自英國的民主拔高到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來美國考察的托克維爾自然是對這一新興的文明推崇備至(尤其是對比英國和自己的祖國法國),贊許有加。可難得的是,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來討論美國的民主製度存在的本質缺陷,以及補救措施。
在一個腐敗低效的製度下,人們會渴望「包青天」 「聖君明主」 「好人當政」等等,而美國民主反而假定官員就是一般人,甚至還不如 。今天看來,美國的40幾任總統千奇百怪,很難說平均道德水準比別國的官僚要高,而這些無礙於美國整體的執政水平。
美國,混跡於政治圈子裏的人,都不是有很大抱負的人。胸懷大誌的人,一般都遠離政治而去追求財富。由於覺得不懂如何齊家而去負責治國的倒是大有人在。 在美國,難以預料如果精英階層參加競選,人民是否會選舉他們,不過我敢肯定他們不會出來競選。 民主國家,當上國家首腦的人差不多總要受到令人不快的懷疑,所以他會利用某種辦法由政府來保護他免於指控。這樣,他就為被掩蓋的惡披上了光榮的外衣,為尚在同惡進行鬥爭的善提供了危險的榜樣。 美國的民主往往在選擇執政人員上犯錯誤。但要解釋為什麽在被選錯的人執政期間美國還照樣繁榮,那就很難了。 美國,公務人員不存在使自己居於優勢的階級利益,盡管統治者常常是一些平庸之輩,有時甚至是一些可鄙之人,但是政府的日常工作仍然是有利於人民的。
托克維爾還認為,民主政府的本質,在於多數對政府的絕對統治,這種統治之所以是絕對的,是因為在民主製度下,誰也反抗不了多數。它的本質缺陷就是很可能導致多數人對少數人的暴政。而有解釋憲法權力的法官就是「唯一有能力平衡民主的力量」。
假使有一天自由在美國毀滅,那也一定是多數的無限權威所導致的。因這種權威將會使少數忍無可忍,從而訴諸武力。那時將出現無政府狀態,但引起這種狀態的則是專製。 美國既沒有舊式貴族也沒有文士,富人得不到人民的信任。於是法學家形成一個高等政治階級,他們成為社會上最有知識的階層。因而他們只得舍棄改革,將保守的誌趣增添到自己愛好秩序的本性中。 如果有人問我美國的貴族在哪裏,我將毫不遲疑地脫口而出:貴族不在富人中,富人缺乏使他們團結在一起的共同紐帶。美國的貴族階層是那些從事律師職業和坐在法官席位上的人。
托克維爾還解釋了為什麽基督教可以在民主國家長盛不衰。
穆罕默德自稱從天而降,他不但把宗教的教義放進了《古蘭經》,而且把政治的原則、民法、刑法和科學理論也都放進去了。與此相反,基督教的《福音書》只講人與上帝和人與人的一般關系。除此之外它什麽都沒有教導,對人們必須信什麽也沒有要求。撇開許多其他的理由不談,僅僅這一點就已經是這兩種宗教中的前者不能在文明和民主的時代長期發生統治作用的充分證明,但後者不論在這樣的時代還是在其他時代,都註定會起支配作用。
8,《醫生的修煉--Complications》
作者是美國著名的外科醫生,醫學院教授。他對美國的醫療業深刻的了解和思考讓他成為了多本暢銷書的作者:《醫生的修煉》《醫生的精進》《清單革命》《最好的告別》。2018年又當上了巴菲特/亞馬遜/JP Morgan 的合資公司Haven的CEO,被寄予厚望解決美國醫療長期昂貴,復雜和低效的問題(2022年注释:已经失败) 。
作為作者的第一本書,《醫生的修煉》主要聚焦糾結的醫患關系,醫學的復雜和不確定性,關鍵時刻誰應該作出最後的決定等等。一個有良知的醫生必然是追求精進,不斷學習的,因為手上是別人的性命,而面對的是永遠沒有完美答案的醫學。
關於醫學的復雜和不確定 :
醫學並不是一門完美的科學,而是一個時刻變幻、難以琢磨的知識系統。不斷進步的科學技術指引著我們,當然也有習慣和本能,還靠一些經驗,有時還有運氣,然而我們知道的和我們追求的目標之間總會存在一段差距,不過正是這個差距驅使我們更努力地做每一件事。 我們希望醫學的進步是清楚明了的,但世事往往都背離我們的期待。每一種新的療法都有我們不了解的地方。對社會和病人來說,可能很難決定要不要接受某種新的療法。 醫學當中最常遇到的瓶頸就是不確定性。病人因為無法確定病癥而備受煎熬,醫生也由於不能確診而左右為難,醫療費用因而節節攀升,高得令人震驚,這也為社會帶來沈重的負擔。醫療診斷中,有太多未知的可能性。醫學有大片的灰色地帶, 每天我們都會徘徊於這些地帶。
糾結1,年輕的住院醫生應該拿誰來練手?
住院醫生只有使用托詞,才能讓病人相信他,將身體交給他,住院醫生也才能有學習的機會。沒有人在事前征求我的意見。如果提供一個更有經驗的人給我選擇的話,我當然會毫不猶豫地選他。然而系統規則就是這樣,我沒得選。 這種冷血機製的好處不只是提供新手學習的機會,同時也保證了公平。如果學習中一定會造成傷害,那麽應該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如果有機會選擇,那麽能選擇的人只有那些關系戶,像醫生的孩子有選擇的機會,而卡車司機的孩子卻沒有。如果不是每個人都有選擇機會,那麽還是不要有選擇比較好。
糾結2,電腦取代醫生?
為什麽電腦能勝過人腦呢?社會學家道斯認為,首先,人類總是易變的。我們很容易受他人意見的影響,此外還有看事情的角度、最近的經驗、註意力的分散,以及信息的傳播方式都影響著我們的判斷。其次,人類不善於全面考慮各方面因素。人們總是把可變因素看得太重,而把其他的重要因素給忽略了。一個好的電腦程序可不一樣,它總是自動而平等地關註每一個因素。 幾乎可以預見,醫生以後將不得不讓電腦取代他們做一些診斷決策。反對醫療機械化仍會持續一段時間。原因之一是有些醫生沒有遠見,他們很頑固,不想改變做事的方法。
糾結3,醫療官司要怎麽處理?
醫療官司,更深一層的問題是,若把過失放大化,將其視為不可饒恕的問題,那麽醫生當然會拒絕公開承認和討論這個問題。這種扭曲的製度造成醫生和病人間的敵對關系。錯誤發生時,醫生幾乎不可能坦誠地把錯誤告訴病人。 不管設想得再怎麽周到,醫生還是不免會犯下各種錯誤。要求我們做到完美實在不合情理。然而,我們自己千萬不能放棄對完美的追求。
糾結4,病人有沒有能力作出正確的決定?
大部分醫生都認真地把決定權交到病人手裏,把所有可選擇的治療方法和可能發生的風險通通告訴病人;有些醫生甚至拒絕給病人任何建議,就是擔心給出的建議會影響病人做決定。但是,當你看到病人做出的決定是錯誤的時候,你能不管不顧,奉命行事嗎?至今為止,醫學的正規說法是,他們怎麽決定,你就怎麽做。無論怎樣,身體的所有權是屬於病人自己的。 醫學的規則要求我們重視病人的自主權,密切配合他們的要求。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還是得引導病人,告訴他們怎麽做才是最好的。這種建議正確與否很難說。病人完全可以懷疑醫生的說法,但好醫生也不會眼睜睜地看著病人做出錯誤或傷害自己的決定而不聞不問,尤其是病人的決定和願望相悖的時候。 行醫有行醫的藝術,生病也有生病的藝術。當你在生病的時候,你必須保持理智,知道什麽時候該聽取別人的意見,什麽時候該表達出自己的看法;即使選擇不自己做決定,也應該向醫生問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 。
9,《我的一生略小於美國現代史--Personal History》
凱瑟琳·格雷厄姆在丈夫死後告別家庭婦女的生活,出掌《華盛頓郵報》直到1993年退休。這本書是她退休後寫的自傳。
英文原版的名字叫《個人歷史》,而這個中文版則略微繞口的叫做《我的一生略小於美國史》,我估計是編輯要突出她在20世紀美國政治版圖的地位。作為《郵報》幾十年的當家人,她被一度稱為「美國最有權勢的女人」。 尤其在70年代,先是冒著公司上市泡湯,自己坐牢的危險,曝光關於越戰的「五角大樓文件」 (見2017年的電影 「華盛頓郵報 The Post」);接著又是「水門事件」,直接把尼克松總統拉下馬 (見1976年的電影 「總統班底 All the President's Men」) 。她絕對當得起這個名稱。「新聞是歷史的初稿」,「捍衛出版權的唯一的方式就是出版」 一次次艱難的選擇,《郵報》捍衛了美國的新聞自由 。
凱瑟琳·格雷厄姆一生大起大落,她以一個報業人的操守極其真實的把自己的一生呈現出來:父母的疏遠,丈夫的抑郁癥,出軌和隨後的自殺,重返職場的「無自信」和作為女性一直受到的歧視(包括父親和丈夫)。作者生怕自傳把自己」美化」,可在我讀過的自傳中恐怕只有《鞋狗》在「真」上和本書有一比。
對女性地位的思考 :
我做這份工作的最大障礙是我的不安全性。部分原因是由於我的特殊經歷,但某種程度上是來源於定義中的婦女只能在某些方面發揮作用,我這一代的大多數婦女都面臨這種情況。我們越發相信,我們的作用是當賢妻良母,受到的教育是我們生下來就是給男人們帶來幸福和舒適,也同樣給予我們的孩子。 我接受了我這代許多人的想法,即婦女智商比男人低,我們不能從政、當領導,除了家庭和孩子不能管理人和事情。一旦結婚,我們就被限製在操持家務,提供一個舒適、寧靜的環境,餵養孩子,支持丈夫事業之中。很快,這種思維——確切地說,付出了重大代價:我們中大多數人都變成了低能人,不敢參加討論和會談。不幸的是,這種局限性在婦女中——就像在我身上一樣——產生了一種分散話題,缺乏精辟概括,願意聊天,在事情快結束時才開始工作,解釋過多,經常表示歉意等習慣。 婦女們也傳統地——現在還有許多人這樣——以一種誇張的願望去取悅,在我那一代的婦女身上有一種綜合癥許多年來規範著我們的行為舉止。雖然那時我沒有意識到什麽,但我不能做出一個可能使得我周圍的人不高興的決定。多少年,我不管發出什麽指令,常常用一短語:「如果你方便的話。」如果我認為我做了讓別人不高興的事情,我就非常痛苦。這一切的後果是,我們當中許多人,尤其是中年人,總是試圖最大限度的避免惹惱丈夫。
10,《Seeking Wisdom--尋求真知》
與其說這是一本書,不如說它是芒格和巴菲特的投資哲學/思維模型的匯總。
第一部分偏重遺傳學和達爾文的自然選擇理論,解釋人是怎麽開始思考,以及長期在到處是天敵的狩獵環境下(很壞的)思考模式的形成。
第二部分基本上完全來自芒格的著名的《誤判心理學演講稿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Misjudgment》,列舉了人類心理學的諸多誤區。第三部分則是統計學/數學層面的誤區。
最後的第四部分則是芒格和巴菲特的生活和投資智慧。
所以基本的順序是:「人為什麽在進化中搞出這麽多毛病?」---》「這些毛病在現在社會中人類各個層面的行為顯示」---》「正確的思維方式應該是什麽」。
書沒有中文版。書的門檻比較高,對投資者來說字字珠璣(所以沒有書摘),如同聖經。我希望有機會用中文整理出來相關的多元思維模型,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