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簡(Diem)記錄了琪(Di)12到14歲的日常。琪和家人生活在氤氳繚繞的越南山區,他們赫蒙族(Hmong)每年農曆新年都有搶婚的習俗。琪的姊姊和媽媽都是被搶去當新娘的。在那樣的文化脈絡中,假使女兒被綁走了,母親就算不捨,也無力阻止。然而琪的父親似乎默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因為他的老婆就是搶來的。琪的姊姊也是年紀輕輕就被抓去當新娘,沒人敢違抗傳統,女性悲歌就這樣不停複製。我們看到歷劫歸來的琪,不願嫁給綁架她的旺,旺卻窮追不捨,甚至他的家人也試圖強行把琪帶走。琪一邊被拖行,一邊哭鬧慘叫的那幕,如今想來依舊駭人。也許琪原本對旺有一點好感,在不被尊重後,也蕩然無存。赫蒙族的男人不懂,強摘的果子不甜,勉強而來的婚姻是不會幸福的。琪的父母就是最好的例證,琪的母親時常抱怨她丈夫好吃懶做,還是個會家暴的酒鬼。
媽媽過去老跟妳吵架,但妳離開後我一直在哭。現在家裡好安靜。妳要勒緊腰帶,別讓他碰妳。
父母和青少年的摩擦是放諸四海皆有的。儘管琪跟媽媽常常鬥嘴吵架,但兩人其實很在乎彼此。弔詭的是,有些人越是相愛,越是喜歡互相傷害,反而不小心將對方愈推愈遠。琪就是因為跟媽媽的矛盾,才會沒有準時回家、故意坐上男同學的機車,然後差點一去不回。
「我要好好上學,然後找到工作。這樣我就可以帶媽媽去她從沒去過的地方。她從未離開過我們的村莊,也不知道外面的生活有多麼不一樣。」
以前就聽聞中國貴州有搶婚習俗,想不到這也發生在北越、吉爾吉斯等國家。各地的女權運動步調所差甚鉅,這是多麼沈痛的事實。當歐美各國的影視產業吹起#metoo 運動的旋風;北越赫蒙族還在綁架新婦,男孩還被教導要得到喜歡的女孩就要綁架她,且當地民眾視之為理所當然。對於其他文化,我沒有資格批判它,也不好意思稱之為陋習。難以擺脫的傳統,只得透過教育啟迪民智……我又不免落入文化本位的思考了。
環境不改變,有時只得遠走他方。在影片開頭,簡重述琪的話,說她不後悔身為赫蒙族。喜歡自己的家鄉,卻又討厭它的某些部分,這種又愛又恨的心情,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
感謝攝影機的存在。要不是琪是紀錄片的主角,我相信越南政府及校方不會介入她和旺的事情,旺和他的家人也不會善罷甘休;要不是簡正在拍攝,琪的父親那天醉醺醺的進家門,肯定正打算對他老婆做些什麼……。紀錄片不容易拍,拍攝者跟被攝者必須同時維持著緊密而又疏離的關係——他們必須彼此熟悉,被攝者才會放鬆的呈現接近自然的狀態;他們也需要保持距離,攝影師與導演不可介入拍攝對象的生活,任意改變故事的走向。我得說導演Diem拿捏得很好,即便她後來還是忍不住介入了一下,「那一下」正是觀眾們殷切期盼的。
至於其他沒有攝影機跟著的女孩,或許就沒有辦法那麼幸運了。諸如此類的事件還在不斷上演,但願有結束的一天。這個想法很矛盾,因為搶婚習俗的消失,意味著他們的文化也消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