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10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

    訊息量很大的一本書,既包括一位女兒陪伴母親「斷食善終」的過程思索、掙扎與艱難,也是活過女權低落年代,一位母親勇敢面對生與死的故事。當然,也不斷觸及醫界、法規對於臨終照護和醫療介入的不同意見,也指出尊嚴善終相關法規尚未健全,眾多長期臥床病人雖生猶死、難以解脱的現況。 讀完心情會很震盪。才知道活著不易,要求個「好死」也是大大困難,無論身為照顧者或被照顧者,難以「好死」的陰影都可能影響人生多年,也因此儘早開啟家人之間對於臨終醫療的討論是必要的。儘早了解自己或長輩是否有意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是必要的。此外,持續鍛鍊身體、降低失能的風險,也是必要的。畢竟,如果一秒就死也許不可怕,但拖延經年又難以自主的死,就是地獄了。
    當中最觸動我的是,作者畢柳鶯醫師紀錄陪伴母親斷食善終的21天,母親的身心變化、家人間的互動細節。即使母親追求善終的意志,事前已和家人們充分討論,獲得家人們的支持與尊重。然而,隨著斷食的日子累加,母親越來越虛弱。書中寫到第15天,作者協助母親回房休息後,回到客廳看到弟弟泣不成聲,問她:「一定要這樣嗎?沒有更好的辦法嗎?」 讀到這裡,我也噴淚了。覺得這真是艱難的事,即使想辦法選擇善終,還是好難。更何況許多人的處境是親人間難以達成共識,或者沒有資本選擇善終之路。這本書或許分享了善終的一種選擇與實踐,讓為人子女提早想想,若有那麼一天,該如何讓長輩好走。但我想即使各方面都做了準備,事到臨頭理性是否能勝過對父母的不捨?也只有真的面對時才會知道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