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訊息量很大的一本書,既包括一位女兒陪伴母親「斷食善終」的過程思索、掙扎與艱難,也是活過女權低落年代,一位母親勇敢面對生與死的故事。當然,也不斷觸及醫界、法規對於臨終照護和醫療介入的不同意見,也指出尊嚴善終相關法規尚未健全,眾多長期臥床病人雖生猶死、難以解脱的現況。

讀完心情會很震盪。才知道活著不易,要求個「好死」也是大大困難,無論身為照顧者或被照顧者,難以「好死」的陰影都可能影響人生多年,也因此儘早開啟家人之間對於臨終醫療的討論是必要的。儘早了解自己或長輩是否有意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是必要的。此外,持續鍛鍊身體、降低失能的風險,也是必要的。畢竟,如果一秒就死也許不可怕,但拖延經年又難以自主的死,就是地獄了。


當中最觸動我的是,作者畢柳鶯醫師紀錄陪伴母親斷食善終的21天,母親的身心變化、家人間的互動細節。即使母親追求善終的意志,事前已和家人們充分討論,獲得家人們的支持與尊重。然而,隨著斷食的日子累加,母親越來越虛弱。書中寫到第15天,作者協助母親回房休息後,回到客廳看到弟弟泣不成聲,問她:「一定要這樣嗎?沒有更好的辦法嗎?」

讀到這裡,我也噴淚了。覺得這真是艱難的事,即使想辦法選擇善終,還是好難。更何況許多人的處境是親人間難以達成共識,或者沒有資本選擇善終之路。這本書或許分享了善終的一種選擇與實踐,讓為人子女提早想想,若有那麼一天,該如何讓長輩好走。但我想即使各方面都做了準備,事到臨頭理性是否能勝過對父母的不捨?也只有真的面對時才會知道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讀書寫字過日子的沙龍
1會員
16內容數
2023/07/10
雖然小說主要的骨幹是男老師與女學生的師生戀,但讀完莫名覺得包藏其中的女女之愛,才有鮮明的色彩。(包括母女、女同志、師母扮演大鼻子情聖,偷渡與女學生們的精神之戀等等)
Thumbnail
2023/07/10
雖然小說主要的骨幹是男老師與女學生的師生戀,但讀完莫名覺得包藏其中的女女之愛,才有鮮明的色彩。(包括母女、女同志、師母扮演大鼻子情聖,偷渡與女學生們的精神之戀等等)
Thumbnail
2023/05/10
對於自己和長輩之間的矛盾、親疏變化,家人相處的人情、鋩角,以及行為背後的內心戲,觀察很細膩。雖然明白寫出親子間的疏離、不睦,整個描寫卻又很清澈,沒有怨氣籠罩之感。寫生命的曲折,會有點小刺心,卻不會拉讀者陷入情緒的漩渦之中。 不讓讀者痛,或許因此少了驚艷之感。但如果作家的筆是刀,會覺得這刀法挺不錯的。
Thumbnail
2023/05/10
對於自己和長輩之間的矛盾、親疏變化,家人相處的人情、鋩角,以及行為背後的內心戲,觀察很細膩。雖然明白寫出親子間的疏離、不睦,整個描寫卻又很清澈,沒有怨氣籠罩之感。寫生命的曲折,會有點小刺心,卻不會拉讀者陷入情緒的漩渦之中。 不讓讀者痛,或許因此少了驚艷之感。但如果作家的筆是刀,會覺得這刀法挺不錯的。
Thumbnail
2022/11/16
坐在午後的陽光裡 我們是默默發光的詩句 不須言語 自然合拍的韻律 所有的人聲鳥語都是故事的註腳 光影緩緩 彷彿不願意前進 公園裡的搖搖馬輕輕晃動 好像聽見某種神祕 隨時準備開始 下一刻的嬉戲
Thumbnail
2022/11/16
坐在午後的陽光裡 我們是默默發光的詩句 不須言語 自然合拍的韻律 所有的人聲鳥語都是故事的註腳 光影緩緩 彷彿不願意前進 公園裡的搖搖馬輕輕晃動 好像聽見某種神祕 隨時準備開始 下一刻的嬉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文描述一位子女在母親生命最後階段中的陪伴與反思,透過對母親生活中的美好回憶,如飲食與旅行,表達對其的感恩與敬愛。文中提到傳統的悼念方式,並強調對於逝者,真正重要的是留下的愛與關懷,而非物質上的紀念。這樣的情感與思想可以引起共鳴,讓讀者思考生命的意義及親情的重要。
Thumbnail
本文描述一位子女在母親生命最後階段中的陪伴與反思,透過對母親生活中的美好回憶,如飲食與旅行,表達對其的感恩與敬愛。文中提到傳統的悼念方式,並強調對於逝者,真正重要的是留下的愛與關懷,而非物質上的紀念。這樣的情感與思想可以引起共鳴,讓讀者思考生命的意義及親情的重要。
Thumbnail
獻給媽媽和媽媽的小小孩,是一個關於生命教育的催淚故事。 「那是種純粹的絕望,加上強烈的思念。」—《百日告別》導演林書宇 學校沒有教的一堂課 — 離別,卻是人生中的必修課題。 當我們面對家人、朋友驟然離逝時,該用怎樣的心情「說再見」
Thumbnail
獻給媽媽和媽媽的小小孩,是一個關於生命教育的催淚故事。 「那是種純粹的絕望,加上強烈的思念。」—《百日告別》導演林書宇 學校沒有教的一堂課 — 離別,卻是人生中的必修課題。 當我們面對家人、朋友驟然離逝時,該用怎樣的心情「說再見」
Thumbnail
人快走的彌留之際,是真的有靈性的。那時媽媽是否就在旁邊看著我們呢? 不知道她會不會感到無奈或者罣礙?或希望最後我們可以跟他好好說話?
Thumbnail
人快走的彌留之際,是真的有靈性的。那時媽媽是否就在旁邊看著我們呢? 不知道她會不會感到無奈或者罣礙?或希望最後我們可以跟他好好說話?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善終的意義和難處。文章呼籲人們重新學習生死課題,在有充分準備下的死亡,讓病者得到善終,而家屬依舊可以感到美好幸福的。善終是人們能給家人最好的最後一個禮物,讓亡者安然離去,生者沒有遺憾。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善終的意義和難處。文章呼籲人們重新學習生死課題,在有充分準備下的死亡,讓病者得到善終,而家屬依舊可以感到美好幸福的。善終是人們能給家人最好的最後一個禮物,讓亡者安然離去,生者沒有遺憾。
Thumbnail
本文介紹畢柳鶯醫師的斷食善終觀念,重新思考死亡不應視為失敗,並反思生死決策的複雜性。藉由個人故事,強調家人在斷食善終決策上的情感掙扎,以及與醫生之間的信任關係。最後,呼籲尊重患者意願,強調共識、信任、尊重的重要性。整體內容涵蓋斷食善終、生死觀、家庭關係,是探討現代生死觀及醫病關係的深刻思考。
Thumbnail
本文介紹畢柳鶯醫師的斷食善終觀念,重新思考死亡不應視為失敗,並反思生死決策的複雜性。藉由個人故事,強調家人在斷食善終決策上的情感掙扎,以及與醫生之間的信任關係。最後,呼籲尊重患者意願,強調共識、信任、尊重的重要性。整體內容涵蓋斷食善終、生死觀、家庭關係,是探討現代生死觀及醫病關係的深刻思考。
Thumbnail
2022.1.3 從12月初媽媽離開到現在,我一直無法放手 不管是走路、吃飯、和阿波羅玩、和朋友聊天,在做每一件事的同時都一直想著:現在做這些事已經跟過去都不一樣了,因為媽媽已經不在這個物質世界、已經不再跟我在同一個世界裡了…。雖然心裡知道她只是意識離開了身體,但怎麼都無法接受這件事
Thumbnail
2022.1.3 從12月初媽媽離開到現在,我一直無法放手 不管是走路、吃飯、和阿波羅玩、和朋友聊天,在做每一件事的同時都一直想著:現在做這些事已經跟過去都不一樣了,因為媽媽已經不在這個物質世界、已經不再跟我在同一個世界裡了…。雖然心裡知道她只是意識離開了身體,但怎麼都無法接受這件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