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與母親相處的美好回憶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這段期間適逢母親的人生畢典,往來於北部的紀念園區,會在出入口看到設計精美的紙紮(要燒給亡者的),基本都是別墅型,只是規模大小,從萬元到十幾萬都有。


對自己來說就像平常經過接待中心看到的模型樣品屋一樣,但精美跟細節來得更精緻。


早年經歷過外婆、父親的往生,加上自身的信仰,身邊總有善知識的陪伴,讓我明白什麼對於過世的親人是有幫助的。


當年外婆過世,有些親友七嘴八舌說:我們沒有做功德(燒一些東西給他),其實我們將外婆留下的一些錢捐給有些社福機構,每個人對功德定義或許不同。


父親過世後,我們也是比照辦理,有些功德也許是做給人看的,而我們希望的是親人還能為這個世界留下些什麼?


對於母親我除了沒有遺憾,也還有稍許的信心。


沒有遺憾的是,在我從小的記憶裡,我跟媽媽的連結就是建立在吃、喝、玩、樂,媽媽以前出差會特意帶我從台北坐火車到板橋。坐火車有著我跟媽媽的記憶。


年幼時期外婆不准我們吃牛肉,可是我第一次吃牛排是媽媽帶我去的(還不是夜市牛排,而是西餐廳的正統牛排,「驕傲仰頭中」)。


媽媽也喜歡美食、小吃,從西門町到萬華還有早期的台北圓環,肉羹、米糕、蚵仔煎,還有日式料理。很清楚,自己是透過這些事物跟媽媽有很多的連結。


早年生命的懵懂並未認真看待這些過往,2015年開始,自己的工作並不穩定,但唯一有的是時間,於是幾乎是每周、至多兩週即會回台北探望媽媽,一直到22年我重回學校唸書,加上工作自己大約一個月才有時間回去看看母親。


那些日子裡,我跟太太想到媽媽沒出過國,他以前也受日本教育,喜歡關於日本的文化。我們安排了兩次的日本旅行,一次到京都看寺院,一次到北海道看風景。


期間只要回家,我們就想著可以買什麼媽媽喜歡吃的,藥燉排骨、肉骨茶、米糕、蚵仔煎、肉丸、肉羹、太陽餅、炒米粉、壽司、港式茶點。有時是冰淇淋、豆花、冰品⋯甚至有時是買不到,我們自己動手做的。


媽媽要走的那一天下午,我的師父還特別來看媽媽為其送上最後的祝福,當時的自己為了母親最後要安奉的處所煩惱。


師父跟我說:把握跟媽媽相處的時間,尤其在關鍵母親要離開的時刻能夠為其助念那才是重點,其餘的都只是形式上的,對媽媽來說都沒有影響,也都不重要。


師父的話對我來說,像是一劑定心丸,也因為那句話,我在陪伴母親最後的時刻感受到安詳、無憾,並且對於母親的過往為人深具信心,我深信母親會擁有一個更好的來世。


在我信仰的世界裡,母親是因為自身的福德所具備一切所需的圓滿,自然不再需要我們這個世界中所需的物品,更何況是紙做的房子。


而且我相信、也確信,母親這輩子將他所有的美好特質,留給了這個世界(包括我,因為我會善用這個身體來為他人產生意義)。


俗語說(台語)「在生一個豆,卡贏死後拜豬頭」,我相信自己在母親生前準備的一碗豆花、米糕,不如一棟棟紙紮洋房昂貴,但當時母親臉上的笑容跟愉悅是可以看見跟感受的。而當他離去後,不管是任何與他溝通的方式(如銅板對話請示母親的高興與否⋯),真實與否,以我的智慧就真不得而知了。


我想,逝者已去,是留下的人需要安心,但安心的方式,也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方法。但最後適合的多數是留下來的人所做的選擇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生命剪輯師的沙龍
19會員
408內容數
2025/05/01
在學習的場域中,時而會遇到一位「屁孩」。他經過我身邊時,會用「看什麼?」「干你屁事」「王八蛋」來跟我打招呼。 也許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我只能裝作沒聽到,甚至刻意忽視他,避免與這位屁孩有直接接觸。 有時,我也會好奇:當我面對這樣的孩子時,自己內在到底發生了什麼? 有一次,在他激烈
2025/05/01
在學習的場域中,時而會遇到一位「屁孩」。他經過我身邊時,會用「看什麼?」「干你屁事」「王八蛋」來跟我打招呼。 也許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我只能裝作沒聽到,甚至刻意忽視他,避免與這位屁孩有直接接觸。 有時,我也會好奇:當我面對這樣的孩子時,自己內在到底發生了什麼? 有一次,在他激烈
2025/03/22
近年因為重返校園,有些學習對自己而言是新鮮且有趣的,而有些則讓自己彷彿面臨「下修」,實習便是一例。 過去的自己懶得運動,對戶外活動不熱衷,也不擅長任何球類運動。然而,在實習機構裡,卻常需要陪伴孩子打籃球、桌球、羽球,甚至騎腳踏車。有時一天結束,感覺彷彿完成了一場「鐵人三項」的挑戰。對於
Thumbnail
2025/03/22
近年因為重返校園,有些學習對自己而言是新鮮且有趣的,而有些則讓自己彷彿面臨「下修」,實習便是一例。 過去的自己懶得運動,對戶外活動不熱衷,也不擅長任何球類運動。然而,在實習機構裡,卻常需要陪伴孩子打籃球、桌球、羽球,甚至騎腳踏車。有時一天結束,感覺彷彿完成了一場「鐵人三項」的挑戰。對於
Thumbnail
2025/03/21
身為學生兼自由工作者與實習生的作者,分享如何透過早晨靜心調整自己,迎接充滿挑戰的一天,並區分早晨靜心為「準備」,晚上靜心為「修補」的差異,以及如何透過觀察與感受,養成正向習慣。
Thumbnail
2025/03/21
身為學生兼自由工作者與實習生的作者,分享如何透過早晨靜心調整自己,迎接充滿挑戰的一天,並區分早晨靜心為「準備」,晚上靜心為「修補」的差異,以及如何透過觀察與感受,養成正向習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清明連假觀影觸動思念,追憶阿嬤與探討孝順真諦。文章藉由電影《金孫爆富攻略》反思親情、陪伴與遺憾,並表達對已逝阿嬤的歉意與思念。
Thumbnail
清明連假觀影觸動思念,追憶阿嬤與探討孝順真諦。文章藉由電影《金孫爆富攻略》反思親情、陪伴與遺憾,並表達對已逝阿嬤的歉意與思念。
Thumbnail
作者記錄他母親八十歲到八十九歲間的失智生活。作家冷靜、細膩地觀察,是一個兒子對母親的愛,更是一代文豪對「生」之命題的關照。
Thumbnail
作者記錄他母親八十歲到八十九歲間的失智生活。作家冷靜、細膩地觀察,是一個兒子對母親的愛,更是一代文豪對「生」之命題的關照。
Thumbnail
這篇文章回顧了作者阿嬤的生活智慧與愛,從她的慷慨待人,到獨特的飲食與健康觀念,無不體現了她的善良與關懷。作者分享了阿嬤在世的點點滴滴,並且懷念與阿嬤的共同成長與快樂時光。
Thumbnail
這篇文章回顧了作者阿嬤的生活智慧與愛,從她的慷慨待人,到獨特的飲食與健康觀念,無不體現了她的善良與關懷。作者分享了阿嬤在世的點點滴滴,並且懷念與阿嬤的共同成長與快樂時光。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與年過八十的母親共同觀看國慶煙火的經歷。雖然母親因年齡而行動不便,但這次短暫而美好的時光讓彼此的心靈更加連結。透過作者的描述,展現出對母親的關愛及珍惜時光的心情。希望每個人都能在歲月流逝中,把握與親人相處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與年過八十的母親共同觀看國慶煙火的經歷。雖然母親因年齡而行動不便,但這次短暫而美好的時光讓彼此的心靈更加連結。透過作者的描述,展現出對母親的關愛及珍惜時光的心情。希望每個人都能在歲月流逝中,把握與親人相處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敘述了作者對母親的追憶與思念,透過對黑夜的對話,表達了對母親的眷戀和懷念之情。文章中描述了母親生前的點滴,以及作者在失去母親後的感受和內心掙扎。通過文字記錄,表達了對母親的緬懷和愧疚之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敘述了作者對母親的追憶與思念,透過對黑夜的對話,表達了對母親的眷戀和懷念之情。文章中描述了母親生前的點滴,以及作者在失去母親後的感受和內心掙扎。通過文字記錄,表達了對母親的緬懷和愧疚之情。
Thumbnail
母親病逝後,我按她的要求處理後事,遭到親戚的非議。透過這段經歷,我反思葬禮的意義以及我們對逝者的尊重。
Thumbnail
母親病逝後,我按她的要求處理後事,遭到親戚的非議。透過這段經歷,我反思葬禮的意義以及我們對逝者的尊重。
Thumbnail
這是一篇懷念母親的文章,描述了母親溫柔的性格和對家庭的無私奉獻。文章中表達了對母親的懷念和感恩之情。
Thumbnail
這是一篇懷念母親的文章,描述了母親溫柔的性格和對家庭的無私奉獻。文章中表達了對母親的懷念和感恩之情。
Thumbnail
如用顏色來形容母親,混合著大量的白與少許的紅的淡粉,溫暖浪漫,最為適合。
Thumbnail
如用顏色來形容母親,混合著大量的白與少許的紅的淡粉,溫暖浪漫,最為適合。
Thumbnail
2022 . 3 .11 母親在我21歲那年離世,當時的她才45歲。 母親會做很多傳統美食,而且技藝高超舉凡過年必備的鹹粿、甜粿、發粿、紅龜粿、菜包、端午肉粽、清明春卷、冬至湯圓....任何一樣若以現在傳統美食水準開間小店不做廣告,一定是排隊名店。
Thumbnail
2022 . 3 .11 母親在我21歲那年離世,當時的她才45歲。 母親會做很多傳統美食,而且技藝高超舉凡過年必備的鹹粿、甜粿、發粿、紅龜粿、菜包、端午肉粽、清明春卷、冬至湯圓....任何一樣若以現在傳統美食水準開間小店不做廣告,一定是排隊名店。
Thumbnail
女兒曾經問我:「媽媽,你嫲嫲是你的role model 嗎?她十分棒對嗎?懂很多是嗎?」我笑了笑告訴她祖母懂的我活三世都學不着邊際。女兒好友啊,你爺爺縱使在此刻離開,我相信多年之後,他跟你說過的話、做過的事、甚至一個肯定的表情,都會成了你人生困難中最重要的支持。父母每天的嘮叨我們未必聽得懂,但祖父母
Thumbnail
女兒曾經問我:「媽媽,你嫲嫲是你的role model 嗎?她十分棒對嗎?懂很多是嗎?」我笑了笑告訴她祖母懂的我活三世都學不着邊際。女兒好友啊,你爺爺縱使在此刻離開,我相信多年之後,他跟你說過的話、做過的事、甚至一個肯定的表情,都會成了你人生困難中最重要的支持。父母每天的嘮叨我們未必聽得懂,但祖父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