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剝削兒女—「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是誰說的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些年來,我看到一些爸媽一直在剝削(某個)兒女,有親生的兒子、親生的女兒,收養的兒子、收養的女兒,女婿、媳婦等,各種情形真是XXXX(請任意埴入四個字的成語)。

我看到這些父母有幾個共同點:

一、如果是從小撫養長大的,就沒給孩子足夠的愛,或是忽略他/她,

通常對某一個兒女這樣,對其他的比較好,有明顯的偏心。這個沒有愛的孩子,為了得到爸媽的愛、關心和注意,會特別賣力做事,討好爸媽,但是都得不到愛。
從小就這樣,長大了就繼續這麼做,通常他/她為家裏做的事情最多,出力、出錢、出資源最多,但爸媽最不重視、不在意他/她,還時時貶低他/她,和其他的兒女比較,說他/她比較不好,他/她就更賣力,付出更多。

二、從小剝奪他的自尊,減低他的自我價值感,

自己覺得沒價值感的孩子以為自己要做很多(比別人多好幾倍),才有平常一般人的價值,這些「做很多」的收益,爸媽就可以坐收其成了。

三、如果是成年後才加入的家庭成員,像:媳婦、女婿等人,

他們一眼就能看穿對方是缺乏愛、自我價值感低落的人,就可以役使了,免費享用他貢獻的錢或勞力。
如果看不懂或不會看也沒關係,就叫叫看,要要看,叫得動的話就繼續叫,叫不動就算了,改叫別人;要錢、要東西也一樣,要得到就繼續拿,要不到就算了。

四、父母本身對自己不好,連帶地,跟自己最好的那個兒女,也對他/她不好。

這樣的爸媽擅長的是:

1.引起對方的歉疚感、罪惡感;
2.用孝順等的親情勒索、綁架;
3.說些乍聽之下有道理的話(一元說法,沒同時顧到另一面),讓人當下無法反駁,不知道怎麼說;
4.呈現出可憐、弱勢的樣子,讓那個好心的兒女不得不幫;
5.偶而給點愛,但實際上要的更多。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不知道是誰說的?

說的人或相信這句話的人是沒碰過「不是」的父母,以為沒有;或是看不懂「不是」的父母長得什麼模樣,因為很多「不是」的父母很會隱藏、偽裝,表面上不容易看出來,所以天真浪漫的讀書人、當權者、有話語權的人就這麼相信了,說出這句讓許多兒女痛苦、有苦說不出、懷疑自己的「名言」來,讓大家琅琅上口,口傳千里。「名言」真的不要隨便相信啊!要好好辨認啊!
有個人可以予取予求,任意役使是很不錯的,只是兒女本身的幸福在哪裏?什麼是親情、親子關係呢?在我這個旁人看來,覺得很寒心,而且我也看出:「爸媽自己不一定知道他做了什麼事!」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舉個例子:

有位新店的鄰居,有一陣子固定來參加我這裏的談話會和悠閒花語課,她說她當年考上師專,爸爸不讓她去讀,因為不能賺錢,要她在台北讀高商,白天或晚上賺錢,半工半讀,賺的錢爸爸收去。(好沒有眼光的爸爸,師專讀完當老師,工作和收入多穩定啊!雖然不能一邊讀書,一邊賺錢,唸書時也不要錢啊!)
她家的房子是她和妹妹2個人賺錢買的,前幾年賣了幾千萬,都給兒子,女兒一毛錢也沒拿到,女兒中也沒人講話,她現在50多歲了,房子還是租的,做的是社區打掃、當管理員的工作,有個兒子生病開刀過,不太能正常工作,另一位兒子是正常的。先生原來是軍職,有親戚邀他去那親戚自己開的公司工作幫忙,他就從軍職退休,只是那公司沒多久也沒了。一家人生活拮据。更離奇的是,前幾年我看到她媽媽和她一起出現在社區裏,住她這裏,不是偶而來玩的,真是太誇張了。不知是什麼樣的父母和家庭,造就這樣的女兒?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9會員
668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slowee55@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紀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孩子長大、成年了,會碰到許多需要做決定的時候,這時候爸媽的角色如何呢?彼此相處的情形怎樣呢?會不會有意見不同、爭執不下、甚至吵架的發生呢? 舉幾個例子 一、修房子 最近兒子結婚在整修房子。 幾年前,先生問了兒子很多次:「你趕快結婚,我們來修房子。」 兒子回他:「修房子跟我結婚有什麼關係?」
一切都很好! 海浪從遠方來,一浪一浪打過來,帶訊息給我(聽,看); 風吹來,很舒服,它從遠方帶來了訊息(觸感,聽); 陽光從天上、宇宙照下來,也帶來了訊息(看,皮膚的感覺); 雲在上面飄過,我要自己抬頭接收訊息(看); 雨水從天上掉下來,也掉來了訊息(看,觸感,聽);
大部份的女性在家庭裏的情緒勞動被視為理所當然,其他同住者理所當然地 享用而不自覺,這跟打掃清潔一樣:「做了人家沒看到,沒做時大家都知道了。」(如:「妳怎麼沒提醒我?」「妳順手幫我做一下會怎樣?」),我想到幾件不是在家庭中發生的事情: 一、 在遊覽車上跟我說很多話的男老師 三、跟朋友說很多話的人
今天早上看著女兒帶孫女出門,去保母家,我心情平靜,沒有什麼,因為情緒已經在之前都發完了,女兒應該也是。今天星期一,第2次去,上週五,7月1日開始,那天我不在,女兒去接她的時候,說情形還不錯,沒有哭著找媽媽,看來是比較放心了。 我看嬰兒,覺得 「可憐」 「無助的」 虐嬰的新聞 對媽媽職涯的影響 註:
以前還在上班的時候,總會有要去參加同事的,或是工作上需要去參加的告別式,曾經有位同事,也是嬌嬌女的同學說:「我不喜歡。」沒有人會喜歡吧!就跟他本人的死亡,也沒有人希望死去。關於喪禮和準備告別式的過程,今天來寫一寫。 小時候,我記得的事情 阿公阿媽 外公 喪禮中女人的大哭,它提供抒發鬱悶的機會
先寫一下我對這事情最大的困惑是: 隔離的日期要從哪天開始算? 我知道發生的那一天是第0天,第2天才是第一天,有幾種開始日,隔離要從哪天開始算呢?(當時只有同住家人要隔離,5/17已改為同住家人也不用了,只要符合條件就0+7天) ■我是同住家人,和染疫者的最後接觸日(有的話) 是染疫者:
孩子長大、成年了,會碰到許多需要做決定的時候,這時候爸媽的角色如何呢?彼此相處的情形怎樣呢?會不會有意見不同、爭執不下、甚至吵架的發生呢? 舉幾個例子 一、修房子 最近兒子結婚在整修房子。 幾年前,先生問了兒子很多次:「你趕快結婚,我們來修房子。」 兒子回他:「修房子跟我結婚有什麼關係?」
一切都很好! 海浪從遠方來,一浪一浪打過來,帶訊息給我(聽,看); 風吹來,很舒服,它從遠方帶來了訊息(觸感,聽); 陽光從天上、宇宙照下來,也帶來了訊息(看,皮膚的感覺); 雲在上面飄過,我要自己抬頭接收訊息(看); 雨水從天上掉下來,也掉來了訊息(看,觸感,聽);
大部份的女性在家庭裏的情緒勞動被視為理所當然,其他同住者理所當然地 享用而不自覺,這跟打掃清潔一樣:「做了人家沒看到,沒做時大家都知道了。」(如:「妳怎麼沒提醒我?」「妳順手幫我做一下會怎樣?」),我想到幾件不是在家庭中發生的事情: 一、 在遊覽車上跟我說很多話的男老師 三、跟朋友說很多話的人
今天早上看著女兒帶孫女出門,去保母家,我心情平靜,沒有什麼,因為情緒已經在之前都發完了,女兒應該也是。今天星期一,第2次去,上週五,7月1日開始,那天我不在,女兒去接她的時候,說情形還不錯,沒有哭著找媽媽,看來是比較放心了。 我看嬰兒,覺得 「可憐」 「無助的」 虐嬰的新聞 對媽媽職涯的影響 註:
以前還在上班的時候,總會有要去參加同事的,或是工作上需要去參加的告別式,曾經有位同事,也是嬌嬌女的同學說:「我不喜歡。」沒有人會喜歡吧!就跟他本人的死亡,也沒有人希望死去。關於喪禮和準備告別式的過程,今天來寫一寫。 小時候,我記得的事情 阿公阿媽 外公 喪禮中女人的大哭,它提供抒發鬱悶的機會
先寫一下我對這事情最大的困惑是: 隔離的日期要從哪天開始算? 我知道發生的那一天是第0天,第2天才是第一天,有幾種開始日,隔離要從哪天開始算呢?(當時只有同住家人要隔離,5/17已改為同住家人也不用了,只要符合條件就0+7天) ■我是同住家人,和染疫者的最後接觸日(有的話) 是染疫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世上有無條件的愛,就只有孩子對父母的愛 父母為子女付出,含辛茹苦養活子女,那是應份的事,把他們帶到這個世上,理應有能力照顧好他們,這是作為父母之本,不需常常被歌頌父母如何偉大。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有條件的,期望他們聽教聽話,懂得感恩,甚或乎要求他們追逐世間的功利,長大成才,供養父母。相反,孩子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有人說—「父母的愛是無私的~」 但父母的愛何嘗不是有私的? 父母的愛是無私的,卻也是有私的, 因為有私,所以希望你比其他人更好, 因為無私,所以把能付出給孩子的都奉獻出去。 或許有人說—「父母對姐姐、對哥哥、對弟弟、或對妹妹比較好~」 的確,父母都是偏心的,但我們何妨也不是偏心的
有位單親媽媽,為了栽培自己的獨生子,什麼苦,什麼委屈都願意吞,什麼低階工作也都願意做,為的只是讓孩子有吃有住,有書讀。 孩子也爭氣,同時也孝順,畢竟,母親二十幾年來的苦和淚水,他都看在眼裡。 然而,當孩子事業有成,也娶了有錢老婆後,她的媳婦竟然要求分開住。 孩子雖然孝順,卻也拗不過老婆的哭
Thumbnail
世上確有失職的父母(或監護人),棄兒虐兒事件時有所聞,然而,每次看到有人一副為正義發聲的吶喊:為了防止沒資格當父母的人禍害下一代,所以,「當父母要考證照」時,我先搖頭,然後想罵髒話!
Thumbnail
過去,人們常說:「天底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逐漸發現世界並非如此單純,在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我們得知可惡的父母不在少數。不是從小狠心虐待,就是不當的管教,造成孩童心靈受創,影響成年後的人格發展。   古人也告誡我們:「百善孝為先」。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也無法選擇孩子,現在因
一直認為我父母是為了結婚生子而結婚,沒有感情基礎、沒有共識和信任,婚後也不願意去經營和溝通,我爸甚至將外遇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父母常為了錢的事情不快,不太吵架都是冷戰居多。 在學生時期經濟仰賴父母的我,一直很怕會被我爸拋棄,但除此之外,我爸對我們很好,對家裡經濟依舊付出,表面上是個外人都說好的丈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世上有無條件的愛,就只有孩子對父母的愛 父母為子女付出,含辛茹苦養活子女,那是應份的事,把他們帶到這個世上,理應有能力照顧好他們,這是作為父母之本,不需常常被歌頌父母如何偉大。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有條件的,期望他們聽教聽話,懂得感恩,甚或乎要求他們追逐世間的功利,長大成才,供養父母。相反,孩子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有人說—「父母的愛是無私的~」 但父母的愛何嘗不是有私的? 父母的愛是無私的,卻也是有私的, 因為有私,所以希望你比其他人更好, 因為無私,所以把能付出給孩子的都奉獻出去。 或許有人說—「父母對姐姐、對哥哥、對弟弟、或對妹妹比較好~」 的確,父母都是偏心的,但我們何妨也不是偏心的
有位單親媽媽,為了栽培自己的獨生子,什麼苦,什麼委屈都願意吞,什麼低階工作也都願意做,為的只是讓孩子有吃有住,有書讀。 孩子也爭氣,同時也孝順,畢竟,母親二十幾年來的苦和淚水,他都看在眼裡。 然而,當孩子事業有成,也娶了有錢老婆後,她的媳婦竟然要求分開住。 孩子雖然孝順,卻也拗不過老婆的哭
Thumbnail
世上確有失職的父母(或監護人),棄兒虐兒事件時有所聞,然而,每次看到有人一副為正義發聲的吶喊:為了防止沒資格當父母的人禍害下一代,所以,「當父母要考證照」時,我先搖頭,然後想罵髒話!
Thumbnail
過去,人們常說:「天底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逐漸發現世界並非如此單純,在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我們得知可惡的父母不在少數。不是從小狠心虐待,就是不當的管教,造成孩童心靈受創,影響成年後的人格發展。   古人也告誡我們:「百善孝為先」。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也無法選擇孩子,現在因
一直認為我父母是為了結婚生子而結婚,沒有感情基礎、沒有共識和信任,婚後也不願意去經營和溝通,我爸甚至將外遇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父母常為了錢的事情不快,不太吵架都是冷戰居多。 在學生時期經濟仰賴父母的我,一直很怕會被我爸拋棄,但除此之外,我爸對我們很好,對家裡經濟依舊付出,表面上是個外人都說好的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