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供應商強力介入代理商的銷售方式,會有什麼後果? 這對代理商是好事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某些產品線,需要整合國外進口的周邊。

針對這類型的產品,整個產品生產流程如下:

產品

產品

銷售路徑如下:

銷售路徑

銷售路徑


參照下圖,標示紅框的部分。原則上紅框內的整個銷售的過程,都是由品牌廠來掌控的。跟國外品牌的零組件或周邊並無相關。因為我們是買進來,整合後整機販售。販售的品牌也是自有品牌。

品牌廠管的部分

品牌廠管的部分

國外品牌零組件公司想介入品牌廠的銷售

但是,某些時候會遇到以下的狀況,也就是國外品牌會針對整個銷售流程提供意見與方法。講好聽點就是想要協助品牌廠賣得更好,講難聽點就是介入原本應該由品牌廠掌控的銷售流程。

國外品牌想介入

國外品牌想介入


舉個例子來說明:(以下非實際案例)

台灣多數工具機廠商,高階產品採用日本發那科控制器。這些廠商將Fanuc控制器裝在自家的CNC工具機上,然後販售給全球的代理商,代理商再賣給終端使用者。理論上Fanuc不會干涉這些工具機廠商如何販售他的工具機。

但若某一天,Fanuc說,你們要賣工具機,你的代理商必須得到我Fanuc的認證,否則你不能賣給你的代理商。因為我Fanuc要確認CNC工具機賣到該國家,可以得到完整的保修服務。

或者是某一天,Fanuc說,我們研究出一套很棒的銷售方法,你們賣工具機必須導入這套銷售方法,然後雙方定期檢討成效。


這樣的要求是否合理?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31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B2B業務行銷專欄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2B Sales&Business Development
122會員
210內容數
B2B業務行銷 筆者是專職於國際B2B業務行銷的工作者,以旅行國家或城市來說,在台灣應該是PR99的等級,數十個國家,數百個城市。在2024年末改任職於一間德國公司,也是擔任國際B2B業務行銷的工作。本專欄主要分享B2B工作中的案例、觀念、經驗,與在德國公司的工作日常。
2025/03/04
大家在買東西的時候,看中的是什麼? 品牌? 製造國? 性能? 功能? CP值? 外觀? 售價? 有可能第一直覺回答是外觀,但再深入想一想就知道很難一言以蔽之。因為購買不同的產品,我們的第一考量都不一樣。 當你在買衣服時,看中的是什麼? 當你買鞋時,最重視的點是什麼? 當你買包包時,最重視的點是
Thumbnail
2025/03/04
大家在買東西的時候,看中的是什麼? 品牌? 製造國? 性能? 功能? CP值? 外觀? 售價? 有可能第一直覺回答是外觀,但再深入想一想就知道很難一言以蔽之。因為購買不同的產品,我們的第一考量都不一樣。 當你在買衣服時,看中的是什麼? 當你買鞋時,最重視的點是什麼? 當你買包包時,最重視的點是
Thumbnail
2025/02/04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有自己喜歡看的照片或影片類型,多少也會追蹤一些符合自己口味的頻道或帳號。 應該也有人發現,不論在哪個產業,你多少都可以找到某些人,或很多人專門分享該產業相關的資訊或心得。 因此我不禁就思考,我可以找這些產業界的網紅來介紹我的產品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網紅類型 這些
Thumbnail
2025/02/04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有自己喜歡看的照片或影片類型,多少也會追蹤一些符合自己口味的頻道或帳號。 應該也有人發現,不論在哪個產業,你多少都可以找到某些人,或很多人專門分享該產業相關的資訊或心得。 因此我不禁就思考,我可以找這些產業界的網紅來介紹我的產品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網紅類型 這些
Thumbnail
2025/01/21
在一次展覽後,我們的業務人員拜訪了一間名為A公司的潛力客戶,初次見面卻遭到了拒絕。透過理解人性本能的懶惰與自我防衛機制,我們採取了正確的溝通方式,成功說服了A公司在後續的會議中購買產品。這篇文章探討了拒絕的心理根源,以及在業務過程中如何通過適當的應對策略達成銷售目標。
Thumbnail
2025/01/21
在一次展覽後,我們的業務人員拜訪了一間名為A公司的潛力客戶,初次見面卻遭到了拒絕。透過理解人性本能的懶惰與自我防衛機制,我們採取了正確的溝通方式,成功說服了A公司在後續的會議中購買產品。這篇文章探討了拒絕的心理根源,以及在業務過程中如何通過適當的應對策略達成銷售目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一點點客製化 日本的產業機械,大家熟知的品牌可能是Fanuc、Mitsubishi、Mazak、DMG Mori,Komatsu等公司。對於這些公司的印象就是產品變化少,耐用度高,品質高等。 由於筆者服務的公司在某些地方深受日本企業文化所影響,好的方面來說,一直以來秉持著把東西做到最好的精神
Thumbnail
一點點客製化 日本的產業機械,大家熟知的品牌可能是Fanuc、Mitsubishi、Mazak、DMG Mori,Komatsu等公司。對於這些公司的印象就是產品變化少,耐用度高,品質高等。 由於筆者服務的公司在某些地方深受日本企業文化所影響,好的方面來說,一直以來秉持著把東西做到最好的精神
Thumbnail
對於雙方初次合作,兩邊難免都會有疑慮,像ㄤ妮也會擔心對方產品的品質,交期等等。從初期詢價互動開始,就要建立良善的溝通系統,消除對方疑慮,在互動中以開放的態度建立信任,這樣雙方合作才能順利並且穩定。
Thumbnail
對於雙方初次合作,兩邊難免都會有疑慮,像ㄤ妮也會擔心對方產品的品質,交期等等。從初期詢價互動開始,就要建立良善的溝通系統,消除對方疑慮,在互動中以開放的態度建立信任,這樣雙方合作才能順利並且穩定。
Thumbnail
身為原廠,我們就是品牌廠或稱製造商。我的的客戶就是代理商或經銷商。 盤點一下自己的客戶名單,我們會是某間代理商手上產品線中的雞肋嗎?從我的經驗來看,一定可以找出這樣的客戶。 做生意不用這麼卑微。 若我們跟代理商之間的關係只是買與賣,代理商跟我們之間的關係也只會是買與賣。 講清楚說明白 講清楚說明白
Thumbnail
身為原廠,我們就是品牌廠或稱製造商。我的的客戶就是代理商或經銷商。 盤點一下自己的客戶名單,我們會是某間代理商手上產品線中的雞肋嗎?從我的經驗來看,一定可以找出這樣的客戶。 做生意不用這麼卑微。 若我們跟代理商之間的關係只是買與賣,代理商跟我們之間的關係也只會是買與賣。 講清楚說明白 講清楚說明白
Thumbnail
台灣的機械製造業分為三類:自有品牌、OEM代工 、ODM代工 自有品牌又分為三種型態: 自己設計製造,對外採用自己的品牌販售。(OBM) 自己設計但是製作外包,對外採用自己的品牌販售。 設計與製作都外包,只有採用自己品牌販售。 OEM代工:單純依照對方的設計圖製作。 ODM代工:對方開出需求,代工廠
Thumbnail
台灣的機械製造業分為三類:自有品牌、OEM代工 、ODM代工 自有品牌又分為三種型態: 自己設計製造,對外採用自己的品牌販售。(OBM) 自己設計但是製作外包,對外採用自己的品牌販售。 設計與製作都外包,只有採用自己品牌販售。 OEM代工:單純依照對方的設計圖製作。 ODM代工:對方開出需求,代工廠
Thumbnail
某些產品線,需要整合國外進口的周邊。 針對這類型的產品,整個產品生產流程如下: 銷售路徑如下: 參照下圖,標示紅框的部分。原則上紅框內的整個銷售的過程,都是由品牌廠來掌控的。跟國外品牌的零組件或周邊並無相關。因為我們是買進來,整合後整機販售。販售的品牌也是自有品牌。 國外品牌零組件公司想介入品牌廠的
Thumbnail
某些產品線,需要整合國外進口的周邊。 針對這類型的產品,整個產品生產流程如下: 銷售路徑如下: 參照下圖,標示紅框的部分。原則上紅框內的整個銷售的過程,都是由品牌廠來掌控的。跟國外品牌的零組件或周邊並無相關。因為我們是買進來,整合後整機販售。販售的品牌也是自有品牌。 國外品牌零組件公司想介入品牌廠的
Thumbnail
關於代理商 有些公司的做法是一個國家一個代理商,銷售所有的產品。 有些公司的產品線比較廣,因此一個國家多間代理商,但彼此銷售不同的產品。 有些公司雖然產品只有一兩種,但是一個國家會設置多間代理商。劃定業務區域。 比較少見的案例是一間代理商會同時負責販售多個國家 有以下兩個情境: 【思考情境一】
Thumbnail
關於代理商 有些公司的做法是一個國家一個代理商,銷售所有的產品。 有些公司的產品線比較廣,因此一個國家多間代理商,但彼此銷售不同的產品。 有些公司雖然產品只有一兩種,但是一個國家會設置多間代理商。劃定業務區域。 比較少見的案例是一間代理商會同時負責販售多個國家 有以下兩個情境: 【思考情境一】
Thumbnail
我們身為B2B外銷業務,很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開發新的代理商。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一間有興趣合作的公司時,有一件事情很重要,就是談清楚原廠與代理商之間的權利與義務。 通常身為業務菜鳥的我們怎麼做? 這時候會衍生出的問題有: 同一間公司,不同代理商有明顯不同步的代理條件 沒有談條件,讓代理商牽著鼻子走
Thumbnail
我們身為B2B外銷業務,很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開發新的代理商。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一間有興趣合作的公司時,有一件事情很重要,就是談清楚原廠與代理商之間的權利與義務。 通常身為業務菜鳥的我們怎麼做? 這時候會衍生出的問題有: 同一間公司,不同代理商有明顯不同步的代理條件 沒有談條件,讓代理商牽著鼻子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