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搖滾——序《人生蒙太奇:吳東興自選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會認識吳東興,導因於工作上的聯繫,當時只知道記者吳東興,後來才發現,原來他也是喜歡閱讀與寫作的文藝青年,愛書成癡的他還寫下「書是我的生命」這樣的句子。
早在民國六十六年,二十幾歲的吳東興就出版《搖滾季》,字裡行間展現了記者的敏銳觀察與詩人的浪漫情愫。吳東興自言:「我喜歡世上的一切,我也憎厭世上的一切」,愛與恨本是一體兩面,正因為對世界充滿感情,才能在日復一日的生活裡,看見細微的變化,發掘謬思的存在。
「搖滾」是融合多種音樂元素、曲風激昂有力又帶些即興的音樂類型,雖然吳東興總謙虛地說自己是「非搖滾」的人、稱不上「詩人」,寫下的作品充其量只是「非詩之詩」,但仔細閱讀他的作品,不難感受到,吳東興濃厚書卷氣的外表下,有著一副「搖滾」的靈魂。「搖滾」是找到自己獨一無二的聲音,也是參與社會的文化實踐。
想替社會大眾發聲的信念,促使吳東興成為一名記者,他的文學觀同樣是「文學作者不應脫離現實而閉門杜造理想」,因此生命點滴與新聞事件都是吳東興創作的題材。他的筆寫愛情世界的悲歡離合,寫日常生活的酸甜苦辣,寫職場見聞的光怪陸離,豐富並且多元,就像搖滾樂一樣,時而傾訴戀愛的甜蜜,時而刻畫鄉村生活的感動,時而為社會底層發出不平之鳴,時而聲嘶力竭地唱出自我。
《搖滾季》封底寫著這麼一段話:「倘若我有一首能唱給你聽的歌,我將唱得使你感受到我現在所感受的」,說明了吳東興對於文字經營的高標準,以及引發讀者共鳴的期盼。寫作原本就是一條孤獨的路,正如吳東興詩句所述:「詩人的生命總是/孤獨的/悄悄在都會最僻靜的一個角落/點起一盞小燈,寫著/伊生命的憂鬱」,喜歡文學的心讓他願意忍耐筆耕的孤獨,寫下動人的故事,走出自己的風格,期望在角落寫下的字句,能成為一盞燈,照亮另一個角度的讀者。
吳東興在學生時代曾許下要寫二十本書的心願,雖然忙碌的記者生涯讓他的創作變得斷斷續續,但他對文學的熱愛始終不曾改變,睽違三十年,他終於在去年出版新作《非詩之詩以及詩非詩手記》,宣告文藝青年的再出發。他同時在Facebook經營粉絲專頁「興風格」,發表生活短文與攝影作品,專頁取名為「興風格」,一方面是他名字有「興」,另一方面,「興」與「新」、「心」諧音,象徵著追求創新與不忘初心的期許。
發源於一九四○、一九五○年代美國的搖滾樂,一推出就蔚為流行,今年吳東興再接再厲出版散文集,期待他的作品能如搖滾樂一般,用屬於自己的節奏,彈響時代的風潮。
——收錄於吳東興,《人生蒙太奇:吳東興自選集》(文學街,2019)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會員
43內容數
愛詩人曾發表的書評、詩評、文學評論與其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桂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林煥彰老師的童詩觀是要有「兒童觀、教育觀和藝術觀」,一系列從猴子的角度出發,透過猴子行為反思生活的作品正是最好的例證,寫猴子其實就是在寫自己,以猴的口吻來傾訴個人的價值觀,不僅反映了詩人耕耘一甲子的詩心,更蘊含了最真摯的童心。
符號與意義一直是流動的,「觀音」終究只是一個符徵,名稱與意指之間的連結,往往受限於大腦知識及既有想法,讀者所感知到的「觀音」,未必就是創作者心中的「觀音」,很多時候,詩人書寫的訊息越少,讀者能夠延伸的意義反而會越多。
當詩人以詩書寫風景,往往不只有空間的描摹,更結合了個人的美感經驗與社會關懷,賦予地理景觀多層次的想像。林柏維的詩集《水沙連》以地理區域「水沙連」為名,整本詩集亦從風景出發......
完形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歸納出「相似律(similarity)」、「接近律(proximity)」、「連續律(continuation)」、「封閉律(closure)」等視覺原則,截句書寫其實也蘊藏著類似的規則,例如《孟樊截句》裡的〈夢〉
王厚森在〈詩的鍊金術〉寫道:「在黎明到來以前/每一首詩/都害怕黑」,然而,展讀《讀後:王厚森「論詩詩」集》,可以發現,詩人非但不害怕「黑」,甚至對「黑」情有獨鍾,整本詩集(不含標題)使用了三十九次「黑」,此外,更有三首詩作在標題即可見到「黑」。
吳晟2019年甫出版的散文集《我的愛戀 我的憂傷》,集結了他21世紀以後發表的部分散文,「愛戀」是他對台灣這片土地的摯愛與關心,「憂傷」則是他對環境生態破壞日益嚴重的擔心,其實早在民國61年,二十幾歲的吳晟發表了詩作〈路〉,這首詩就彷彿預言般,提出生態浩劫、精神荒原等警語。
林煥彰老師的童詩觀是要有「兒童觀、教育觀和藝術觀」,一系列從猴子的角度出發,透過猴子行為反思生活的作品正是最好的例證,寫猴子其實就是在寫自己,以猴的口吻來傾訴個人的價值觀,不僅反映了詩人耕耘一甲子的詩心,更蘊含了最真摯的童心。
符號與意義一直是流動的,「觀音」終究只是一個符徵,名稱與意指之間的連結,往往受限於大腦知識及既有想法,讀者所感知到的「觀音」,未必就是創作者心中的「觀音」,很多時候,詩人書寫的訊息越少,讀者能夠延伸的意義反而會越多。
當詩人以詩書寫風景,往往不只有空間的描摹,更結合了個人的美感經驗與社會關懷,賦予地理景觀多層次的想像。林柏維的詩集《水沙連》以地理區域「水沙連」為名,整本詩集亦從風景出發......
完形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歸納出「相似律(similarity)」、「接近律(proximity)」、「連續律(continuation)」、「封閉律(closure)」等視覺原則,截句書寫其實也蘊藏著類似的規則,例如《孟樊截句》裡的〈夢〉
王厚森在〈詩的鍊金術〉寫道:「在黎明到來以前/每一首詩/都害怕黑」,然而,展讀《讀後:王厚森「論詩詩」集》,可以發現,詩人非但不害怕「黑」,甚至對「黑」情有獨鍾,整本詩集(不含標題)使用了三十九次「黑」,此外,更有三首詩作在標題即可見到「黑」。
吳晟2019年甫出版的散文集《我的愛戀 我的憂傷》,集結了他21世紀以後發表的部分散文,「愛戀」是他對台灣這片土地的摯愛與關心,「憂傷」則是他對環境生態破壞日益嚴重的擔心,其實早在民國61年,二十幾歲的吳晟發表了詩作〈路〉,這首詩就彷彿預言般,提出生態浩劫、精神荒原等警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影響,尤其是在繁忙的職場生活中對文學的忽略。回憶了自己在新竹的寒冷冬天,雪萊的《西風頌》,表達了人在現實與內心追求之間的掙扎。即使生活忙碌,文學依然是值得珍惜和回味的精神食糧。
Thumbnail
早安嗚呼,我是楓崎綾夢,體內瘋癲的裡人格叫蜂蜜檸檬,每次寫到瘋或是想發廢文的時候就會跑出來,敬請見諒。 不免俗的我要再把我的人生格言搬出來「人生最喜歡的三件事是文學、音樂和錢」。其實這句話的意義並不是代表我是瘋子,雖然我的確有點瘋,以下是我的自我介紹。
Thumbnail
這篇是【我喜歡的作家】系列文2。侯文詠,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家之一。他出生於台南市新營區;父親是台南市新營區人,母親是嘉義縣東石鄉人;父親在新營糖廠工作,母親是小學老師。出身於公務員背景家庭的侯文詠,自小對寫作產生興趣,小學時期曾自行創辦班刊和投稿,高中時期也曾自願擔任校刊編輯。 
「我所熱愛的,就是人民的生活,尤其是傳統生活。異質性愈大的地方、愈多樣態,所以往鄉間跑。我們的時代影響就是下一個新時代,但是我心不能忘舊,我做的事,就是盡量讓人有機會溫習一下(傳統生活)。」 《漢聲》創辦人黃永松(1943年10月17日—2024年3月4日) 某些時候,更準確的說,是當自己產生困惑
Thumbnail
你文筆好嗎? 到底是因為喜歡寫文才成為小說家,還是因為自認文筆很好才當小說家?(小時候得獎無數,長大覺得有才能不用好浪費那種。)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樂團顛覆並不是我們這次的目的,我們只是想要大膽真實還原屬於那個年代小房間裡的現場而已。如果你問我這真實還原到底有什麼意義?那我只能這樣回答,那是一份情感,一種很難割捨的溫度及氣味,
Thumbnail
一直偏愛著古典詩詞,喜愛的感覺,彷彿呼吸新鮮的空氣,雖然自己是不會作古典詩詞,向來以一個欣賞的讀者去領受古典詩詞的情景風雅極致° 我很早便出社會工作,也沒有繼續讀大學,寫作都從自我原創出發,在宋詞中,我對少年遊這個詞牌,興致濃厚,讓我想到了年少的青春時光,想到母親有一段時間,給我每
吳若權是臺灣知名暢銷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更是精品咖啡師以及心理諮商師、靈療師,最近更拿到健身教練證照。文章探討了他的跨領域閱讀對創作的影響,以及新媒體時代和AI興起對作家帶來的挑戰。
Thumbnail
俗話說得好:“人因夢想偉大°” 記得十五歲的我,現代詩的創作累積三本筆記本,就自許一個言情小說家的夢想,看到了許多國文課本的作家,不管是散文名家梁實秋,還是力與美的詩人余光中,還是浪漫詩人徐志摩,言情小說家瓊瑤,我覺得寫作是好快樂的一件事,好像揮舞著魔法棒,我就喜歡上寫作,尤其寫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影響,尤其是在繁忙的職場生活中對文學的忽略。回憶了自己在新竹的寒冷冬天,雪萊的《西風頌》,表達了人在現實與內心追求之間的掙扎。即使生活忙碌,文學依然是值得珍惜和回味的精神食糧。
Thumbnail
早安嗚呼,我是楓崎綾夢,體內瘋癲的裡人格叫蜂蜜檸檬,每次寫到瘋或是想發廢文的時候就會跑出來,敬請見諒。 不免俗的我要再把我的人生格言搬出來「人生最喜歡的三件事是文學、音樂和錢」。其實這句話的意義並不是代表我是瘋子,雖然我的確有點瘋,以下是我的自我介紹。
Thumbnail
這篇是【我喜歡的作家】系列文2。侯文詠,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家之一。他出生於台南市新營區;父親是台南市新營區人,母親是嘉義縣東石鄉人;父親在新營糖廠工作,母親是小學老師。出身於公務員背景家庭的侯文詠,自小對寫作產生興趣,小學時期曾自行創辦班刊和投稿,高中時期也曾自願擔任校刊編輯。 
「我所熱愛的,就是人民的生活,尤其是傳統生活。異質性愈大的地方、愈多樣態,所以往鄉間跑。我們的時代影響就是下一個新時代,但是我心不能忘舊,我做的事,就是盡量讓人有機會溫習一下(傳統生活)。」 《漢聲》創辦人黃永松(1943年10月17日—2024年3月4日) 某些時候,更準確的說,是當自己產生困惑
Thumbnail
你文筆好嗎? 到底是因為喜歡寫文才成為小說家,還是因為自認文筆很好才當小說家?(小時候得獎無數,長大覺得有才能不用好浪費那種。)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樂團顛覆並不是我們這次的目的,我們只是想要大膽真實還原屬於那個年代小房間裡的現場而已。如果你問我這真實還原到底有什麼意義?那我只能這樣回答,那是一份情感,一種很難割捨的溫度及氣味,
Thumbnail
一直偏愛著古典詩詞,喜愛的感覺,彷彿呼吸新鮮的空氣,雖然自己是不會作古典詩詞,向來以一個欣賞的讀者去領受古典詩詞的情景風雅極致° 我很早便出社會工作,也沒有繼續讀大學,寫作都從自我原創出發,在宋詞中,我對少年遊這個詞牌,興致濃厚,讓我想到了年少的青春時光,想到母親有一段時間,給我每
吳若權是臺灣知名暢銷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更是精品咖啡師以及心理諮商師、靈療師,最近更拿到健身教練證照。文章探討了他的跨領域閱讀對創作的影響,以及新媒體時代和AI興起對作家帶來的挑戰。
Thumbnail
俗話說得好:“人因夢想偉大°” 記得十五歲的我,現代詩的創作累積三本筆記本,就自許一個言情小說家的夢想,看到了許多國文課本的作家,不管是散文名家梁實秋,還是力與美的詩人余光中,還是浪漫詩人徐志摩,言情小說家瓊瑤,我覺得寫作是好快樂的一件事,好像揮舞著魔法棒,我就喜歡上寫作,尤其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