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抒發心情:家裡的禁忌話題「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大學期間物慾滿低的,存了一些錢,有一部分拿來當6個月緊急預備金,一部分閒錢最近打算拿來流動一下
「錢」在我家是一件禁忌話題,對我父母來說,省、再省、更省,就是好的理財,以前高中拿固定生活費都會吵架,他們覺得我不懂賺錢的辛苦,覺得我亂花錢。但其實他們所謂的亂花錢,其實是一般的晚餐費60元、文具費等,我根本沒有額外的娛樂費,六日也幾乎只能待在家裡附近。
家裡的錢都被媽媽管,即使成年工作了,還是只能像小時候伸手「求」她給「我們的工作錢」,我媽媽可能是以前經歷過物質缺乏的年代,理財觀念很有問題,生病不看醫生、看到便宜的東西就買,不管需不需要......長期跟他相處的結果,就是我的觀念也很有問題,過度的節省、把生活水準的省掉了。
去年疫情待家裡省很多交通費,把那些拿去買了許多東西,快速滿足了我長期匱乏的心態。最近整理東西時,把許多去年買的東西丟掉,發現其實我根本不需要那麼多東西,於是這幾年的心態漸漸從以前的匱乏-到去年花一堆錢-到今年真正降低物慾提高生活品質。
avatar-img
0會員
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ris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次,我頭也不回地離開了,任由對方公開的無理取鬧,不跟他人討論對方的行為是我最後的溫柔,但一旦太超過了,他們還是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嗨~我是台大的在學老人,性格內向,渴望自己能夠成為目光焦點、卻又害怕被他人眼光注視。腦袋停止運作很久了,加上本來文筆就普普,如果有語句不通的地方希望能提醒我一下。 高中時因為家裡的爭吵、學校人際壓力等,讓我進入「憂鬱樂園」,就像迪士尼樂園的黑暗版-Dismaland,所有快樂的事情都讓我感到疲憊,任
網路上寫了許多有關憂鬱症的文章,提到這種精神疾病有多可怕,得到後大腦生病會讓人會失去人生熱忱、甚至剝奪基本的生活能力。不過反向思考一下,既然我都得過了,那來講講經歷五年的憂鬱症讓我獲得的「禮物」吧! 1. 學會覺察身心 得了憂鬱症的幾年,心理狀況常常墜入谷底,連帶的身體也變得糟糕,總是莫名頭暈、食慾
這次,我頭也不回地離開了,任由對方公開的無理取鬧,不跟他人討論對方的行為是我最後的溫柔,但一旦太超過了,他們還是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嗨~我是台大的在學老人,性格內向,渴望自己能夠成為目光焦點、卻又害怕被他人眼光注視。腦袋停止運作很久了,加上本來文筆就普普,如果有語句不通的地方希望能提醒我一下。 高中時因為家裡的爭吵、學校人際壓力等,讓我進入「憂鬱樂園」,就像迪士尼樂園的黑暗版-Dismaland,所有快樂的事情都讓我感到疲憊,任
網路上寫了許多有關憂鬱症的文章,提到這種精神疾病有多可怕,得到後大腦生病會讓人會失去人生熱忱、甚至剝奪基本的生活能力。不過反向思考一下,既然我都得過了,那來講講經歷五年的憂鬱症讓我獲得的「禮物」吧! 1. 學會覺察身心 得了憂鬱症的幾年,心理狀況常常墜入谷底,連帶的身體也變得糟糕,總是莫名頭暈、食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三十多歲的年齡階段,面對經濟壓力與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之間的矛盾。作者分享了與父母同住的情況,對未來的擔憂,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開源節流的方法。面對購物的誘惑和對生活的思考,作者不斷反思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並提出定期存款的概念來管理財務,以便能在未來購買自己真正需要的物品。
家裡的負面的事如何影響你的價值觀 父母常常說著沒有錢並且訓斥你不要亂花錢,在你想要買你想要的東西的時候,只好默默的放回去 繳學費或是遠足或是買衣服的時候,總是露出沒錢心疼不開心焦慮而讓身為小時候的我們感到罪惡感愧疚擔心 想要去染頭髮買衣服逛街的時候常常只能看著別人花錢,因為腦中總是浮現父母不高
Thumbnail
在我童年的時候,家裡經常充滿著父母對錢不夠用的抱怨。記憶中,父母常常在晚飯後的餐桌上低聲討論,時不時地嘆氣。那時候的我,只能隱約感受到他們為錢所煩惱,但對於細節並不理解。只知道每次談到錢,家裡的氣氛總是變得有些沉重。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終於踏入社會,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這時候,我才真正明白賺
Thumbnail
最近家裡發生了一些事,多半是抱怨發洩文居多,大家請慎入。 因為家庭環境的緣故,我爸是一個從小只能靠自己,生性節儉的人。 就是那種對於自己用錢買東西,錙銖必較,但也不是那種計算的很細很精密很有計劃,純粹只是喜歡買價格最低讓他覺得很划算的東西。 不過他對小孩子們倒是超級大方,小孩子的用錢對他來講,
  綜觀求學生涯的快十年,對一介大學生與研究生來說,扣除學業外最吃緊的就是開銷。(雖然這問題出社會也依舊吃緊)而開銷之中最大筆的又會是飯錢,因此如何省飯錢就成為一門學問。   我上大學前就聽聞大學生會去蹲點超商,守株待12點的報廢品,還興沖沖的與母親說自己也要這樣做。結果等到我上大學就因食安等
Thumbnail
前幾天晚上,我與外子「清算」我們的存款,外子開始叨叨唸:「老婆妳保養品不是還有嗎?怎麼還買!家裡的裝飾品不用再添購了吧!要省錢,預備孩子的教育費。會省錢才能在未來沒有經濟壓力的到處旅行啊?!」
Thumbnail
本文講述作者大學時期及畢業後對於三信封理財法的具體應用,展示瞭如何在不同階段有效控制金錢開支。文章中分享了具體的開銷及儲蓄方式,旨在展示個人化的理財規劃。
小康家庭長大的我從小就缺乏金錢觀念,但在高中時期,家庭陷入經濟危機後,我開始認識到金錢的重要性,並學會理財省錢。現在,我要朝『有錢人』的方向前進,你也要跟我一起成長嗎?
Thumbnail
朋友與我都是薪水族,「一包薪水養一家子人」的事實跑不了,要如何開源與節流成為我們最常討論的話題。「開源」怕風險、怕賠本,於是只好想辦法省錢,然而口袋裡的錢財進進出出,我們皆像「過路財神」,留不住錢財。 朋友一直認為他沒法累積財富,是因為自己賺錢不夠多,入不敷出,不然就是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三十多歲的年齡階段,面對經濟壓力與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之間的矛盾。作者分享了與父母同住的情況,對未來的擔憂,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開源節流的方法。面對購物的誘惑和對生活的思考,作者不斷反思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並提出定期存款的概念來管理財務,以便能在未來購買自己真正需要的物品。
家裡的負面的事如何影響你的價值觀 父母常常說著沒有錢並且訓斥你不要亂花錢,在你想要買你想要的東西的時候,只好默默的放回去 繳學費或是遠足或是買衣服的時候,總是露出沒錢心疼不開心焦慮而讓身為小時候的我們感到罪惡感愧疚擔心 想要去染頭髮買衣服逛街的時候常常只能看著別人花錢,因為腦中總是浮現父母不高
Thumbnail
在我童年的時候,家裡經常充滿著父母對錢不夠用的抱怨。記憶中,父母常常在晚飯後的餐桌上低聲討論,時不時地嘆氣。那時候的我,只能隱約感受到他們為錢所煩惱,但對於細節並不理解。只知道每次談到錢,家裡的氣氛總是變得有些沉重。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終於踏入社會,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這時候,我才真正明白賺
Thumbnail
最近家裡發生了一些事,多半是抱怨發洩文居多,大家請慎入。 因為家庭環境的緣故,我爸是一個從小只能靠自己,生性節儉的人。 就是那種對於自己用錢買東西,錙銖必較,但也不是那種計算的很細很精密很有計劃,純粹只是喜歡買價格最低讓他覺得很划算的東西。 不過他對小孩子們倒是超級大方,小孩子的用錢對他來講,
  綜觀求學生涯的快十年,對一介大學生與研究生來說,扣除學業外最吃緊的就是開銷。(雖然這問題出社會也依舊吃緊)而開銷之中最大筆的又會是飯錢,因此如何省飯錢就成為一門學問。   我上大學前就聽聞大學生會去蹲點超商,守株待12點的報廢品,還興沖沖的與母親說自己也要這樣做。結果等到我上大學就因食安等
Thumbnail
前幾天晚上,我與外子「清算」我們的存款,外子開始叨叨唸:「老婆妳保養品不是還有嗎?怎麼還買!家裡的裝飾品不用再添購了吧!要省錢,預備孩子的教育費。會省錢才能在未來沒有經濟壓力的到處旅行啊?!」
Thumbnail
本文講述作者大學時期及畢業後對於三信封理財法的具體應用,展示瞭如何在不同階段有效控制金錢開支。文章中分享了具體的開銷及儲蓄方式,旨在展示個人化的理財規劃。
小康家庭長大的我從小就缺乏金錢觀念,但在高中時期,家庭陷入經濟危機後,我開始認識到金錢的重要性,並學會理財省錢。現在,我要朝『有錢人』的方向前進,你也要跟我一起成長嗎?
Thumbnail
朋友與我都是薪水族,「一包薪水養一家子人」的事實跑不了,要如何開源與節流成為我們最常討論的話題。「開源」怕風險、怕賠本,於是只好想辦法省錢,然而口袋裡的錢財進進出出,我們皆像「過路財神」,留不住錢財。 朋友一直認為他沒法累積財富,是因為自己賺錢不夠多,入不敷出,不然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