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2|閱讀時間 ‧ 約 37 分鐘

阿共是台灣人(第一章完整版)

一 被霸凌的小孩
Where attention goes, energy flows, and results show. T. Harv Eker
注意力到那裡,能量跟著到那裡,結果就呈現到那裡. T. Harv Eker
共匪,貢丸,阿共仔,中共,米田共!我的中文名字叫做陳盈共。我從小到大都在這種語言霸凌之下長大。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父母會幫我取這個名字。我是一個台南人,在家裡習慣講台語。照理講這個名字台語應該會叫阿共。偏偏我父母又跟我說我的阿公幫我取個台語的名字,發音靠近「鴻江」,我從小家人是怎麼叫我的,我的高中同學都是什麼叫我。看吧,和中文名字一點關係也沒有,難怪要被那些不常用國語的台南人霸凌。說也奇怪,也就只有我和我哥哥有所謂的國語和台語名字。我兩個姐姐的名字就蠻正常的。之後,有一個歌星叫陳盈潔有名了,大家都說她是我姐姐,一天到晚叫我陳盈潔。所以現在小孩說被取錯號或語言霸凌,我很有經驗!
喜歡嘲笑我的名字的人也不局限於外面的小孩。我從小在一個大家庭長大,我的父親有另外五個兄弟姐妹。其中有一個長輩也特別喜歡嘲笑我的名字。她一天可以嘲笑我的名字五六次。讓我從小看到她都很想躲遠一點。也許這就是文化都不同吧?在美國,大部分的長輩對晚輩都是用鼓勵的方式,用讚美的方式。反觀在台灣,至少在我們那個年代,都是用責備的方式,用嘲笑的方式來教育小孩。到現在,這個長輩看到我都還喜歡講我小學一年級的時候發生的笑話。因為那個時候剛學會認識一些字。有一天,我和媽媽上街,看到公車站牌。我很高興看到那個站牌上寫著「公共汽車」四個字。我跟媽媽說,那個公共汽車的共就是我的名字的共耶!媽媽說,是啊!我回家就向那個長輩說,你說錯了,我的共不是共匪的共,我的共是公共汽車的共!想想看,那個時候我只有小學一年級。那個長輩每次看到我都要講這個笑話。直到出國後,我回台南再見到這個長輩,她還是要講這個笑話。這也讓我每次回台灣我都很不想再見到她。因為我知道,只要我再見到她,她又要講這個笑話了!老實說,四十幾年來,我從來沒有覺得這個好笑過!不管怎樣,1992年來到美國之後,認識我的人都叫我Steven,我也喜歡這個名字,那也就變成認識我的人都叫我Steven了。甚至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我中文名字是什麼,我也不想提!
當兵的時候大家叫我阿共仔,就是現在台灣人稱呼中國共產黨一樣。我如果有一天我這本書翻成簡體字,也許中國的朋友會覺得這個名字沒有什麼。但是你們要知道,在台灣,尤其是那個政治氛圍,我的名字好像每天被人家叫得像個強暴犯一樣!甚至有當兵的朋友在私下和喝酒的時候要介紹我給他的朋友認識,有時面有苦色不知道怎麼介紹我的名字。因爲一般人不會相信有人叫阿共仔。這也不是台灣以前傳統的男生取爛名字。以前有人傳統覺得名字和命運倒反,所以有人會幫小孩取不好的名字。但是我聽過的不好的名字只有叫牛糞,或雞屎之類的。沒有人會取和共產黨相通的名字。
所以我要感謝我的太太,她一直都沒有嫌棄我。還有我在Wichita, 堪薩斯州讀書的時候認識的朋友,他們應該是我在一輩子接觸的朋友當中看到我的名字表現最自然的一群吧?謝謝你們!
我寫第一本中文書的時候用了陳坤廷這個名字。這個名字的由來是一個台灣知名命理師幫我取的。曾經以為我會一直住在美國,中文名字用不上,所以也沒有自己想要改名字。直到我有一天想著我要開始我的生意的時候,我確實有想過改名字。所以就請了命理師。他建議我寫書的時候用陳坤廷這個中文名字。之後也曾經想到台灣的戶政事務所把陳盈共這個名字改掉。但是之後因為我女兒的一句話,我決定不改了。
這段話我只對我的太太說過。因為我很難對別人講這段故事又不流眼淚。我真的是越成熟哭點越低。這是在我女兒17歲那一年有一天,我們在整理準備回去台灣渡假的東西,這也包含了我想要改名字的一些文件。Karen 看到我問我為什麼要改名字?我說因為我的中文名字不好聽,想要改好聽一點。Karen (用一個失望和不理解的口氣及眼神) 說: 「But, that‘s A-Ma (我女兒叫我媽媽-阿媽, 台語) gave it to you…!」那個時候我母親還在世,聽到女兒這麼說,我非常的慚愧。我的母親只有小學畢業,陳盈共這個名字也許不好聽,但是確實她的知識範圍裡面最好的了! 但是,從Karen的話和眼神,我卻看到了另一段。女兒也許沒有說出來,但是我可以感受到她在對我說,不管東西有多醜或多難聽,只要是你和媽咪給我的,我都會好好的保存和收藏! 你可以想像到我有多慚愧嗎?巧的是,最近幾年,美國社群媒體上把那種在公共場合胡鬧的女人就叫做Karen,但是我的女兒從來沒有對我們抱怨說為什麼給他取那個名字。就因為那個名字是我們給她的吧?我也發現女兒好像比我還勇敢!也因為這個原因,我決定不改我的名字。而且把我的故事寫下來分享給大家。我希望能夠幫助一些和我以前一樣對自己沒有自信的人。正當我在寫這本書的時候 (2022年的八月初),中國共產黨藉著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問台灣之事借題發揮。他們在台灣四周圍擴大軍事演習。我想若不是Karen給我這段話,我可能又會想起改名字吧?
自己的思維和心態
我常常分享給大家三個數字, 18 , 40 ,和65。在我們18歲的時候,很在乎別人怎麼看我們的,很在乎這個男生或者女生有沒有在看自己。到了40歲,我們就不怎麼在乎別人怎麼看我們了。好像要到65歲,我們才會了解原來這個世界上別人沒有那麼在乎我們的,因為他們在乎的都是他們自己。我到現在50幾歲,真的了解,別人並沒有那麼在乎我的名字了,所以,我把我的故事分享給一些年輕朋友。
如果你覺得在70年代的台灣被一群小孩子叫我共匪沒什麼好笑的,那如果我在跟你講我的小時候我的嘴角有一顆很大的痣呢?除了被叫共匪以外,有的小孩也叫我「黑點!」想想我常常就是被這樣嘲笑,這個陰影一直環繞著我的青少年期。記得我高中的時候常常向家人表示我對我自己名字的不滿,還有想把我嘴角上的痣除掉,但是我的母親總是以息事寧人敷衍似的回答我。漸漸的,和很多青少年一樣,覺得這個世界的人都不關心我。有一天,我哥哥竟然笑我,跟我說,如果我不想要那個顆痣,有本事就拿菜刀割了!想想那對一個剛開始想要交女朋友的高中生有多大的傷害?直到高中三年級放寒假,我終於鼓起勇氣請我大姐幫我打電話去一家會處理痣的地方詢問,我也鼓起勇氣去把它除掉了。老實說,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的自信才慢慢變好。最近看一些心理學的書,心理學家說一些整形美容對人的思維和自信是會改變的。我在三十幾年前就體會到了!想起這個事情,到現在我還是很感謝我的大姐。
但是我保證,我寫這些東西絕對不是要告訴人家我小時候有多辛苦。我是要分享給大家,之後我真正了解英文的這句話 “Where attention goes, energy flows and results show.” (T. Harv Eker) 這中文的解釋就是很類似吸引力法則。如果你的頭腦一直在想某一件事情,能量就一直在那件事情,那些事情就真的會發生。之前的我不知道,一直把我的名字想在負面的方面,所以心裡就一直覺得人家在嘲笑我的名字。漸漸的才知道,謝謝其實別人並沒有那麼在乎我。在我的職場成長過程中我也開始用新的法則來幫助我達到我想要做的事情。
還有,在我們那個年代,小孩子受到如此類似語言霸凌的也不只我而已。在某一個程度,為了保護我自己我也是語言霸凌別人吧?其實在這裡我必需要承認,在那一個時代,我確實有在語言上給別人不舒服過。我也沒有什麼理由對我為我自己開脫,希望有機會再見到那些小時候的朋友,跟他們說一聲對不起。總之,在那個年代,有時候會以為攻擊就是最好的防守。所以會叫一些朋友不好聽的綽號,比方說有人會叫做大頭,碗粿,狗屎之類的綽號。他們這些人可能也會覺得叫我共匪也沒有什麼吧?
這些被類似語言霸凌的逆境其實也幫助我在日後讀書和職場心態上的調整。我就一直很專注於我想要達到的目標,雖然我的生活也沒有一直都那麼不順遂。我們把時間快轉到2020年,當時我還是 Walmart 美國的 Sr. buyer。我負責採購美國4,000 家 Walmart 店內的汽車用品。我一年的採購預算是六億美元。隨便下一張訂單常常都是五百萬美元甚至一千萬美元的。一直以為我的工作中文名稱叫做「買手」。之後我離開Walmart了 (待了將近15年),認識一群台灣工廠老闆,他們才告訴我我的工作名稱叫做「買爺」。我就大笑的說,我都不知道我做了那麼久的爺?早知道我在做爺,我就不要離開Walmart 了。這當然是開玩笑的。擁有我自己的生意,增加別人的價值,提高和我同樣背景的人的生意技巧,一直是我的心願。現在我也對我的Coaching 工作非常的滿意,回想以前的逆境,其實點點滴滴都對我有幫助。
因為在美國接觸了很多在職訓練和領導力的訓練,讓我養成的習慣很多事情都往正面的方向看。有一點我覺得我很幸運的是能夠在Walmart這一間全球第一大公司(以營業額計算)服務將近15年。Walmart 是一間非常重視員工提升的公司。他們是真正徹底的執行了每個員工必須要用20%的時間來受訓,或者是跟其他同事學東西提升技能。因為這個樣子,每個月我被派發去受訓的課也很多,也增加了很多自己學習的機會。這些領導力的課挑戰了我思考的能力,敢去問為什麼,也敢去挑戰各種既定的事實。我知道,如果我在一家傳統的亞洲公司工作的話,可能沒有這種受訓的機會,也可能就沒有這種自我挑戰的機會了。這些自我挑戰以及思考的訓練也幫我打下自己做 Coaching 生意的基礎。我也接觸了很多外面訓練的講師,漸漸的我對自己的負面思考就有很高的敏感度。每當我覺得我在負面思考的時候,我就會提醒自己把這些負面思考殺掉。現在做 Coach 教別人也一樣,很多亞洲人會不自主地在各項生意的挑戰計劃當中一直提出自己的限制或缺點,而不是提出自己的優勢或長處。我都要提醒他們如果你一直把注意力都放在負面的地方,你一直會看到負面的東西。那你的頭腦就會叫你不要去嘗試。如果你什麼都沒有嘗試,你就沒有結果可以提升,那就不會有好的結果。那這個所謂的結果就跟你一開始想的一樣,也就是沒有辦法。雖然我接收到美式的教育已經比很多人晚了,但是我還是覺得我很幸運。因為當我有很多機會和亞洲同伴們交流的時候,我就會發現,我在思維上可以為他們增加很多價值。
我們如何思考和我們的教育背景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大部分的人都被限定了一個架構,我們的教育系統直接告訴你什麼對你最好。比方說,從小大家受的教育就是好好讀書,找一份好工作,最好是政府單位,不然越大的公司越好。因為那個就是代表生活穩定。那個就是代表一個所謂美滿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你敢去思考,為什麼這就是所謂美好的生活?如果一種生活對我老師是美滿的,我就一定要覺得那個是美滿的嗎?答案是否定的。這就好像蘋果的創辦人賈伯斯所講的,我們生活的界線都是別人告訴我們的。當有一天我們發現,替我們訂這些界線的人並沒有比我們聰明之後,你的人生將不再一樣。
有一點很重要,也很難的就是這種挑戰既定狀況的思維需要勇氣。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沒有那個勇氣,導致一大部分的人就是跟著老師和父母告訴他們講的方向。大部分的人就認為老師和父母講的就是對的。當然我同意老師和父母說的大部分是對的,問題是那是不是你要的人生? 要敢去挑戰父母和老師所訂定的框架就必須要思考,這也就是大部分的人不想做的。就像亨利福特之後所說的,思考是一個很難的工作,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的人都不去做。這也是我說為什麼大部分的人不敢去挑戰既定的事實,因為必須要思考。但是如果你敢去調整你自己,敢去思考,你就會和別人不一樣。這也是我覺得我在這個全第一大企業所學習到的知識之一。它讓我敢去挑戰我自己的極限,敢去問很多為什麼,得到我自己的版本的答案。這種思維在美國的職場或商場上都是很吃香,很佔便宜的。所以我希望把這個思維分享給和我同背景的人。
我已經認知到要把這些和亞洲傳統教育思維不一樣的方法分享給年輕朋友們,他們並不是那麼容易接受。我也經歷過幾次到台灣的大學去和年輕朋友分享他們如何在職場面試的時候為自己爭取比較高的待遇。去演講之前我以為教他們如何拿到多一點錢,年輕人會高興。我發現可能我陳述的方法不對,大部分的年輕朋友接受度並不是很高。我可以從他們的眼神看出,「那是美國人的做法,在台灣行不通」之類的想法。很不幸的,這種講法我完全無法接受。而且,我要不客氣的說,説我的方法行不通的人絕大部分都沒有嘗試過。這和很多人學習東西一樣,還沒有嘗試就放棄了。這也是為什麼美國會有這種統計。你知道人們為了追求他們的理想平均會嘗試幾次放棄嗎? 平均不到一次!如果平均不到一次,那表示有很多零次的。也就是說很多人還沒有開始就放棄了。其實,我知道,這是絕大部分的人不做自我提升開脫的理由。我記得我小時候交了一個壞朋友,也曾經用這個好笑的理由不讀書。他告訴我考試不用讀書,考試成績是上天注定的,讀了也沒有用。我就用他這個講法,那一次考試我就沒有讀書,那也考了我整個人生最爛的一次。我要講的就是,其實大部分的人都不會努力做自我提升,但是會有很多理由為自己的不提升開脫,比方說沒有用或沒時間之類的。甚至很多人以為學校畢業之後,學習就結束了。其實我覺得那個時候人生的學習才剛開始!
我可以再分享一個有趣的統計。在美國的大型上市公司,如果你問那些人想要自我提升,而在公司內部升遷的,幾乎百分之百的人都會舉手。而上市公司常常會請公司內部或是外面的講師來給員工上課做自我提升。當他們開課的時候,在統計上,只有15%不到的人會去登記課程,大概只有12%的人會真的去上課,而只有6%的人真的把課全部上完。也就是說,其實有94%的人沒有那麼想做自我提升的。絕大部分的人說是一回事,做又是另外一回事。我想你已經從很多地方經驗到這個理論了,我也不用再多說。但是我要強調的,如果你真的決定做自我提升,好消息就是你的競爭對手並沒有那麼多。94%的人都會選擇在他們的舒適圈維持現狀。到反過來說,如果你不做自我提升的話,和你競爭的人將會很多,思考一下!
還有一點,在我的生命裡,(應該是在每個人的生命裡吧?) 都會碰到很多會給你意見的人。在我接受很多Coaching 之後,漸漸了解,很多人喜歡給這種免費的諮商。這種免費諮商的價值幾乎跟他的名字一樣,免費,也就是沒有價值。這種聊天式的建議和諮商是會影響我們頭腦思維的。我也在這個成長過程中慢慢了解如何淨化我的頭腦思維,不要只被這些太多雜音影響我了。所以,每次有人要給你某方面的建議的時候,我會建議你先了解這個知識背景是什麼。他是這個主題的專家嗎?如果他不是這個主題的專家,那和問路邊隨便一個人沒什麼不一樣。這就好像如果你的車子需要修理,你大概不會去問你的牙科醫師怎麼修你的車子。除非你的牙科醫師正好會修車,以大部分的機率,他大概也不懂。我相信你的牙科醫師是一個有很聰明而且有受教育的人,只是修車不是他的專長而已,所以你不會去問他。一樣的意思,別人給你免費諮詢的時候,你也要評估一下這個人在這個主題他們的專長。再舉例來說,我們很多人從小存錢,甚至賺錢的概念都是從父母來的。當有些年輕人跟我說他想要變有錢,然後他的父母要叫他做這個要他做那個,才會變有錢。我都會很問: 你的父母是有錢人嗎?如果如果他回答不是,我會很不客氣的跟他說,那你賺錢這方面不可以聽你父母的! 因為他們不是有錢人,他們不知道有錢人怎麼想的,所以他也沒有辦法跟你說該要這麼做。你要問的是一些有錢人,他們做什麼事情,他們怎麼提升自己的,或是他們什麼運用時間的。所以這近幾年才會有一些年輕人在加州比佛利山莊豪宅的附近,看到有錢人開好車就直接問他,請問你的工作是什麼?因為他們這些有錢人才可以直接跟你回答要怎麼樣才能變成有錢人。這個就是所謂的像有經驗的人學。如果某一個人在分享他的經驗給你,這個人就是在 Mentor 你。Mentoring 在美國的職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資源。在亞洲好像也有,但是這些Mentor 別人的人不一定有受過Mentoring 的訓練。導致於常常是在講自己的故事而已,不是有系統的分享經驗,有點可惜。
30年的海外生活
在我寫這本書的時候再不到一個月我就已經離開台灣30年了。我是在1992年離開台灣,來美國讀書,之後在美國求職。這30年當中除了短暫的在加拿大住過一年半,還有香港住過兩年,其餘的時間都是在美國鄉下地方。我在美國從來沒有住過大城市。一個我很常被問到的問題,我就在這裡直接先說了吧,那就是種族歧視的問題。我在美國30年當中,住過堪薩斯州,住過密蘇里州,現在住在阿肯色州,全都是鄉下地方。所以,以亞洲人來評斷美國白人的種族歧視,我算有資格吧?
如果要我很快的回答我在美國有沒有感受到種族歧視,答案是沒有!我不管在讀書的時候或者是過去的16年住在阿肯色這個鄉下地方,我真的沒有感覺到什麼種族歧視。或許是因為 Walmart 是國際大公司,他們在這方面也看得特別緊。如果有任何的少數族群在公司裡面感覺不舒服,那麼人事部門的動作都很快。因為他們不允許任何型態的歧視任何一個少數族群。和前面寫的那一句英文一樣,你的注意力在哪裡,你的能量就在哪裡,那你的結果就會顯現。也就是說,有一些亞洲人一直把注意力放在別人有沒有歧視他。所以幾乎一天24小時都在檢視別人歧視他的證據,他當然會看到一些所謂歧視的東西。以我的標準來說,也許白人跟他講一句話,口氣有些不對,眼神有些不對,他就認定這個是種族歧視。沒有錯,不可能全世界百分之百都是對你客客氣氣的人,但是我的選擇是不浪費我的時間爭論這種我大概無法改變的事情。對有一些人的個人行為,我不讓他們影響我的思維。我的想法是,沒有錯,我不是在這個國家出生,但是我對這個國家該盡的義務一分錢也沒少,也沒有任何投機取巧,所以我敢義正嚴詞的說我和每個人都一樣。加上,前幾年我查了一下紀錄,發現我繳的稅比絕大部分的在美國的人都還要多,所以我說沒人有資格歧視我。這是我少有用那麼多時間再談種族歧視的問題,因為我要寫這本書。不然的話,我很少用那麼多時間談這個問題,因為我個人認為這個問題不存在。存在的是每一個人心態的問題。這是為什麼我一直強調正面的心態非常重要。
我都是一直百分之百,一天24個小時都如此的正面嗎?當然不是!我只是當自己往負面思考的時候,我會越來越有警覺性的提醒自己。記得我第一年做採購的時候,我上面的一個資深副總是一個來自韓國移民的女士。我在那幾年跟她學了好多東西,甚至我覺得我之後的一些待人處事也受她的影響。我記得,每當我在向她抱怨別人對我的批評不公平的時候,她都會問我對方的出發點是什麼?而我的回答常常是: 「不知道」。我這位資深副總,她就會提醒我說: 「Steven, 我們要先預設對方的出發點是好的,對方是誠心想幫助我們的。我們要先預設這個心態,直到我們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不是這樣的。」這個思維在我之後的採購生涯裡幫助我很大。因為作為一個採購,全世界的人都會對我做的決定懷疑,那採購就是要擔待別人的懷疑,否則就不適合當採購。那這一種預設別人的出發點是好的思維讓我不浪費時間去鑽牛角尖,往負面的方向去想事情。我一直想著別人是真心要幫助我的。說也奇怪,我就真的發現好多人都很願意幫助我。所以我常說的,在Walmart只要我開口請人幫忙,大概有90%的人都很願意幫我。的確是有那10%的人和我回答的和我心裡期待的不一樣,但是在大部分的情形他們也沒有欠我,我再想別的方法就好了。我絕對不會讓那10%的人影響我的心情,而去放棄那90%的人,不再找人幫忙。這種做法是一種得不償失,而且非常不聰明的投資。既然身邊有這麼多資源,為什麼不好好運用呢?對有些亞洲人來說,他們可能就會把那10%的人解讀做種族歧視,我真覺得那是浪費時間。如果真有一點點那種感覺,我覺得還不如去問問自己能夠做什麼,能夠提升什麼。因為抱怨和擔心是這個全世界最沒有產能的兩件事情。我們常常講的,當你向別人抱怨你的煩惱的時候,有80%的聽眾很慶幸那煩惱是你的不是他們的,有20%的聽眾根本不在乎。另外,煩惱好像是在跑步機上面跑步一樣,他給你一些事情做,但是你不管跑多久都沒有真正的往前進。
我的家人和我
我和倩芬是在1995年結婚,我是在結婚後才把她從台灣帶來美國的。在這之前我們兩個是1991年在台南的英語補習班認識。認識不到一年後,我就離開她到美國讀書。在1992年到1995年中間我們兩個就是用書信和電話聯繫。我要強調,email是到1994-95年才開始慢慢被大家認識。在這之前,我們都是用手寫信的。至於打電話,那個時候的窮學生,也只能在週末的時候才能夠打。我還記得那個時候從美國打電話回台灣在週末的時間1分鐘是$0.67美元。平常日1分鐘是將近3美元,這個大部分的學生都不會選擇在平常日打電話,除非有緊急的事情。那個時候從美國寄信到台灣,一封信大概七到十天左右才會到。我們就這樣彼此寫信寫了三年。當然這中間我也有回去台灣一兩次,加上她來美國找我。除了寫信以外,在那個年代,我也會用錄音帶講一些我的生活點滴,讓她知道我的生活。我知道,有很多我以前寫的信和錄音帶倩芬到今天都還保留著,但是好像我們家已經沒有錄音機可以聽了。我想這些之前的小事情,奠定了我們兩個在這個鄉下小地方互相扶持的一點動力吧?我們2018年搬去香港之後,我們的女兒,Karen, 就沒有和我們住一起了。雖然2020年又回來美國,但是女兒還是沒有和我們住一起。也就是在這個鄉下地方,就我和倩芬兩個人彼此互相照顧。有時候我真的會覺得我們兩個像金庸武俠小說裡面的俠客和俠女在一個與世無爭的地方。其實也沒有那麼誇張,現在科技進步,在故鄉台灣發生的任何事情我們幾乎都是同步知道。也常常和台灣的家人朋友視訊,只是比較少吃到台灣的料理而已。不管怎樣,我們都知道這一輩子和家人的情分來得不容易。女兒也已經長大了,她也知道我們這個叫做人生的旅途總是有一天會結束。但是在這還沒有結束之前,我們就盡量去享受和彼此分享的時間。我在去年寫了一封信給Karen,(當然是英文的)告訴她,我們就好像做搭乘的一台叫做人生的列車一樣。我和她的媽咪比較早上車,之後她上車。如果沒有什麼意外,我和她的媽咪會比他還早下車。但是在我們下車後,我們希望她繼續享受這個美好的旅途,甚至於比我們在車上的時候更好的旅途。這一段話當然不容易說,所以我選擇用寫的。把這些東西寫下來會提醒我更珍惜和家人相聚的時間,不要被外面一些其實幾乎不相干的事情影響我們。這也是我選擇離開Walmart 這種大公司自己創業的原因之一。我想把我有限的資源,也就是時間,用在我想做的事情,我喜歡的事情,我覺得有意義的事情上面。我不想再被那些大公司一些浪費時間的會議佔用我的生命了。
自從Karen出生之後,我和太太就決定我們全家每一年一定要出去渡假至少一次。所謂渡假,就是製造全家人以後的回憶。尤其在Karen還很小的時候,我還在償還我的就學貸款,加上賺得錢也不多,其實那個時候的渡假是非常克難的。我們每一次的渡假都有滿滿的回憶,現在看到那些照片的時候都還是為了我們的堅持感到驕傲。那個時候的渡假常常是開車,住的旅館就是很一般普通的旅館。還好那個時候Karen還小,小孩子,不管任何旅館,只要有一個游泳池大概就搞定她了。因為我們都是住在鄉下地方,我們就喜歡開車到大城市去找台灣的食物。就這樣從小有機會讓Karen接觸到台灣食物,總覺得她長大之後吃的比我還台灣,雖然她是一個道道地地在美國出生和長大的小孩。這也是另外一點我們夫妻為Karen感到驕傲的地方。她從小吃東西就想要學我們兩個,所以她很小就學會拿筷子了。她回台灣,和我們的親人朋友吃飯,幾乎是沒有那種所謂美國小孩的痛苦。比方說一些美國小孩只吃漢堡薯條,或是說不會拿筷子只會拿叉子之類的。其實,我真的很難理解一些台灣父母認為他小孩不會拿筷子覺得很驕傲?我認為你不想學沒犯法,但是你不需要把你小孩不會拿筷子打來炫耀,這沒什麼好炫耀的。其實如果你想學,10分鐘就會了。因為我在美國鄉下地方住了快30年,看過太多美國同事第一次學拿筷子的樣子。尤其他們和我們出差的時候,都是很認真的叫我教他們。而這些台灣父母不願意教自己的小孩也沒什麼關係,但是我就是受不了一天到晚在炫耀他小孩不會拿筷子很光榮的感覺。這種父母的心態通常和我連不起來。
Karen的也很喜歡回台灣。當然她不只喜歡吃台灣的東西,台灣的波霸奶茶,她也喜歡在台灣各城市遊山玩水。當然如果有的選擇我們會傾向冬天回去,台灣的夏天真的很熱!這當然跟我們台灣人的熱情有關係。很多Karen的長輩,我們的親戚朋友們,看到Karen回去都會對她很好。帶她吃好吃的東西,有時候還莫名其妙地給她紅包,她當然高興。Karen的語言還算OK。中文他基本上聽得懂,表達慢了一點,但是一般基本生活上的事情是沒有問題。他雖然有在高中和大學修過中文課,但是讀和寫對她來說仍然是一大挑戰。我想很多人都聽說過這種美國小孩,長大之後就抱怨父母為什麼在他們小時候沒有好好教他們讀和寫中文。但是那個不是Karen抱怨我們最多的地方。她抱怨我們最多的地方是為什麼在她19歲之前沒有幫她申請台灣護照。現在她已經超過19歲,如果要申請台灣護照,必須要照一般外國人移民手續。如果之前幫她申請,因為我和太太都還擁有台灣護照,Karen 也就自然的可以申請台灣護照了。因為我們都沒有計劃參與政治,所以雙重國籍是沒有問題的。不管怎樣,以後的事情很難說,說不定Karen真的會回去台灣申請台灣國籍。
把家人放在第一位也是來到之後Walmart 公司的管理階層一直強調的,這是這也是我很感恩Walmart 其中一個部分。之前在台灣公司上班的時候,整個公司的氛圍並沒有把員工的家人看得那麼重。我在我Walmart 近15年當中,前後做過八個不同職位,每一個職位的上司個共同點就是從來不會和我的家人爭時間。如果上司的需求和家人的需求衝突的時候,上司永遠告訴我們家人優先。所以,就算平常上班日,如果家裡小孩學校有什麼活動,或者是家人生日之類的,想要請假,甚至早兩三個小時下班,老闆是非常鼓勵的。Walmart 的文化就是老闆就是相信你會把事情做好。他們常常說因為相信你才招你進來。如果不相信你,早就把你炒掉了。所以我在Walmart那15年,我自認為把家裡照顧的很好,我的家人也很感恩Walmart 這間公司的。在我進Walmart之前在一家台灣公司的美國部門上班。我想亞洲公司的文化我就不用多說了,我們大概心裡都知道吧。
也因為這個樣子,我也變得很重視一直生產一些家人共同的回憶。比方說,我這輩子教過兩個女人開車,一個是我太太,一個是我女兒。短時間內我也沒有計劃要再教別的女人開車了。有一天希望我能夠有幸教我的孫女開車,那將是一個很美好的畫面! 在我教Karen開車之前,很多同事建議我把Karen送到駕駛學校學開車,就$400美元。我不是為了省那400美元,當時我就想要有一些爸爸教女兒開車回憶。我很慶幸我沒有送她去駕駛學校,因為教她開車的畫面現在還在我的腦海裡面。我從教她手握哪裡,腳踩哪裡,一直到坐在她旁邊讓她開去學校,放學的時候又讓她開回家,這些都是我的回憶。說到這個,我到現在都還記得我叫Karen騎腳踏車的畫面。那天我把後面兩個補助輪拆下的畫面。我和大部分的爸爸一樣,抓住她的坐墊跟著她一起跑。跑了幾次之後,我就慢慢放開。放開那一霎那,就好像每一次做父親的放手一樣,知道她的人生在這一個項目,從此就不再需要我了。這種又高興又感傷的感覺大概一輩子都不會失去吧?我也告訴過很多朋友我人生的大目標。就是要在我90歲的時候 (那個時候Karen就61歲了) Karen仍然把我當作是她生命中做大決定時候的導師。不管是她人生的大決定,或者是她工作上遇到挑戰的時候,我都希望她腦海中跳出來的第一個人是我。如果她第一句話想的是 「Let me ask my dad」,那我的目標就達到了!但是我知道要達到那個境界,我必須要自己贏得她的信賴,絕對沒有辦法強迫!
值得慶祝的季節
Karen出生那一天剛好是那一年的感恩節,那是我們最值得感恩的事情。美國常有這個笑話,這種感恩節附近的小寶寶,小時候要開生日趴很難請到小朋友,因為每個小朋友的家裡都有聚會。但是,我們全家三個人一起度過美國的Holiday season也是很有意思的。Karen的生日是在11月底,倩芬的生日在1月3號,這中間有感恩節,聖誕節,還有新年。所以我們家的慶祝活動從11月底一直到一月初,這就是我們的傳統!我們有好幾年的聖誕節都是一大早拆完禮物之後,早上10點鐘不到,就開車出遠門去旅行了。記得有一年,開車在洲際公路上,因為聖誕節當天很多餐廳都沒有開,我們只能買加油站的熱狗吃了一天。這個回憶大概就不怎麼好,但是最重要是家人相聚的時間,並不是每一餐都要吃得特別好。
Karen 出生的時候也是數位相機(年輕朋友們,以前的相機是用底片Film 的)開始越來越受歡迎價錢也越來越低的時候。所以說,基本上我們幫Karen拍照的時候都可以不用考慮所謂底片的錢。倩芬做了許多Karen從小到大一系列的照片,尤其是他每一年的生日的時候都有一張象徵性的照片。我相信這個都是以後媽媽送給女兒最好的禮物其中之一。我要問的是,你是如何記錄你的生活回憶的?我相信每個人和每個家庭都有他們的方法。我要提醒的是—不要忽略了這些所謂的小事。所有的大事幾乎都是很多小事累積起來的。我也是到了最近這幾年才懂得這個道理。越是小的事情,我們可能都越是要去注意。
在這幾個節日當中,我認為我最喜歡的應該是感恩節。可能是因為我在零售業的關係,感恩節的氣氛從11月初就開始感受到了。電視和媒體別都會一直宣傳感恩節有什麼食物特賣之類的。因為我做了多年的零售業採購,感恩節的促銷活動幾乎都是一年中最大,也是對採購來說最重要的季節。像我個人就有一套公式,只要看感恩節之後那個星期五(也就是黑色星期五),加上後面那兩天,星期六日的銷售,我就可以預測出整個12月零售店的銷售。先不講這個,回到家人。
雖然我們全家只有三個人,太太也都是會感恩節的食物準備的很好,所以整個過節的氣氛就開始了!也因為我在零售業的關係,大部分感恩節的隔天星期五我是必須要上班的,而且有好幾年都在早上五點就開始上班。很多民眾是早上五點開始去買東西,我們做採購的是早上五點就開始看銷售成績。差不多從10年前開始,零售業開始在感恩節的晚上哪一天就開店,害得我和我的家人感恩節晚餐下午兩點多就要開始吃。因為我大概下午5:30就會帶著我的家人開始出去看感恩節的銷售狀況。雖然這有一點犧牲掉假期,這也是我們的回憶。有時候感恩節之後的星期五我不只要在本地看店,我也更需要去外縣市看店。因為這樣,我有時候也帶著家人一起到外縣市去住一兩天的旅遊。Karen和媽媽說一起做他們想要的購物,我也觀察一下其他零售業在這個銷售季節的氣氛。到現在我都還一直熱愛零售業。尤其是做一個採購,當看到很多消費者大力的購買我放到店裡的東西,那就是對我的產品判斷的一種肯定。
一切都是有計劃的
還是那句話,你的注意力到那裡,你的能量就到那裡,你的結果就會顯現。我認為我人生到目前發生的很多事情都是有計劃的。我很難講出那一件事情是偶然發生的。那很多別人看起來很好奇的事,比方說我為什麼敢去想我能夠成為一個全球第一大採購。這些事情不能缺少的是我的想像力。有時候我常常對我的學員說的,如果你沒有辦法想像你達到目標那個畫面,你大概就達不到那個目標。人類的想像力是無止境的,大部分偉大的事情在執行之前都是因為某一個人或某一群人的想像力。就像我的Mentor 常常告訴我的,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被創造了兩次。第一次在那個設計的人的頭腦裡面,第二次才是真正把它做出來。我覺得這個說法很有意思。我自己想一下,比方說我們今天大家在用的iphone手機一開始也是在賈伯斯的想像裡面。經由他的想像,轉成他的願景給他的設計團隊知道。那我不用說了iphone真的是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
沒有任何事情(尤其是在職場上)是偶然或巧合發生的。所有的事情都有它的因果關係。什麼人種下什麼因,有的人就會嚐到那個結果。我真正了解這個道理之後就覺得一切的東西就比較容易了。當我想要有什麼樣的結果,我就會去尋找得到那個結果的方法,也就是原因,我就能評估我應該怎麼做了。我和太太都已經年過50,我們都還想再活個四,五十年,那我們的身體健康就很重要。還好我太太很會照顧我們全家。我忘了提一點,我太太是一個手工藝老師。而且她曾經說過,她如果不是手工藝老師的話,她很可能成為一個營養師。從這一點你就知道我們家吃飯都算蠻健康的。就像那天我隨便說了一下說我們一個星期吃一天素,沒想到太太真的執行了。也執行了兩三個月了,目前看起來我還好!
所以,對於你想要追求的東西,想要追求的生活你要大膽地敢去想像。你要先有那個想像力,你才會有那個動力去執行。我小時候也許花太多時間在想像別人如何取笑我的名字,取笑我左邊的那一顆大痣,所以不舒服的事情一直發生在我身上。即使別人沒有真的取笑我,但是當我心裡一直這麼想,對我的大腦來講,我整個身體根本就一時間是經歷過一次被霸凌的畫面,不管別人有沒有說。現在,我每天至少用15分鐘的時間在想像我想要的生活,我想要的東西。我能夠想像到感覺起來好像我已經在那一種生活,我想要的東西已經在我手上了那種感覺。這一種想像力對我現在幫助我的客戶提升他們的生意也有很大的幫助。我真的非常鼓勵每一個人去想像他要的目標,他要的願景。比方說,你想要去某一個地方旅遊,你可以閉上眼睛想像所有的細節。你搭的飛機,坐的座位,住的旅館,吃的美食,遇見的人等等的…這些願景首先你自己會發現是可能的,你就會趕去有計劃的去達到。這個世界最可怕的東西,讓人們沒有辦法達到目標的就是一開始就描述某一件事情不可能。我常說的,不可能不是一個形容詞,不可能是一個很懶惰的詞。只要你講某一個東西不可能,你的頭腦自動在停止思考。因為不可能,你就不會去思考了,這也擺脫了你可能努力不夠的疑慮,因為你已經把它定義成不可能了,所以你也就不用思考如何做了。下次當你要描述一件事情不可能的時候,你把它改成疑問句,改成「要怎樣做才有可能達到呢?」哇,這就是一個很有勇氣的想法了!因為當你問要怎樣做才能達到的時候,你的頭腦就必須要去思考。我說這個很有勇氣因為之前提到大部分的人都不願意思考,如果你敢問這個問題去思考,你當然是有勇氣!
當你有你的願景,而且你知道是有可能,你才會去思考如何達到。當你努力的計劃出來,接下來就是列出如何執行的時間表,那你就已經在邁向你的成功之路了。如果你有你的願景,也就是你的目標,我會建議把它寫下來。你如果問你身邊的人,他們就把今年的目標寫下來嗎,有一半的人會回答沒有。你如果再問他們,有把他們寫下的目標帶在身上嗎?大概又有80%的人沒有。若以統計上來說,真正有把每個人的目標寫下來,而又放在身上隨時可以看到的人不到5%。很多自我提升的書都會告訴你,你將目標寫在紙上你就成功了一半了,因為大部分的人都不會這麼做。雖然我不知道那成功一半的數據怎麼算的,但是我相信你敢寫下來你就會比那些沒有寫下來的人更會積極的去達到你的目標。那些沒有寫下來的人常常都是到了時間後,比方說年底,就會用一些很不夠力道的理由,比方說疫情,或是我也沒有很想要,之類的來解釋他們為什麼沒有達到目標。不要讓這些成為你的爛理由,從今天開始,整理你的目標,你也可以的。我是從一個在台灣當完兵退伍了之後23歲才來美國的學生。一個英文都講的不怎麼好的人,到成為一個全球第一大零售通路的採購,或是供應商口中的買爺。這一整條路都是計劃過的,所以你也可以計劃你的,我相信你可以!
我的經驗是,你生活上的所有的結果和你的注意力,和你的思維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你把注意力一直集中在你想要的成績和結果是,你就會朝那個方向去努力。接下來的章節,每一章來分享一個做事的原則,和影響我在職場上的成長。因為我是一個零售業的採購,所以有很多思維會和生意連在一起,希望這對你的生意有幫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Steven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