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我以為變成大人後會改變的事(一)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Picture from https://www.pexels.com/
距離大學畢業過了五個月,正職工作也開始了兩個月, 22歲前的時間都在當學生,一時間突然變成了自己小時候口中的「已經在工作、可以自己做決定的大人」,才發現其實出社會的生活也沒有比較容易,也意識到那些、以為長大後就可以改變的事情,好像其實也沒有那麼一定。
上班的地方在台中的精華地段,商業大樓林立,附近路口在上班時段總能看到許多匆忙的上班族趕著紅綠燈。辦公大樓前的停車格很少,通常是上午八點前上班的人就會停滿那些格子,九點上班的我才輪不到位子。於是我要早點出門到、遠一點的地方尋找停車位、再走回辦公大樓。
這幾天不禁想到,大學時期學校沒有提供足夠車位、或對學生的權益懶得負責時,學生會的大家可以找學校討論、甚至抗議;結果來工作之後,公司沒有提供車位也說不了什麼,要嘛停在收費停車格一天幾十塊,或是認命一點,早點出門騎到遠一點的地方停。
也覺得群體的力量真的很重要,一個人的時候除了聲音很小,也拿不出勇氣跟權力比較大的一方對話;多一點人一起、確定自己在做對的事情、爭取對的事情,讓人心安很多,也更踏實。
走在小孩與大人交界的海岸線,我以為自己長大了,但其實是變得更渺小,被資本主義壓得死死的,(才順便發現在教育體制裡還算是幸運的人,還有話語權)不過也可能其實是,長大後失去改變和爭取的勇氣了,逆來順受其實容易一點。
不是18歲公民權的投票文啦,這篇只是上班心好累的發牢騷,好累的時候想什麼都覺得好厭世好無力耶。(但還是要記得投票!很重要!)
avatar-img
0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其實出社會後 體現的不是成績 而是社會大眾的眼光 學歷、經歷、位階、薪資⋯ 根本就不知道實際標準在哪裡 只有工作上的能力才會被看見 我們都還不了解世界怎麼回事 卻已經被搞得身心俱疲了 長大後雖然得到了很多小孩子沒有擁有的特權 可同樣也失去孩童時期很多的東西⋯ 想要保持或偶爾回去那
Thumbnail
小時候總盼望長大,以為長大後便可以自由自在,因為長大意味著可以替自己的人生做主,代表會有工作與金錢,可長大了之後呢?雪片般飛來的工作訊息,忙到中午沒時間吃飯,晚上只能搭末班車回家的場景,其實又有幾個是學生時期就料想到的畫面?
Thumbnail
當我們從學生身份轉變為職場新人,這種過渡往往伴隨著一種深深的不適應感。無論是生活節奏的改變,還是責任的增加,初入職場的我們總會感到一種說不出的壓力和失落感。這些感受,不僅來自於日常工作的繁重,更多的是因為我們不得不面對與過去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1. 時間的掌控感減弱 在學生時代,我們擁有更多的
Thumbnail
社會允許現代大人對它的怠慢,但電腦的引進等等,又使對人的系統化管理無所不在,因此我們一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另一方面又被逼入幾乎沒有自由的狀況。就這些點來看,我想,我們有必要重新考慮成為大人在社會層面的意義。
Thumbnail
又要到大學畢業季了,突然想到如果可以回到兩年前,我會跟那個青澀的自己說些什麼呢 🍏
Thumbnail
台灣的小學生從小就會寫一種作文:你將來長大以後想要當甚麼?當時想都沒想過自己會變成這樣的大人(怎樣 XD)。很想穿越回去問小時候的自己,妳長大以後會變成這樣喔!我覺得,屁孩時期的我應該會回復一個高冷的微笑……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去,而我的經歷令我成長,你的父母、你的寵物、每一個遇到的人、每一份工作、每一個上司等等等等,都可以是你的成長對象。但到底什麼是成長? 我們已經一天一天地長大,那不就是成長中? 事實並不如此的,有很多人在年齡上,已經是中年甚至老年,但他們的行為、思想仍停留在小朋友階段,不是說他們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轉大人的過程,透過諮商梳理自己這些年來的成長與狀態。提及從念大學後離開家鄉,獨立在外生活闖蕩,培養生存技能,面對自己的位置、年齡、狀態,接受伴隨而來的責任與義務。同時也描述了轉大人的關鍵和需要的努力,以及懂得接受生活中各種不完美的重要性。
Thumbnail
一個人從小到大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改變,例如,16/17歲那一年的青春期蛻變,身上的性特徵變得明顯,我們必須要去適應自己蛻變成小大人後身體的不自在感;還有後來可能要隻身一人到外地求學,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克服許多生活上的難題:租房子、開伙、房間叫修、小病的自我照顧…...
Thumbnail
什麼時候,我們會被稱作是大人呢?當我們初入職場,開始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那瞬間,可以說是脫胎換骨,踏入「大人」的世界。 初入職場的第一個月,我感受到成語「力不從心」的真正含義,從當了20年的學生,突然轉換環境,不是容易的,任何事情都變得不熟悉,任何錯誤都可能不被容許。在我的校園經歷中,我會這樣描述自
其實出社會後 體現的不是成績 而是社會大眾的眼光 學歷、經歷、位階、薪資⋯ 根本就不知道實際標準在哪裡 只有工作上的能力才會被看見 我們都還不了解世界怎麼回事 卻已經被搞得身心俱疲了 長大後雖然得到了很多小孩子沒有擁有的特權 可同樣也失去孩童時期很多的東西⋯ 想要保持或偶爾回去那
Thumbnail
小時候總盼望長大,以為長大後便可以自由自在,因為長大意味著可以替自己的人生做主,代表會有工作與金錢,可長大了之後呢?雪片般飛來的工作訊息,忙到中午沒時間吃飯,晚上只能搭末班車回家的場景,其實又有幾個是學生時期就料想到的畫面?
Thumbnail
當我們從學生身份轉變為職場新人,這種過渡往往伴隨著一種深深的不適應感。無論是生活節奏的改變,還是責任的增加,初入職場的我們總會感到一種說不出的壓力和失落感。這些感受,不僅來自於日常工作的繁重,更多的是因為我們不得不面對與過去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1. 時間的掌控感減弱 在學生時代,我們擁有更多的
Thumbnail
社會允許現代大人對它的怠慢,但電腦的引進等等,又使對人的系統化管理無所不在,因此我們一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另一方面又被逼入幾乎沒有自由的狀況。就這些點來看,我想,我們有必要重新考慮成為大人在社會層面的意義。
Thumbnail
又要到大學畢業季了,突然想到如果可以回到兩年前,我會跟那個青澀的自己說些什麼呢 🍏
Thumbnail
台灣的小學生從小就會寫一種作文:你將來長大以後想要當甚麼?當時想都沒想過自己會變成這樣的大人(怎樣 XD)。很想穿越回去問小時候的自己,妳長大以後會變成這樣喔!我覺得,屁孩時期的我應該會回復一個高冷的微笑……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去,而我的經歷令我成長,你的父母、你的寵物、每一個遇到的人、每一份工作、每一個上司等等等等,都可以是你的成長對象。但到底什麼是成長? 我們已經一天一天地長大,那不就是成長中? 事實並不如此的,有很多人在年齡上,已經是中年甚至老年,但他們的行為、思想仍停留在小朋友階段,不是說他們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轉大人的過程,透過諮商梳理自己這些年來的成長與狀態。提及從念大學後離開家鄉,獨立在外生活闖蕩,培養生存技能,面對自己的位置、年齡、狀態,接受伴隨而來的責任與義務。同時也描述了轉大人的關鍵和需要的努力,以及懂得接受生活中各種不完美的重要性。
Thumbnail
一個人從小到大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改變,例如,16/17歲那一年的青春期蛻變,身上的性特徵變得明顯,我們必須要去適應自己蛻變成小大人後身體的不自在感;還有後來可能要隻身一人到外地求學,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克服許多生活上的難題:租房子、開伙、房間叫修、小病的自我照顧…...
Thumbnail
什麼時候,我們會被稱作是大人呢?當我們初入職場,開始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那瞬間,可以說是脫胎換骨,踏入「大人」的世界。 初入職場的第一個月,我感受到成語「力不從心」的真正含義,從當了20年的學生,突然轉換環境,不是容易的,任何事情都變得不熟悉,任何錯誤都可能不被容許。在我的校園經歷中,我會這樣描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