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8|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杜佑《通典》-先秦軍制】

漢文帝時,匈奴經常入侵。大臣晁錯就上了一篇邊防論。
「陵阜崎嶇,積石相接,此步兵之地,車騎二不當一。」 「平原廣澤,漫衍相屬,此車騎之地,步兵十不當一。」 「候視相及,川谷分限,此弓弩之地,短兵百不當一。」 「兩陣相近,平地淺草,此長戟之地,刀楯三不當一。」 「草木蒙蘢,枝葉蔚茂,此矛鋋之地,長戟二不當一。」 「穹崇險隘,阻阨相視,此刀楯之地,弓弩三不當一。」
不同的地形,要用不同的兵種。崎嶇的是步兵專門科,沒問題,在這裡用戰車騎兵就等著翻車吧。
平原廣澤這個感受一下,因為後面還有平地,所以這邊應該是很大片的平原(講甚麼廢話),然後可能有一些淺水灘。
車戰最威風的年代跟地區,應該是商周的中心。
我會想像比方說黃河氾濫沖刷出來的大平原,要用車戰才能行動自如,戰力滿點。
看得到對方,但是被河流或是谷地隔開,放箭射就對了,一百個士兵看能不能有一個衝到你面前來。
雙方的陣地很接近,只有一些淺草,就是長戟的天下了。戟戈這種是需要揮舞空間的。
從這邊也可以看到,西漢的戰鬥陣型,絕對不是馬其頓長槍兵那種。
你看下面還有矛鋋,地形是比較接近樹林戰場的,要靠刺擊。長戟在這裡就施展不開啦。
最後一個是刀盾兵,既是短兵相接,行動的障礙也多,但是揮砍無礙。長兵器在山坡山谷戰也是會讓行動比較不穩定的。
那這是比較古老的,李靖也曾經論過類似的事情,就直接分車步騎三種。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到了唐初,騎兵在李靖的論點裡,仍是以游擊追逐為主,不是衝撞。
不是,你就想問晁錯那跟邊防有個毛關係?因為這是杜佑節選嘛。
真正的邊防論述他留給南朝劉宋發揮:一曰移遠就近,以實內地;二曰浚復城隍,以增阻防;三曰纂偶車牛,以飭戎械;四曰計丁課仗,勿使有闕。
簡單說,散居在周邊的都要叫回來,蓋城池增加抵抗能力,統一管理農用車牛打仗的時候可以運用,詳細清點人口避免內奸潛入。
因為是南北朝對抗,你光用長相很難區別對方是不是自己人了。
接下來杜佑又節選了一個諸葛亮建議劉備收納流民的計策來當旁證。
那這記錄裴松之是存疑啦,畢竟那邊寫諸葛亮是去找劉備自薦而不是三顧於草廬之中。我個人的判斷是,這個獻策者是徐庶會更合理一些。
後面則是再請李靖,論述挑選士兵跟戰鬥用器械的標準。
現在看起來就是廢話,但給一竅不通的比方郭靖看那就很有用。
士兵一定要挑身強體壯的,讓他們穿上標準甲冑,揮舞兵器,操練器械。
兵器要能夠砍破「札」,甲冑則要能防禦砍殺跟射擊。
這不就是自相矛盾的故事嗎?
也不是啦,應該說當時一件防具是「外札內甲」。
札就是綁在外面的金屬片,甲則是內層,比較容易想像就像鎖子甲吧。
如果兩軍對陣,武器跟防具都是同一規格時,就比較容易「只傷不死」。
我想這也是內戰經驗非常豐富的中國人在思考的事情。
打到這時候已經沒甚麼「斬首幾級」這種戰功了。
隋唐統一戰,或許跟過去不太相同。
說到這裡,《通典》要開始記錄軍制標準了。
周朝軍制以五人為單位,五人為伍,設伍長。
五伍為兩(25人),設兩司馬(中士)。 四兩為卒(100人),設卒長(上士)。 五卒為旅(500人),設旅帥(下大夫)。 五旅為師(2500人),設師帥(中大夫)。 五師為軍(12500人)設軍將(卿)。
這就是將軍的由來,其實原本將軍是比帥大的,隋朝才開始設領軍總管=元帥。
那我們會注意到只有卒的比例跟其他不一樣。
管仲表示不舒服(誤)。
應該說,管仲認為兵跟民是一制成比例的,所以做了一個新的套路。
五家為軌,各出一人為伍。 十軌為里,共五十人為小戎,兩組小戎就是兩。 兩組兩為連,十連為鄉,五鄉一軍。 五十二二十五。
漂亮得多了吧(笑)。
但差不多兩百年後,齊國又有一個更新檔。傳說中《司馬法》的作者,司馬穰苴
五人為伍,十伍為隊,一軍二百五十隊,共三千七百五十人。
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逆?
其實司馬穰苴說的是,這3750人不是正軍,是奇兵隊。
即正軍175隊,奇兵75隊。
奇兵不是偷襲人家用的,是奇數偶數的那個奇,當時的數學稱為「餘奇」,剩下來的。
因為偶數要分列左右陣,所以餘數置中,我們講中軍比較好理解。
「八陣,四為正,四為奇,餘奇為握奇。」
這是風后握奇經的說法,司馬穰苴正在實用化。
不過他們那個古代數學很假掰,四為奇跟餘奇又不一樣,我下面直接換算,錯了的話去問老師吧。
中軍要守四面,單一邊為四百八十步,四邊共1920步,含正門握奇(80步)共六千尺。
實際長度大約是一步=三尺。
外圈的8750人,分為八陣。
其中六陣各配置1094人,兩陣只配1093人。
因為《握奇經》本身很幹話……應該說很細節(咳),比較是指揮運用,但你總要有那些隊伍,不然他來個左翼飛龍突擊你根本不知道要派什麼。
所以後人就要從這個實戰來回推軍制。
打個比方就像傳武留下一個架式,大師就要去研究架式的效果,前置等等。
下次再來看握奇經。
司馬穰苴的理論之後,又是李靖的論述。這表示李靖的衛國公兵法,就是大唐的參考標竿。因為李靖講得更細,我這邊就不一一翻了。原則從前面就可以看出。
人員的配置,守禦的空間,是在兵法上有規範的。
李靖還教授說,你首先要訂製帳幕。
到戰場布陣,主營先給他插下去,以為中心開始度量外面的布兵跟防禦工事,抓四角,這樣才會快。
這好像要有一些類似經驗會比較有感……不過正常人都不會有管理上萬人兼施工的經驗啦。
每天行進,露營,放哨,這是為什麼大部隊前進的速度非常緩慢。
但是你不學習這些,你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古代將軍。
嗯?這裡有任何人需要成為古代將軍的嗎?
真是沒用的學問啊,兵法應該要被淘汰了吧。
不過最後我想說一件事情,就像配圖那樣的陣型,可能不是中國古代的布陣法。
司馬穰苴的中壘,大約是60人站480步。
人跟人的間距是8步左右?大概有二米多喔。
他並沒有提到建築防禦工事。
這樣寬敞的間距,跟近代的陣型威力是不太符合的。
《通典》能夠為我們整理出多少戰爭的演進呢?能否帶我們更進一步理解古代的戰爭?我很想知道。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