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耀我所欣賞的 Vol.2:店名就叫「印刷品」—— 紐約次文化書店Printed Matter, Inc.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早在台灣製作Zine這回事開始興起之前好久,位於雀兒喜區,1976年設立的Printed Matters就已經在曼哈頓的崔貝卡區,做起了「藝術書」的交流、印刷、販售的工作了。作為紐約地下藝術界「熱點」的Printed Matter不僅僅只是一家書店而已,還提供了數以萬計的無名畫家、作家及前衛藝術家等人發表自己作品並印製成書物(小量自制)的最佳平台,並在藝術家和經紀之間,建立了廣闊的地下網路。今日位於雀兒喜區的書店現址,是作為非營利集團的書店營運,和藝術書籍的經濟、展覽發表、文件保存、社區活動以起作為紐約市的文化地景而存在的。
店門口。粉紅色招牌,招牌下面的字樣還沒清除。
號稱隨時都有15000本藝術家的書籍,以及貼滿了貼紙。
內部全景
這是店內最「正常」的書籍了
少量印刷
雜貨店般的結賬櫃檯
櫃檯前塞滿了各式短小輕薄、「僅此一本」的詩集、漫畫、攝影及各式印刷品
感覺就是看心情來裝飾櫥窗,心情其實很不錯。
隨意用衣夾吊著T-Shirt,體面的書店不會如此做,只有獨立書店才會。
每隔一陣子就來看他們的櫥窗,可能是關於藝術家的賣書活動。
或者是藝術家的展覽。
也許你可以到那兒打包一兩本莫名其妙藝術家自製書籍,也許全世界就這麼一本,而這藝術家十年後將大紅大紫,光就這一點,對於凡人如我們,也可以享受到那些高高在上的藝術經紀人所感受的,挖寶的快感。
網站:
延伸關於其他書店的資訊:
http://www.nytimes.com/2012/08/17/arts/design/new-york-bookstores-catering-to-the-art-world.html?_r=0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作家。主要領域為旅行寫作、科幻及奇幻小說。著有《行旅,在深邃亞細亞》(山岳文化,2015)。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世界上很多美麗的事物來自於炫耀。炫耀什麼呢? 多半是炫耀自己是一個更有品味、更高尚、更超脫於世俗之上的人。 文學、藝術、音樂、繪畫、建築與時尚皆是如此。在年輕的時候,我們接近這些我們不懂得欣賞的事物,渴望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而如今我們雖然懂得欣賞,卻沒有成為更好的人。 感謝與Nam共同進行中的企
大概是女子學院的可愛學生。
世界上有什麼比哥哥的戀人更好的禮物呢?我會愛惜的,詹姆有他獨特的味道,像天竺草那樣的味道
從那天起,我開始在房間懸掛擺放乾燥的鼠尾草
這世界上很多美麗的事物來自於炫耀。炫耀什麼呢? 多半是炫耀自己是一個更有品味、更高尚、更超脫於世俗之上的人。 文學、藝術、音樂、繪畫、建築與時尚皆是如此。在年輕的時候,我們接近這些我們不懂得欣賞的事物,渴望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而如今我們雖然懂得欣賞,卻沒有成為更好的人。 感謝與Nam共同進行中的企
大概是女子學院的可愛學生。
世界上有什麼比哥哥的戀人更好的禮物呢?我會愛惜的,詹姆有他獨特的味道,像天竺草那樣的味道
從那天起,我開始在房間懸掛擺放乾燥的鼠尾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台北萬華是台灣活版印刷的故鄉~「鉛字印刷」對於現今是帶的孩子們來說是遙遠的、陌生的。日常中接觸到各式各樣印刷品的機會非常高,孩子若有機會認識到印刷術的歷史是將生活經驗作連結,也是一種歷史與文化的傳承。為了想讓懿跟五月份參觀臺灣印刷探索館導覽經驗結合,帶他臺中→台北萬華快閃時報本鋪,.....
Thumbnail
某天黃昏時,和女兒去TSUTAYA BOOKSTORE(蔦屋書店)。 在市政北二路。 以前經過這家書店,沒進去。 今天第一次進去。 書店在二樓、三樓,有電梯。 二樓一半賣餐飲,一半賣些文具、雜物,價格很貴。 三樓都是書,還不算少。 有座位,讓顧客可以坐著看書。
Thumbnail
這個E化年代;閱讀對於現代人變得越來越不實際。書店經營變的很困難,如果和每天都樣來一杯餐飲結合那麼書店就變成複合店。在日本發源引進台灣成功打造連鎖書店TSUTAYA BOOKSTORE就是個最佳例子。其實台灣本土也有類似經營模式書店那就是益品書屋(英文名稱:   EP BOOK)。 益品書屋相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走進臺中獨立書店梓書房的故事。書店位於西區住宅區,充滿溫馨氛圍和特色收藏,書籍以店主的思想與思維分類,幽默獨特,也瞭解走進獨立書店的魅力和特殊性,遇見屬於自己的書籍,是一場美好且有趣的過程。
Thumbnail
  在這樣的設計下,書店成了「推書者們」的畫廊,顧客的核心體驗也轉化成了欣賞,購買則是可能的附加價值。由於已經從另一個方向取得收益,店家不必費過多的心力來處理「如何讓顧客買書」這道當代難題,進門的讀者也可以以更恬淡、無壓力的方式去與對方想要陳列出來的想法相碰撞。
對於書籍愛好者來說, 每個書店都是通往新世界的門戶。 書店不僅是購書的地點, 它們是知識和文化探索的樞紐。 在台北的書店裡,我不僅購買了書籍, 更從中學習到了文化的深度和多樣性。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書店的關閉,也讓人感到文化的流逝。 讓我們一起看看我在這份體
Thumbnail
昨天晚上剛好經過台大校門正對面巷子裡的小小的『結構群書店』,忍不住進去逛了一下,沒過多久就有種想要把店裡1/4的書都搬回家的衝動,本來拿了一堆,後來覺得實在太重了(我還要去別的地方),就忍住衝動只挑了幾本,之後再慢慢去買吧!
Thumbnail
去年春櫻盛放時逛了幾家位於首爾的獨立書店,其中一間更是繪本書店,覺得它們要在這些狹縫裡尋找空間生存並不容易,首爾的獨立書店集中在幾個大本營:由延南洞到望遠洞、西村以及鐘路等等,這次從延南洞至望遠洞,單是地圖標示也有20間之多,挑出三家走訪,也有各自不同定位。。
Thumbnail
台中市半世記以來都號稱「文化城」,台中的書店也很有特色。蔦屋書店」 (TSUTAYA BOOKSTORE),是晚近以來頗受市民注目的高級綜合書店。位於台中市市政北二路高級豪宅區,是日商臺灣蔦屋公司的事業。其隔 鄰,就是烘焙達人吳寶春在台中開的豪華麵包店。
Thumbnail
一間同時有書本、雞蛋糕、二手衣和土地友善產品的書店,會是什麼樣的存在?  去年7月開業的「送報伕文學實驗書店」,由幾位各自擁有不同的背景的人們所共同成立,因著相通的理念,他們集結自己喜歡的東西、想傳達的事情,希望在這個空間裡聚焦夢想教育和兒童成長議題,支持兒童成為真正的自己,在書店裡一同實踐夢想。
Thumbnail
台北萬華是台灣活版印刷的故鄉~「鉛字印刷」對於現今是帶的孩子們來說是遙遠的、陌生的。日常中接觸到各式各樣印刷品的機會非常高,孩子若有機會認識到印刷術的歷史是將生活經驗作連結,也是一種歷史與文化的傳承。為了想讓懿跟五月份參觀臺灣印刷探索館導覽經驗結合,帶他臺中→台北萬華快閃時報本鋪,.....
Thumbnail
某天黃昏時,和女兒去TSUTAYA BOOKSTORE(蔦屋書店)。 在市政北二路。 以前經過這家書店,沒進去。 今天第一次進去。 書店在二樓、三樓,有電梯。 二樓一半賣餐飲,一半賣些文具、雜物,價格很貴。 三樓都是書,還不算少。 有座位,讓顧客可以坐著看書。
Thumbnail
這個E化年代;閱讀對於現代人變得越來越不實際。書店經營變的很困難,如果和每天都樣來一杯餐飲結合那麼書店就變成複合店。在日本發源引進台灣成功打造連鎖書店TSUTAYA BOOKSTORE就是個最佳例子。其實台灣本土也有類似經營模式書店那就是益品書屋(英文名稱:   EP BOOK)。 益品書屋相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走進臺中獨立書店梓書房的故事。書店位於西區住宅區,充滿溫馨氛圍和特色收藏,書籍以店主的思想與思維分類,幽默獨特,也瞭解走進獨立書店的魅力和特殊性,遇見屬於自己的書籍,是一場美好且有趣的過程。
Thumbnail
  在這樣的設計下,書店成了「推書者們」的畫廊,顧客的核心體驗也轉化成了欣賞,購買則是可能的附加價值。由於已經從另一個方向取得收益,店家不必費過多的心力來處理「如何讓顧客買書」這道當代難題,進門的讀者也可以以更恬淡、無壓力的方式去與對方想要陳列出來的想法相碰撞。
對於書籍愛好者來說, 每個書店都是通往新世界的門戶。 書店不僅是購書的地點, 它們是知識和文化探索的樞紐。 在台北的書店裡,我不僅購買了書籍, 更從中學習到了文化的深度和多樣性。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書店的關閉,也讓人感到文化的流逝。 讓我們一起看看我在這份體
Thumbnail
昨天晚上剛好經過台大校門正對面巷子裡的小小的『結構群書店』,忍不住進去逛了一下,沒過多久就有種想要把店裡1/4的書都搬回家的衝動,本來拿了一堆,後來覺得實在太重了(我還要去別的地方),就忍住衝動只挑了幾本,之後再慢慢去買吧!
Thumbnail
去年春櫻盛放時逛了幾家位於首爾的獨立書店,其中一間更是繪本書店,覺得它們要在這些狹縫裡尋找空間生存並不容易,首爾的獨立書店集中在幾個大本營:由延南洞到望遠洞、西村以及鐘路等等,這次從延南洞至望遠洞,單是地圖標示也有20間之多,挑出三家走訪,也有各自不同定位。。
Thumbnail
台中市半世記以來都號稱「文化城」,台中的書店也很有特色。蔦屋書店」 (TSUTAYA BOOKSTORE),是晚近以來頗受市民注目的高級綜合書店。位於台中市市政北二路高級豪宅區,是日商臺灣蔦屋公司的事業。其隔 鄰,就是烘焙達人吳寶春在台中開的豪華麵包店。
Thumbnail
一間同時有書本、雞蛋糕、二手衣和土地友善產品的書店,會是什麼樣的存在?  去年7月開業的「送報伕文學實驗書店」,由幾位各自擁有不同的背景的人們所共同成立,因著相通的理念,他們集結自己喜歡的東西、想傳達的事情,希望在這個空間裡聚焦夢想教育和兒童成長議題,支持兒童成為真正的自己,在書店裡一同實踐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