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7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日本所謂的姓名

    1.平安時代末期起,日本貴族開始有在父子之間以相同稱號稱呼或自稱的習慣。通常是「位階+官階名稱」。
    2.南北朝開始,嫡系繼承制成立。 也有開始「避諱」的。
    3.在武家社會,低階層的武士有可能會和領主用同一個「姓」。
    「苗字(みょうじ)」:指家族開發的土地。從平安時代末期就有開始。
    4.室町時代:開始「襲名制」。例如:繼承屋號、繼承師號。
    5.在武家社會,一般民眾不可用「姓」,因此,他會使用「苗字+通名(也就是中文的名字)」。而在江戶時代,嚴禁民眾用「姓」「苗字」。
    6. 1898年頒布明治民法,日本人開始稱「苗字」,也以「苗字」做為「家名」。而廢除「姓」的概念。
    也就是說,在日本人的社會中,用同一個稱號,表示同宗或同源。
    尤其其「苗字」的淵源歷史越悠久,表示以前勢力大或血統正統。
    在學藝的時候,學成,會繼承老師的師號。而上百年的「XX屋」,則代表了日本文化中,「老舗(しにせ)」的文化。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