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直覺作答,準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你要選擇哪一個答案?

小毛在參加國家考試,撰寫「法學知識與英文」考科的考題時,其中有一題內容大致上是說因特別災難之死亡宣告,得於特別災難終了滿多久後,為死亡之宣告呢?
A. 一年
B. 二年
C. 三年
D. 七年
民法一千多個條文,出現一年計43次,出現二年計26次,出現三年計14次,出現七年僅1次;小毛的大腦閃過一堆條文,但因為條文太多,自己不是很清晰的條文內容到底都是幾年,覺得(D)七年實在是太長了,應該剔除,這時有一個直覺突然從大腦中跑出來,直覺告訴他(B)二年比較有可能。
可是又經過一段時間,似乎覺得一年比較有可能,畢竟特別災難發生後,像是空難、船難,一年後還找不到,通常就應該死透了,一年似乎又比較可能。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77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理財幼幼班:慢賺就是穩賺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6K會員
807內容數
這個出版專題的內容能讓大家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看看我是如何克服心魔,或者是無法克服心魔的窘態,正如同災難投資法那本書,並不是一本歌功頌德自己的投資法有多厲害,而是誠實地面對自己如何從不斷的犯錯中,找出問題的關鍵,並逐漸改善自己個性的缺失,也讓自己投資報酬率愈來愈好的過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ackie Chi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報導誤解 最近看到很多報導,諸如《九合一大選/6年流失24萬人台北「光榮城市」現危機》、《北市人口「生不如死」 柯文哲:恐跌破250萬人》...等,都在討論台北市等都市,因為房價高漲,出生遠低於死亡,導致人口快速減少的原因。 台北市近年人口達到高峰後下滑 我們先來看一下台北市近幾年人口統計資料<01
升息下,只剩下剛性需求的營建類股 升息,會讓敏感的房地產投資客跑掉,市場就剩下剛性需求。《興富發:房市價漲量穩1300萬剛性產品未來主流》 什麼是剛性需求? 是指不包含投資客的實際居住需求戶。 簡單來說,這幾年房地產大好,建商紛紛獵地,賺了一些,就買更多地、蓋更多房子,可是還沒有賺更多的時候,卻又回
龍邦拿下泰山之謠言不斷 之前寫了一篇<泰山,董監改選結束了嗎?>,當時評估今年暫時沒有董監改選行情,所以持股有調節了一下;惟市場傳言依舊不斷,導致股票價格十月底迄今,呈現大幅度波動的態樣,請參考下圖。 焦土政策出招 12/2,泰山經營層又做出兩個公告,其一為預估資本支出案約新台幣14.48億元,其二
原來...大腦要拐彎才能記起來 昨天,12/3,下午在台灣法學基金會上一堂「國考申論題」課程。 第一位同學小毛(化名)早早就來,聊了一下,得知上一次有在臺北市立圖書館永建分館聽過我講授的法律記憶法。 聊著聊著,對於記憶法的核心基礎「記憶宮殿」(Mind Palace),彼此都認同單純學習「記憶宮殿」
18.94坪,開價1,600萬元 今天一位學生跑來問我,表示仲介受委託要賣皇翔保留戶,13年的房子,十樓以上,房型可參考此網址。 參考一樣的房型18.94坪,開價1,688萬元,這位學生接到的價格1,600萬元,似乎開價比較低。可是參考實價登錄的價格,才1,320萬元,似乎又貴了不少。 姑且不論房價
最常被問的兩個問題 這次選舉,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有二: 台北市長誰當選? 桃園市,張善政會當選嗎? 本來已經不問世事已久,政治、宗教的問題很不想碰,不過大家一直想知道答案,我就大概看了一下;當時,陳時中遇到了叩叩姐事件,一個月前,數據顯示蔣萬安躺著選,從選舉結果57萬:43萬,說躺著選也不過分。 很
報導誤解 最近看到很多報導,諸如《九合一大選/6年流失24萬人台北「光榮城市」現危機》、《北市人口「生不如死」 柯文哲:恐跌破250萬人》...等,都在討論台北市等都市,因為房價高漲,出生遠低於死亡,導致人口快速減少的原因。 台北市近年人口達到高峰後下滑 我們先來看一下台北市近幾年人口統計資料<01
升息下,只剩下剛性需求的營建類股 升息,會讓敏感的房地產投資客跑掉,市場就剩下剛性需求。《興富發:房市價漲量穩1300萬剛性產品未來主流》 什麼是剛性需求? 是指不包含投資客的實際居住需求戶。 簡單來說,這幾年房地產大好,建商紛紛獵地,賺了一些,就買更多地、蓋更多房子,可是還沒有賺更多的時候,卻又回
龍邦拿下泰山之謠言不斷 之前寫了一篇<泰山,董監改選結束了嗎?>,當時評估今年暫時沒有董監改選行情,所以持股有調節了一下;惟市場傳言依舊不斷,導致股票價格十月底迄今,呈現大幅度波動的態樣,請參考下圖。 焦土政策出招 12/2,泰山經營層又做出兩個公告,其一為預估資本支出案約新台幣14.48億元,其二
原來...大腦要拐彎才能記起來 昨天,12/3,下午在台灣法學基金會上一堂「國考申論題」課程。 第一位同學小毛(化名)早早就來,聊了一下,得知上一次有在臺北市立圖書館永建分館聽過我講授的法律記憶法。 聊著聊著,對於記憶法的核心基礎「記憶宮殿」(Mind Palace),彼此都認同單純學習「記憶宮殿」
18.94坪,開價1,600萬元 今天一位學生跑來問我,表示仲介受委託要賣皇翔保留戶,13年的房子,十樓以上,房型可參考此網址。 參考一樣的房型18.94坪,開價1,688萬元,這位學生接到的價格1,600萬元,似乎開價比較低。可是參考實價登錄的價格,才1,320萬元,似乎又貴了不少。 姑且不論房價
最常被問的兩個問題 這次選舉,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有二: 台北市長誰當選? 桃園市,張善政會當選嗎? 本來已經不問世事已久,政治、宗教的問題很不想碰,不過大家一直想知道答案,我就大概看了一下;當時,陳時中遇到了叩叩姐事件,一個月前,數據顯示蔣萬安躺著選,從選舉結果57萬:43萬,說躺著選也不過分。 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生活實驗 八四六    想要提前說出正確的事的那種症狀,是不是一種直覺力的培養與實踐。但猜錯了的話,不是輸了,就是必須要道歉。
Thumbnail
你相信直覺嗎?我信,但只限於需要當下決策的事。例如,對面來了輛車,我要往左閃,還是往右閃,還是跳過去?這種情況下,直覺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作為一個憂柔寡斷的人,我總是想太多,只要是沒有限時給出答案的事,通常我都可以想到天荒地老。
Thumbnail
常在很多地方看到、聽到有人說:你要相信你的直覺!用你的直覺力去做、去體驗、去觀察,但是直覺與一般理性思考不同,後天的理性思考是透過一再的學習磨練而出的,理性的思考可以幫助我們在很多事情上做利弊分析以便做出最佳的選擇。 但是直覺呢?直覺最大的用處在於:決定自己想不想做、要不要做、適不適合做。
學生時期的我們大多一定都經歷過這樣的情況: 在選擇題的考試時,面對一道不確定的題目,總是猶豫不決該選擇哪個答案? 應該跟著自己的直覺做選擇嗎?或是反覆的修改呢? 如果離考試結束前還有一些時間,你是會反覆檢查答案的學生並更改自己的答案?或是你經常毫不猶豫的就選擇不檢查、不遲疑、不更改就直接交卷?
Thumbnail
直覺(Intuition),指的是一種不使用證據、實驗、有意識的推理,或在不明原因的情況下迅速出現的直接想法、感覺、信念或者偏好。這篇文章通過分析直覺的原理、研究結果等多個方面,深入探討了直覺與經驗、情緒的聯繫,並提出不過度使用直覺以及如何讓直覺成為決策利器等建議。
Thumbnail
一念是天堂,一念是地獄,還有一念在人間。 一念之差是什麼? 是你在決定向左轉還是向右轉的瞬間,是你在決定吃飯還是吃麵的瞬間,是你決定今天要不要寫文章的瞬間,是你在決定今天要不要偷懶的瞬間,是你在做任何決定的瞬間。 每一個一念之間,最終決定了我們的人生,決定了我們的未來,每一個一念之間都不重要,
Thumbnail
無數的資訊和選擇所包圍 在這個繁忙的世界中,我們常常被無數的資訊和選擇所包圍,使得我們往往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在這樣的情況下,有時候,唯一值得信賴的,就是自己的內心直覺。直覺,這個看似不切實際的東西,其實是我們深藏在內心的智慧和經驗的結晶。因此,我們應該學會相信自己的直覺,因為它通常是正確的。
Thumbnail
長期結果如果已經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就不重要了。如果結果是好的,方向正確,那麼短期間「約略正確」即可;如果結果是壞的,方向錯誤,短期間猜得再準確都沒有用,仍然是個「精準的錯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生活實驗 八四六    想要提前說出正確的事的那種症狀,是不是一種直覺力的培養與實踐。但猜錯了的話,不是輸了,就是必須要道歉。
Thumbnail
你相信直覺嗎?我信,但只限於需要當下決策的事。例如,對面來了輛車,我要往左閃,還是往右閃,還是跳過去?這種情況下,直覺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作為一個憂柔寡斷的人,我總是想太多,只要是沒有限時給出答案的事,通常我都可以想到天荒地老。
Thumbnail
常在很多地方看到、聽到有人說:你要相信你的直覺!用你的直覺力去做、去體驗、去觀察,但是直覺與一般理性思考不同,後天的理性思考是透過一再的學習磨練而出的,理性的思考可以幫助我們在很多事情上做利弊分析以便做出最佳的選擇。 但是直覺呢?直覺最大的用處在於:決定自己想不想做、要不要做、適不適合做。
學生時期的我們大多一定都經歷過這樣的情況: 在選擇題的考試時,面對一道不確定的題目,總是猶豫不決該選擇哪個答案? 應該跟著自己的直覺做選擇嗎?或是反覆的修改呢? 如果離考試結束前還有一些時間,你是會反覆檢查答案的學生並更改自己的答案?或是你經常毫不猶豫的就選擇不檢查、不遲疑、不更改就直接交卷?
Thumbnail
直覺(Intuition),指的是一種不使用證據、實驗、有意識的推理,或在不明原因的情況下迅速出現的直接想法、感覺、信念或者偏好。這篇文章通過分析直覺的原理、研究結果等多個方面,深入探討了直覺與經驗、情緒的聯繫,並提出不過度使用直覺以及如何讓直覺成為決策利器等建議。
Thumbnail
一念是天堂,一念是地獄,還有一念在人間。 一念之差是什麼? 是你在決定向左轉還是向右轉的瞬間,是你在決定吃飯還是吃麵的瞬間,是你決定今天要不要寫文章的瞬間,是你在決定今天要不要偷懶的瞬間,是你在做任何決定的瞬間。 每一個一念之間,最終決定了我們的人生,決定了我們的未來,每一個一念之間都不重要,
Thumbnail
無數的資訊和選擇所包圍 在這個繁忙的世界中,我們常常被無數的資訊和選擇所包圍,使得我們往往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在這樣的情況下,有時候,唯一值得信賴的,就是自己的內心直覺。直覺,這個看似不切實際的東西,其實是我們深藏在內心的智慧和經驗的結晶。因此,我們應該學會相信自己的直覺,因為它通常是正確的。
Thumbnail
長期結果如果已經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就不重要了。如果結果是好的,方向正確,那麼短期間「約略正確」即可;如果結果是壞的,方向錯誤,短期間猜得再準確都沒有用,仍然是個「精準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