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寫作的難度(8)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跟科學有關的普及文,像是軍普就是很典型,常常普到失敗的案例,因為作者往往放入太多數字,想用數字去營造案例的對比,卻忘記不是每個人都對武器數字有敏銳度,不然「這批貨物上火車到鹿特丹,船運經蘇伊士運河,經麻六甲到高雄港要1個月」這句話,請問各位讀者有何感覺?沒有相關經驗的,根本就不會知道這1個月代表什麼啦。
上週提到的部分是要讓讀者明白,並不是主題難不難,或是生活不生活化,恐龍圖鑑受到不同年代的小朋友歡迎,難道是很生活化?見鬼了。
系統性的知識為何很難普及寫作?以軍普為例,軍事是系統性活動,內含不同單元,依功能組織成的龐大架構,所以環環相扣、層層交疊,難以一語道盡。而恐龍是已滅絕古生物,屬於動物的一種,注意這一點,恐龍這個生物是「系統」,但在動物界中,只是「其中一種」,所以要專注在動物特色上。

能力不足的寫作者無法掌握主題,常常見樹不見林

以筆者的學生來說,會迷軍事的人幾乎不存在,迷上軍武的極少,但有好些人會迷「戰車」或是「戰機」。
讀者有沒想通什麼?對,就是普及的重點,我們是要解釋整個系統,還是只對其中一項分門別類。一般的軍普文,由於作者本身侷限,往往是用幾款武器推演軍事,就會掛一漏萬,闡述出一個情境很難匹配的說法,例如:
  1. 「台灣開戰後就會被封鎖了」
  2. 「只要封鎖不用真打就贏了」
以上兩個說法,可以在同一個人嘴中講出,都沒發現兩者的情境設定很有問題,且自相矛盾?如果追蹤其說法的根據,很有可能只是軍艦、戰機數量的對比,他根本就沒去想過,怎樣的情況下會發生如何的行動(編按:可參考連結和文末末)。
這變成用行動的可能性,去推演會不會發生。
這種推論法,就跟「因你手上有把水果刀,所以就會去殺人」一樣。一般人都會覺得荒謬無比,但在軍事上卻因多數人的軍事常識底子太弱,辨別不出情境,也就是劇本的想定,進而相信單一武器決定戰爭勝負的思路。

將系統「大部分解」,逐篇逐項說明分拆後的要素

回到寫作上,怎樣的普及文是好的寫法?以軍普來說,就是要一次只講一件事。這前面幾篇講很多,這邊再強調一次,必須一次只講一件事,最忌諱跨太多層次,例如用「步槍性能推論包含裝步砲、空地一體作戰的勝負」。
就以童書為例子,為何「戰車小百科」這種會受歡迎?因為只談戰車啊,編輯處理夠好的話,小朋友讀完後,至少會對重型戰車、輕型戰車有點概念。像是「重戰車的大砲都很很大」、「輕戰車的速度都很快」。
各位有沒注意到,小朋友都是先注意到外觀,大不大、長不長、快不快,數據上的裝甲厚度或是引擎馬力,都是看很多很多次後才會有想法。也就是,光是要能夠從引擎的馬力大小,連結到裝甲、速度等要素,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我們會知道,是因為成年了,加上戰車跟汽車本質都是車,你我都曉得大卡車裝滿鋼筋水泥,速度一定慢的道理。回到小朋友身上,我們會發覺普及文要寫得好,就得要拆開各個要素,一次只談一種。
編:艾西莫夫文章集結成書的科普作品,值得一看。每篇都是短文,恰好是一次只講一件事的範例。(圖片來源:Taaze讀冊生活
不過呢,由於軍事是複雜系統,會研究的都成年人,是可以一次談一到兩種,例如同時對比火力跟防護力,綜合成一個指標,最多是加上機動力,筆者不建議超過三種,這跟看經濟圖表類似,一張圖塞三條線以上,就要花更多時間思考,歪的機會也大。

普及文不需要鉅細靡遺的說明,是要讓人看懂

換句話說,一本童書內容到底寫得多詳細都不是重點,能否從中讓小朋友讀到可以辨識的特點才重要。這樣,孩子看電視時,看到「中華民國新設計的戰車長這個樣子」時,他才會說:喔喔,這款是輕型戰車,因為砲管不大,但速度很快!
別以為這是無關緊要的事,每一種技能都是堆疊出來的,像筆者跟老婆解釋戰車跟戰機,就是滿臉疑惑,完全不懂為何主戰坦克的砲管要很大根,或是攔截機不需要大太台。講到一半就被罵,說:「聽不懂!重來!」
……因為他就真的不知道啊,你以為的常識不是常識,對一個沒當過兵,又是商科相關的女生來說,戰車跟戰機是這輩子都不會碰到,也不需要去了解的事物。但老婆大人想知道為何買M1坦克(編:美軍的主力坦克,台灣在2021年跟美國採購了108輛M1A2),到底買得有沒道理,總得解釋清楚些吧。
對成年人來說,筆者不需要從童書的方式去解釋,只要稍微用大卡車、小貨車、房車等等的譬喻,就能很快切入對比,不同裝甲車輛的功能,以及可以用在哪裡,並從車輛的用途,擴充解釋到各種戰場情境。但這前提是,老婆大大他對車有點概念,至少看過坐過,曉得各種車輛的概略用途。
所以,今天如果我們要寫一篇軍普文,解釋海上艦艇的作戰方式,空中戰機的戰術運動,該怎樣寫給一般民眾聽?

先說給親近的人聽,如果連他們都聽不懂別人怎麼會懂?

很難喔,不是每個人都開過船、駕駛飛機,所以用車子來比喻或許是不得已,但與真實狀況必定有落差。那怎麼辦?
第一種方法,犧牲精確度,我們就不要把戰術運動圖這些列出,就單單畫個圓圈、三角形,概念式解釋現代化空戰。海上艦隊現在都是設想用飛彈對戰,故可以先把雷達探測範圍跟飛彈射程、速度,做一個大概的時序表,力求先消除飛彈發射就會打中的思維。
這當然跟真實狀況差很多,但有聽懂的民眾,絕對會比相信現代空戰是「轟炸機編隊地毯爆擊」,海上艦艇「戰列編隊齊射飛彈」要好一百倍。
  • 連遊戲都知道不能這樣做了(編)
第二種方法,不要求一次講完,分拆小單元解釋,像是要討論戰機性能,就只講引擎馬力跟速度關係,下一篇再提對載重的影響,再下一篇提燃油跟彈藥,再下下一篇說航程,再下下下……
很花時間,就是把複雜的系統,拆解成十幾篇以上的短文,每篇只講一件事,不要過度延伸。軍事是系統化作戰,一款武器的強弱無法逆轉整個戰爭,我們軍普目的是教育,想要把知識常識化、常識普及化,而這只能當作小學數學教,先從加法而後減法,之後才能上乘法。
太想要展現自己對武器多熟悉,通篇專業術語跟數字,這沒有普及效果。最慘的是,你想要推廣的對象都離開,剩下本來就知道的人抱團取暖。
各位想做的人,不管是軍普還是什麼普,都先試著對自己的另一半講看看,如果他是跟你不同領域學門的最好。
如果連自己的配偶,或是小孩都聽不懂你在說什麼,怪罪網路上的陌生人很蠢,有何意義?

編按:「封鎖台灣論」的矛盾之前有詳細解釋過,主要問題如下:
封鎖台灣就讓台灣垮掉的謠言,之所以叫做謠言,是必須設定許多條件才行得通。因為:
  1. 承平時期你不能封鎖,更不能突襲封鎖,會被國際公幹;光只有封鎖,頂多就幾天除雷,之後怎麼面對國際譴責。
  2. 接近衝突緊張時刻,封鎖等同宣戰,若沒有事前準備大軍來真的,採取封鎖的意義不大。
  3. 封鎖有物理限制,最大的限制就是空間,在台灣攻擊範圍封鎖太過危險,離太遠的地方則海域太過廣大,所需成本會等比級數攀升。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0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立第二戰研所 的其他內容
為何不能用理性去建立普世善的原則?就是因為人類是感官生物,純粹跳脫感性的理性並不存在,完美的理性制度,設立者也得要被徹底隔絕在感官之外,類似電腦般建立於紙面上,但這要怎麼去說服實際過生活的人。
筆者希望各位理解,普及文寫作難度很高,以個人經驗來看,比寫論文難很多。畢竟論文寫給本行專家看,我們只要顧好這一行的人,普及文要寫給其他人,除了其他專家外,還有更多一般民眾。要怎樣寫出每個人都看得懂的文章已經不簡單,要能接受作者傳達的意念,或是學到些什麼更難。
自私自利是帶來不了什麼進步的,但怎樣判斷這是不是自私自利?畢竟少數人的權益也要獲得保障,不能以多數暴力之名輾壓過去,這才是民主的真諦,不然只是多數暴政罷了。但不少人對「多數暴政」的理解,跟民主需要保障少數自由的思維,並不通徹。
這種道理太過簡單,所以讀者會忽略,讓我們重新看一下「經濟不好找不到工作」這句話,難道很具體?所以才說,抱怨文跟感受文,無法寫普及文章的理由在此,但你可以延伸出一些特定議題解釋。 在經濟不好的概念下,是有非常多的東西可以講,像是:「為何能力好也找不到工作?」
進步派的各種要求,比較接近於燃燒他人照亮自己,將自己的權益看作比天地都大,至於別人的權益受損,那都是他擋在進步之路前的錯。 保守主義者很清楚,這種態度不是進步,只是自私自利。 幾乎可以說是美化享樂主義,用以奪權的變種。
想透過公共議題牟利者,最佳路徑就是鼓吹仇恨。而仇恨的根源是什麼?你我為何會對素未謀面者充滿恨意? 這跟各種主義煽動的概念相同,先讓你把事情簡單化,相信有單一答案,然後與這個答案違背者就是錯的。既然對方是錯的,還能如此堅持,必定有某些邪惡的念頭,那麼惡即斬就沒錯了。
為何不能用理性去建立普世善的原則?就是因為人類是感官生物,純粹跳脫感性的理性並不存在,完美的理性制度,設立者也得要被徹底隔絕在感官之外,類似電腦般建立於紙面上,但這要怎麼去說服實際過生活的人。
筆者希望各位理解,普及文寫作難度很高,以個人經驗來看,比寫論文難很多。畢竟論文寫給本行專家看,我們只要顧好這一行的人,普及文要寫給其他人,除了其他專家外,還有更多一般民眾。要怎樣寫出每個人都看得懂的文章已經不簡單,要能接受作者傳達的意念,或是學到些什麼更難。
自私自利是帶來不了什麼進步的,但怎樣判斷這是不是自私自利?畢竟少數人的權益也要獲得保障,不能以多數暴力之名輾壓過去,這才是民主的真諦,不然只是多數暴政罷了。但不少人對「多數暴政」的理解,跟民主需要保障少數自由的思維,並不通徹。
這種道理太過簡單,所以讀者會忽略,讓我們重新看一下「經濟不好找不到工作」這句話,難道很具體?所以才說,抱怨文跟感受文,無法寫普及文章的理由在此,但你可以延伸出一些特定議題解釋。 在經濟不好的概念下,是有非常多的東西可以講,像是:「為何能力好也找不到工作?」
進步派的各種要求,比較接近於燃燒他人照亮自己,將自己的權益看作比天地都大,至於別人的權益受損,那都是他擋在進步之路前的錯。 保守主義者很清楚,這種態度不是進步,只是自私自利。 幾乎可以說是美化享樂主義,用以奪權的變種。
想透過公共議題牟利者,最佳路徑就是鼓吹仇恨。而仇恨的根源是什麼?你我為何會對素未謀面者充滿恨意? 這跟各種主義煽動的概念相同,先讓你把事情簡單化,相信有單一答案,然後與這個答案違背者就是錯的。既然對方是錯的,還能如此堅持,必定有某些邪惡的念頭,那麼惡即斬就沒錯了。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從開始經營方格子到現在已經十個月了。說實話,這是從我淡出巴哈姆特四年後,再次有意識的經營作品。   雖然從事小說創作,我卻是一個只要講述自己的情感就會有些嘴笨的人,心中有太多太多感受,很難一次表達出來,只能再次說,非常謝謝大家的支持,沒有你們,我走不到現在。   今年是很特別的一年,我的沙龍
虛構故事,我們得以暫時忘記活著的殘酷。賣火柴的小女孩燃盡自己的生命,讓我們在死亡陰影中感受到溫暖。未來無非是死亡的延伸,現實並不比童話更仁慈,但在故事中,我們看見了比真實更真實的光芒。故事不是真相,卻教我們如何面對真相。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是寫著自己故事的小女孩,藉由夢境短暫取暖,直到生命的火光熄滅。
本篇文章介紹了麗薩·克龍的著作《你能寫出好故事》,她是一位知名的故事教練,透過腦科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了成功故事的要素與寫作方法。文章詳述了吸引讀者的故事要素,包括情節、人物、挑戰和變化等,並強調了突出焦點及製造衝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高效構建引人入勝的故事。它是每位寫作者不可或缺的創作指南。
回想起來,五年前剛剛使用方格子寫教學心得時,往往想到什麼點子寫什麼、遇到什麼教學狀況寫什麼……毫無組織架構可言。然而,隨著越寫越多,這些文章竟然漸漸在我眼前相連成幾條清晰的脈胳,每一條脈胳都是一個主題,每一、兩個主題似乎都有寫成一本書的價值。
同樣是表達「某件事的原因」,Because、As、Since 和 For 這四個詞看似相似,實際上各有不同的常用情境和細微差異! 許多學生常在練習英文寫作中問我:「這四個詞到底該怎麼選?」、「哪種情況適合用哪一個『因為』?」為了一次解開這個疑惑,我整理了一篇關於這些「因爲」的特性與常見用法!
  從開始經營方格子到現在已經十個月了。說實話,這是從我淡出巴哈姆特四年後,再次有意識的經營作品。   雖然從事小說創作,我卻是一個只要講述自己的情感就會有些嘴笨的人,心中有太多太多感受,很難一次表達出來,只能再次說,非常謝謝大家的支持,沒有你們,我走不到現在。   今年是很特別的一年,我的沙龍
虛構故事,我們得以暫時忘記活著的殘酷。賣火柴的小女孩燃盡自己的生命,讓我們在死亡陰影中感受到溫暖。未來無非是死亡的延伸,現實並不比童話更仁慈,但在故事中,我們看見了比真實更真實的光芒。故事不是真相,卻教我們如何面對真相。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是寫著自己故事的小女孩,藉由夢境短暫取暖,直到生命的火光熄滅。
本篇文章介紹了麗薩·克龍的著作《你能寫出好故事》,她是一位知名的故事教練,透過腦科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了成功故事的要素與寫作方法。文章詳述了吸引讀者的故事要素,包括情節、人物、挑戰和變化等,並強調了突出焦點及製造衝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高效構建引人入勝的故事。它是每位寫作者不可或缺的創作指南。
回想起來,五年前剛剛使用方格子寫教學心得時,往往想到什麼點子寫什麼、遇到什麼教學狀況寫什麼……毫無組織架構可言。然而,隨著越寫越多,這些文章竟然漸漸在我眼前相連成幾條清晰的脈胳,每一條脈胳都是一個主題,每一、兩個主題似乎都有寫成一本書的價值。
同樣是表達「某件事的原因」,Because、As、Since 和 For 這四個詞看似相似,實際上各有不同的常用情境和細微差異! 許多學生常在練習英文寫作中問我:「這四個詞到底該怎麼選?」、「哪種情況適合用哪一個『因為』?」為了一次解開這個疑惑,我整理了一篇關於這些「因爲」的特性與常見用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讓子彈飛一下」是中國大陸網民用語。在信息被嚴格管控、又延在信息爆炸的環境,很多無法證實的耳語傳言滿天飛,無論是真是假,讓信息彈片先飛一下,等待塵埃落定,不失為應對的辦法。 但是,「讓子彈飛一下」足夠嗎?我個人覺得:如果想收到正確消息而不被蒙蔽,最好是能夠積極查證。但這也正是最困難
Thumbnail
「行軍」、「火攻」兩篇是「軍爭」篇的實戰操作 「行軍」開篇即是「處軍相敵」:處置軍隊、觀察敵情。這當然已是在戰場上。一支數百人、數千人、甚至數萬人的軍隊,在戰場上的運動,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即使是單純的移動、紮營、埋鍋造飯,絕非夏令營那種遊戲。「行軍」應當解釋為「軍隊移動、行動、行進」。 「火攻
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 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大學生會把「課程專題報告」以及「專題研究」搞混。 前者比較像是「科學作家」,而後者才是「科學家」。 區分這兩者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產生新的知識」。 課程專題報告基本是類似讀書報告,把各種文獻拿來拼湊, 只要處理資訊的能力夠
將軍,馬後炮形殺招,無解! 士卒,車前兵進絕路,難逃! 大局,王不見王策略,巧妙! 兵法,步步為營謀略,無雙! 將帥為二人之心,不能直接映照,會有怪事發生,以前的一个想法。By Tuya 車兵乃一體之力,需同心協作,方能克敵制勝,後來的深悟。By ChatGPT
  依序為文學小說、大眾小說、輕小說。   其實輕小說也是大眾文學的一種,但我額外拿出來說。而大眾文學就是所謂的「通俗文學」。通常出版社會將作品分為「純文學」及「通俗文學」。   這邊說的是小說的「定位」,定位就是有目標族群、核心價值、獨特性,與故事的題材分類不同。
Thumbnail
  諸君。   寫大綱,實在是一件非常非常麻煩的事情啊......   小說家平常是如何工作的呢,平平淡淡、日復一日?可以這麼說,其中,大綱是幾乎每一位小說家寫作時都會借助的工具之一。   文字必然包含「內容」,因此每一個說書人勢必需要事先知道自己想表達的事物,才能將故事寫出來。
Thumbnail
至今俄烏戰爭打了2年,全世界的政府都在研究這場戰爭,舉凡戰爭戰略、武器攻擊能力等等,隨便一項都能寫成好幾本書。
Thumbnail
軍事理論對普通人來說太過遙遠,真能用一句話來解釋嗎
哪一種概念是對的?這可能與幕僚的人際關係有關。
Thumbnail
對於求學時代一直有軍訓課的安排,卻對民防概念模糊的無以復加。印象中的軍訓課就是基本教練、各種戰爭型態介紹、不知道在幹嘛的武器介紹,而且這些介紹還都是分組報告,不知道去哪抄來一堆自己也看不懂的資料糊弄糊弄就拿到學分了。工作的關係也做過民防編組,大概就是把去年的資料拿出來,年度改一改,還很積極的曾經把民
Thumbnail
「讓子彈飛一下」是中國大陸網民用語。在信息被嚴格管控、又延在信息爆炸的環境,很多無法證實的耳語傳言滿天飛,無論是真是假,讓信息彈片先飛一下,等待塵埃落定,不失為應對的辦法。 但是,「讓子彈飛一下」足夠嗎?我個人覺得:如果想收到正確消息而不被蒙蔽,最好是能夠積極查證。但這也正是最困難
Thumbnail
「行軍」、「火攻」兩篇是「軍爭」篇的實戰操作 「行軍」開篇即是「處軍相敵」:處置軍隊、觀察敵情。這當然已是在戰場上。一支數百人、數千人、甚至數萬人的軍隊,在戰場上的運動,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即使是單純的移動、紮營、埋鍋造飯,絕非夏令營那種遊戲。「行軍」應當解釋為「軍隊移動、行動、行進」。 「火攻
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 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大學生會把「課程專題報告」以及「專題研究」搞混。 前者比較像是「科學作家」,而後者才是「科學家」。 區分這兩者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產生新的知識」。 課程專題報告基本是類似讀書報告,把各種文獻拿來拼湊, 只要處理資訊的能力夠
將軍,馬後炮形殺招,無解! 士卒,車前兵進絕路,難逃! 大局,王不見王策略,巧妙! 兵法,步步為營謀略,無雙! 將帥為二人之心,不能直接映照,會有怪事發生,以前的一个想法。By Tuya 車兵乃一體之力,需同心協作,方能克敵制勝,後來的深悟。By ChatGPT
  依序為文學小說、大眾小說、輕小說。   其實輕小說也是大眾文學的一種,但我額外拿出來說。而大眾文學就是所謂的「通俗文學」。通常出版社會將作品分為「純文學」及「通俗文學」。   這邊說的是小說的「定位」,定位就是有目標族群、核心價值、獨特性,與故事的題材分類不同。
Thumbnail
  諸君。   寫大綱,實在是一件非常非常麻煩的事情啊......   小說家平常是如何工作的呢,平平淡淡、日復一日?可以這麼說,其中,大綱是幾乎每一位小說家寫作時都會借助的工具之一。   文字必然包含「內容」,因此每一個說書人勢必需要事先知道自己想表達的事物,才能將故事寫出來。
Thumbnail
至今俄烏戰爭打了2年,全世界的政府都在研究這場戰爭,舉凡戰爭戰略、武器攻擊能力等等,隨便一項都能寫成好幾本書。
Thumbnail
軍事理論對普通人來說太過遙遠,真能用一句話來解釋嗎
哪一種概念是對的?這可能與幕僚的人際關係有關。
Thumbnail
對於求學時代一直有軍訓課的安排,卻對民防概念模糊的無以復加。印象中的軍訓課就是基本教練、各種戰爭型態介紹、不知道在幹嘛的武器介紹,而且這些介紹還都是分組報告,不知道去哪抄來一堆自己也看不懂的資料糊弄糊弄就拿到學分了。工作的關係也做過民防編組,大概就是把去年的資料拿出來,年度改一改,還很積極的曾經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