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寫作的難度(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跟科學有關的普及文,像是軍普就是很典型,常常普到失敗的案例,因為作者往往放入太多數字,想用數字去營造案例的對比,卻忘記不是每個人都對武器數字有敏銳度,不然「這批貨物上火車到鹿特丹,船運經蘇伊士運河,經麻六甲到高雄港要1個月」這句話,請問各位讀者有何感覺?沒有相關經驗的,根本就不會知道這1個月代表什麼啦。

上週提到的部分是要讓讀者明白,並不是主題難不難,或是生活不生活化,恐龍圖鑑受到不同年代的小朋友歡迎,難道是很生活化?見鬼了。

系統性的知識為何很難普及寫作?以軍普為例,軍事是系統性活動,內含不同單元,依功能組織成的龐大架構,所以環環相扣、層層交疊,難以一語道盡。而恐龍是已滅絕古生物,屬於動物的一種,注意這一點,恐龍這個生物是「系統」,但在動物界中,只是「其中一種」,所以要專注在動物特色上。

能力不足的寫作者無法掌握主題,常常見樹不見林

以筆者的學生來說,會迷軍事的人幾乎不存在,迷上軍武的極少,但有好些人會迷「戰車」或是「戰機」。

讀者有沒想通什麼?對,就是普及的重點,我們是要解釋整個系統,還是只對其中一項分門別類。一般的軍普文,由於作者本身侷限,往往是用幾款武器推演軍事,就會掛一漏萬,闡述出一個情境很難匹配的說法,例如:

  1. 「台灣開戰後就會被封鎖了」
  2. 「只要封鎖不用真打就贏了」

以上兩個說法,可以在同一個人嘴中講出,都沒發現兩者的情境設定很有問題,且自相矛盾?如果追蹤其說法的根據,很有可能只是軍艦、戰機數量的對比,他根本就沒去想過,怎樣的情況下會發生如何的行動(編按:可參考連結和文末末)。

這變成用行動的可能性,去推演會不會發生。

這種推論法,就跟「因你手上有把水果刀,所以就會去殺人」一樣。一般人都會覺得荒謬無比,但在軍事上卻因多數人的軍事常識底子太弱,辨別不出情境,也就是劇本的想定,進而相信單一武器決定戰爭勝負的思路。

將系統「大部分解」,逐篇逐項說明分拆後的要素

回到寫作上,怎樣的普及文是好的寫法?以軍普來說,就是要一次只講一件事。這前面幾篇講很多,這邊再強調一次,必須一次只講一件事,最忌諱跨太多層次,例如用「步槍性能推論包含裝步砲、空地一體作戰的勝負」。

就以童書為例子,為何「戰車小百科」這種會受歡迎?因為只談戰車啊,編輯處理夠好的話,小朋友讀完後,至少會對重型戰車、輕型戰車有點概念。像是「重戰車的大砲都很很大」、「輕戰車的速度都很快」。

各位有沒注意到,小朋友都是先注意到外觀,大不大、長不長、快不快,數據上的裝甲厚度或是引擎馬力,都是看很多很多次後才會有想法。也就是,光是要能夠從引擎的馬力大小,連結到裝甲、速度等要素,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我們會知道,是因為成年了,加上戰車跟汽車本質都是車,你我都曉得大卡車裝滿鋼筋水泥,速度一定慢的道理。回到小朋友身上,我們會發覺普及文要寫得好,就得要拆開各個要素,一次只談一種。

不過呢,由於軍事是複雜系統,會研究的都成年人,是可以一次談一到兩種,例如同時對比火力跟防護力,綜合成一個指標,最多是加上機動力,筆者不建議超過三種,這跟看經濟圖表類似,一張圖塞三條線以上,就要花更多時間思考,歪的機會也大。

普及文不需要鉅細靡遺的說明,是要讓人看懂

換句話說,一本童書內容到底寫得多詳細都不是重點,能否從中讓小朋友讀到可以辨識的特點才重要。這樣,孩子看電視時,看到「中華民國新設計的戰車長這個樣子」時,他才會說:喔喔,這款是輕型戰車,因為砲管不大,但速度很快!

別以為這是無關緊要的事,每一種技能都是堆疊出來的,像筆者跟老婆解釋戰車跟戰機,就是滿臉疑惑,完全不懂為何主戰坦克的砲管要很大根,或是攔截機不需要大太台。講到一半就被罵,說:「聽不懂!重來!」

……因為他就真的不知道啊,你以為的常識不是常識,對一個沒當過兵,又是商科相關的女生來說,戰車跟戰機是這輩子都不會碰到,也不需要去了解的事物。但老婆大人想知道為何買M1坦克(編:美軍的主力坦克,台灣在2021年跟美國採購了108輛M1A2),到底買得有沒道理,總得解釋清楚些吧。

對成年人來說,筆者不需要從童書的方式去解釋,只要稍微用大卡車、小貨車、房車等等的譬喻,就能很快切入對比,不同裝甲車輛的功能,以及可以用在哪裡,並從車輛的用途,擴充解釋到各種戰場情境。但這前提是,老婆大大他對車有點概念,至少看過坐過,曉得各種車輛的概略用途。

所以,今天如果我們要寫一篇軍普文,解釋海上艦艇的作戰方式,空中戰機的戰術運動,該怎樣寫給一般民眾聽?

先說給親近的人聽,如果連他們都聽不懂別人怎麼會懂?

很難喔,不是每個人都開過船、駕駛飛機,所以用車子來比喻或許是不得已,但與真實狀況必定有落差。那怎麼辦?

第一種方法,犧牲精確度,我們就不要把戰術運動圖這些列出,就單單畫個圓圈、三角形,概念式解釋現代化空戰。海上艦隊現在都是設想用飛彈對戰,故可以先把雷達探測範圍跟飛彈射程、速度,做一個大概的時序表,力求先消除飛彈發射就會打中的思維。

這當然跟真實狀況差很多,但有聽懂的民眾,絕對會比相信現代空戰是「轟炸機編隊地毯爆擊」,海上艦艇「戰列編隊齊射飛彈」要好一百倍。

  • 連遊戲都知道不能這樣做了(編)

第二種方法,不要求一次講完,分拆小單元解釋,像是要討論戰機性能,就只講引擎馬力跟速度關係,下一篇再提對載重的影響,再下一篇提燃油跟彈藥,再下下一篇說航程,再下下下……

很花時間,就是把複雜的系統,拆解成十幾篇以上的短文,每篇只講一件事,不要過度延伸。軍事是系統化作戰,一款武器的強弱無法逆轉整個戰爭,我們軍普目的是教育,想要把知識常識化、常識普及化,而這只能當作小學數學教,先從加法而後減法,之後才能上乘法。

太想要展現自己對武器多熟悉,通篇專業術語跟數字,這沒有普及效果。最慘的是,你想要推廣的對象都離開,剩下本來就知道的人抱團取暖。

各位想做的人,不管是軍普還是什麼普,都先試著對自己的另一半講看看,如果他是跟你不同領域學門的最好。

如果連自己的配偶,或是小孩都聽不懂你在說什麼,怪罪網路上的陌生人很蠢,有何意義?


編按:「封鎖台灣論」的矛盾之前有詳細解釋過,主要問題如下:

封鎖台灣就讓台灣垮掉的謠言,之所以叫做謠言,是必須設定許多條件才行得通。因為:

  1. 承平時期你不能封鎖,更不能突襲封鎖,會被國際公幹;光只有封鎖,頂多就幾天除雷,之後怎麼面對國際譴責。
  2. 接近衝突緊張時刻,封鎖等同宣戰,若沒有事前準備大軍來真的,採取封鎖的意義不大。
  3. 封鎖有物理限制,最大的限制就是空間,在台灣攻擊範圍封鎖太過危險,離太遠的地方則海域太過廣大,所需成本會等比級數攀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0.6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當前網路文章都有極化現象,要不就是談一篇超有廣度的泛泛之文,但能舉出的案例就那一方向,最常見於交通類型。再不就是個案分析到極致,然後直接擴充成整體,一路滑坡到底,環保文幾乎都有這現象。
Thumbnail
當前網路文章都有極化現象,要不就是談一篇超有廣度的泛泛之文,但能舉出的案例就那一方向,最常見於交通類型。再不就是個案分析到極致,然後直接擴充成整體,一路滑坡到底,環保文幾乎都有這現象。
Thumbnail
回到寫作上,怎樣的普及文是好的寫法?以軍普來說,就是要一次只講一件事。這前面幾篇講很多,這邊再強調一次,必須一次只講一件事,最忌諱跨太多層次,例如用「步槍性能推論包含裝步砲、空地一體作戰的勝負」。
Thumbnail
回到寫作上,怎樣的普及文是好的寫法?以軍普來說,就是要一次只講一件事。這前面幾篇講很多,這邊再強調一次,必須一次只講一件事,最忌諱跨太多層次,例如用「步槍性能推論包含裝步砲、空地一體作戰的勝負」。
Thumbnail
筆者希望各位理解,普及文寫作難度很高,以個人經驗來看,比寫論文難很多。畢竟論文寫給本行專家看,我們只要顧好這一行的人,普及文要寫給其他人,除了其他專家外,還有更多一般民眾。要怎樣寫出每個人都看得懂的文章已經不簡單,要能接受作者傳達的意念,或是學到些什麼更難。
Thumbnail
筆者希望各位理解,普及文寫作難度很高,以個人經驗來看,比寫論文難很多。畢竟論文寫給本行專家看,我們只要顧好這一行的人,普及文要寫給其他人,除了其他專家外,還有更多一般民眾。要怎樣寫出每個人都看得懂的文章已經不簡單,要能接受作者傳達的意念,或是學到些什麼更難。
Thumbnail
以筆者自己出的書「阿共打來怎麼辦」為例子,難度控制在中學以上,邏輯一次只針對一個,避免交錯使用,同時加入幾套劇本,模擬跟台灣媒體長期敘述的版本不同。目的只有一個,「把失敗主義到極致的心態,拉回到勝敗乃兵家常事」。
Thumbnail
以筆者自己出的書「阿共打來怎麼辦」為例子,難度控制在中學以上,邏輯一次只針對一個,避免交錯使用,同時加入幾套劇本,模擬跟台灣媒體長期敘述的版本不同。目的只有一個,「把失敗主義到極致的心態,拉回到勝敗乃兵家常事」。
Thumbnail
心態正確,也確定好受眾,之後是設定寫作的框架。框架指的是: 1.控制整體寫作的難易度 2.邏輯的複雜度 3.調整出內容的簡單程度。
Thumbnail
心態正確,也確定好受眾,之後是設定寫作的框架。框架指的是: 1.控制整體寫作的難易度 2.邏輯的複雜度 3.調整出內容的簡單程度。
Thumbnail
普及性的寫作,首重受眾,也就是你想寫給誰看,理論上來說,年齡越小的要越單純,知識層次越低的要越簡單。這兩者並不相同,年紀小要單純,因為無法理解複雜事務,一條條解說都要儘量單一,不要扣著其他內容。但知識層次不夠的成年人,需要的是簡單說法,把複雜的系統簡化成可以理解,而非單純單一化。
Thumbnail
普及性的寫作,首重受眾,也就是你想寫給誰看,理論上來說,年齡越小的要越單純,知識層次越低的要越簡單。這兩者並不相同,年紀小要單純,因為無法理解複雜事務,一條條解說都要儘量單一,不要扣著其他內容。但知識層次不夠的成年人,需要的是簡單說法,把複雜的系統簡化成可以理解,而非單純單一化。
Thumbnail
科普好懂,軍普為何就有難度?因為軍事上的常識是什麼,就是一般物理化學而已,而很可惜的是根據「數學不會背叛你定律」,可以得出數學不會就是不會的結論。所以,這讓軍事普及的難度增加,更不用提威權時代,政府不希望一般人去懂軍事,更加增添其神秘性。
Thumbnail
科普好懂,軍普為何就有難度?因為軍事上的常識是什麼,就是一般物理化學而已,而很可惜的是根據「數學不會背叛你定律」,可以得出數學不會就是不會的結論。所以,這讓軍事普及的難度增加,更不用提威權時代,政府不希望一般人去懂軍事,更加增添其神秘性。
Thumbnail
這個系列來談軍事事務改革,個人其實並…沒有很想講,因為複雜的事物要討論出具體方向,最常出現的問題是:「你在工三小(講啥潲)」。當討論A的改革方案,就跟B產生牴觸,若採取ABCDE全盤都顧好的方法,結果大家都不滿意。這導致不少人最後一頭栽到某一項目,不從這開始改一切休提。每個人都說自己是關鍵,這…
Thumbnail
這個系列來談軍事事務改革,個人其實並…沒有很想講,因為複雜的事物要討論出具體方向,最常出現的問題是:「你在工三小(講啥潲)」。當討論A的改革方案,就跟B產生牴觸,若採取ABCDE全盤都顧好的方法,結果大家都不滿意。這導致不少人最後一頭栽到某一項目,不從這開始改一切休提。每個人都說自己是關鍵,這…
Thumbnail
怎樣寫出有普及性,又相當精簡的文章?筆者這樣說,你不能為了精簡而精簡。你初步一定得擴充文字,先想著把一篇文章寫好。 千萬不要打一開始就企圖精簡文字,這會像是你剪了一堆植物跟花朵,放在支架上,刻意拿來擺拍的,會很漂亮但沒有內容。
Thumbnail
怎樣寫出有普及性,又相當精簡的文章?筆者這樣說,你不能為了精簡而精簡。你初步一定得擴充文字,先想著把一篇文章寫好。 千萬不要打一開始就企圖精簡文字,這會像是你剪了一堆植物跟花朵,放在支架上,刻意拿來擺拍的,會很漂亮但沒有內容。
Thumbnail
筆者個人的經驗是,要把一個有符合三段論的論述好好寫出來,或是至少有條理的敘述自己的想法,沒練個二、三年應該做不到。除非你有人帶,教你潤飾文章,不然就真的是個人天賦很強。有人帶的成長速度會很快,筆者就曾經請前輩指導過,會比自己反覆練習快好幾倍。
Thumbnail
筆者個人的經驗是,要把一個有符合三段論的論述好好寫出來,或是至少有條理的敘述自己的想法,沒練個二、三年應該做不到。除非你有人帶,教你潤飾文章,不然就真的是個人天賦很強。有人帶的成長速度會很快,筆者就曾經請前輩指導過,會比自己反覆練習快好幾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