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30|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退休的牢騷話題

歷經41年職場歲月,除了養家餬口之必然,談不上有丁點可誇耀的成就;淡淡的、無所求的、不費力的讓時間浪潮推著走,走著、走著,屆齡了,該退了,就毫無懸念的退了。這是我環顧41年任職公部門,為自己下的註解。
退休,是一個新生活的開始,有人整天無所是事、有人自持身體尚稱硬朗,不想閒置在家,有計畫地尋找工作第二春或樂於委身「台勞」幫忙照顧孫子。退休了,才真正體會出退休與上班的不同調性,退休後的時間是自主可控的,上班則必須配合公司的規定,半點不由人。回想41年前,正值青澀年紀,進入公司。求學時期,曾經路過公司,當時2棟4層樓的舊辦公室,在台中中區來說已經是少數的高樓層建物,大樓後3000坪的廣大腹地,地上種植了數種錯落有致的植被且以電動大門來實施門禁管制,頗有幾分”庭院深深,深幾許”的神秘感。抬頭晀望,窗戶外掛滿了井然有序的窗型冷氣,顯出非大公司無法展現的豪華氣派。心裡自忖,如果我能在這裡上班,那該多好。一語成讖,民國68年我進了台電,成為台電人。
台電是一個傳統的獨佔國營事業,民國68年間還未有民營電廠的競爭,當時雖有民營化的說法,但也在於只聞樓梯響的階段。由於上有經濟部,屬體制下的次級單位,所以,進到台電必須學會的就是聽命行事;說白了,它是一個執行單位,而非決策單位。41年間,由於部門間的守舊,同一部門,同一個工作,數十年如一日,是司空見慣的。若要有所圖,在工作上有變化或升遷,依過往前輩的耳語,努力工作,絕非必然;屈膝逢迎,或體制外的人脈說項,倒是不費吹灰之力即可捷足先登且可能位高權重。不過,各種管道的分寸拿捏,在乎個人的巧思運用;惟以不落入別人茶餘飯後的八卦為原則。這是公部門的時代框架,身處其中,沒人例外。
當年進入台電,可以說人人稱羨,外人總以羨慕的眼神告訴你,鐵飯碗、薪水高。我曾試問自己,當年為什麼會選擇公部門作為職場,或許是同儕之間的互相效尤;或許是習慣於父親任職公部門的安定生活;也或許為了逃避那不可知的未來而選擇一個較穩當的職場。41年歲月,轉瞬即逝。當年選擇的理由,似乎已不再重要了。
曾經有人問過我,如果可以重來,你會進入公部門嗎?當下我不假思索的回答,不會。不可諱言的公部門的確可以提供一個穩定的收入。但撇開五斗米,我曾試問自己,41年間在工作職場中學到了什麼?除了引用虛應故事的積極任事、使命必達、嚴守分際、潔身自愛等人事慣用評語形容外,我真想不出還有另外一個可供傳頌於下一代的詞兒,或許有人會說,問題出在於自己的不用心、不夠積極等等。此等說法並不違和,我可以接受。因為用心、積極沒有一個放諸四海的標準,難免有公說公有理的疑慮。不過,穩定收入無疑地提供我們家經濟上的需要。我感謝公司給予優渥的薪級,使我能不費力的被時間的浪潮推著走,從進公司後結婚、生子,走著、走著,了無牽掛,屆退了。不過,如果可以重來,我更願意面對的是不可知的未來、不確定的挑戰;而不是一個命令、一個動作的安逸職場。
記得還在職場期間,因為工作關係,有機會參與新進員工的教育訓練,第一堂課我必問:「你們為什麼想進公司」,答案不外乎都是因為穩定。讓我百思不解的是獲得穩定工作會是時下年輕人的人生目標。環顧整個大環境不論經濟、政治、社會面,呈現的是每下愈況,讓人難以捉摸的現象。”穩定”也只不過是在工作及薪資上的相對,沒一個準兒。試想,如果每一個進入公司的人都報持著穩定就好的心態,那公司何來競爭力?106年電業法修正完成,公司面對的是前所未有的大挑戰,公司可能因此有退場機制嗎?不可能,沒人敢做;這是長官給的答案,我一點也不意外。因為這是長久以來公家機關在陳陳相因制度下無法突破的濫觴。
一個企業面對完全競爭市場,專業帶領是絕對的必然。台電不應被定位為製造業,因為發電、輸配電、售電一條龍。所以,以服務業稱之,恰如其分。我68年進台電,不管是總公司、區處或其他單位,均以技術掛帥,當時對外誇稱工程師文化。主其事者,均由技術背景的工程師出任。早年台電是一個完全獨佔的國營事業,所以,以技術為主,無可置喙。但於今除了民營電廠競爭外,綠電的發展也儼然成為時代的趨勢。台電面對未來的是一連串的挑戰,除了政策上必須配合政府外,更必須在公家機構光環的限制下,突破重圍。如果依然秉持工程師文化的舊思維要繳交出亮麗的經營成績,我敢斷言”絕非易事”。退休了,我清楚古人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道理。只不過曾經身在其中,禁不住自以為是的事後諸葛一番罷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台電退休,平常喜歡看書、寫寫文章自娛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張宗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