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思維》資訊變化快速的時代,重新思考是你必備的最佳武器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 你知道當水溫變熱,青蛙就會受不了跳出去,所以「溫水煮青蛙」永遠不可能發生?
  • 如何避免讓意見不合演變成人際衝突?
  • 為什麼用更多的證據說服他人,對方反而更堅持己見?
  • 為什麼你需要學習「反學習」?

這本書在說什麼?

《逆思維》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心理學家Adam Grant 亞當。格蘭特所寫,他曾經寫過 《給予》 這本暢銷著作,不到三十歲便成為世界知名的華頓商學院最年輕的終身聘教授。
這本書帶讀者脫去一貫舊有的思考方式,以一種更有彈性的方式重新思考我們的知識及看法,作者也用一些故事及科學實證來探討重新思考如何影響我們的人生,有的時候問題的答案藏在我們看不見的思考盲點中,發現自己想法有誤是幫助我們邁向更好自己的墊腳石。

我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我會想讀這本書是因為我覺得我是一個不太會思考的人,在與他人聊天時總覺得表達自己的想法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而之前讀到一本書,書名是 「如何閱讀一本書」裡面有一句話說
"一個人如果說他知道他在想些什麼,卻說不出來,通常是他其實並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
我希望透過這本書幫助我整理我是怎麼想的,我的觀點是怎麼形成的,我認為這會改變我在表達以及行為上從內在影響外在。
讀完後我可以很肯定地說這本書帶給我的收穫完全超過我原本的期待,我不只能更清楚我的思緒,也學到怎麼樣思考更健康也更快樂,這是一本我會非常推薦的好書,書名雖然叫做「逆」思維,但我覺得英文會更加貼近內容 " Think again" 意思就是重新思考。
重新思考是一項日益重要的習慣

為什麼你需要學習重新思考?

作者提到我們每個人都習慣用最舒適的方式去思考,我們不習慣去「質疑」那些我們舊有的信念或觀點,深怕那些與我不同的觀點會損害我們的自我認同,因此心中的信念保鑣跳出來保護我們的自我形象。
書中就比喻我們腦袋裡面住著一個小小獨裁者操控著我們的思想,這個現象稱為「極權自我」,我們傾向抗拒那些與我們信念不同的人事物,排除任何可能打破我們根深蒂固的觀點。
你可能極力地阻止你的家人去接種疫苗,卻不曾思考過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抗拒接種疫苗這件事的, 以及從科學邏輯來說,疫苗是否真的弊大於利?
儘管沒有任何證據說明星座影響性格,為何我們還對星座分析如此著迷? 在與朋友或家人進行辯論式談話時,我對我所持有的觀點了解多少?我知道什麼以及我不知道什麼?
真正的知道,是知道你不知道什麼。

三種職業思維

我們是從什麼時候形成這些想法的,以及這對我們造成了什麼影響。書中提到當我們在思考及談話時,我們常常會陷入不同的職業思維,當我們對於我們所持有的看法過度自信,我們可能會淪為傳教士、檢察官、政治人物思考模式
  • 傳教士
當遇到會威脅我們的信念時,為了保護我們的信念,我們開啟宣揚自我理念的佈道會。
  • 檢察官
為了證明自己而列舉各種理由來舉出他人的錯誤。
  • 政治人物
不擇手段地排除跟我立場不同的聲音,藉由抨擊對方的信念來贏得支持。

一副不同的護目鏡

作者在書中把我們的信念形容成護目鏡非常貼切,也很有畫面感,作者提到
我們的信念就像一副現實的護目鏡。我們用它來看清這個世界,探索我們的環境,對我們的想法造成威脅的事物會砸裂這副眼鏡,讓我們的視線變模糊。
這段話讓我很有啟發,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個人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思維模型,那能幫助我們更快的應對生活上的大小事,但也因為這樣資訊快速的時代我們更需要停下來思考我們的人生,我們的職涯。
我們持續把大量的資訊堆積到大腦這個倉庫,卻沒有安排時間去整理它,作者就鼓勵我們應該要避免前面提到的三種思維,而要以一種謙遜且具有好奇心,以追求真相為目的的一種思維方式"科學家思維"
你應該要懷疑你所知道的,對你不知道的保持好奇

科學家思維 : 一心追求真相的思維模式

書中提到我們對於看法和我們的知識,我們經常偏好「感覺正確」而非「實際正確」,如果你經常這樣說或想,那你很有可能是偏好感覺正確的一邊。
「那樣子是行不通的」
「根據我的經驗不是那樣的」
「我向來都是這樣做的」
「那太複雜了,我們別想太多」
重新思考好像會跟我們的本能相違背,因為我們與生俱來就具有情緒,但有些想法並不是我們與生俱來就有的,我們隨時都可以重新思考並測試那些觀點。
我們不需要壓抑自己的情緒,重新思考幫助我們從客觀的面相認識真實的自己,找到我們思考的偏誤,並且持續修正那些錯誤而成為我們理想中的自己。每當我們發現我們想法可能有誤時,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將我們的錯誤再減少一件。
想法出錯是我能確定自己有所學習的唯一方式
然而,重新思考不一定會改變我們原本的想法,但至少你知道重新思考後得到的結論會是思考周到後的結果。

如何以科學家方式思考 : 幫你的人生做健康檢查

一個針對加州銀行的研究,高級主管經常不斷同意借貸給先前拖欠貸款的人,但一旦該職位換人做,新的主管便會重新思考那些貸款是否合理。銀行的貸款辨識度也更加準確。
這個故事給我的啟發是,如果我們可以時常從別人的角度檢討我們做的任何決定,是否更能減少錯誤並在各方面有突出的表現。書中也有給我們實際的方法幫助我們練習重新思考。
  • 列出你的專業領域中你不知道的事情
ex:「十二平均律是什麼」、「蘋果是如何取代黑莓機成為市場的霸主」」
  • 從質疑你每天做的事情開始
ex: 「我為什麼想要閱讀」、「讀這篇文章的動機是什麼」
  • 抗拒簡化 : 避免過度化繁為簡
針對一個看法觀點試著避免掉入二分法偏誤,盡量以灰色地帶進行思考

正確的聆聽能改變他人思維

聆聽的力量不只在於給予人們空間去反思他們的觀點,還有展現尊重表達關切
書中有一段故事是在描述一位疫苗溝通師如何改變一位抗拒接種疫苗者為她剛出生的孩子接種麻疹疫苗,並且影響身邊對疫苗有疑慮的人改變他們對疫苗的想法。
當地政府為了增加疫苗施打率,先是用法律手段規定未施打者的罰金,後來改採用宣導策略,用各種過去未施打疫苗而造成悲劇的論述及證據試圖增加施打意願。在德國也有類似研究顯示指出,宣導疫苗帶來的安全及未施打的風險可能帶來反效果,人們並不會因為看了孩子罹病的圖片,或是得知有人因此差點喪命,而提高對打疫苗的興趣。
那些無法動搖我們的說法,只會使得我們的信念更堅定
回到剛剛的故事,後來政府派出了疫苗溝通師與那位剛生產完的媽媽見面,這位溝通師,當他坐下來時,她並沒有為了那位媽媽不肯給孩子接種疫苗而批判她,也沒有要求她改變,她先告訴那位媽媽她害怕萬一她的孩子得了麻疹的話,可能會有什麼情況,不過她接受她的決定,並且進一步了解,提出開放式問句。
她告訴我,無論我是否選擇接種疫苗,她都認為我是為了我的孩子好,尊重我的決定,就是那句話,對我來說勝過千言萬語
我認為聆聽最重要的是,尊重對方有自己想法的權利以及保持好奇心,並且不要試圖說服對方。當他們不接受我們的建議時,並非表示她們不贊同,有時她們是抗拒那種壓力感,以及別人在控制她們決定的那種感受。

正確聆聽的兩個技巧

如果你不能改變自己的心意,你也很難有機會改變他人的想法
  1. 發自內心的對話題產生好奇
聆聽最NG的情況就是讓人感覺你不感興趣,這邊聲明一下我並不是要鼓勵虛偽的聆聽或阿諛奉承,但我們可以試著專注在對方想表達的訊息是什麼,以及這段話的內容有什麼情緒,如果這段話冒犯到你的信念,試著以科學家的好奇心問自己:什麼理由會改變我自己的想法?
ex:「為什麼我堅持這樣建議?」、「存在其他的選項嗎」、「背後的動機是什麼?」
2. 提出開放式問題
有些問題會讓對方感覺你是帶有立場的,
ex : 「你不覺得你現在的薪水很高嗎,為什麼要離職?」
這種封閉式題問很容易關上對方的心門,再提出問題時我們要盡量提出那些開放式問句
ex: 「是什麼原因讓你想要離職?」、「離職後你有什麼計畫嗎?」

後記 : 假如你不頻繁改變心意,你的想法就會常常出錯

把我們人生的GPS鎖定在單一目標,可能會讓我們依照正確的方向走到錯誤的目的地
我覺得我們傾向為自己當初做的決定合理化,而自圓其說,就像前面提到的,一但這項新的決定有可能會讓我的自我認同受到影響,我們內在的防衛機制就會啟動做出相對立的反應。
這讓我回想到我大學時期,總覺得我未來的工作要當個老師,而我發現,一旦我開始相信成為某個職業才能代表我這個人時,我便縮減了我未來的可能性,我會開始合理化我當初的決定,遇到阻礙時我也更不會去重新思考有什麼替代方案。
我總是在為著能成為老師的方向做準備,這也讓我無法去接收其他領域的知識,現在的我才意識到成為某個職業並不是終點,而是幫助我們達成目的的行為,作者在書中尾聲說到一句話讓我銘記在心
幸福不該成為我們追求的目標,幸福只是過程中的副產品
avatar-img
9會員
19內容數
我最近讀了一本書《自由書寫術》所以對這套書寫技術深感興趣,因此我決定來做個大膽的嘗試,就是按照書中的技巧,每天自由書寫,並且把我寫的內容分享出來,這裡將會是很自由很輕鬆,內容可能對你來說很無聊,但透過這個專題我想知道,如果我把我最真實的內在打開給別人看,會得到什麼結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迪說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書名叫做'鋼琴老師沒告訴你的24件事 ',作者是蔡佩娟老 師,老師本身是一位鋼琴家,在學期間就讀紐約曼哈頓音樂院鋼琴演奏碩士,回台灣後也參與各式的音樂演出及從事教學。 "學音樂要建立的,是孩子與音樂的連結而非將之推開" 我會知道蔡老師是因為我本身也是從事音樂教育的工作,當我在研究教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書名叫做'鋼琴老師沒告訴你的24件事 ',作者是蔡佩娟老 師,老師本身是一位鋼琴家,在學期間就讀紐約曼哈頓音樂院鋼琴演奏碩士,回台灣後也參與各式的音樂演出及從事教學。 "學音樂要建立的,是孩子與音樂的連結而非將之推開" 我會知道蔡老師是因為我本身也是從事音樂教育的工作,當我在研究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Adam Grant的《逆思維Think Again》如何教我們重新思考自己的信念,突破固有思維模式。書中揭示了認知偏誤(如確認偏誤和期許偏誤),並鼓勵我們保持懷疑和好奇心,像科學家一樣不斷學習與更新觀點。從人際關係到職場規劃,這本書幫助我們提升溝通技巧,開闊視野,實現更有意義的人生。
Thumbnail
這本書的英文書名是是《Think again》,重新思考,為什麼要重新思考呢?因為我們的大腦思考有慣性,喜歡用舒服的方式思考,很少挑戰固有的信念,長久下來,就會讓我們越來越來僵化,看不到其他想法的可能性。
Thumbnail
感謝修修拍了影片跟我們介紹 亞當 格蘭特教授的新書《隱藏的潛力/潛能》 而亞當格蘭特教授就是寫出《逆思維》那本書的作者, 這本我認為也是值得入手的好書,後續也會有中文版上市。 敬請期待 這裡我也貼上影片連結,有興趣的夥伴可以看修修的好書推薦 https://reurl.cc/Ajy75Z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逆思維》作者: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本書曾榮獲《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博客來書店2023年暢銷總榜前三名。作者是知名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心理學教授...
Thumbnail
*保持自己重新思考的彈性,對於新的想法及趨勢願意接受,切勿把想法禁錮在一個牢籠裡 *直接說服別人,容易引起敵意及攻擊,最好的方式,是採取不給意見,但互動式談話,比如用問問題的方式讓對方思考 *人類唯有覺得是自己做出的決定才會真正心甘情願 *這本書巧妙融合西方心理學以及中國《孫子兵法》的思想,與
Thumbnail
《逆思維》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主要探討如何成為一名思考的科學家,透過重新思考、提醒自己認知的盲點,找出新的解決方法來解決正面臨的問題。
「重新思考在我們生活中的每個面向都不是難事。說到我們的所有物時,我們會樂於更新 — 當我們的衣物過時了,我們會汰舊換新;當廚房趕不上流行,我們會重新裝潢。然而,如果說到我們的知識和看法,我們傾向於堅持己見。心理學家把它稱為抓住及凍結。
Thumbnail
《逆思維》作者Adam Grant畢業於哈佛大學,並獲密西根大學心理學博士,不到30歲即成為華頓商學院最年輕的終身聘教授。本書揭示「重新思考」的核心精神,從個體、人際、集體三個層面,鼓勵人們抱持自信的謙遜,面對既存現實或問題時,以懷疑、好奇的心情去探其根本,傾聽異議,方能促進理解與思維的新陳代謝。
Thumbnail
反向思考(Contrarian Thinking)在現代社會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尤其是在資訊濾泡(Filter Bubble)盛行的時代。透過反向思考,個人可以避免陷入僵化的思維模式,並培養批判性思考、獨立思考和創造力。有助於挑戰既有的觀點和假設,並鼓勵人們尋求更全面的資訊,擁有獨到觀點。
Thumbnail
Adam Grant的《逆思維Think Again》如何教我們重新思考自己的信念,突破固有思維模式。書中揭示了認知偏誤(如確認偏誤和期許偏誤),並鼓勵我們保持懷疑和好奇心,像科學家一樣不斷學習與更新觀點。從人際關係到職場規劃,這本書幫助我們提升溝通技巧,開闊視野,實現更有意義的人生。
Thumbnail
這本書的英文書名是是《Think again》,重新思考,為什麼要重新思考呢?因為我們的大腦思考有慣性,喜歡用舒服的方式思考,很少挑戰固有的信念,長久下來,就會讓我們越來越來僵化,看不到其他想法的可能性。
Thumbnail
感謝修修拍了影片跟我們介紹 亞當 格蘭特教授的新書《隱藏的潛力/潛能》 而亞當格蘭特教授就是寫出《逆思維》那本書的作者, 這本我認為也是值得入手的好書,後續也會有中文版上市。 敬請期待 這裡我也貼上影片連結,有興趣的夥伴可以看修修的好書推薦 https://reurl.cc/Ajy75Z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逆思維》作者: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本書曾榮獲《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博客來書店2023年暢銷總榜前三名。作者是知名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心理學教授...
Thumbnail
*保持自己重新思考的彈性,對於新的想法及趨勢願意接受,切勿把想法禁錮在一個牢籠裡 *直接說服別人,容易引起敵意及攻擊,最好的方式,是採取不給意見,但互動式談話,比如用問問題的方式讓對方思考 *人類唯有覺得是自己做出的決定才會真正心甘情願 *這本書巧妙融合西方心理學以及中國《孫子兵法》的思想,與
Thumbnail
《逆思維》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主要探討如何成為一名思考的科學家,透過重新思考、提醒自己認知的盲點,找出新的解決方法來解決正面臨的問題。
「重新思考在我們生活中的每個面向都不是難事。說到我們的所有物時,我們會樂於更新 — 當我們的衣物過時了,我們會汰舊換新;當廚房趕不上流行,我們會重新裝潢。然而,如果說到我們的知識和看法,我們傾向於堅持己見。心理學家把它稱為抓住及凍結。
Thumbnail
《逆思維》作者Adam Grant畢業於哈佛大學,並獲密西根大學心理學博士,不到30歲即成為華頓商學院最年輕的終身聘教授。本書揭示「重新思考」的核心精神,從個體、人際、集體三個層面,鼓勵人們抱持自信的謙遜,面對既存現實或問題時,以懷疑、好奇的心情去探其根本,傾聽異議,方能促進理解與思維的新陳代謝。
Thumbnail
反向思考(Contrarian Thinking)在現代社會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尤其是在資訊濾泡(Filter Bubble)盛行的時代。透過反向思考,個人可以避免陷入僵化的思維模式,並培養批判性思考、獨立思考和創造力。有助於挑戰既有的觀點和假設,並鼓勵人們尋求更全面的資訊,擁有獨到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