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即巔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一月工作出現些變化,也找不到一種契機撰文,又遇到過年,就這樣偷懶空白了三週。不過奇異的是,即使更新頻率下降,先前的評估竟然多數仍然適用,本文就趁開工之前回顧並更新一下。
前文筆者的重點有二:「於是一種可能的情境是,通膨下去的速度先比就業惡化的速度快,市場嗨起來但是FED(根據會議記錄)不為所動而且最終會打壓。光是2023年都不降息,通膨真的快速下滑反而表示實質利率更高,更會加深未來的衰退風險。」以及「以S&P 500來看,過去FED兩次在4,100與4,300出手打壓,仍會是今年不可承受之重」。如今觀之,第一段的前半已然發生,但是FED也僅是準備要接近暫停升息循環,更沒有鬆口要進入降息,而第二段更有如鐵板,一月迄今新聞標題講得股市多生龍活虎,結果S&P 500連4,100都沒過。
期待的故事可以演到多久?三月中到四月中會是一個坎。
三月底的FOMC就會決定這次升息循環進入pause,但也僅只是pause。下圖左方可見市場已經priced in下半年降息,而照下圖右方的趨勢到了三月financial condition可能會回到這波緊縮前的原點,FED沒理由讓市場稱心如意更加寬鬆。
資料來源:花旗
更何況,服務性通膨仍在高位不降,商品性的二手車與汽油似乎又要死灰復燃,除了衰退FED沒有可能放手,而這在未來三個月並不會發生。
資料來源:花旗
美國以外的風險因子,比較明確的應該是四月上旬時候,日本央行總裁換人,以及美國眾議院議長又要訪台。日本的異次元寬鬆政策勢必要進入歷史,YCC殖利率曲線控制的調整或放棄會讓利率再度出現地震,筆者懷疑會像當年歐洲央行行行德拉吉一上任就出手宣告改朝換代;美國雙面人變臉之快令人嘆為觀止,雖說中國不像去年只為政治服務,今年以經濟掛帥,但不要忽略中國的民意是支持統一的,所以最好期待那時候中國疫情再起,經濟仍在加護病房吧。
在那之後,趨勢便轉向衰退之路,關鍵就變成多快讓央行投降,越快就是Q2痛完來一種V型走法,越慢就是凌遲到Q3像去年直到Q4才見曙光。而Q1即巔峰,能夠多高呢?筆者仍然維持4,200難破的觀點,唯一的意外會是在俄烏戰爭。然而俄烏戰爭這因素看起來也不如去年底筆者預期能有進展,反而是在俄羅斯飛彈意外打到民宅死傷慘重後,西方好不容易稍微放鬆又再度收緊,甚至願意支援主戰坦克。俄羅斯受惠於原物料的收入即使遠不如去年,要再撐個一季半年也不是問題,似乎要在第一季有個怎樣都好的happy ending越來越遙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會員
70內容數
十多年投資管理經驗淬鍊的架構,真希望剛入行就可以知道的觀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免責聲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久未發文,一來是西方年底長假,二來是前文提出的分析沒有太多變化。迄今資訊累積足夠顯著,也能指引2023年一道方向:可望是去年的反撲,但仍最終無法改變長期結構。
平地一聲雷,日本央行調整殖利率曲線控制 (YCC) 計畫,允許日本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最高升至約 0.5%,高於目前的 0.25%。同時還宣布將「大幅」擴大購債計畫,從目前的每月 7.3 兆日元擴增為 9 兆日元 (675 億美元)。日本媒體上周末報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計劃修改與日銀之間締結長達
12月FOMC結論,預期明年利率中位數最高會升到5.1%,高於市場以及聯準會9月時的預測,而且要到2024年才會開始降息,但從點狀圖來看大家對明、後年的利率水準看法分歧。此外預測2023年經濟僅成長0.5%,核心PCE調高到3.5%,失業率預測亦調升至4.6%。 更悲觀的看法,更鷹派的做法。
美國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將於周二(12月13日)發布,投資人將從中尋找通膨放緩的跡象。同一日,FED將召開為期兩天的決策會議,市場普遍預期加息50個基點,低於6月以來四次,每次加息75個基點的加息速度。FED發布的最新經濟、通膨和利率預測,以及主席Powell在會後記者會上發表的評論,成為
將近二個月前,WTI油價還在85左右的時候,筆者提出爾後半年油價區間會在60-90,不要肖想重回100,如今回顧除了有幾天站上90出頭,可謂精準命中。在似乎70都搖搖欲墜的當下,是否會做出更悲觀的調整?
辣個男人回來啦!東方有素還真,西方有Powell,當真是「腦中經濟藏萬卷,掌握市場半邊天」。一句接著一句「We don't want to overtighten. We don't want to crash the economy through rate hikes」,我耳中響起高爾宣的旋律。
久未發文,一來是西方年底長假,二來是前文提出的分析沒有太多變化。迄今資訊累積足夠顯著,也能指引2023年一道方向:可望是去年的反撲,但仍最終無法改變長期結構。
平地一聲雷,日本央行調整殖利率曲線控制 (YCC) 計畫,允許日本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最高升至約 0.5%,高於目前的 0.25%。同時還宣布將「大幅」擴大購債計畫,從目前的每月 7.3 兆日元擴增為 9 兆日元 (675 億美元)。日本媒體上周末報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計劃修改與日銀之間締結長達
12月FOMC結論,預期明年利率中位數最高會升到5.1%,高於市場以及聯準會9月時的預測,而且要到2024年才會開始降息,但從點狀圖來看大家對明、後年的利率水準看法分歧。此外預測2023年經濟僅成長0.5%,核心PCE調高到3.5%,失業率預測亦調升至4.6%。 更悲觀的看法,更鷹派的做法。
美國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將於周二(12月13日)發布,投資人將從中尋找通膨放緩的跡象。同一日,FED將召開為期兩天的決策會議,市場普遍預期加息50個基點,低於6月以來四次,每次加息75個基點的加息速度。FED發布的最新經濟、通膨和利率預測,以及主席Powell在會後記者會上發表的評論,成為
將近二個月前,WTI油價還在85左右的時候,筆者提出爾後半年油價區間會在60-90,不要肖想重回100,如今回顧除了有幾天站上90出頭,可謂精準命中。在似乎70都搖搖欲墜的當下,是否會做出更悲觀的調整?
辣個男人回來啦!東方有素還真,西方有Powell,當真是「腦中經濟藏萬卷,掌握市場半邊天」。一句接著一句「We don't want to overtighten. We don't want to crash the economy through rate hikes」,我耳中響起高爾宣的旋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美國境內通膨頑強,著實令美國人擔心,然而美國Q1的GDP季增年率下降至1.3%低於預期,顯示美國經濟擴張的增速明顯放緩了。通膨且高,但經濟很可能需要刺激了,究竟該升息還是降息呢?鮑爾都拿不定主意了, 我自然也無從知曉...
Thumbnail
Q1營收是2024年最低時期,因折舊、營業費用等因素,Q1 EPS為1.48元(本業EPS僅有0.61元,業外有0.87元)。Q1庫存進入『回補庫存』狀態,與2023.Q4相比提升20%,可視為Q2的出貨高峰期的先行指標。大戶比例從四月分開始有持續建倉(從72%上升到74%),迎合Q2的營收高峰期。
Thumbnail
崧騰Q1繳出優秀的毛利率,且將進入5月的營收低基期區間,在營收能持續維持情況下,將有漂亮的YOY年增長數據;美國修繕領導業者HomeDepot已重回補庫存階段,崧騰財報也證明進入『主動補庫存階段』,存貨中的半成品有明顯躍升成長(38%),代表訂單動能的不錯。
Thumbnail
4月份營收有點弱與原預想的9億元差距不小,參考新聞訊息為用戶交期延後,因此必須特別注意5月的營收是否有回升🤪。2024 Q1財報本業成績也是弱弱,主要由業外收益支撐,才能達到0.98 EPS。
美股目前的狀況似乎處於觀望期,市場資金並沒有太大的進一步做多企圖心。雖然前些日子聯準會重申不可能在短期內升息,也再度燃起市場對於未來降息的期待。
Thumbnail
•Part One 市場指標數據統計與盤勢發展觀察 •Part Two 產業族群、波段技術與籌碼教學以及最新營收數據整理
Thumbnail
特斯拉近期財報解析,股價波動情況,以及Elon Musk對未來展望的分享。
Thumbnail
美聯準會面臨著降息的艱難決定,通膨持續,如何因應?投資者應調整投資策略以應對可能的利率變動。
Thumbnail
最近市場對降息預期的分歧正在逐漸擴大! 有些分析認為,今年的降息預期正在提高。這純粹是無稽之談。 其實降息預期的最高點發生在去年12月到今年1月中旬期間。當時鮑爾首次在決議中提到考慮降息,令降息預期急速飆升。由圖可見,1月12日的6月利率預期中位...
Thumbnail
美國公布 3 月 CPI 數據,全面超出市場預期,顯示通膨在 3 月份出現全線反彈,也令 CME 利率期貨市場對於 Fed 的 2024 全年降息預期自 3 碼 (75bps) 降至 2 碼 (50bps),進而引動美債殖利率一度突破 4.5% 關口,導致美股估值修正。 但我認為,美國 3 月
Thumbnail
美國境內通膨頑強,著實令美國人擔心,然而美國Q1的GDP季增年率下降至1.3%低於預期,顯示美國經濟擴張的增速明顯放緩了。通膨且高,但經濟很可能需要刺激了,究竟該升息還是降息呢?鮑爾都拿不定主意了, 我自然也無從知曉...
Thumbnail
Q1營收是2024年最低時期,因折舊、營業費用等因素,Q1 EPS為1.48元(本業EPS僅有0.61元,業外有0.87元)。Q1庫存進入『回補庫存』狀態,與2023.Q4相比提升20%,可視為Q2的出貨高峰期的先行指標。大戶比例從四月分開始有持續建倉(從72%上升到74%),迎合Q2的營收高峰期。
Thumbnail
崧騰Q1繳出優秀的毛利率,且將進入5月的營收低基期區間,在營收能持續維持情況下,將有漂亮的YOY年增長數據;美國修繕領導業者HomeDepot已重回補庫存階段,崧騰財報也證明進入『主動補庫存階段』,存貨中的半成品有明顯躍升成長(38%),代表訂單動能的不錯。
Thumbnail
4月份營收有點弱與原預想的9億元差距不小,參考新聞訊息為用戶交期延後,因此必須特別注意5月的營收是否有回升🤪。2024 Q1財報本業成績也是弱弱,主要由業外收益支撐,才能達到0.98 EPS。
美股目前的狀況似乎處於觀望期,市場資金並沒有太大的進一步做多企圖心。雖然前些日子聯準會重申不可能在短期內升息,也再度燃起市場對於未來降息的期待。
Thumbnail
•Part One 市場指標數據統計與盤勢發展觀察 •Part Two 產業族群、波段技術與籌碼教學以及最新營收數據整理
Thumbnail
特斯拉近期財報解析,股價波動情況,以及Elon Musk對未來展望的分享。
Thumbnail
美聯準會面臨著降息的艱難決定,通膨持續,如何因應?投資者應調整投資策略以應對可能的利率變動。
Thumbnail
最近市場對降息預期的分歧正在逐漸擴大! 有些分析認為,今年的降息預期正在提高。這純粹是無稽之談。 其實降息預期的最高點發生在去年12月到今年1月中旬期間。當時鮑爾首次在決議中提到考慮降息,令降息預期急速飆升。由圖可見,1月12日的6月利率預期中位...
Thumbnail
美國公布 3 月 CPI 數據,全面超出市場預期,顯示通膨在 3 月份出現全線反彈,也令 CME 利率期貨市場對於 Fed 的 2024 全年降息預期自 3 碼 (75bps) 降至 2 碼 (50bps),進而引動美債殖利率一度突破 4.5% 關口,導致美股估值修正。 但我認為,美國 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