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有時就像坐過山車一樣,起起落落」
#自宅二輪電影院 #與憂鬱共存 #不負責任分享 #觀後感
─故事大綱─
劇情圍繞主角萊莉(Riley)腦中的五種擬人化情感,分別是樂樂(Joy)、憂憂(Sadness)、怒怒(Anger)、厭厭(Disgust)和驚驚(Fear),講述萊莉同家人遷居舊金山,適應新環境的過程和心理變化。
相信大家對這部一定不陌生
但當時的我並沒有馬上去電影院看
反而過了好久
,
現在我會覺得看劇也是一種緣分
雖然當下立馬去看一定很有趣
比較不會被暴雷也跟得上大家的話題
但是過了許久
反而有種「噢!這正是我現在需要的」
更符合現在的心境
這就是為什麼同一部電影
不同時間看會有不同的領悟
。
迪士尼、皮克斯總是擅長將很多道理
用簡單的故事訴呈現
所以它可以很深奧
也可以很單純的當做是兒童讀物
,
透過擬人的手法呈現各種抽象的事物
這也是我對這部片有興趣的地方
「情緒」擬人
不覺得很有趣嗎
我們常常覺得腦袋裡有各種聲音
也許就是因為那是由各式各樣不同的人
控制著著一座大型控制台
。
撇除人格與生活經驗
我們每個人確實被各種情緒給左右著
而情緒的呈現也比較單純
由基本的情緒組成:厭、怒、哀、樂、驚
再來是 次要主角 小彬彬
雖然他的戲份並不算重
但我對這個角色擁有很深的感受
他是富有聯想力童心的代表 一隻大象+貓咪+棉花糖的奇妙生物
小時候的我們總是會幻想各種有趣生物
。
每個人因為生長背景
而建立了各種不同的人格島嶼
這些島嶼包含你的興趣 所重視的事
不斷堆疊 建造 擴張
那是我們最初的基底
,
開心的日子會一直過下去
人生還能有什麼難的 (樂樂這樣認為)
但誰知道小小的一個變化 可以影響那麼大
,
小女孩萊利要搬家了
新的地方 新的生活 新的學校 不熟悉的房子 不熟悉的同學
面對不同的環境 本該是興奮的
但更多的是不安 焦慮以及不知所措 (驚驚)
,
總覺得只要樂觀就可以解決一切
但不知道為什麼最近
憂憂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就連核心開心的記憶被憂憂摸到
也變成憂傷的回憶了
,
不知道為什麼憂憂一定要手賤的去摸那些核心記憶
但是有時候憂鬱就是沒來由地佔據著我們的大腦
。
當我正在了解憂鬱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時
我爸的一句話惹怒我
「所以說人就是要保持樂觀」
我說
:「你難道不覺得一直保持樂觀很累嗎?」
「樂樂有很累嗎?他一直都很開心」
我會覺得樂樂很累
是因為他害怕憂憂
他覺得憂憂讓萊利心情低落 甚至原本美好的回憶都變了
所以處理方式是叫憂憂待在圈圈裡
樂樂同樣害怕其他情緒
一方面想讓主角開心
一方面又要兼顧其他情緒
但樂樂的做法只不過壓抑而已
你選擇忽略其他感受 殊不知它卻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即使一個人表面看起來開開心心無憂無慮
也不能忽略那些微小的其他情緒
擁抱悲傷才能讓你了解真正的快樂
有時候試著和憂傷做朋友
你並不需要讓自己永遠保持堅強
我現在會覺得永遠保持開心
還真是令人不爽
因為當一個人難過時
他並不需要你告訴他
「開心一點啊~」
他也許只需要你理解
理解他現在很難過 憂憂就是這樣安慰別人
「我很難過,因為我懂你的感受」
憂傷並不只會帶給別人難過的感覺
更多的是一種同理心
,
因為一些原因
樂樂和憂憂到了長期記憶區
那裡有著各式各樣的記憶
有些記憶如果太久沒被提起
那麼也就不再需要 就會被遺忘
在這裡他們遇到了小彬彬
從萊利小時候小彬彬就一直陪伴著她
一起天馬行空發揮各種想像力
但萊利長大後漸漸不再和小彬彬玩了
,
有一幕是小彬彬犧牲自己
為了讓樂樂能夠繼續往大腦總部前進
於是小彬彬就消失了
我也哭了
我不知道長大後的我們
不再擁有想像力時
是否能夠換來開心
,
我會寧願小彬彬只是被遺忘
而不是永久消失
至少遺忘還是會有想起的一天
。
我很不能接受樂樂自大的想法
她發現一條能夠回到大腦總部的路
但只容的下一個人
她卻說「萊利不需要憂傷,而是快樂」
曾經的我們是不是也認為只要快樂一切就簡單多了
將負面情緒視為敵人必須消滅剷除
但有時候軟弱也可能使我們更堅強
沒有一個人只需要某種情緒
因為每種情緒都使我們更接近身為人的特殊性
在樂樂和憂憂努力回大腦總部同時
萊利的情緒是由厭厭怒怒驚驚控制的
雖然想扮演樂樂的角色
但總是弄巧成拙
變得容易暴躁 容易不安 容易排斥
畢竟他們的特性就不是快樂
導致萊利也越來越封閉 人格島嶼一座接著一座崩塌
也許暴躁總是容易搞砸一些事
。
如果樂樂和憂憂沒有回到總部
那麼萊利可能就變成一個沒有情感的人
我想大概是因為怒怒驚驚厭厭雖然是情緒
但卻不會是主要情緒
變得厭世什麼都討厭什麼都生氣
就連怎麼難過都忘記了
想發洩卻無處發洩 最後就變成無所謂了
。
我說現在我會把看劇當成一種緣分
因為如果我在當初上映就去看時
我可能不會想這麼多
但是這幾年認識了憂鬱症的朋友
他們說他們樂觀的功能就像壞掉了一樣
,
原本我也和樂樂想的一樣
認為只要樂觀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但
要是樂樂不見了呢?
誰來提醒我要樂觀
又該怎樣跟憂憂和平相處
甚至憂憂連帶影響著怒怒驚驚和厭厭
少了樂樂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面對憂鬱症的朋友
我們只能擔任他們樂樂的角色
提醒他們 其實他們並沒有那麼壞
但又不能只是一昧的鼓勵
,
我不討厭我憂鬱症的朋友
也不覺得他們這樣很煩
大概是因為憂憂的關係
讓我也很感性
我覺得冷靜 感傷的聊天
比起都是樂樂的內容 來的更深沉 更令人省思
當然還是要自己能夠吸收處理這些負面情緒
。
前陣子朋友分享了「垃圾人定律」
他說每個人都是載著垃圾的垃圾車
有時候滿了
就需要往別人身上倒
這時候你只需要揮揮手
你不需要為這些情緒
而去影響你的工作 家人 朋友
「10%在於你創造了什麼 剩下的90%是你接受了什麼」
,
我知道這是一個很正面的影片
只是如果僅剩的那10%創造 也是創造出不好的情緒時
又該要怎麼去消化呢?
因為並不是每個人
都能輕易的向別人倒垃圾的
如果這時候
你已經要被你自己衍生的垃圾淹沒時
你會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