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書】我不是作家,但沒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0219275181224544&id=1660030768
陳雪─寫出只有你可以寫的作品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218257215336033&set=a.1480552508020
陳雪─寫出來並且寫下去

  陳雪說:在〈寫出只有你可以寫的作品〉裡說:「寫出只有你可以寫的作品,這就是肯定自己最好的方式。」我覺得這一篇應該與她在半年前的〈寫出來並且寫下去〉一起讀。這兩篇我不知道有沒有發表在它處,但一起讀的脈絡是比較連貫通順的。

  她也說:「那些寫得不順,寫不出來,以及看起來像是沒有在寫作的時刻,只要你還心懷夢想,你可以銘記那每一個時光,靜心等待可以寫作的時刻到來。」我想,這應該是長期且持續保持寫作節奏的人才能領悟的。現實生活裡,還是有很多人會想:怎麼銘記?怎麼靜心?我沒有可以銘記的東西,我也無法在煩躁的生活裡靜下心來,遑論持續寫作,但我仍然熱愛寫作,並且想寫。

  要檢驗自己是不是真心熱愛寫作,其實不難。對於一項需要付出努力才能有回報的活動(如馬拉松、烹飪、彈琴、繪畫、寫作......),付出努力的時候會消耗精神體力,但基於對它的喜愛,大腦會在過程中分泌腦內啡(Endorphin)這個透過神經傳導的物質,她的效果等於天然止痛藥,也有良好抗憂鬱的效果,這也能解釋為什麼一個人真心沉浸寫作時,精神上會感到愉悅,並為了愉悅感而持續書寫。

  因此陳雪寫的是一種覺悟、一種心靈的指引,是願意接近(或處在)寫作軌道上的人,在文字乾涸的時候不自責、不焦慮的處方,而非推遲不寫的藉口。如果有人說他想寫作、他也確實能寫,但就是沒有任何產出,偶爾寫了,卻讀著沒有獨特體悟、沒有生活韻味,那麼或許他對寫作並未投入熱情,只是想蹭文青的氣息罷了。

  職場浮沉十餘年,因為生活與家庭因素,我的文章產量極少,往往都是忽然獲得一個很長時間的空白,在那個天時地利人和下,才會偶然寫出一些浮光掠影。所以我未曾積極關注任何投稿、文學獎,作家講座......我就是把文字當成自療;簡單地說,我把寫作留置在「寫出來並且寫下去」一直到「寫出只有你可以寫的作品」這個過程的起點─「寫出來」,至於寫下去這件事,我還在顛簸的路上,但至少沒棄它而去,算是我固守的底線。

  在寫作的過程中,我的確獲得愉悅感,並認知我能讀能寫願意寫,只是人生畢竟有取捨,有些時候我們必須做出選擇,對於必須花費大量時間投入,而不一定有回饋的事物,能不能讓我們放棄生活中更重要的活動?想清楚並與現實達成平衡,在許可並有限的狀況下閱讀及寫作,才不會困在枯竭狀態的自責迴圈裡。

  所以我也從來不求「寫出只有我可以寫的作品」。正確說法是,我的文字就是我的作品,能寫的時候我就用力寫,韶光困頓的時候我就簡單寫。如果我夠努力前進,我的每個文字就會有我的味道。每個人都可以寫母親、寫鄉愁、寫歡欣、寫苦痛,但讀者的共鳴有時候不在處於同樣的時空、經驗、記憶,而是彼此心中透出的感嘆、矛盾、無語之語。讀者的評價是讓自己省視文字,讓自己離動人更進一步,而不是從此告訴自己:我沒有天份 我不適合寫作。

  我不停告訴自己,寫作可以慢可以拖可以久,但不要停,只要照自己的步調就好。也不要只用獎只用名只用出書來認定來證明自己能寫。我也承認透過類似的激勵反饋迴圈,在寫作的道路上能最有效率鞭策自己,不過,得獎出書只是手段,而不是定寫作之路的驟死賽,只要願意持續不輟地書寫,無論被貼上「作者」還是「作家」的標籤,都已不影響寫作本身。我當然不是作家,只是一個偶爾記得寫寫什麼的作者,但沒關係。我會寫出來,也會想辦法寫下去,即使最終沒辦法寫出「只有我可以寫的作品」,也沒關係。

  因為我只是享受寫作這件事而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會員
35內容數
年已不惑的單身女子,繭居生活中的思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遺我雙鯉魚 的其他內容
  市場裡的五金行是我的迷幻關卡之一。我總是能浸淫其中無法自拔,並且順利購得我大江南北遍尋不著的神秘物品,或絕版神器。舉凡不沾的抹布、超黏的膠帶、形狀角度完美的匙叉、深度剛好的杯盤......任性老母自然能理解任性女兒的執著,女兒除夕進市場,大約有一半時間都在市場五金行尋寶。
  寫文章如同蓋房子,審題只是一個地基;把題目讀懂,等於將地基打好,房子才能兼顧美觀與堅固。寫一篇文章所要做的流程,從設計架構、找出主旨、運用寫作素材到完成文章,所有出發點都是從審題開始。
生命聚散之於我,僅是擔負一身世故前行,畢竟在前方等待著的,不是生命,而是生活。
透過有計畫的寫作練習,從看到題目一片空白,到能在幾分鐘內理解題意、建立主要寫作架構,並在預估的時間內完成一篇「不離題」、「段落分明」、「閱讀順暢」,讓閱卷者挑不出明顯大錯的文章,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面對考試的寫作,若能在練習的過程中設計屬於自己的「寫作模板」,更能讓自己一打開試卷看到題目,就能快速套用模板、架構綱要、組織內容,不會陷入腸枯思竭筆墨全乾的窘境。
題材準備,不要等考試前,而是隨時開始。寫作無法速成,需要耐心,題材準備更是漫長的過程,但它可以不枯燥,藉由閱讀,我們更能領略許多人生智慧。
  市場裡的五金行是我的迷幻關卡之一。我總是能浸淫其中無法自拔,並且順利購得我大江南北遍尋不著的神秘物品,或絕版神器。舉凡不沾的抹布、超黏的膠帶、形狀角度完美的匙叉、深度剛好的杯盤......任性老母自然能理解任性女兒的執著,女兒除夕進市場,大約有一半時間都在市場五金行尋寶。
  寫文章如同蓋房子,審題只是一個地基;把題目讀懂,等於將地基打好,房子才能兼顧美觀與堅固。寫一篇文章所要做的流程,從設計架構、找出主旨、運用寫作素材到完成文章,所有出發點都是從審題開始。
生命聚散之於我,僅是擔負一身世故前行,畢竟在前方等待著的,不是生命,而是生活。
透過有計畫的寫作練習,從看到題目一片空白,到能在幾分鐘內理解題意、建立主要寫作架構,並在預估的時間內完成一篇「不離題」、「段落分明」、「閱讀順暢」,讓閱卷者挑不出明顯大錯的文章,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面對考試的寫作,若能在練習的過程中設計屬於自己的「寫作模板」,更能讓自己一打開試卷看到題目,就能快速套用模板、架構綱要、組織內容,不會陷入腸枯思竭筆墨全乾的窘境。
題材準備,不要等考試前,而是隨時開始。寫作無法速成,需要耐心,題材準備更是漫長的過程,但它可以不枯燥,藉由閱讀,我們更能領略許多人生智慧。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所謂舉重若輕,用最潔白如雲吸引人的文字走過對台灣最深刻至底的記憶與情愫,如此告白,是我至今仍無法做到的。如同村上春樹在《邊境.近境》 裡形容墨西哥人熱愛音樂的程度的敘述方式:「在這個奇妙的國家,就算所有的機器都死了,所有的理想和革命都死了,由於某種奇妙的理由,只有車上的音響不會死。」
Thumbnail
  如果能允許孩子,先認同他們的認同(與不認同),才有可能讓孩子在未來發展中,學會把「自己」長好。當自己長成真正的自己,就能在任何時刻在挫折中順利復原,完成與自己和解的任務。      這條與自己和解的路,我走了四十幾年,至今才懂,但猶未晚也。   
Thumbnail
   「離頁書寫」指的是:隨意翻開某本自己喜愛的書,隨意抄一句、一行當成文章第一句往下接著寫。從前我便有列寫作題目表的習慣,只是在寫作的當下,總會有看著題目表卻仍然沒有靈感的困窘感,此時使用離頁書寫,跳脫平時的寫作素材與角度,反而能刺激寫作靈感。   
冰天雪地,酷寒氣候,廣濶高原雪域中,一幢幢低矮小屋中坐著一個穿著絳紅僧袍的覺姆,在那兒忍著寒意思索著人生,修行著心性。我不知道這些覺姆離開亞青寺後,後來怎麼了?是更快樂、更幸福、更懂得珍惜人生呢?還是因再入紅塵而落寞寡歡,迄思再回返純淨無暇的修行聖地?《絳紅森林》平實客觀的紀錄了那高達萬名的覺姆
Thumbnail
雲朵小心翼翼地前進 還是被風摧毀了 人生畏首畏尾地活著 就已經失去生命力 火焰烤過棉花糖 溫泉燙熟鵪鶉蛋 啄木鳥打出樹洞 一片落葉隨風搖曳 隨波逐流隨高就低
Thumbnail
陳雪的《寫作課》散文集,充滿了她追求寫作夢想的經歷和心法,除了對寫作有興趣的人,迷失在夢想路上的人也應該一讀。
Thumbnail
身為一個曾經很想寫字,但是被現實磨到現在寫個讀書心得都卡頓半天的人,真的覺得《寫作課》相當受用,不只安慰了過去無法寫作的自己,也激起「似乎可以從現在開始努力」的心。
Thumbnail
寫作對一個人,有什麼意義呢?這個問題,或許對一般沒有寫作習慣的大眾讀者,恐怕很難回答出來吧? 我自己,只不過是個平凡的女生,又是個微不足道的勞工,之所以熱愛寫作多年,為了不想讓年輕的執著,一點一滴隨著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生活的瑣事消失,這一切就是所謂的人生吧!
Thumbnail
朋友不懂我為何而寫,他們總是問我,寫這個要幹什麼?我都只是笑笑說是興趣,不寫作不閱讀的人不太能體會,寫作對我們來說就像是一個與自己溝通的方式,也是一種紀錄成長的軌跡,就像多年以後的我翻閱以前所寫的散文或心情小札,我可以從中閱讀自己在不同年紀的心境……
Thumbnail
  所謂舉重若輕,用最潔白如雲吸引人的文字走過對台灣最深刻至底的記憶與情愫,如此告白,是我至今仍無法做到的。如同村上春樹在《邊境.近境》 裡形容墨西哥人熱愛音樂的程度的敘述方式:「在這個奇妙的國家,就算所有的機器都死了,所有的理想和革命都死了,由於某種奇妙的理由,只有車上的音響不會死。」
Thumbnail
  如果能允許孩子,先認同他們的認同(與不認同),才有可能讓孩子在未來發展中,學會把「自己」長好。當自己長成真正的自己,就能在任何時刻在挫折中順利復原,完成與自己和解的任務。      這條與自己和解的路,我走了四十幾年,至今才懂,但猶未晚也。   
Thumbnail
   「離頁書寫」指的是:隨意翻開某本自己喜愛的書,隨意抄一句、一行當成文章第一句往下接著寫。從前我便有列寫作題目表的習慣,只是在寫作的當下,總會有看著題目表卻仍然沒有靈感的困窘感,此時使用離頁書寫,跳脫平時的寫作素材與角度,反而能刺激寫作靈感。   
冰天雪地,酷寒氣候,廣濶高原雪域中,一幢幢低矮小屋中坐著一個穿著絳紅僧袍的覺姆,在那兒忍著寒意思索著人生,修行著心性。我不知道這些覺姆離開亞青寺後,後來怎麼了?是更快樂、更幸福、更懂得珍惜人生呢?還是因再入紅塵而落寞寡歡,迄思再回返純淨無暇的修行聖地?《絳紅森林》平實客觀的紀錄了那高達萬名的覺姆
Thumbnail
雲朵小心翼翼地前進 還是被風摧毀了 人生畏首畏尾地活著 就已經失去生命力 火焰烤過棉花糖 溫泉燙熟鵪鶉蛋 啄木鳥打出樹洞 一片落葉隨風搖曳 隨波逐流隨高就低
Thumbnail
陳雪的《寫作課》散文集,充滿了她追求寫作夢想的經歷和心法,除了對寫作有興趣的人,迷失在夢想路上的人也應該一讀。
Thumbnail
身為一個曾經很想寫字,但是被現實磨到現在寫個讀書心得都卡頓半天的人,真的覺得《寫作課》相當受用,不只安慰了過去無法寫作的自己,也激起「似乎可以從現在開始努力」的心。
Thumbnail
寫作對一個人,有什麼意義呢?這個問題,或許對一般沒有寫作習慣的大眾讀者,恐怕很難回答出來吧? 我自己,只不過是個平凡的女生,又是個微不足道的勞工,之所以熱愛寫作多年,為了不想讓年輕的執著,一點一滴隨著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生活的瑣事消失,這一切就是所謂的人生吧!
Thumbnail
朋友不懂我為何而寫,他們總是問我,寫這個要幹什麼?我都只是笑笑說是興趣,不寫作不閱讀的人不太能體會,寫作對我們來說就像是一個與自己溝通的方式,也是一種紀錄成長的軌跡,就像多年以後的我翻閱以前所寫的散文或心情小札,我可以從中閱讀自己在不同年紀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