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缺乏讀書動力?

為何缺乏讀書動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看完這篇文章,你可以知道

為何沒有讀書動力
如何改善讀書動力
讀書動力的組成

🔥讀書動力是什麼

讀書動力分「內在動力」以及「外在動力」。

一般而言,「恐懼學習」或是「對讀書沒有動力」就是因為兩者加起來過低或是某一項較少。

學霸按理兩者皆具,因為有了動力,讀起書來自然比其他人還快以及不會怠惰。


🔥內在動力

我認為分成成就感、目標感、趣味感、意志力

📖成就感

當人們在考卷得到滿分,或是某一科在班上排名前面時,會比較願意去更加學習那項科目。

這是因為成就感給予了我們開心感,進而想更努力,獲取更高的成績或排名。

📖 目標感

「考多益讓我英文可以免修」、「錄取好的大學可以得到獎學金」,一般而言,目標感可以讓我們更加主動去學習某項事務。

例如我在高中就把「只有讀書,我才有獎學金可以生活」這就是對我來說讀書的意義。

同一項事物(例如學英文)可能在不同人生階段要達成的目標不同(學測滿級分或是多益達到畢業門檻),這時就要找到跟過去相異的目標感維持。

而要如何設立目標?可以參考我的文章如何設立目標

📖 趣味感

為什麼我們可以追netflix的劇一整晚,而書連讀一小時都覺得痛苦呢?

因為讀書是乏味的、沒有高低起伏,在讀書期間,要帶入情緒(例如讀歷史時把自己帶入主角)以及感官(背單字時唸出來)

增加趣味感,可以藉由把目標分成許多小目標,藉此增加趣味感。或是設定模擬考,給自己一個挑戰,都是好的方式

📖 意志力

心理學家將「意志力」定義為避免短期誘惑,克服衝動的能力。

比方你在寒假時,就買了300頁的數學講義決定在下學期扭轉自己快被當掉的成績,讓其他人刮目相看。但寒假過後,只有前面10頁充滿了黑筆跟紅筆的痕跡,跟剩下空白的290頁形成對比(有這樣做意志力還算很堅強😂)。

就我而言,「意志力」是短期衝刺,習慣才可以走的長遠、讓時間去達成學習的正向循環。

🔥外在動力

📖 環境

人是群體動物,一定會受到其他人影響。例如假如想讀書,就到圖書館或咖啡廳待下,看到別人認真,就不敢太善待自己。

人會賦予空間單一的意義,例如我現在只會在路易莎寫文章或讀書,這樣我回家就可以好好休息,不用煩惱作業或是考試了

主要就是利用誘惑隔絕,不把手機放在你讀書的環境。當你進去時,就會有「現在要認真讀書」的投射反應了

📖 習慣

習慣就像是大腦的自動駕駛模式,我們會不經意做出重複的行為(刷牙、滑手機等等)。

研究人員估計,我們每天的行為中,有百分之四十到五十是出於習慣。你班上的學霸在讀書時不會感到怠惰就是因為已經建立了一套「習慣」不用再消耗內在動力去維持讀書動力。之後會介紹《原子習慣》跟大家分享如何建立好的習慣,維持動力。

📖

工具

例如前面提到的番茄鐘工作法或讀書方法,或是大學的教授、高中的老師,都算是工具的一種。

目的就是讓外在力量去推進我們前進,完成作業或是期末報告。

🔥總結

在一開始學習的階段,建議找到「意義」以提升目標感。

因為一開始通常不會太順遂或者比不過其他人,所以成就感會偏低。這時就需要好的習慣以及環境去支撐。


下台一鞠躬

下台一鞠躬

延伸閱讀📕:

avatar-img
麵包箴言
77會員
81內容數
「高手不是因為你能,而是因為你敢!」是我寫作的座右銘。今年19歲,來自桃園,現在就讀醫學系大二。以大學生身分分享自己覺得有用的讀書方法、理財知識。同時希望能夠在寫作的過程中幫助身邊的人,同時希望能夠弭平教育落差。#理財#讀書 想要斗內問題可以直接私訊:[email protecte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