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文章,你將會學到:
運動對身體好處有哪些
運動有助於專注力
運動可以減少壓力
以下內容出自
真正的快樂處方:瑞典國民書!腦科學實證的健康生活提案
人常常講說健康的三大因素:運動、睡眠、飲食。如果想要有好的身體,避免未來老了之後,因為生病繳交高額的保單或是手術費用的話,就要從以上三個層面去開始去解決。
而先前的文章睡眠不足會有什麼後果幫助睡眠改善的生活習慣已經跟大家解釋睡眠這方面。接下來就會進到「運動」,運動的好處、功用,以及用《原子習慣》的內容跟大家分享如何養成運動習慣。
運動與學習的關聯,可以講到大腦的一個系統叫做「獎勵系統」,他就像是身體的引擎,能夠促使我們去做能讓我們獲取快樂的事情,比方說看電影、性愛、去逛街等等。其中掌管系統的「獎勵中樞」叫做依核
大腦有所謂的神經傳導物質,作為傳遞腦細胞之間的「媒介」。其中最有名的叫做「多巴胺」。「想要」做某些行為比方說與他人交際、活動身體以及前面所說的都會使依核的多巴胺濃度升高,推動你做出那些行為。
這邊要釐清一下,多巴胺的產生是在「期待」的時候產生,不是當「行為」發生時才會產生。因此多巴胺不是在你看 ig shorts的時候產生,而是你往下滑期待看到另一個好笑的影片才而產生(這機制也跟上癮的機制一模一樣),
詳細可以參考閱讀分享|為什麼比爾蓋茲不讓孩子使用手機?《拯救手機腦》
而多巴胺還有另外一個功能就是「隔絕干擾」比方說你在咖啡廳讀書,到了一個階段就會自動過濾別人的聊天聲或是音樂,達到一種專注的「心流」狀態。
而運動能夠提升體內多巴胺的濃度。根據書中所說,多巴胺的濃度會在運動後幾分鐘內迅速上升,並且能夠維持高濃度好幾個小時,所以假設是想要讓運動提升學習成效,建議早上去跑步,就能夠在之後讓多巴胺促進你專注。
並且,運動可以促進大腦的「額葉」功能,額葉負責的是腦內的理性思考跟邏輯,以及「延遲享樂」。而經常運動的人,額葉中的血管會增生,進而讓自己能夠比起一般人「抵抗誘惑」專注在讀書上面
如果你心情不好,就去散個步。如果你還是沒開心起來,那就再 走一次 --希波克拉底
讓我們從書中的實驗來解釋運動的強大功效。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布魯門塔找來一百六十五位憂鬱症患者。實驗隨機分成三組:一組服藥常見抗憂鬱藥物「樂復得」,另一組每天運動三十分鐘,最後一組吃藥又運動
四個月後,實驗結果證明,運動改善症狀的人數比例跟吃藥組是一樣的。也就是說運動的療效跟抗憂鬱藥物相同
不過,實驗繼續進行。這時候不分組,每一個受試者可以自行選擇想做的事情,有人服用藥物,有人運動,有人上治療課程。最後發現,那些選擇運動的人,是其中最不容易復發憂鬱症的一群:復發比例十到十二點五%;服藥藥物則是三三%到三八%。可以斷定,運動給予治療憂鬱症更長遠的效果,能夠讓疾病獲得長期的改善
話說,大腦有一種東西叫BDNF(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書中將他對於大腦的正面影響稱為「奇蹟」。BDNF是在大腦皮質和海馬迴製造的一種蛋白質。假設大腦是土壤,BDNF就像是大腦的肥料一樣,能夠防禦外在自由基或是缺氧的攻擊。並且保護新生細胞,提升腦細胞互相的連接
而這種物質,無法藉由吃獲取,而運動是唯一能夠產生BDNF的方式。動物實驗中大腦會在運動時就產生這種物質,並且持續幾小時。更讓人開心的是,隨著時間推移,每一次運動產生BDNF的量都會增加。並且停止運動後濃度仍會維持長達兩周。
也就是說,你不必每天運動,只要在兩周內持續運動,你的BDNF量就會越來越多(不過這是從BDNF的觀點來說,還是建議允許的話每天運動)
BDNF也在憂鬱症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研究發現,自殺的憂鬱症患者中BDNF的濃度也較低。同時大家也要注意,假設是體重超標、身體發炎反應、雌激素的失調都會造成BDNF濃度降低
同時,根據芬蘭、日本研究兩萬人對雙胞胎,發現有每周運動兩次的人,在社交活動上面更坦率,也比較不那麼神經質。
簡單地說,運動也可以塑造一個人的性格,使他更加積極向上
每當我們感受到壓力時,大腦就在釋放壓力荷爾蒙。如果這種感覺持續數月和數年,這些荷爾蒙就會傷害我們的健康,並把我們變成神經衰弱的廢人 - -丹尼爾.高曼
壓力是什麼?先讓我們從壓力的機轉講起
話說身體裡面了一種叫做HPA軸的生理機制。他位於大腦深處一個被叫做下視丘(Hypothalanus)的東西。當大腦偵測危險(你的朋友對你大叫、有東西往你跑來)下視丘就會向大腦中的腦下垂體(Pituary glands)傳送訊號,接受後下垂體就會產生激素到腎上腺(Adrenal)產生皮質醇。而皮質醇的濃度升高就會導致你心率加快、緊張,也就是「壓力」的到來
不過,適當的壓力也有助於你保持思路清晰,這也是為何有些人上台就會開始講話變快,因為他的大腦正在快速運轉。不過,過多的壓力會導致過度焦慮,失去控制,也就是說,HPA軸正式失去控制
不過能夠觸發HPA軸的地方位於大腦顳葉,叫做杏仁核,負責收取危險訊號。
弔詭的是,壓力也會反過來杏仁核加強作用。也就是說,因為杏仁核感應到威脅,所以產生壓力,皮質醇濃度升高,也會回來再度刺激杏仁核,導致HPA軸無限運轉,產生惡性循環。
關於這點,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為何上台報告緊張得要死
不過,運動可以降低皮質醇對大腦的影響。當你運動時,因為體力消耗,所以身體視為你正在面臨壓力,因此會產生皮質醇,使你的心跳加快。不過當運動結束後,皮質醇就會下降到運動前濃度
而如果你有規律運動的話,你在運動中皮質醇濃度升高的比例會越來越低,運動後皮質醇降低的幅度會越來越高。更精采的事,如果持續數周後,假設你感受到其他與身體反應無關的壓力(上台報告等等)你的壓力不會過度波動。
簡單來說,運動讓你具有抗壓力,對於壓力敏感度下降
說了這麼多運動的好處,還是需要大家實踐在生活當中。不說了,我要去操場跑步了,也祝大家暑假養成運動好習慣,不僅讓自己健康,也活出快樂的生活
冊格子💕: